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蔡昇達/重現部落歷史,修復回家的路:跟馬遠族人走一趟「關門古道」

2020/07/30 蔡昇達

2020年4月,馬詠恩與鄭安睎教授跨界整合,結合馬遠部落自主的力量,預計以兩年時間用「很人文」的方式重建關門古道。 圖/蔡昇達攝影
2020年4月,馬詠恩與鄭安睎教授跨界整合,結合馬遠部落自主的力量,預計以兩年時間用「很人文」的方式重建關門古道。 圖/蔡昇達攝影

「你在外流浪久了,會不想回家嗎?我們在這個土地上流浪的時間夠久了,只是把回家的路變得好走一點,沒有什麼好大驚小怪的吧?」馬遠部落丹社群青年馬詠恩翻動著火堆中的赤楊木,火光在他的臉上閃爍,讓Bunun本就立體的五官更顯生命力,如此輕描淡寫的述說,但背後其實是困難重重且不知是否能成功卻依然前行的堅定。

修復回家路的發起青年之一馬詠恩,口中這條返鄉路途,曾被台灣古道調查二十多年的研究專家鄭安睎教授喻為「台灣最後秘境」,正是在台灣的登山界中,始終保持著一股讓人想親近卻又膽怯的神秘感而遠近馳名的「關門古道」。正式名稱為集集水尾道路(從南投集集到花蓮瑞穗),是清朝時期所開闢的最後一條貫通中央山脈東西部的道路,因為途中經過關門山而得名。

「關門古道」正式名稱為集集水尾道路(從南投集集到花蓮瑞穗),是清朝時期所開闢的最後一條貫通中央山脈東西部的道路,因為途中經過關門山而得名。
 圖/蔡昇達攝影
「關門古道」正式名稱為集集水尾道路(從南投集集到花蓮瑞穗),是清朝時期所開闢的最後一條貫通中央山脈東西部的道路,因為途中經過關門山而得名。 圖/蔡昇達攝影

沿途超過千年高聳的紅檜,總會在濃霧散去之時,突然矗立在眼前,周遭樹木上長滿大量沾滿水氣的松蘿,陽光穿透薄霧,形成仙境一般的畫面,路程中更會經過非常多的布農族群舊部落,擁有說上十個日月也講述不完的遷徙故事與傳說,加上路況有許多斷稜,到處都是懸崖峭壁,還必須持續在海拔400公尺至2,950公尺間陡上下切,難度較高,因而較少人跡踏足。正因如此,保留了高度的台灣原始性,如果你站在中央山脈主稜往東看去,就像至少200年前丹社群布農族人東遷時,第一眼看見的東台灣。走進此處的人們視野會「跨越時空彼此交疊」,無論從歷史故事、文化、時間、挑戰性、生態等,都有其可看之處。

關門古道路況有許多斷稜,到處都是懸崖峭壁,因而較少人跡踏足,保留了高度的台灣原始性。 圖/蔡昇達攝影
關門古道路況有許多斷稜,到處都是懸崖峭壁,因而較少人跡踏足,保留了高度的台灣原始性。 圖/蔡昇達攝影

陡峭的地形時不時遇見長鬃山羊與台灣水鹿,此起彼落的叫聲將你包圍,紮營在丹大溫泉處時,高溫的湧泉洗滌跋山涉水的辛勞,營地周遭的山林中有著那些在部落間流傳的歌謠與故事開始的地方。「也許吸引非族人的是壯麗山色,但對我們來說這是一條有生命的路、有血肉的山林與溪流,世界上少有這樣一條極高地可回溯性道路,透過長輩口述完就能從遷徙地直接走回祖居地遇見家屋,並擁有至少超過30處有著丹社語的地名與故事,祖先生活過的痕跡、器皿陶片、酒瓶、樑柱都還在石板屋裡。」參與關門古道修築路隊的族人Vilian Mangququ 翻閱手機內的照片,思鄉之情油然而生。

祭拜祖先。族人認為,祖先生活過的痕跡、器皿陶片、酒瓶、樑柱都還在石板屋裡。 圖/蔡昇達攝影
祭拜祖先。族人認為,祖先生活過的痕跡、器皿陶片、酒瓶、樑柱都還在石板屋裡。 圖/蔡昇達攝影

「目前,關門古道沒有被劃設進任何的生態保護區,也沒有被指定為文化資產,但也因為如此可以有更完整的規劃。此古道牽涉到原民會原住民族傳統領域、林務局的土地行政管轄,還有文化部是否可以用文化資產的方式去照護,透過中央部會與在地青年組織攜手合作,打造一條尊重原住民族歷史文化生活,同時結合生態與環境永續的登山旅行路線,甚至有機會成為台灣開放山林之後未來相關山林政策規劃的典範。如果真正與部落族人走過,你會知道關門古道本身的存在就是台灣可以送給世界的重要禮物。」2020年4月,馬詠恩與鄭安睎教授跨界整合,結合馬遠部落自主的力量,預計將關門古道透過兩年的時間用「很人文」的方式重建,現今在未申請任何經費補助之下,已和14位部落青年在古道路途中修築了兩處臨時獵寮,堆放了鍋具與柴火,2020年底將再次上山,將關門古道東段的最後一哩路整理完成。

對族人來說,這是一條有生命的路、有血肉的山林與溪流。 圖/蔡昇達攝影
對族人來說,這是一條有生命的路、有血肉的山林與溪流。 圖/蔡昇達攝影

「文化是源自於生活,放進博物館的東西都是死的,必須有人持續的應用,那文化才是真正活著。」馬遠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江阿光,十幾年來不斷透過田野調查,訪談曾經生活在祖居地的耆老,並實際分段踏查GPS定位,透過手繪地圖、記錄地名,厚厚的文本資料透過修築古道,有望重新讓中央山脈回到日常生活之中。

「如果修復器物可以讓我們記得先人的工藝之美,那修復這條關門古道是要讓我們記得在擁有精美的器物之前,人應該如何真正的活著。」馬遠部落青年正用行動回應這個遭遇驟變的世界,何為人之所以存在的原點,重新連結與自然萬物生命共存的臍帶,期許,不用在自己的土地上繼續流浪。

馬遠部落青年正用行動回應這個遭遇驟變的世界,何為人之所以存在的原點,重新連結與自然萬物生命共存的臍帶。 圖/蔡昇達攝影
馬遠部落青年正用行動回應這個遭遇驟變的世界,何為人之所以存在的原點,重新連結與自然萬物生命共存的臍帶。 圖/蔡昇達攝影

最新文章

坦杜雪莉時光雙璧系列正式登場!以43年與21年高年份呈獻新舊雪莉風味演進。
 ...

雪莉控必收!坦杜Tamdhu 雪莉時光雙璧系列43年、21年高年份威士忌亮相

2025/05/02
全球徵件開跑!2025台北101【台灣好好玩】國際繪畫比賽熱烈登場。圖/台北10...

全球徵件開跑!2025台北101【台灣好好玩】國際繪畫比賽熱烈登場

2025/04/30
鳴日號米其林饗宴!獨家限定料理4/30開賣、7月啟航。圖|雄獅旅遊

鳴日號米其林饗宴!獨家限定料理4/30開賣、7月啟航

2025/04/30
L‘Artisan Parfumeur 阿蒂仙之香「La Botanique 秘...

小眾香水愛好者必敗!L'Artisan Parfumeur阿蒂仙之香「秘境植物園系列」

2025/04/30
圖/臺虎精釀提供  ※ 提醒您:酒後找代駕!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臺虎「剽悍妹酒」 再添俏皮新成員 「柚香啾啾葡萄柚啤酒」微醺浪漫加味蕾刺激

2025/04/29
The Antipodean首度大規模更新菜單!再度攜手IG 90萬訂閱名廚Br...

澳式早午餐The Antipodean二度攜手名廚Brendan Pang推出全新菜色

2025/04/28
嘉義「夜計畫通り」來了!夜貓組市集 X 幾何學講座 X  貓咪瑜珈大師 X 聲響...

嘉義「夜計畫通り」5/9、5/10開市!40攤市集、講座、貓咪瑜伽一次感受

2025/04/28
東京江戶前壽司「鮨 大手門」3/10開幕!虹夕諾雅首間餐廳選址大手町。圖|星野集...

東京江戶前壽司「鮨 大手門」!虹夕諾雅首間餐廳大手町3/10開幕

2025/04/25
LOEWE高雄漢城巨蛋體驗店。圖|LOEWE

LOEWE香氛體驗店Diamond Tower開張!收藏一份有香味的藝術品

2025/04/22
ONF 2025全新策展《RE:PPP LAB 叁數植造所》,以「植物 X 設計...

「RE:PPP LAB 叁數植造所」展覽登場!一睹3D列印盆器、植栽燈具設計風景

2025/04/22
雞蛋是傳統烘焙不可或缺的食材之一,但未來仍是如此嗎?圖/Ying C. 陳穎提供

Ying C. 陳穎/無蛋的甜點未來?從雞蛋短缺談未來烘焙轉型契機

2025/04/21
Nissan March|「小白」是車齡超過20年、里程數超過20萬公里的二手車...

【最好的10台車】郭鳳珍╳Nissan March:在台東生活的一雙翅膀

2025/04/20
2025 島作 2nd.纖維集 4/18-20 台北華山登場! 圖/ CHANG...

2025島作纖維集五大亮點一次看!集結 41組品牌4/18-4/20 台北華山登場

2025/04/18

【本期發刊】創作轉折通往的地方

2025/04/18
黃婷人生中第一輛RAV4,陪伴她在美兩年的讀書時光,以及一趟兩萬多公里的環美旅行...

【最好的10台車】黃婷╳Toyota RAV4:沒有導航的環美之旅

2025/04/18
Toyota Corolla 1.8 XE|1993年出產的Corolla,原裝...

【最好的10台車】胡芷嫣 ╳Toyota Corolla 1.8 XE:核對有媽媽的記憶

2025/04/18
這天我們搭乘林楷倫的車,記錄了他送漁貨、開車去兒子足球俱樂部的路程。

【最好的10台車】林楷倫╳Toyota Corolla Cross:通往每一個人想去的地方

2025/04/18

【最好的10台車】淺堤╳Mitsubishi Outlander:貼地創作,分享一種走路的美感

2025/04/18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