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森Space + MUJI 聯手打造共享空間,斜槓人在新竹更有彈性

2021/02/18 沈佩臻

全台首間與MUJI無印良品空間改造計畫合作的「森Space」共享空間於去年底落腳新竹。 圖/森Space提供
全台首間與MUJI無印良品空間改造計畫合作的「森Space」共享空間於去年底落腳新竹。 圖/森Space提供

隨著1980年科學園區誕生,迎來一位又一位「新新竹人」落地生根、組成家庭。這40年,從積極投注科技力,打造台灣矽谷、科技首都,如今同時以設計力導入城市的治理思維,坐擁高學歷、高所得、高出生率、平均年齡最低的數據背景,為這座最年輕的300年古城,形塑獨樹一幟的地景人文輪廓,背後應運而生的城市需求亦不在少數。

全台首間與MUJI無印良品空間改造計畫合作的「森Space共享空間,去年底落腳新竹,團隊大多是土生土長的新竹人,或一路在新竹念書、踏入職場,選擇留下來生活的「新新竹人」。

「森Space」橫跨兩層樓共280坪,這裡不是冷冰冰、靜悄悄的摩登辦公室,除了一踏入就能感受到強烈日式風格,團隊也透過軌道、窗簾、木板隔間、桌椅與收納櫃的軟性配置巧思,達成空間彈性最大化;特別與無印合作,就是希望將生活感帶進來,暖化獨來獨往的辦公室氛圍,搭起人際互動的橋樑。

森Space與無印良品合作,將生活感帶入,暖化獨來獨往的辦公室氛圍。 圖/森Space提供
森Space與無印良品合作,將生活感帶入,暖化獨來獨往的辦公室氛圍。 圖/森Space提供

「共享辦公室最初的目的是解決獨立工作者、青創族群在創業初期時的難處,加速上軌道的時間。」周士軒舉例,光是租店面就好幾萬塊,還要重新裝潢、請行政小姐、購置硬體設備,這些問題在共享辦公室,使用者都無須費心。

問起承租者的面貌,「或許因為疫情,不少外商企業實施work from home,很多人跑來詢問辦公室;其它承租者有來自有外商、心理諮商、平面設計、自媒體等,其實和大家容易想到的藝術、咖啡青創類型不太一樣。」周士軒觀察,需求量其實越來越大,不斷來詢問的職業類別也有自己寫程式、販售原料給園區的青創族。

共享辦公室的目的是解決獨立工作者、青創族群在創業初期時的難處。 圖/森Space提供
共享辦公室的目的是解決獨立工作者、青創族群在創業初期時的難處。 圖/森Space提供

森Space與Boven雜誌圖書館合作,打造閱讀空間。 圖/森Space提供
森Space與Boven雜誌圖書館合作,打造閱讀空間。 圖/森Space提供

此外,森Space發現另一個需要第三空間的族群:斜槓媽媽。「很多手作老師、斜槓媽媽,上課常常要跑到台北,我們就想有沒有可能在新竹發生?」這些多來自竹北、園區的斜槓媽媽,常利用先生假日帶小孩的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森SPACE創立森學講堂至今已經舉辦多場講座及課程,從設計師講座、塔羅占卜、線條自畫像、國際禮儀到咖啡萃取,少至四人開班,多至50人參與。

除了平日白天源自青創族群的co-working space需求,假日來自斜槓媽媽的喘息渴望之外,周士軒還提到走在路上的新竹家庭,最少一個小孩,多則兩到三個都有,兒童教育衍生出的空間需求也不容小覷。森Space雖然才剛起步,但團隊心裡已有觀察多年的生活願景,共享空間像是容器,融合成新竹嶄新的風景。

森Space執行長周士軒12年前來新竹就學,一待至今成家立業。 圖/沈佩臻攝影
森Space執行長周士軒12年前來新竹就學,一待至今成家立業。 圖/沈佩臻攝影

◎責任編輯:胡士恩

森Space

繼台北之後,「2021打開新竹」12月登場:48小時探索50+公私場域,開啟城市建築對話框

繼台北之後,「2021打開新竹」12月登場:48小時探索50+公私場域,開啟城市建築對話框

2021/10/09

最新文章

Branch Coffee Roasters不只是一間咖啡廳,也是從咖啡生豆挑選...

台北大安Branch Coffee Roasters開幕!以自家烘豆打造手沖、奶咖理想風味

2025/09/16
大武女兒潘美緣與丈夫將老家空間化為更多在地創生的可能,新成員店狗「雪球」則是稱職...

小店永豐計畫/大武女兒的溫柔鄉 那些家家酒書房裡的「大武小時光」

2025/09/15
透過合作社的運作,溫源田與馮修雙串連起部落裡的小農資源,再藉由美學設計與創意行銷...

小店永豐計畫/山谷間的Bulaku!布拉谷合作社種下的部落永續故事

2025/09/15
店主人芃諭與書店門口的海龜主視覺。圖/Kris Kang

小店永豐計畫/打開新的對話想像—小島停琉

2025/09/15
返鄉後的林德盛承接了父親的土地,培育友善無毒的檸檬園。圖/Kris Kang

小店永豐計畫/「金喜檸檬」守護土地,也守護部落的永續未來

2025/09/15
像簡天才師傅學習的法式魚排料理方式。攝影/Kris Kang

小店永豐計畫/從魚塭游上餐桌的鱻—三魚直賣所

2025/09/15
回到妻子的家鄉都蘭,阿詮以「出力釀」開啟一段追尋傳統製麴文化的旅程。圖/Kris...

小店永豐計畫/從酒麴復育到出力釀酒杯 啜飲部落糯米酒的風土與記憶

2025/09/15
藉由海女研習所、圖鑑、資料庫等建制,成功海銀行攜手海女們,一起努力將這擁有歷史的...

小店永豐計畫/翻開潮間帶的文化採集帳本 在成功海銀行提領與海共生的海洋智慧

2025/09/15
每日與檳榔子一起生活的一家人。圖/Kris Kang

小店永豐計畫/溫柔永續的粉藕色——TAIWAN DYE與檳榔子染

2025/09/15
udn-loadin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