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建築女子/走進宮脇檀代表作「松川BOX」一探混凝土盒內的木構建築
1971年,建築師宮脇檀在東京西早稻田完成了「松川BOX」,其建築外觀是一個沉穩的混凝土盒子,斜屋頂開著一道天窗。從街道望去,幾乎看不出內部的樣貌,推門而入後,才發現那堅實的外殼裡,包裹著一個溫潤細膩的木構空間。
宮脇檀(1936–1998)是日本戰後住宅建築的重要人物之一。1959年畢業於東京藝術大學,1961年完成東京大學碩士課程,1964年成立「宮脇檀建築研究室」。他的父親是一位畫家,從小耳濡目染他也熱愛繪圖與手作,後來成為他思考建築最重要的方式。還記得 2017 年那年,我在日本建築家會館看了他的展覽《宮脇檀──用手思考》,那裡展出了大量他親筆繪製的設計草圖。各種線條自由、充滿情感的構圖,描繪出一棟棟充滿個性的住宅,讓人不只是看圖,而是想親身走進那個空間、感受他筆下的光與比例。
1979年獲得日本建築學會賞的「松川BOX」,可以說是他的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建築以混凝土結構構成的外殼空間,內部則是個沒有使用釘子,皆以榫接工法組合而成木構造空間。木頭的柔軟讓冷冽的混凝土有了呼吸,無論是一樓挑高客廳或低矮和室,又或者是二樓的木走廊、或是深處的書房,堅實殼體中的錯落與挑空,形成了豐富的空間變化。
對比日本戰後許多建築師會以大窗面與城市相連,追求「對外開放」的空間,「松川BOX」反而選擇「對內開放」;一樓客廳的落地窗面對的不是街道,而是內側的小中庭,這是一種內向開放的表現,光與風在建築內部緩緩流動,而挑空上方的斜天花塗抹著白色灰泥,延伸連接著天窗,光從天窗傾瀉而下,被柔和地反射到整個空間。我很喜歡在挑空空間旁的和室空間,低矮的空間讓人身段也跟著放下,坐在榻榻米上望著挑高空間的柔和光,視線跟著落地窗向外延伸,看著隨風擺動的植物,夏日的燥熱感也慢慢散去。
現在的松川BOX以藝廊The mirror的身份經營著,讓人可以親自體會到宮脇檀對於住宅空間的各種嘗試與挑戰,他雖然不像同時代的建築師原廣司或磯崎新那樣,因為有許多大型公共建築而廣為人知,但他在住宅領域的作品卻同樣充滿思想與詩意,值得細細品味。他用手繪出的建築,有著有趣的空間構成,卻充滿人情的尺度。
▧ 專欄作者|東京建築女子 李昀蓁高雄人,現居東京。逢甲大學建築系、成功大學建研所畢業,一年半的台南建築師事務所勤務、取得台灣建築師執照後移居日本,目前任職於東京的建築師事務所。因喜歡日本現代建築而前往日本工作、生活,並以東京為據點,在日本各處以建築為主題展開旅行。
東京建築女子
最新文章
-
東京建築女子/走進宮脇檀代表作「松川BOX」一探混凝土盒內的木構建築
2025/11/27 -
自天文伊始 江詩丹頓270年的銀河時光連環圖
2025/11/27 -
2025金點設計展松菸亮相!嶼人設計工作室策展、以三大展間匯集百件作品
2025/11/26 -
Apple Music獨家BTS防彈少年團經典專輯!以杜比全景聲空間音訊版本新上架
2025/11/25 -
從塑膠循環到營養革命:勞力士「保護地球· 恒動不息」計劃推動改變世界的力量
2025/11/24 -
2025台灣光環境獎決選名單公佈!臺灣大學人文館、路思義教堂等8強入圍
2025/11/21 -
洪彰聯擔綱主視覺設計!justfont 全新「蘭陽黑體」一展新潮台式風格
2025/11/19 -
2025首個3D列印Apple Watch!完整製作工序大公開
2025/11/19 -
「teamLab Biovortex 京都」開幕!超過6小時體驗整理9大觀展重點+15個作品巧思
2025/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