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倫敦男子的生活日常】英式理髮廳蛻變成獨立藝術家舞台:藝廊 The Gallery of Everything

2020/10/25 倫敦男子日常

在蛻變為藝廊之前,這裡曾是經營超過三十年的英式理髮店,空間裡保留了過去理髮廳的紅白藍旋轉燈。 圖/倫敦男子日常
在蛻變為藝廊之前,這裡曾是經營超過三十年的英式理髮店,空間裡保留了過去理髮廳的紅白藍旋轉燈。 圖/倫敦男子日常

對於倫敦人賦予老房子新生命的精神,總是感到佩服不已。明明是已經走過好幾次的街道,卻還是能從眼角餘光中看到閃閃發亮的驚喜。每次來到馬里波恩區的 Chiltern Street,總可以在光鮮亮麗的精品氣息中,找到藏匿在奢華分子之間的夾縫小品。這一次我被蛻變自英式理髮店的迷人藝廊「The Gallery of Everything」給深深吸引住。

The Gallery of Everything,顧名思義它包山包海、盡收全貌。包什麼,收什麼?它提供給無師自通、難以與傳統博物館接軌的、或處於弱勢的藝術家一個舞台。像誰?音樂家、街友、獄友、身心障礙者等。例如前陣子造訪,那裡正展出澳洲兩位聾啞藝術家的作品,繽紛活潑又怪奇詼諧,柔軟雕塑配上抽象圖畫,讓溫暖木質的藝廊空間長出五彩發光的花花世界。

藝廊以溫暖的木質設計為主,過去理髮廳的櫃檯現在則作為賓客簽到桌。 圖/倫敦男子日常
藝廊以溫暖的木質設計為主,過去理髮廳的櫃檯現在則作為賓客簽到桌。 圖/倫敦男子日常

主理人 James Brett 先在 2009 年開了 Museum of Everything,一直都在尋覓新址成立藝廊的他,得知常為他剪頭髮的老闆過世了。那間理髮廳招牌的紅白色調正好與 James 的品牌 logo 不謀而合,他便決定租下這棟店面,保留原本的多數格局和元素:半圓櫃檯、紅白藍旋轉燈、已功成身退的壁爐、甚至核桃木地板上還殘留有理髮椅的圓形印記,巧妙經營出與對面星級酒店截然不同的美學面貌。

絲絲入扣地修剪之後,鋪上熱毛巾、抹上白泡、刮理鬍鬚,傳統的英倫理髮就這樣優雅逸趣地,化身為一場場當代策展旅程,以不同的生命方式留存。

澳洲藝術家 Julian Martin 和 Terry Williams 的作品。 圖/倫敦男子日常
澳洲藝術家 Julian Martin 和 Terry Williams 的作品。 圖/倫敦男子日常

◎ 責任編輯:翁家德

倫敦男子的生活日常

【倫敦男子的生活日常】溫布頓網球賽停辦,將無處可銷的草莓幻化成最棒的封城伴侶

【倫敦男子的生活日常】溫布頓網球賽停辦,將無處可銷的草莓幻化成最棒的封城伴侶

2020/07/09
【倫敦男子的生活日常】疫情下的糧食救星:英國人的柑仔店「Corner Shop」

【倫敦男子的生活日常】疫情下的糧食救星:英國人的柑仔店「Corner Shop」

2020/08/10
【倫敦男子的生活日常】在獄中開設「咖啡學校」實踐企業社會責任(CSR)的咖啡品牌:Redemption Roasters

【倫敦男子的生活日常】在獄中開設「咖啡學校」實踐企業社會責任(CSR)的咖啡品牌:Redemption Roasters

2020/08/26

最新文章

米其林⼀星 Sur- 與台灣酒飲品牌 SLOWAVE 再次攜⼿共同打造全新風味篇...

米其林⼀星Sur-╳SLOWAVE「霞⽊果酒」譜寫在地餐酒新風味

2025/10/13
Diptyque聖誕倒數月曆2025!貓咪書店裡的25份小驚喜。圖|Diptyq...

Diptyque聖誕倒數月曆2025!貓咪書店裡的25份小驚喜

2025/10/13
Plain-Me共同創辦人Tim,不僅是老東區人,更對東區的街廓、生活感別有一番...

從庶民到精品 潮流最前線|plain-me創辦人Tim: 東區有全台最好的生活平衡感

2025/10/09
黃以倫一路見證台北東區的演變。攝影/吳致碩

打造台北食尚新地標|名廚黃以倫:看好東區再復興

2025/10/09
王策希望VWI能夠成為經典的國際品牌。攝影/吳致碩

日常生活圈 承載青春回憶|冠軍咖啡師王策:東區就是我的舒適圈

2025/10/09
在東區生活超過20年,這裡的魅力與活力持續吸引著周筵川。攝影/吳致碩

個性商圈 走逛千遍不厭倦|boven雜誌圖書館創辦人周筵川:東區魅力無可取代

2025/10/09
Diptyque南瓜香氛蠟燭。圖|Diptyque

Diptyque南瓜香氛蠟燭!冬季來臨之前的節慶限定香調

2025/10/08
創辦⼈陳懷遠曾說:「茶不該只有懂的⼈才能喝。」,也成是品牌再造的核⼼精神。圖/陳...

陳遠號創辦人陳懷遠:用三十五年光陰,成就普洱茶的工藝復興

2025/10/07
金英夏(右)分享自己閱讀與旅行的經驗,從中探索人生的意義。圖/屏東縣政府提供

2025南國漫讀節/南韓作家金英夏首到恆春 分享人生是一段旅程的思想脈絡

2025/10/06
udn-loadin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