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2023普立茲克建築獎得主David Chipperfield!因地制宜的奇普菲爾德風格

2023/03/08 詹筱苹

2023普立茲克建築獎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於3月7日公布,第52屆普立茲克建築獎得主是戴維・艾倫・奇普菲爾德爵士(Sir David Alan Chipperfield CH)。這位建築作品超過100件、遍及亞洲、歐洲與北美的多產建築師,不追隨潮流,將可持續性並直面環境問題視為建築師使命,發展出因地制宜的奇普菲爾德風格建築。

2023普立茲建築獎得主奇普菲爾德爵士
2023普立茲建築獎得主奇普菲爾德爵士

揉和新舊建築語言的魔法師

評審團認為,Chipperfield的建築,「低調而具有變革,能回應市民的需求,即使在公部門執行時的各種限制條件下,依舊可以遠離潮流,提煉並執行的可持續性的設計。當以可持續發展為核心,不但能減少不必要的設計,更是可永久發展的文化基礎的一部分。」Chipperfield的設計,能寬容的包容原有設計,並加入此時此刻時間與地點的脈絡、與當地獨有的建築語言,發展出建築的新樣貌。

Photo courtesy of David Chipperfield
Photo courtesy of David Chipperfield

2018年修建德國柏林詹姆斯西蒙博物館(James-Simon-Galerie)。博物館位於Kupfergraben運河旁狹窄島嶼,只能透過Schlossbrücke橋抵達此處,是通往博物館的唯一出入口。Chipperfield打造的詹姆斯西蒙博物館,以宏偉柱廊環繞著露台、寬敞的樓梯和多種開放空間、讓充足的光線進入建築物的大型入口,視野開闊的室內外設計,從博物館內就能看到相鄰的建築物和周圍的城市景觀。凱悅基金會主席湯姆・普利茲克(Tom Pritzker)認為「他的作品自信而不傲慢、不追趕潮流、平衡傳統與創新的元素。如果通過社會和環境福利來衡量他的設計成就,可以發現這些建築,都是能提高文明生活質量的精湛作品。」

James-Simon-Galerie, photo courtesy of Simon Menges
James-Simon-Galerie, photo courtesy of Simon Menges
James-Simon-Galerie, photo courtesy of Ute Zscharnt for David Chipperfield Architects
James-Simon-Galerie, photo courtesy of Ute Zscharnt for David Chipperfield Architects
James-Simon-Galerie, photo courtesy of Ute Zscharnt for David Chipperfield Architects
James-Simon-Galerie, photo courtesy of Ute Zscharnt for David Chipperfield Architects

建築是城市的記憶

在建築的翻新活化,Chipperfield能找回原始設計和結構,而不是一昧地用「新」建築語彙取代,Chipperfield認為:「身為一名建築師,我在某種程度上,是意義、記憶和遺產的守護者。城市是歷史記錄,某個時刻的建築也是歷史記錄。城市是動態的,所以建築不只是座落在那裡,而是不斷發展。世代更迭,不斷以新建築取代舊建築,但建築本身,是反映城市演變豐富性的特徵,只保留被認為值得被留下來的建築,是遠遠不夠的。」

2009年改建德國柏林「新博物館」(Neues Museum)。最初建立於19世紀中葉,二戰期間遭到破壞而無法居住,Chipperfield接下博物館翻新任務,便十足展現他在保存、重建與增建的設計功力。他舊有的建築痕跡,被重新看見,成為新博物館的一部分,例如主建築樓梯間兩側讓原有壁畫與新的修復微妙融合,更保留戰時被破壞看似瑕疵的歷史痕跡。

The Neues Museum, photo courtesy of SMB / Ute Zscharnt for David Chipperfield Architects
The Neues Museum, photo courtesy of SMB / Ute Zscharnt for David Chipperfield Architects

永遠經得起時間考驗的設計

評審團主席,同時也是2016得主亞歷杭德羅・阿拉維納(Alejandro Aravena)認為「Chipperfield最特別之處在於,他的建築永遠都經得起時間的考驗,因為他永遠是把更大的利益服務、對建築更長遠的文化歷史意義作為最終目標,避免流行元素,讓建築無論在設計思考或實用性,永遠經得起時間的考驗。」

2022年改建義大利威尼斯行政官邸大樓Procuratie Vecchie。這座建於16世紀的建築,Chipperfield重新定義建築在城市的意義,並首次開放大眾進入參觀。修建過程中,他與工匠密切合作,復原建築內的原始壁畫、水磨石、粉彩地板、石膏製品,讓歷史古蹟重現世人眼前。他也將工匠和建築技術結合,並加入像是垂直循環的現代建築手法,讓修復後的建築,可以從上方和內部欣賞風景,擁有開放的屋頂露台、展覽和活動空間。

Procuratie Vecchie,2022,Venice, Italy,photo by Alberto Parise
Procuratie Vecchie,2022,Venice, Italy,photo by Alberto Parise
Procuratie Vecchie, photo courtesy of Alessandra Chemollo
Procuratie Vecchie, photo courtesy of Alessandra Chemollo

2006年西班牙瓦倫西亞美洲杯建築Veles e Vents。這裡主要是作為海上團隊和贊助商的臨時接待所,擁有寬敞的外部空間、面積很大的懸臂式觀景台。Chipperfield在1樓零售空間設計無障礙甲板,讓民眾可以從購物中心,一路向外走到甲板,欣賞運河和城市景觀,並延伸出一條通往北面公園的捷徑。

2022年法國巴黎Morland Mixité Capitale。透過Chipperfield的修復與增建,讓這裡同時擁有住宅、購物商場、餐廳、酒店、青年旅館、裝置空間和城市屋頂花園的新社區,他巧妙的在原有建築底部,延伸出拱形可承重的拱廊,增加原有建築的使用面積,創造出可以聚集各種活動的新空間,更創造視覺絕美的Morland通道。

Morland Mixité Capitale, photo courtesy of Simon Menges
Morland Mixité Capitale, photo courtesy of Simon Menges

與社區建立關係的有機建築

2017年韓國首爾愛茉莉太平洋國際總部Amorepacific。這是一家生產化妝品和保健品的跨國公司,總部設於韓國首爾龍山區,Chipperfield以玻璃立面、搭配垂直鋁窗為建築提供遮陽、有助於排熱與自然通風,創造建築半透明的穿透視覺,拉近大樓員工與社區居民的距離,在這裡的中央庭院,可以近距離欣賞建築本體、並享受公園的愜意感。這樣的設計手法,能有效的保護辦公區域的隱私,也能與社區建立良好的交流關係。

Amorepacific Headquarters,2017,Seoul, Republic of Korea,photo by Noshe
Amorepacific Headquarters,2017,Seoul, Republic of Korea,photo by Noshe

2017年日本兵庫縣稻川陵園禮拜堂與遊客中心(Inagawa Cemetery Chapel and Visitor Center)。鄰近日本北雪山脈,Chipperfield在傾斜地形中,以大地色調調和建築體,讓來這裡的人,能找到身心靈共存的寧靜之所。

Inagawa Cemetery Chapel and Visitor Center, photo courtesy of Keiko Sasaoka
Inagawa Cemetery Chapel and Visitor Center, photo courtesy of Keiko Sasaoka

「在不同城市的Chipperfield作品,都沒有所謂Chipperfield顯著的風格,他總是針對不同情況,設計不同的Chipperfield式建築。他的建築語言,巧妙平衡了建築的基本原則與當地文化。他的建築作品,調和歐洲古典主義、英國的複雜性和日本的精緻,是當代文化多樣性的產物。」

Chipperfield遍佈全球的其他作品

1997年英國泰晤士河畔南岸的「河流與賽艇博物館」(River and Rowing Museum)、2007年英國「BBC蘇格蘭總部」、2011年英國「泰特現代藝術館」(Tate Modern)、2013年美國密蘇里州「聖路易斯校園藝術博物館」(Saint Louis Art Museum)、2013年德國柏林Campus Joachimstraße、2013年墨西哥Museo Jumex美術館、2013年英國倫敦潘克拉斯一號廣場、2018年英國倫敦英國「皇家藝術學院」總體規劃、2018年英國倫敦「博浩出版社」(Boosey & Hawkes)、2020年瑞士蘇黎世「蘇黎世美術館」(Kunsthaus Zurich)

Campus Joachimstrasse, photo courtesy of Simon Menges
Campus Joachimstrasse, photo courtesy of Simon Menges
Museo Jumex, photo courtesy of Simon Menges
Museo Jumex, photo courtesy of Simon Menges

關於David Chipperfield

Chipperfield,1953年出生於倫敦,在英格蘭西南部的農場長大,農場的穀倉和堆放農作的倉庫,塑造他對建築的第一印象。1976年畢業於金士頓藝術學院、1980年畢業於倫敦建築聯盟學院(Architectural Association School of Architecture)。「我認為好的建築,是提供一個環境,它們既是主角也是配角。而設計不是想出奇特的顏色或形狀,是不斷提出一系列的問題和想法。」

他曾為Douglas Stephen、Norman Foster(1999 年普利茲克獎得主)和已故的Richard Rogers(2007 年普利茲克獎獲得者)工作。於 1985 年在倫敦,以自己的名字創立David Chipperfield建築師事務所,1998年擴展到柏林、2005年開設上海辦事處 、2006年拓展至米蘭、2022年在西班牙聖地亞哥・德孔波斯特拉設立據點。

Chipperfield獲獎紀錄包括:2011年英國RIBA皇家金獎、2011年西班牙歐盟當代建築獎-密斯凡德羅獎、1999年德國海因里希特森諾獎章。2009年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功績勳章、2013年日本美術協會建築獎,同時也是皇家藝術學院成員、英國建築師協會、美國建築師協會和德國建築師聯合會的榮譽會員。

Chipperfield曾任2012年第13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策展人,提出Common Ground主題;2016-2017年被選為Rolex Mentor and Protégé Arts Initiative的建築導師;2020年擔任義大利Domus雜誌客座編輯。 1995年至2001年在德國斯圖加特Staatliche Akademie der Bildenden Künste擔任建築系教授、2011年在耶魯大學,擔任Norman R. Foster建築設計客座教授。2004年被任命為大英帝國司令勳章,並被封為爵士。

他認為不應該將建築商品化,並欠缺建築與環境的思考,「建築師不能架空於社會之外運作,我們可以抱怨,但我們需要找到一個規範的框架,要有優先順序,從本質上來說,現在最迫切的問題是,環境危機逼迫我們要思考在設計先後順序,不應該只是利潤導向的思考設計。」

Turner Contemporary, photo courtesy of Simon Menges
Turner Contemporary, photo courtesy of Simon Menges
The Hepworth Wakefield,2011,West Yorkshire, United Kingdom photo by Iwan Baan
The Hepworth Wakefield,2011,West Yorkshire, United Kingdom photo by Iwan Baan
Turner Contemporary, photo courtesy of Simon Menges
Turner Contemporary, photo courtesy of Simon Menges

最新文章

星野山屋LUCY尾瀨鳩待9/1開幕!以奢華旅宿的精神重新定義山岳體驗。圖|星野集...

星野山屋LUCY尾瀨鳩待9/1開幕!以奢華旅宿的精神重新定義山岳體驗

2025/04/23
《鼓動山谷中的塗鴉自然-共生的生命,年復一年,紅色名錄》《點滴瀑布,小水滴也會形...

2025台灣teamLab共創!未來園高雄站6月開展,8大玩樂攻略總整理

2025/04/23
透過空間改造,以機能與美感兼具的設計思維,重新打開校園友善心理諮商空間。
 圖...

校園療癒相談室大變身!開箱「學美.耕心」兩間大專校院輔諮中心改造設計

2025/04/21
4/19–04/20舉辦《Runway Taiwan 時尚島嶼》影展。圖/01 ...

《Runway Taiwan 時尚島嶼》探索台灣時尚設計品的影像故事

2025/04/18

《Runway Taiwan 時尚島嶼》影展專題報導 3 :時尚設計是一場流動的風格實驗

2025/04/18

《Runway Taiwan 時尚島嶼》影展專題報導 2 :工藝 × 科技,創造永續未來可能

2025/04/18

《Runway Taiwan 時尚島嶼》影展專題報導 1:在設計與風格之間,用影像編織一座時尚島嶼

2025/04/18
SEEDDESIGN 台北門市於 2025 年春季全新開幕,為設計燈飾的光氛表現...

喜的燈飾台北門市改裝新開幕!設計 × 光氛訂製 × 沉浸感官一次體驗

2025/04/17
《風之谷》台灣限定海報!方序中X董十行打造限量版王蟲圖鑑。圖|甲上娛樂

《風之谷》台灣限定海報!方序中X董十行打造限量版王蟲圖鑑

2025/04/16
2025徠卡相機拍賣會,預估破億0系列112號相機6月揭曉。圖|Leica

2025徠卡相機拍賣會!預估破億0系列112號相機6月揭曉

2025/04/15
2025 IKEA斯德哥爾摩系列。圖|IKEA

2025 IKEA斯德哥爾摩系列!96件新品為居家帶來北歐的自然況味

2025/04/11
Longchamp 與家具設計師 Pierre Renart 展開全新創意合作,...

Longchamp攜手法國設計新星Pierre Renart 推出全新流線感設計家具

2025/04/09
村上隆日前出席國際潮流盛事ComplexCon,首度公開村上隆xCASETiFY...

村上隆CASETiFY聯名!Mr. DOB 4/11限量開賣

2025/04/09
JENNIE拍攝CHANEL 25包款形象廣告幕後花絮。圖片提供/CHANEL

CHANEL 25 在愉悅律動中,釋放自由靈魂!

2025/04/08
2025金點新秀設計獎公布入圍名單!644件作品脫穎而出。 圖/台灣設計研究院提...

2025金點新秀設計獎公布入圍名單!5月新一代設計展現場角逐年度大獎

2025/04/08
Noritake Design Collection - Bangle coll...

AB Concept x Noritake全新餐具Bangle Collection米蘭設計週首度亮相

2025/04/08
歷史聚落修復再利用!十彥建築師事務所在復舊之下,同步置入嶄新元素,不只重現林田山...

花東必訪「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十彥建築師事務所操刀4大場域改造設計

2025/04/03
《FASHION EYE》旅遊攝影集新作:《大阪》。圖|路易威登

LV大阪城市指南!LV City Guide、攝影書FASHION EYE同步開賣

2025/04/01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