謝盈萱:要不勇敢,等四十歲以後再說吧!若你還年輕,現在請勇敢
近日《俗女養成記2》甫落幕,在其中飾演主角「陳嘉玲」的謝盈萱,如實展現了該年代於南部長大、北部生活的四十歲女子,帶著失敗和傷痕回到家鄉,在家人和朋友的愛中學著直視自我,開啟了屬於自己的另一段人生,溫馨又充滿反思的劇情,搭配眾演員自然深刻的演出,造就高收視,也收服全台觀眾。
而在這之前,她其實早已在劇場耕耘多年,後因徐譽庭邀約,演出電影《誰先愛上他的》,一舉拿下台北電影獎和金馬影后。最近甫上檔的新戲《四樓的天堂》裡,她再演出一名心理諮商師,理性克制的外表下有個躁動感性的靈魂,和影帝黃秋生幾場對手戲都相當精彩。
但不論情緒濃重,抑或輕盈靈動,每一顆鏡頭,都是她反覆咀嚼劇本而成。她透露自己早在劇場時期,每回上場前,都一定會再閱覽一次劇本,實際在舞台上走並演練,確保演出是在狀態之內。下戲後回到飯店,就關在廁所裡檢討當天的每一場戲,「如果演一百場,那我到最後一場戲,都還要為這角色解出更深的題目。所以每結束一齣戲,我的劇本都是爛的。」
這樣執著表演,來自當年被北藝大戲劇系啟發的瞬間。出身保守家庭的她,直到遇見戲劇,才宛如重生,知道自己「不必非得活成別人眼中的樣子」。回看年輕時,那個25歲的自己,她有些懷念,也感謝戲劇,讓她成為如今的謝盈萱。
500輯:25歲時的你是什麼樣子?過著怎樣的日子?
謝:25歲的我,正在延畢(大笑)。當時還在北藝大戲劇系,是一個學生的身分,算是苟活在一個看似是職業跟非職業的劇場裡,正要準備踏入在外面賺錢的職業演員路線,是一個過渡期,但也是確立要走表演的一年,那時候參與的比較知名和大型的舞台劇應該就是《如夢之夢》。不過因為戲劇系本來就不是升學導向,所以家人對延畢也沒有特別在意,相比拿到文憑的結果,重點還是你在這學校裡學到什麼。
500輯:對表演開竅的關鍵是?
謝:戲劇系有個很重要的科目叫「劇本導讀」, 我們要學會怎麼閱讀整個劇本,除了對話以外,還有從對話裡面去知道角色間的關係,以及別人眼中的他,跟他自己認定的他,有很多層次要去閱讀。但我對文字的興趣和開竅都比較晚,所以這一門科目我當時在學校一直學不好,我開始喜歡試著寫一些東西,也是到接近四十歲之後才開始。但大概26、27歲時遇到了一個劇本叫《婚姻場景》,那裡面有很大量的台詞需要去閱讀,而且場上只有兩個人,但是要演三個小時,我那時候遇到的對手演員是徐華謙學長,他就是不斷跟我溝通劇本,要我完全理解跟搞懂台詞。一直到我上場,突然有一天。我發現我懂這個故事在講什麼了,那次的演出是我開始了解怎麼真的把劇本吃進去,也了解要怎麼去分析劇本。
500輯:為表演這一行做的最大犧牲是?
謝:我最大的犧牲應該是我沒有進入大家認為一個女生該要進入的過程,比方說結婚、生小孩,它某個程度上算是犧牲吧?因為我沒有那個時間成爲那個身分跟那個角色。如果沒當演員,我覺得我應該會走上這個過程 ,就會這麼傻傻地過一生,但我心裡可能會有一個洞,知道好像哪裡不對勁,但因為大家都是按照這個正常流程在行進,我就會這麼走過去。沒完成這些經驗不會遺憾,但會好奇,就像《荼靡》的劇本裡有ABC不同方案,我也會想像假如我變成一個媽媽會是什麼樣子的媽媽?不過其實我在跟朋友聊天過程裡,就清楚知道我大概會是一個有控制欲的媽媽,像我有時會跟我朋友說:「你為什麼不做這個決定、要做那個決定? 我看到明明是這個決定比較好。」然後下一秒鐘我就會覺得「天哪!他不過是我朋友、我管他要怎麼樣?我只要支持他就好了!」所以我某部分可能會走上我媽的路。(笑)
500輯:一路以來支撐著你走在表演路上的是什麼?
謝:我想是我的朋友們吧,甚至是這陣子因為《四樓的天堂》而認識的導演陳芯宜,因為這齣戲,我們成為還滿好的朋友。不過我比較多還是劇場的朋友,因為我也不是一個容易交朋友的人,對我來說,朋友的定義不是說臉書上按按讚什麼,就是如果你要花時間跟他相處的話,你的時間就是給他的,他的時間也是給你的,那為什麼還要去做一個社交的行為?
對我來說,如果真的要當朋友就來好好地交心吧,像曾寶儀,我跟她也是認識非常久的朋友,她認識我的時候,我根本還沒有踏進影視,我那時候還是劇場演員,她來看我的戲,剛好有共同朋友,彼此介紹認識,我們就開始聊戲,我一開始是覺得說,她就是明星啊,我覺得我跟明星交朋友是很有壓力的,好像我在蹭她。我們第一天碰面時,我是真的有打開心房跟她聊天,但我不認為我們會有結果,居然到最後,我們還是會碰面相約,一直到我踏進影像,她真的是從那個時候到現在,看著我一路走過來的人。
500輯:有什麼話想對25歲的人們說?
謝:我覺得年輕真好。你們如果現在有夢想,我覺得真棒!我很羨慕在二十幾歲或年紀更小的時候就確立了自己人生方向的人,所以去衝、去闖,我很羨慕還能做這些事的25歲的年輕朋友們,我覺得這個是一個很好跌跤的時刻,所以不要面子吧,你就厚著臉皮去做所有你想做的事情,不勇敢這件事等到五十歲、六十歲、四十歲的時候再去不勇敢吧,現在請勇敢。
最新文章
選定志向 果斷投入 持修對音樂的熱情與理性
2022/05/18阿爆 Aljenljeng:專注當下,在有呼吸的時候積極地隨波逐流
2022/05/17【質青創業】沿岸製作創意總監陳彥安:從旅歐到回台,不論此岸或彼岸,都是遊牧藝術家的生活
2022/03/31藝術家周世雄:放下干預 時間自然會為你解決問題
2022/03/17【質青創業】從一間咖啡店夢想擴大成信義區百貨獨特的存在,BELLAVITA總經理梁佳敏:帶著家人的愛經營下去
2022/03/14【質青創業】勇敢重來只為了「做自己」,「貓下去」主理人陳陸寬:憤怒與焦慮是實踐的動力
2022/03/07心有餘裕 就能探索「生活的甜蜜」 藝術家簡翊洪:失去方向時,耍廢一下也很好
2022/01/24創作歌手YELLOW黃宣:對靈感保持直覺性的信仰,但不要過度依賴靈感
2022/01/21Selina任家萱:真正的禮物與自信,不一定要被打分數才能擁有
2021/12/28檢視內心的坑洞,要活出燦爛的艾怡良
2021/12/17遇見甜點一切歸零開始,旅法作家陳穎Ying C.:要相信自己有克服困難的能力,跨越過才能避免傷心的回憶
2021/11/09插畫家詹筱帆:創作欲是兩面刃,逼著自己往前進,既痛苦又快樂著
2021/10/28FOCA福爾摩沙馬戲團創辦者林智偉:太多人想要複製別人的成功,但「誠實的面對自己」更重要
2021/10/25謝盈萱:要不勇敢,等四十歲以後再說吧!若你還年輕,現在請勇敢
2021/10/22動態自造實驗室創辦人李柏廷:真正有價值的,不在於機器,而在於想法的流動
2021/10/15「鞍馬王子」李智凱:遇到瓶頸沒關係,你還有瓶身跟瓶蓋
2021/10/08王策:世界本就不完美 也沒必要追求完美
2021/10/07藝術家李漢強:希望大家可以在我的作品裡呼吸一點新鮮空氣
2021/09/16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