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台灣光環境獎決選名單公佈!臺灣大學人文館、路思義教堂等8強入圍
建築大師Peter Zumthor曾說過,「在建築中,光是一種『材料』,也是一種強大的元素,能夠形塑空間、構築與經驗。」如何在精準掌握光線之下,還能創造氛圍、召喚情感,甚至建立環境永續的可能性?第八屆「台灣光環境獎」已公布決選入圍名單,從「新北市深坑石碇平溪微笑山線」、「臺灣文學糧倉」、「臺灣大學人文館」、「南港立體連通平台」、「國立歷史博物館」、「臺南市立圖書館」、「路思義教堂」、「BRUN TIANMU」共8件作品進入決選,一同角逐今年的台灣光環境獎,並將於12月26日揭曉得獎名單!一起來瞧瞧入圍作品亮點吧!
跟著「台灣光環境獎」腳步逐台灣最美的光!決選入圍8強名單一次看
「台灣光環境獎」被譽為「台灣最美的光」之獎項,自2018年首度登場至今,每年皆持續關注將光環境設計融入生活的建築空間項目,今年「2025台灣光環境獎」決選入圍名單已正式出爐!從具有都會生活的天橋設施、餐飲空間、文教場館,到都市近郊步道,以及修復再利用的藝文館所等不同類型作品,皆透過燈光手法的運用,展現對自然環境、古蹟歷史建築、都市空間等不同尺度的思考與創新表達。
▍①「新北市深坑石碇平溪微笑山線」╳ 行遠國際規劃設計
由行遠國際規劃設計操刀燈光設計的「新北市深坑石碇平溪微笑山線」,鄰近平溪火車站,是條擁有豐富自然環境及人文歷史的淺山步道。此步道採生態式工法施工,為了滿足不同年齡及族群的需求,同時打造淺水自然水塘,營造螢火蟲友善的棲息環境。在燈光設計上,特別於步道單側裝設約40公分高的矮燈,透過3000k以下的橘紅色色溫與向下照射的光源,降低對自然環境的干擾。此外,該場域也透過螢火蟲的復育,創造豐富多樣的生物場域,重現平溪居民記憶中的場景,讓螢光與天燈光相互輝映。
▍②「路思義教堂」╳ 沁弦築影照明設計
這座落成於1963年,由美籍華裔建築師貝聿銘與臺灣建築師陳其寬規劃設計的教堂,以其無柱、無樑、無牆、無屋頂的獨特結構聞名,亦為全球建築界的經典之一。此次修復由東海建築系郭奇正教授擔任計畫主持人,並由林志成建築師事務所監造,其中在燈光設計上則是由沁弦築影照明設計執掌。設計團隊藉修復工程,引入現代化燈具與光環境整合;不只精準運用人工光,營造宛若自然天光細膩襯托曲面稜線,當夜幕降臨時,更以暖調微光勾勒結構輪廓,使路思義教堂無論在白晝與黑夜之間,皆能展現其神聖與詩意的空間精神。
▍③「臺灣文學糧倉」╳許維蓉建築事務所
興建於1950年代的「臺灣文學糧倉」,原為儲糧設施,磚造建築結構,搭配木桁架與格子窗,具有產業建築的獨特風貌。建築師許維蓉曾在《Hey Cheese》專訪中分享道,「對我而言,建築不只是『能住、能用』的建物,而是能被閱讀、被記住的故事。」因此她在保留既有結構與材料的前提下,透過精準、細膩、克制的設計語言,打開了西側封閉的圍牆,將自然光與綠意引入場域之中。同時在東側也新增了具有現代感的入口,並重新整理動線與尺度,讓整體感官體驗上更貼近當代需求。此外,室內則配置了模組化照明系統,以提供靈活使用的可能性。如此一來,當「臺灣文學糧倉」再次現身大眾眼前時,不只以光影在磚牆與木構間流動,烘托詩意,更能感受新舊融合的文化意義。
▍④「國立歷史博物館」╳沁弦國際設計
歷時多年整修完成的「國立歷史博物館」,位於南海學園一隅,紅牆綠瓦見證戰後臺灣的文化脈動。燈光設計以隱匿投光與精準配光,展現修復後傳統構件的迷人風采:屋脊細光勾邊,斗拱與彩繪層次盡顯,紅牆綠瓦散發溫潤光澤,藉由暖光襯托飛檐、斗拱與琉璃瓦等建築特色;新設玻璃迴廊與輕鋼坡道,則以微冷光勾勒通透輪廓,與厚重宮牆形成對比,幕牆後的朱紅牆體若隱若現,凸顯新舊並陳的視覺敘事。透過交織的光影,讓館舍化作植物園畔一盞含蓄燈籠,靜謐、和煦卻不炫目。
▍⑤臺灣大學人文館╳好喆照明設計
耗時17年完工的「臺灣大學人文館」,建築設計以四合院形式致意農陳館,並透過大階梯、廣場、地下天井、垂直樓梯、空橋與廊道,構築出水平與垂直交織的立體空間。夜晚時,照明設計成為引導空間體驗的關鍵;對外,藉由燈光氛圍融入校園的古蹟群;對內,則利用光線串聯樓梯、空橋與廊道,營造溫潤宜人的光環境,引導使用者感受人文館特有的空間溫度。透過光影的流動,延續建築的語彙,並在空間中創造出可供駐足、沉思的角落,讓光成為連結人與空間的詩意橋梁。
▍⑥臺南市立圖書館╳張瑪龍建築師
「臺南市立圖書館」總館建築外觀以逐層退縮、圓柱竹林及屋頂層臺南窗花造型為亮點,以現代手法轉化歷史與文化元素,賦予建築獨特的藝術性,在光線的照射下,看起來就像充滿韻律波動般,創造出建築的生命力。屋頂層豎向鋁格柵可遮陽與過濾光線,提升室內舒適度並減少人工照明需求;室內則透過空間設計與材質選用,營造溫暖且具有穿透感的氛圍,結合線性格柵天花與照明配置,提供友善且有識別度的閱讀環境。透過室內外LED光源照明系統,創造出一個既流動且啟發感知的文化生活場域。
▍⑦「南港立體連通平台」╳肯緒照明設計
「南港立體連通平台」以南港車站為核心,串聯周邊的捷運站、商業區、公園及建築的立體人行系統。照明設計以使用者視角與行走友善體驗為優先,於橋體內部、階梯與平台設置嵌入式或隱藏式燈具,避免燈具外露造成行人碰觸或視覺干擾;欄杆與邊緣照明以間接打光為主,提供柔和光源並有效控制眩光與光害。透過燈光營造出富有特色的夜間視覺焦點,打造一個安全且無壓迫感的通行環境。
▍⑧「BRUN TIANMU」╳瓦豆製作
「BRUN TIANMU」座落於天母商圈,由彡苗空間實驗空間所操刀的空間設計以「LET’S BRUN TOGETHER」為主軸,打造出具悠緩、趣味靈活的氛圍。在燈光設計上,主要選用3000K暖黃光賦予溫暖氣息,並攜手西班牙燈具品牌Marset,以其多款同系列吊燈、壁燈、吸頂燈取代嵌燈作為主光源,不只創造在視覺造型上的變化度,同時藉由輕透柔軟的玻璃與布幔燈罩,也讓光線賦予各區不同的情境之美。此外,為了考量當代「拍照先行」的用餐習慣,餐桌上更擺放了桌燈,不僅能避免拍照時形成陰影,亦可使菜餚能更加鮮明立體。此外,在戶外場域則是融合街道語彙設計了專屬金屬景觀燈,為空間增添詩意與層次。
台灣光環境獎
最新文章
-
2025台灣光環境獎決選名單公佈!臺灣大學人文館、路思義教堂等8強入圍
2025/11/21 -
洪彰聯擔綱主視覺設計!justfont 全新「蘭陽黑體」一展新潮台式風格
2025/11/19 -
2025首個3D列印Apple Watch!完整製作工序大公開
2025/11/19 -
「teamLab Biovortex 京都」開幕!超過6小時體驗整理9大觀展重點+15個作品巧思
2025/11/18 -
Apple攜手三宅一生推出iPhone Pocket!以一塊布收納各種款式iPhone
2025/11/11 -
老工廠華麗轉身!春池玻璃全新「春場」12/1 新竹亮相、四大亮點一次看
2025/11/10 -
專訪teamLab共同創辦人豬子壽之!「teamLab Biovortex 京都」是創意的集大成之作
2025/11/07 -
Apple Intelligence繁體中文登陸iPhone!即時翻譯、視覺智慧、照片清除等5大必玩功能
2025/11/05 -
李心潔:我和我是好朋友
2025/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