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優質系】採集土地的善 讓美好發生 茶籽堂創辦人 趙文豪

2021-08-22 00:00 錢欽青、陳昭妤

雨下不下來的南澳午後,空氣裡漫著一絲悶熱,走沒幾步路便能感到汗珠奔騰。埋首在苦茶樹園裡的趙文豪,卻不見疲態,時不時便以宏亮聲音吆喝大夥更靠近些。

趙文豪持續在朝陽社區推動地方創生。記者王聰賢/攝影
趙文豪持續在朝陽社區推動地方創生。記者王聰賢/攝影

這裡,是他耕耘17年的「茶籽堂」後盾,每一款洗沐、保養產品,都由他手裡的苦茶籽榨油製作。克服台灣氣候難題,他從農業門外漢,到如今能和在地農夫侃侃討論種植方式;從花蓮崙山一路到阿里山,再到宜蘭南澳,讓種籽落地生成眼下的結實纍纍,也讓自家品牌從裡到外,扎實地成為台灣在地象徵。

「這是一個理念跟價值的問題,說真的我也可以用進口種籽,但我覺得既然要做台灣品牌,就應該採用我們自己土地的善。」不只苦茶油,台東的肖楠葉、花蓮的香水蓮花(水芙蓉)、台南的荷葉、雲林的小黃瓜、南投的蜂蜜等,也都為趙文豪選用為產品原料。

除了爬梳台灣土地與農業,趙文豪還深入文化面,投入地方創生,讓南澳的朝陽社區不只成為苦茶油供給地之一,更因此重獲新生和永續。「我的想法很簡單,我希望一百年後,這個地方能變得既美又有趣,連我們的子孫也想在這裡生根,而我們,就是這一切的開頭。」

經過多年努力,趙文豪成功在花蓮崙山、宜蘭南澳和阿里山三區打造苦茶樹園。記者王聰賢...
經過多年努力,趙文豪成功在花蓮崙山、宜蘭南澳和阿里山三區打造苦茶樹園。記者王聰賢/攝影
趙文豪認為,好好採用並珍惜台灣土地的善,就是產業能做的最大回饋。記者王聰賢/攝影
趙文豪認為,好好採用並珍惜台灣土地的善,就是產業能做的最大回饋。記者王聰賢/攝影
創業17年間屢遭挫折,卻也成為趙文豪深刻的養分。記者王聰賢/攝影
創業17年間屢遭挫折,卻也成為趙文豪深刻的養分。記者王聰賢/攝影

被退學的那一年

眼前的趙文豪,開朗率性,甫坐下,就滔滔不絕闡述起各種想望。話裡行間不太停頓,就如他總笑說,「我就是個感覺派,想做什麼就會去衝、去試。」21歲那年,趙文豪被大學退學,回到家中,一切看似歸零,他卻不知道,這將是他人生中最關鍵的一次轉折。

「其實也不是念到被退學,是自己根本沒有想要讀書,就覺得讀的那個東西不是自己想要的。」念的是機械,卻受不了機械化的念書日常,被退學那年,他決定返家,恰逢爸爸因跌倒大腿骨折,經營的印刷洗劑工廠生意又大不如前,父親為母親富貴手而製的苦茶粉洗碗精,便成了父子倆生涯的重要轉機。

「我媽媽罹患富貴手二、三十年了,長期用苦茶粉洗碗,但因為粉狀很難使用,我爸又因為骨折在家沒事幹,就把自製的苦茶粉改良變成液體,算是不小心就發明了一個天然又好用的洗劑。」但這深咖啡色的洗碗精裡,還隱約見得到渣滓,儘管好用,賣相卻實在不好,「所以我爸一開始也沒想要賣,單純是因為做太大鍋我媽用不完,分送鄰居時意外大受好評。」

當時在有機商店當店長的鄰居,不斷遊說趙文豪爸爸「這東西有機會做起來!」身為賦閒在家的長子,自得擔起嘗試推銷的責任。好在趙文豪本就擅溝通,對做業務也不排斥,就這樣帶著爸爸的手作洗碗精,一間間有機店跑。「當時有機商店還很少,我一開始甚至會生吃我們的洗碗精給店長看,證明有多天然。」

憶起這段過往,趙文豪笑起來,「其實那裡面有茶皂素,還是會讓你的肚子覺得『滿開心的』。」但他直言這招在當時相當奏效,「很多有機店的媽媽都會說『你好像我兒子,別吃別吃我進貨就是了!』」就這樣,靠著屢出奇招與三寸不爛之舌,從一家到五家再到二十家店,最終進駐連鎖體系,「當時最高好像進了全台灣共四百多間的有機商店。」

回看這段過程,趙文豪坦言,「我這輩子其實沒有任何想接家業的念頭,本來想大學畢業後,先出國旅遊兩、三年學英文,看看這世界,誰會知道17年前一回家,就一路到現在了。」

趙文豪(中)和父母一塊創立「茶籽堂」,三人初期各有分工,慢慢走到今日。照片提供/...
趙文豪(中)和父母一塊創立「茶籽堂」,三人初期各有分工,慢慢走到今日。照片提供/茶籽堂、趙文豪
趙文豪認為,好好採用並珍惜台灣土地的善,就是產業能做的最大回饋。記者王聰賢/攝影
趙文豪認為,好好採用並珍惜台灣土地的善,就是產業能做的最大回饋。記者王聰賢/攝影
趙文豪(右)初期土法煉鋼跑業務,帶著洗碗精到一間間有機店推銷。照片提供/茶籽堂、...
趙文豪(右)初期土法煉鋼跑業務,帶著洗碗精到一間間有機店推銷。照片提供/茶籽堂、趙文豪

換包裝打出名聲

儘管耕耘了17個年頭,「茶籽堂」真正為眾人所知,卻是這六、七年的事。「大概是2013年換了新的視覺後才開始被視為文創商品,不然我們本來就只是有機商店裡的一個天然洗劑品牌而已。」「茶籽堂」成立初期,家中由父親負責製造,母親擔任會計,趙文豪則兼起業務跟行銷。「我當時就跟我爸媽說,我們不能一直做洗碗精、洗衣精這種商品,應該要往洗髮、沐浴去走。」

彼時第二代翻轉品牌,是不少媒體感興趣的主題,「茶籽堂」也因此受到矚目,也就是那時,他開始思考所謂的品牌形象。「很多採訪我們的記者都會說:『我覺得你們東西很好用,但是包裝好Local、好傳統。』」當時公司規模尚不大,遑論徵聘設計人才,毫無設計背景的趙文豪只得自個跑到誠品報名學設計,「但後來發現根本做不到,因為設計真的太難了。」

於是他轉挖掘設計相關書籍,從中發現擅長轉譯傳統文化的設計公司美可特,便上門接洽。但在設計仍非顯學的年代,趙文豪一拿回超過兩百萬的報價單,就被任會計的媽媽反對,「我媽那個年代,一張DM的設計費才三千塊,她無法理解為什麼換個包裝、開個模就要上百萬。」但看著阿原肥皂的成功,趙文豪鐵了心,也想做出市場區隔,創建一個屬於自己的獨立品牌。

這段期間,趙文豪稱之為「茶籽堂2.0」,他開始從包裝回看產品本身的價值,也開始想了解土地是什麼。「有點像重新回到商品的文化面和根基面,而包裝只是呈現這些精神的一個形式。」趙文豪說,苦茶油文化的根本其實是祝福,「因為早期苦茶油很貴,不是我們一般日常會用的東西,通常是做月子時,才會買來送給女兒或媳婦。」

於是,他請來藝術家用版畫為包裝注入祝福意涵,並將祝福具象化:畫裡有苦茶樹、台灣還有土地,兼具美感和深意的包裝,也吸引了2013年甫開幕的松菸誠品Expo,邀請趙文豪入內陳列自家商品,「那是非常關鍵的一年。」隨後,開始有文創旅店、飯店找上趙文豪,開啟了讓「茶籽堂」被更多人看見的洗沐備品之路,2014年更獲金馬獎選作伴手禮,「去年礁溪老爺飯店也來跟我們合作,對我來說,這都是很好的里程碑。」

創業17年間屢遭挫折,卻也成為趙文豪深刻的養分。記者王聰賢/攝影
創業17年間屢遭挫折,卻也成為趙文豪深刻的養分。記者王聰賢/攝影
「茶籽堂」產品上的版畫,濃縮了苦茶油的祝福文化及趙文豪對台灣土地的情意。記者王聰...
「茶籽堂」產品上的版畫,濃縮了苦茶油的祝福文化及趙文豪對台灣土地的情意。記者王聰賢/攝影
決定復興台灣在地苦茶油前,趙文豪和團隊親自下鄉了解各個產地,並和當地農民討論。照...
決定復興台灣在地苦茶油前,趙文豪和團隊親自下鄉了解各個產地,並和當地農民討論。照片提供/茶籽堂、趙文豪
2013年「茶籽堂」換包裝後,被松菸誠品的Expo看見,多了文創商品的身份。照片...
2013年「茶籽堂」換包裝後,被松菸誠品的Expo看見,多了文創商品的身份。照片提供/茶籽堂、趙文豪
2014年「茶籽堂」被金馬51看見,推出聯名禮盒,當作指定貴賓贈禮。照片提供/茶...
2014年「茶籽堂」被金馬51看見,推出聯名禮盒,當作指定貴賓贈禮。照片提供/茶籽堂、趙文豪
與飯店合作洗沐備品,也是「茶籽堂」被看見的重要契機之一。照片提供/茶籽堂、趙文豪
與飯店合作洗沐備品,也是「茶籽堂」被看見的重要契機之一。照片提供/茶籽堂、趙文豪

苦茶油復興「難」路

但2013、2014這兩年,台灣也同時爆發許多劣質油品事件,這讓趙文豪動念發展台灣本土的高品質苦茶油,「這個起心動念,影響了我們品牌後來六、七年的發展。」在此之前,「茶籽堂」產品裡的苦茶油百分之百來自進口,以致當趙文豪想轉身以台灣種籽製油時,卻遍尋不著在地原生種。

那一刻,趙文豪決定展開這個讓他痛了多年的「苦茶油復興之路」。他笑說回看2014年的自己,「真的是滿帶種。」沒有任何農業背景,卻毅然成立農業團隊契作。有別於其他農作物,苦茶樹一種下去,得等五年才能收成,「所以一般農民不太願意加入,誰會神經病等你五年然後沒有收成,也不知道你五年後會跑去哪裡。」

但生性敢衝敢拚的趙文豪,沒想太多,對台灣苦茶油產業不懂,就下鄉了解,「我們花一整年去台灣所有產地跑一圈,記錄各種細節,再選擇要跟哪個區域合作。」有了知識根基,他先從花蓮崙山開始,和在地農民溝通,「我免費提供苗木給你、教你怎麼栽培管理,甚至協助作記錄,再以市場價格保證收購。」

慢慢地,拓展到阿里山,加入檳榔園轉作計畫,再到宜蘭南澳,現在甚至能聘請專業的農業規畫師駐點,與農民合作、巡田、記錄風場、解決病蟲害等。從完全不懂農業到全台已有三個產區、共三十公頃的苦茶樹農地,和41個農民合作,新種總計六千棵苦茶樹。2017年,總算達成產品百分之百使用台灣苦茶油的目標。

但這一路來,並不容易,「做這苦茶油復興之路,一開始當然覺得超開心,怎麼樣夠屌吧?但也因為對這領域完全不熟,全部得從頭學,加上努力沒有反映在營業額上,難免有種出力在空氣裡的疲憊感,所以2017年時很多人就離開團隊了。」人才歸零,得全數重找,這對趙文豪來說就像失戀,「我那時常會說,這條『苦茶油復興之路』,對我來說更像是苦茶油復興『難』路。」

但這些經驗,都成了趙文豪的養分。「我後來知道,理念跟商業總有一天要走在一起,尤其是社會企業,不要以為只是做理念就會紅或走得遠,你可能現在聲量大,人家喜歡你,但如果沒有活下去,單有理念也沒用。」務實許多,卻也不放棄作夢,趙文豪仍持續推進永續循環的理想,「我們正在研究怎麼把苦茶籽的皮和殼拿來做建材開發,以及身體的保養清潔,我稱之為『苦茶籽全運用』。」不單只向土地索求,他更想做的,是回饋。

趙文豪(右)與農業規劃師討論苦茶園內的生長狀況。記者王聰賢/攝影
趙文豪(右)與農業規劃師討論苦茶園內的生長狀況。記者王聰賢/攝影
趙文豪認為,好好採用並珍惜台灣土地的善,就是產業能做的最大回饋。記者王聰賢/攝影
趙文豪認為,好好採用並珍惜台灣土地的善,就是產業能做的最大回饋。記者王聰賢/攝影
決定復興台灣在地苦茶油前,趙文豪和團隊親自下鄉了解各個產地,並和當地農民討論。照...
決定復興台灣在地苦茶油前,趙文豪和團隊親自下鄉了解各個產地,並和當地農民討論。照片提供/茶籽堂、趙文豪
趙文豪(中)初期土法煉鋼跑業務,帶著洗碗精到一間間有機店推銷。照片提供/茶籽堂、...
趙文豪(中)初期土法煉鋼跑業務,帶著洗碗精到一間間有機店推銷。照片提供/茶籽堂、趙文豪
關於「茶籽堂」與台灣土地,趙文豪已有許多迫不及待發展的新想法。記者王聰賢/攝影
關於「茶籽堂」與台灣土地,趙文豪已有許多迫不及待發展的新想法。記者王聰賢/攝影
趙文豪期待未來能在南澳成立苦茶油莊園,讓更多人親近這片土地。記者王聰賢/攝影
趙文豪期待未來能在南澳成立苦茶油莊園,讓更多人親近這片土地。記者王聰賢/攝影

為朝陽社區重拾美好

就如現今仍在進行中的「朝陽社區復興計畫」,亦是本著回饋土地的初衷。憶起和南澳的緣分,趙文豪笑說,「真的是上天旨意。」當年前往花蓮崙山途中,順道在南澳的朝陽社區借廁所,卻就此緣牽至今,甚至有不少人誤以為趙文豪是「南澳土生土長的孩子。」他笑說,一開始來,「只覺得這地方好美,和早期的宜蘭很像,周圍都是國有地,不能隨便蓋東西,所以很有原野的感覺。」

借廁所時,正巧看到旁邊有間廟,「我就想那抽個籤看看好了。像我們這種土地跑多的人,其實是滿信任地方廟宇的,會想看祂要給我們什麼指引。」拿出珍藏至今的籤詩,上頭寫著「花開花謝結子成」、「寬心且看月中桂」等字句,「這意思是叫我們不要急,中秋節過後就會成,正巧苦茶籽就是中秋節過後採收,所以光是看到這兩句,你就覺得:『哇好像會中喔!』」

趙文豪笑說當年會選址在宜蘭南澳,全因這張籤詩。記者王聰賢/攝影
趙文豪笑說當年會選址在宜蘭南澳,全因這張籤詩。記者王聰賢/攝影

但真正讓他決定落腳於此,仍是在地社區協會的積極態度,「南澳這邊農民很多,也很團結,很好奇我們這群年輕人有沒有可能讓社區重新活化。」他回憶剛到朝陽社區時,「六十幾歲的還會被叫年輕人,那時我們就有注意到人口老化的狀況,隨著發展苦茶油產業,我們也發現如果不面對人口外流的現象,永續議題就會有問題。」

於是2018年,趙文豪便展開「朝陽社區復興計畫」,沒做過地方創生,他只能先從國外考察開始,包括荷蘭的循環農業、日本的藝術和文化祭、義大利的葡萄酒和橄欖油莊園,取經之餘,也投入研究南澳在地歷史與風土,正巧當時遇上Plan b創辦人游適任、天堂島的何其昌、林事務所及裝置藝術家Aguce等人,眾人一拍即合,便開始合作。

從協助設計社區LOGO、改良農產品包裝到社區美學改造,將原先堆滿垃圾的廢棄停車場,改建為如今具備自然美感的漁港和公園,站在寬闊草原和充滿寓意的裝置藝術邊,聽著海浪聲,無比舒心,也吸引眾多當地居民和觀光客在此流連,消磨時間。

除了開闢苦茶油產業,趙文豪也投入發展朝陽社區的重建與改造。記者王聰賢/攝影
除了開闢苦茶油產業,趙文豪也投入發展朝陽社區的重建與改造。記者王聰賢/攝影
改造朝陽社區前,趙文豪與團隊和當地社區發展協會及里長開過不少次會議討論。照片提供...
改造朝陽社區前,趙文豪與團隊和當地社區發展協會及里長開過不少次會議討論。照片提供/茶籽堂、趙文豪
改造朝陽社區前,趙文豪與團隊和當地社區發展協會及里長開過不少次會議討論。照片提供...
改造朝陽社區前,趙文豪與團隊和當地社區發展協會及里長開過不少次會議討論。照片提供/茶籽堂、趙文豪
趙文豪一到朝陽社區就認為此地充滿美感,具備潛力。照片提供/茶籽堂、趙文豪
趙文豪一到朝陽社區就認為此地充滿美感,具備潛力。照片提供/茶籽堂、趙文豪
「茶籽堂」發展至今,已可靠自家通路銷售產品,並持續在永續議題上努力。照片提供/茶...
「茶籽堂」發展至今,已可靠自家通路銷售產品,並持續在永續議題上努力。照片提供/茶籽堂、趙文豪

但外觀打理好,內在也得注入厚度,趙文豪接連與許多設計與藝術界人士合作,在當地舉辦各類活動,同時邀請小人小學開設土地教育等課程、成立圖書館,讓在地孩子更認識自己生長的土地。「你們以後去問別人做地方創生,只要沒有提到教育,就代表它是半吊子,因為地方創生的根本就是教育。」他認為,先讓在地建立起地方認同,未來自然能吸引年輕人回流常駐。

趙文豪以農業的英文「Agriculture」為例,「農業的英文其實由『土地Argi』和『文化Culture』兩個字組成,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要不斷去溝通產品背後的這兩樣東西。」這條復興之路,於他尚未完結,未來,趙文豪還期待能吸引藝術家前來駐村、甚至是設立實驗學校,讓外地父母願意帶著孩子來此就讀、落地生根。

「我一直是一個夢想型跟願景型的人,我常會想像朝陽社區三、四十年後的樣子:可能有很多很美好的生活和產業、很多不同的人會來這邊參觀學習,離開後去想如何改變他們的家鄉,最後,影響其他地方,讓台灣被世界看見。」對趙文豪來說,種子,不一定得落在泥土裡,若還能撒入人們的心底,那將會是他最為嚮往且陶醉的風景。

除了開闢苦茶油產業,趙文豪也投入發展朝陽社區的重建與改造。記者王聰賢/攝影
除了開闢苦茶油產業,趙文豪也投入發展朝陽社區的重建與改造。記者王聰賢/攝影
創業17年間屢遭挫折,卻也成為趙文豪深刻的養分。記者王聰賢/攝影
創業17年間屢遭挫折,卻也成為趙文豪深刻的養分。記者王聰賢/攝影

進入「優人物臉書」,觀賞更多影音報導。

深度圖文專題-趙文豪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最新文章

平路說:「我一直相信文化是個非常好的加法,可以把各種善意加在一起,也只有透過文化...

【優人物】因為寫作 變成更好的自己 作家平路:參考座標就是這個島

2024/12/08
劉小東是中國當代現實主義代表畫家之一。記者沈昱嘉/攝影

【優人物】以畫筆紀錄時代 大陸畫家劉小東筆下的媽祖遶境

2024/11/17
巴奈想要把「當原住民」的能力活回來。記者沈昱嘉/攝影

【優人物】巴奈以歌聲和世界溝通 探尋身為原住民族的母體文化

2024/10/06
江欣宜自小就追求美感,相信空間能改變一個人的人生。記者沈昱嘉/攝影

【優人物】江欣宜:空間能創造出全新的自己 以優雅、古典、巴黎風格登頂豪宅御用室內設計師

2024/08/04
宋毅設計品味空間,也能享受品味生活。記者沈昱嘉/攝影

【優人物】宋毅:讓店面變得實用、美觀、有效率 商業空間設計教父宋毅的時尚生活美學

2024/07/07
翁倩玉(右)與建築師哥哥翁祖模(左)從小感情深厚。記者李政龍/攝影

【優人物】翁祖模的建築 X 翁倩玉的版畫聯展:永遠張開翅膀保護妹妹的翁家兄妹情

2024/01/26
黃韻玲從音樂精靈到音樂農夫,將曾經受過的照顧回饋歌壇。記者王聰賢/攝影

【優人物】黃韻玲 從音樂精靈到音樂農夫 打造北流為音樂沃土

2023/12/31
詩人楊澤自導自演自傳作家紀錄片《新寶島曼波》,寫一場大夢。記者王聰賢/攝影

【優人物】 楊澤 以電影說寶島曼波夢 走過副刊黃金年代的老文青

2023/12/10
李連杰不留戀過往的武術大師或電影明星風光,他的人生有不同的追求。記者沈昱嘉/攝影

【優人物】李連杰|如冰箱裡的冰 歸真到佛陀本性 從小我、大我到無我的佛法探尋之路

2023/11/18
張杏如帶領信誼基金會走過46年。記者沈昱嘉/攝影

【優人物】呵護學前教育46年 信誼基金會董事長張杏如:就是做點利他的事

2023/10/29
林一峰是蘇格蘭雙耳酒杯執持者協會「執杯大師」,深諳威士忌的一切。攝影/沈昱嘉  ...

【優人物】知識性品飲的先行者 林一峰的威士忌釀造夢

2023/10/15
劉若瑀對許多事物都有獨特的看法,豁達也入世。攝影/沈昱嘉

【優人物】劉若瑀 順著生命之流 讓「優人神鼓」浴火重生

2023/10/08
2014年創辦「臺灣吧」至今,蕭宇辰仍未忘記初衷,持續在體制外為教育開創不同可能...

【優質系】一本漫畫的歷史啟蒙 蕭宇辰 要讓「臺灣吧」陪更多孩子長大

2023/09/24
退休後的鄒開蓮活力十足,繼續發揮影響力。記者沈昱嘉/攝影

【優人物】鄒開蓮:行於水上的玫瑰 分享職涯30年心法:勇敢說yes

2023/09/17
雲門50周年,鄭宗龍帶著年輕團隊,以不同的方式,大步走向下一個50年。記者沈昱嘉...

【優人物】街邊長大的雲門總監 鄭宗龍面對高山 走出新局

2023/09/03
王小棣熱愛電影和戲劇,也傾盡一生投入其中。攝影/沈昱嘉

【優人物】王小棣 不再只當影視藍領 命中註定的導演

2023/07/16
布拉瑞揚希望讓更多原住民孩子有勇氣告訴父母自己的熱愛。記者沈昱嘉/攝影

【優人物】布拉瑞揚/來自部落 再回家跳舞 為舞蹈而生的布拉瑞揚

2023/07/09
投入最愛的飲食事業多年,蔡辰男從中獲得了療癒和成就感。記者沈昱嘉/攝影

【優人物】蔡辰男 從來來飯店到海峽會 飲食王國成就第二人生

2023/07/02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