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豆的誕生╳九間自烘店職人(中部篇):Pergram Coffee、Coffee Stopover、著手咖啡
本文選自《500輯》Issue61「我們最愛的10+包咖啡豆」
近幾年疫情限制了行動,也因為台灣咖啡市場成熟、選擇多元齊備,越來越多人會買濾掛包、咖啡豆,備上簡易器具,自己在家沖咖啡。選購過程成為一種探索個人味蕾喜好的修煉,什麼樣的味道是自己喜歡的?又要上哪去找一包好豆子?
這次我們專注以咖啡風味先決,探究多間自烘咖啡館對待烘豆的態度與心意,讓這期專題除了展現「喝咖啡」之於不同生活型態、習慣喜好的樣貌,也是一份可參考的買豆指南。如同王策所說,每副味蕾都是主觀的,不用想去苛求一杯完美的咖啡——但你會在每次嘗試中,越來越靠近自己當下喜歡的、甚至發現沒想過會喜歡的滋味。當不能去遠方的時候,不上咖啡館的時候,選一包喜歡的豆子,我們在家喝咖啡。
苗栗/Pergram Coffee
從馬來西亞移居台灣的陳豪森Sam,因為有次喝到岳母的手沖咖啡、與印象中苦澀的滋味截然不同,開啟他對探究咖啡風味的興趣。從九年前選購熟豆在網路上販售,隔年自學烘豆、購入第一台烘豆機,經營烘豆工作室,2019年在苗栗市區開了咖啡店;店名與Sam的堅持緊緊扣合——精選每一克咖啡,Perfect everygram。
「雖然沛克主打偏淺焙,我們會盡量在酸質與甜感上取得平衡,酸質不那麼突出,讓客人可以接受、去體會其中的風味層次。」相較於一昧追求某種個性或市場流行,Sam更在乎客人對於咖啡的感受與體驗。「早期北歐極淺焙剛流行,強調豆子的原始風味,有些烘焙後的豆子帶有過於強烈的酸質表現,在接受度上可能對消費者來說過於遙遠。」採購與烘焙時,Sam將好的生豆品質視為首要,除了尋找風味特別的批次、提供多元選擇,他也會與夥伴不斷杯測和討論咖啡風味,透過介紹讓客人更容易理解。從烘豆到店舖體驗,Sam始終秉持的原則是「平衡」,咖啡整體風味與口感的平衡,咖啡專業度與服務溫度的平衡,那讓Pergram Coffee維持在一種近乎精準而沒有距離的印象裡。
店家選豆:淺焙莓果配方
台中/Coffee Stopover
通話背景音是機具作業的低頻聲響,一週烘豆五天,每次至少五小時,書華的日常工作並沒有因電訪而中斷。在台北從事咖啡十多年,2015年書華回到家鄉台中創立「Coffee Stopover」,2019年第二間店「Coffee Stopover Black」誕生,2021年他又帶著咖啡香進駐台中古蹟「臺灣府儒考棚」。
一店以手沖和義式表現多層次與明亮,二店則以虹吸和拉霸展現浸泡的厚實與沈穩,Coffee Stopover提供多種單品和配方豆,供客人選擇想要的比例或萃取方式,甚至還提供茶咖啡、優格咖啡等創意品項。實驗性在這並非一昧追求創意,更像在深厚的知識基礎上,展演咖啡的豐富多元,進而分享。
談起烘豆,書華習慣先有個框架:「『框架』造就店的性格,烘豆思考的不是要烘成怎樣,而是在框架中找到豆子該有的表現。」他認爲除了把基本做好,還要有一點「有趣」的成分,例如他曾經在豆子裡發現薑的風味,延伸做出「薑絲大腸」配方;另一次則是把不同款、各剩餘一點點的豆子做成「扭蛋機」配方。開店七年來,有越來越多人跟著Coffee Stopover一起嘗試「酷酷的東西」,書華說,重要的是用品質建立信任感、保有熱情,咖啡探索之路還沒看到盡頭。
店家選豆:無聊系/淺焙配方
台中/著手咖啡
「著手」一詞,散發一種「事不宜遲」的行動力,有如主理人筱晴與烘豆師而薇想帶給來客的印象——想喝咖啡就來吧,在這裡你可以安心做所有選擇。兩人投身咖啡產業十多年,待過連鎖自烘咖啡店與精品咖啡店,認為強調專業反而會帶給客人距離感,希望客人在直接喝到咖啡、到店體驗後,能信賴著手先篩選過的一切。「咖啡店是很複雜的組合,我們在每個環節都用心挑選,像淺焙或中焙豆做卡布用的杯子就會不同。」
烘豆前,而薇最在意的,是確保環境安全。「烘豆幾乎都用瓦斯,當烘豆量大、設備與人力都多的時候,加上現在越來越多人在家自烘,烘豆師的安全有時會被忽略。」烘豆時,設定味道、乾淨生豆、適當烘焙缺一不可。「精品咖啡的迷人之處在於造就風味呈現的原因很複雜,豆子品種、產區特色、處理法等都有關連,烘豆時我著重可以呈現這支豆子擁有的風味和面貌到什麼程度,如何更凸顯它的優點。」除了在烘豆過程展現的職人意志,他們也十分看重與客人的交流,如何引導尋找風味、傳遞完整資訊,都決定了客人是否能煮出喜歡的一杯咖啡。
店家選豆:十一月/中焙配方
◎責任編輯:胡士恩、林亞璇
最新文章
-
LOEWE香氛體驗店Diamond Tower開張!收藏一份有香味的藝術品
2025/04/22 -
「RE:PPP LAB 叁數植造所」展覽登場!一睹3D列印盆器、植栽燈具設計風景
2025/04/22 -
Ying C. 陳穎/無蛋的甜點未來?從雞蛋短缺談未來烘焙轉型契機
2025/04/21 -
【最好的10台車】郭鳳珍╳Nissan March:在台東生活的一雙翅膀
2025/04/20 -
2025島作纖維集五大亮點一次看!集結 41組品牌4/18-4/20 台北華山登場
2025/04/18 -
【最好的10台車】黃婷╳Toyota RAV4:沒有導航的環美之旅
2025/04/18 -
【最好的10台車】胡芷嫣 ╳Toyota Corolla 1.8 XE:核對有媽媽的記憶
2025/04/18 -
【最好的10台車】林楷倫╳Toyota Corolla Cross:通往每一個人想去的地方
2025/04/18 -
【最好的10台車】淺堤╳Mitsubishi Outlander:貼地創作,分享一種走路的美感
2025/04/18 -
中華航空支援AirTag行李追蹤上線!把行李找回來的好幫手
2025/04/18 -
2025艸食祭4/19嘉義公園市集!130+蔬食攤位在森林綠意中感受嘉義的另一種樣貌
2025/04/17 -
法式甜點SEASON Artisan Pâtissier! 台北敦南打造全台唯一甜點劇場
2025/04/17 -
老屋咖啡BEMO Salon進駐百年日式建築!攜手跨界職人重構品飲想像
2025/04/11 -
Apple TV+訂閱只要60元!5大訂閱問題、6部4月必看總整理
2025/04/11 -
墾丁渡假飯店Hotel dùa Kenting新開幕!360度空中泳池、超美室內迴旋梯亮相
2025/04/10 -
黃金周╳母親節 台北101最高享13%回饋 再推專屬聯名卡友LV天王購物方案 回饋最高可達5%
2025/04/10 -
坐擁台北最高的城市景觀,品味台北101 「饗 A Joy」季節料理 !
2025/04/10 -
2025愛馬仕米蘭設計週!無窮想像的「物件」奇想之旅
2025/04/10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