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中央書局 X 500輯】週三讀書會全新系列,曾成德領讀「當文學遇見建築」系列:第一講/《玫瑰的名字》

2022-07-07 15:40 曾智緯​

週三讀書會紀錄──這一週迎來全新講座,由陽明交通大學跨領域設計科學研究中心主任曾成德先生,以「當文學遇見建築」為主題,探討文學裡的建築,從形式到意涵、象徵主義等等。​第一講則是聚焦義大利符號學家安伯托艾可,在1980年完成的《玫瑰的名字》小說,推出之後迅速受到歡迎,更曾經被改編成電影,與翻譯成多國語言版本。

7月6日晚間舉辦「當文學遇見建築」系列:第一講/《玫瑰的名字》,曾成德領讀。圖/...
7月6日晚間舉辦「當文學遇見建築」系列:第一講/《玫瑰的名字》,曾成德領讀。圖/500輯提供

曾成德花了一些篇幅來講述作者安伯托艾可的背景,以及為何他的首本長篇小說《玫瑰的名字》會將時間訂在中世紀為背景;並將此次領讀下了「迷宮與知識的追尋」的註解。曾成德提到安伯托艾可醉心於文藝復興前混沌未明的時代,因此在原文書的版本裡,他大量的使用拉丁文來創作,除了是反映中世紀的實際生活使用之外,更透過這方式將擅長的符號學概念融入。​

​所以,書中真的描述出一個鏡像迷宮之外,文字的編排與鋪陳也宛如「迷宮」一般。然而,這是閱讀原文版本才有的特色,曾成德說「翻譯成中文後,就少了這一樂趣」,因此建議外文能力不錯的聽者,不妨就去閱讀原文的《玫瑰的名字》。而且很有意思的是,「玫瑰」一詞,直至書的末頁,才首次出現,同樣是拉丁文的俗諺。​

安伯托艾可的首本長篇小說《玫瑰的名字》。圖/中央書局提供
安伯托艾可的首本長篇小說《玫瑰的名字》。圖/中央書局提供

不僅如此,曾成德還分享了好友對於此書的憎恨,他表示的確要讀完這本書,有一定難度。首先這是一個發生在修道院裡的故事,安伯托艾可便以修士們一天的作息作為時間線,包括了第一時辰祈禱、第九時辰祈禱和夜禱等等。作者花了幾乎超過100頁篇幅,講述這些修士們所發生的日常,以及對於真理與知識的辯證。曾成德還笑說,「要讀超過100頁,才是真的讀者」。其次,人名的複雜又代表了不同意涵,以及對於天主教流派分支不同,重新詮釋聖經的角度也不盡相同,因此對於非歐洲文化的讀者而言,非常陌生。​

陽明交通大學跨領域設計科學研究中心主任曾成德先生,以「當文學遇見建築」為主題,探...
陽明交通大學跨領域設計科學研究中心主任曾成德先生,以「當文學遇見建築」為主題,探討文學裡的建築。圖/中央書局提供

​然而,《玫瑰的名字》之所以會受到世界各地讀者的喜愛,原因就在於雖然看似為修道院的謀殺案故事,但隱藏在背後的卻是對真理探索,意識形態的辯證,時常讓讀者聯想到現實中政治人物、黨派之間的角力,因此共鳴度廣。而對於曾成德這樣的建築學者而言,他在閱讀這本書時,卻是看到了作者安伯托艾可對於「雙重符號」的文字設計,後現代建築發展的參與者也曾經著迷於這樣的概念,並實際運用於作品中,亦成為經典。​

最後,曾成德引述了安伯托艾曾經說過的話,作為總結。「文學並非僅能娛樂跟撫慰大眾,它可能再次激發讀者,為了要理解文本,於是再三反覆的閱讀同一文本。因此我認為,雙重符號並不是什麼高高在上的睥睨,而是對於讀者的智慧和熱情所表達的尊敬」。​

中央書局與500輯共同推出的「週三讀書會」全新系列登場。圖/中央書局提供
中央書局與500輯共同推出的「週三讀書會」全新系列登場。圖/中央書局提供

最新文章

【週三讀書會】劉克襄:用雙腳探訪四方的自然系作家,攝影|吳致碩

【週三讀書會】劉克襄:用雙腳探訪四方的自然系作家

2023/05/30

【週三讀書會】張潔平:直視深淵,重拾面對困境的內在思考

2023/05/05
地球解方全場大合照。圖|地球解方

2023地球解方永續設計行動年會!將完成第一本永續教科書、Go Action展開365天永續行動

2023/04/27
方序中擔任視覺總監,主視覺呼應年會的核心概念。

地球解方 永續設計行動年會4月21日台北松菸登場!

2023/04/17

【週三讀書會】廖鴻基:轉身面向海洋,學習包容的力量

2023/03/23

【週三讀書會】鍾永豐:書局啟蒙了我 帶我回到土地和家鄉

2023/03/17
由上善基金會主辦的中央書局周三讀書會進入第四年,即日起開放報名。圖/中央書局提供...

第四屆中央書局讀書會 七領讀人導讀加體驗 讓書立體化

2023/02/17
台灣詩人楊澤主講「過來人的詩:時間的藝術」系列,最終第六講「如歌的行板——瘂弦、...

【中央書局 X 500輯】週三讀書會,楊澤領讀「過來人的詩:時間的藝術」系列最終第六講/「如歌的行板—瘂弦、商禽」

2022/11/03
500輯與中央書局合辦的「週三讀書會」,由台灣詩人楊澤主講「過來人的詩:時間的藝...

【中央書局 X 500輯】週三讀書會,楊澤領讀「過來人的詩:時間的藝術」系列第五講/「回憶的藝術 層深思苦/吳夢窗、周夢蝶」

2022/10/27
楊澤主講「過來人的詩:時間的藝術」系列,「人生如戲 戲如夢/古詩十九首、晏小山」...

【中央書局 X 500輯】週三讀書會,楊澤領讀「過來人的詩:時間的藝術」系列第四講/「人生如戲 戲如夢/古詩十九首、晏小山」

2022/10/20
500輯與中央書局合辦的「週三讀書會」,由台灣詩人楊澤主講「過來人的詩:時間的藝...

【中央書局 X 500輯】週三讀書會,楊澤領讀「過來人的詩:時間的藝術」系列第三講/「沉鬱的藝術 留得枯荷聽雨聲:杜甫、李商隱」

2022/10/13
500輯與中央書局合辦的「週三讀書會」,由台灣詩人楊澤主講「過來人的詩:時間的藝...

【中央書局 X 500輯】週三讀書會,楊澤領讀「過來人的詩:時間的藝術」系列:第二講/「去我去者 昨日之日不可留:王維、李白」

2022/10/06
500輯與中央書局合辦的「週三讀書會」,由台灣詩人楊澤接棒主講「過來人的詩:時間...

【中央書局 X 500輯】週三讀書會全新系列,楊澤領讀「過來人的詩:時間的藝術」系列:第一講/「痛點與斷點 爆點與定點」

2022/09/29
古典音樂評論者、廣播節目主持人及專欄作家焦元溥先生,以「樂讀文學:如何用音樂讀小...

【中央書局 X 500輯】週三讀書會,焦元溥領讀「樂讀文學:如何用音樂讀小說?」系列:第六講/明喻與暗喻、事物的核心:村上春樹《第一人稱單數》

2022/09/22
《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輕》之所以能在全球暢銷,焦元溥認為原因在於「具有個人化的獨特魅...

【中央書局 X 500輯】週三讀書會,焦元溥領讀「樂讀文學:如何用音樂讀小說?」系列:第五講/小說與作曲的異同-昆德拉《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輕》

2022/09/15
古典音樂評論者、廣播節目主持人及專欄作家焦元溥先生,以「樂讀文學:如何用音樂讀小...

【中央書局 X 500輯】週三讀書會,焦元溥領讀「樂讀文學:如何用音樂讀小說?」系列:第四講/福斯特《窗外有藍天》

2022/09/08
古典音樂評論者、廣播節目主持人及專欄作家焦元溥先生,以「樂讀文學:如何用音樂讀小...

【中央書局 X 500輯】週三讀書會全新系列,焦元溥領讀「樂讀文學:如何用音樂讀小說?」系列:第三講/《包法利夫人》

2022/09/01
焦元溥領讀19世紀法國浪漫主義文學文豪大仲馬的經典長篇小說《基督山恩仇記》。圖/...

【中央書局 X 500輯】週三讀書會全新系列,焦元溥領讀「樂讀文學:如何用音樂讀小說?」系列:第二講/《基督山恩仇記》

2022/08/25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