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衝浪愛好者符柔柔:不能跟水硬碰硬,身體要極度柔軟,看準下浪時機

2022/11/07 採訪/陳德政、文字整理/林亞璇

本文選自《500輯》Issue69「我和身體一起工作」

疫情這些年,口罩遮住了一半的臉,硬生生剝奪了嗅覺這項重要的感官,人們無法好好呼吸,生活中「少了一味」。本期《500輯》由陳德政擔任客座主編,這期專題是做為文化工作者和一位身體的主人,對這場世紀流行病最「切身」的回應。

同為瘟疫後的倖存者,我們應該更加珍視,並重新打開這些年閉鎖的身體。攝影師林軒朗用他沉靜的鏡頭,捕捉到六位工作者充滿張力的體態——流動的線條宛如交錯的時間,每個姿勢,都是努力奮鬥過的結晶。身體在黑暗時代裡發光,照亮了隧道的盡頭,願你也是透過自己的雙手,翻讀了這一份報紙。

圖/林軒朗攝影
圖/林軒朗攝影

符柔柔

41歲,大學接受開放水域救生員訓練,愛上各種水上水下運動,已有二十年衝浪經驗。職業是藝術工作者,平日進行藝術推廣教學、平面空間設計。喜歡衝浪時的速度感,也愛登山的緩慢,已登上將近六十座台灣百岳。

小時候會將身體當成理所當然的事,但妳大概幾歲的時候、在什麼情境下,察覺到身體的存在?

符柔柔:我還不會游泳的時候,就意識到自己對水很敏感。小學四年級在夏威夷第一次溺水,那時候心裡告訴自己「只要一直喝水,我就會浮起來」,但後來是被一旁的外國人撈起來的。那次溺水沒有讓我懼怕,而是想要學游泳,而且學得很快;上課時教練把麻將丟到水底讓我們去撿,我很自然就可以潛下去、潛到非常深,我發現自己的身體和水是非常契合的。

最初衝浪覺得最困難的部分?衝浪最倚重身體的哪些部位?

符柔柔:衝浪很奇妙,是兼具水上與水下的運動,要克服懼高。有時浪越衝越大,要下浪時的視覺感是很高的,但如果當下沒有決定下浪,就會瞬間被浪吸進去。當時我從一公尺高的跳台開始訓練跳水,逐漸加到三公尺、三層樓高⋯⋯。但開始爬山後才發現,「陸地上的懼高」我還沒有克服。

衝浪時要讓身體在板上持平衡,只能維持一個中心點和板子接觸,所以「核心」非常重要。水是流動的、會變的,不能硬碰硬,而是借力使力,身體要極度柔軟、反應夠快。

怎麼會開始爬山?對你來說衝浪和登山兩者最大的不同是?

符柔柔:一直以來都從海上看著山,內心有個憧憬,想著什麼時候會爬上去。30歲初開始爬小百岳,35歲爬上第一座百岳-奇萊主北,發現那是有別於衝浪的另一種極限。爬山無法回頭,要撤退也是趟很長的路;而衝浪可以暫時停在海面或上岸休息,刺激與放鬆可以在瞬間切換的。兩者的時間與空間感完全不同,山的空間相對更大,時間長、速度慢,是一種很空的感覺;而衝浪的速度很快,在水裡是全身被包覆的。

衝浪有受過傷嗎?會影響之後從事運動的心態嗎?

符柔柔:我因為喜歡追求速度,現在大多玩比較小的趴板。以前衝長板玩颱風浪時受了很嚴重的傷,版子的三個fin(衝浪舵/鰭片)插進身體;還有越浪時下潛、頭撞上石頭。有次在峇里島,因為貪玩而被潮差卡在珊瑚礁群裡,現在小腿脛骨都還有很多被石頭打到的傷痕。

受傷造成的身體疼痛是一回事,心裡的懼怕會越來越大,但那會成為一個動力,想著要克服恐懼、才能繼續玩,就像一直被海召喚。我是讀藝術的,總是習慣用身體去實踐、去尋找答案,衝浪和做藝術都是。雖然聽來有點浪漫,但我想玩到死的那一刻,被浪捲走、掉進山裡也是死得其所,也夠活了。

◎責任編輯:胡士恩、林亞璇

推薦閱讀

書寫的演員鄧九雲:身體是人生中最溫柔忠實的夥伴

演員簡嫚書,在練習瑜伽提斯的路上:妳今天的身體就是不一樣,甚至不用跟前一秒的自己比

Issue69

演員簡嫚書,在練習瑜伽提斯的路上:妳今天的身體就是不一樣,甚至不用跟前一秒的自己比

演員簡嫚書,在練習瑜伽提斯的路上:妳今天的身體就是不一樣,甚至不用跟前一秒的自己比

2022/11/04
舞者李尹櫻,感受打開的瞬間:暖身的時候讓身體的肌肉歸零,內在心理的張力也會跟著打開

舞者李尹櫻,感受打開的瞬間:暖身的時候讓身體的肌肉歸零,內在心理的張力也會跟著打開

2022/11/05
攀登家呂忠翰,無氧攀登的意志:當我們失去了一些東西,會有另外一種可能出現

攀登家呂忠翰,無氧攀登的意志:當我們失去了一些東西,會有另外一種可能出現

2022/11/05
Issue69身體衝浪

最新文章

創辦⼈陳懷遠曾說:「茶不該只有懂的⼈才能喝。」,也成是品牌再造的核⼼精神。圖/陳...

陳遠號創辦人陳懷遠:用三十五年光陰,成就普洱茶的工藝復興

2025/10/07
金英夏(右)分享自己閱讀與旅行的經驗,從中探索人生的意義。圖/屏東縣政府提供

2025南國漫讀節/南韓作家金英夏首到恆春 分享人生是一段旅程的思想脈絡

2025/10/06
為期三日的「小店永豐故事展——在地.上線 On site.On air」,共計吸...

小店永豐故事展3日吸1.4萬人 參與小店激讚:看到全台灣的美好

2025/10/05
林凱洛(左)和MIZZY CHEN和聽講者分享自身經驗。記者沈昱嘉/攝影

小店學系列講座/林凱洛 X MIZZY CHEN:好企劃讓品牌走入人心

2025/10/05
蔡孟仰(左)和葉忠宜分享自己的創業理念。記者王聰賢/攝影

小店學系列講座/蔡孟仰 X 葉忠宜:爆紅秘訣 一把金剪刀翻轉小文具世界

2025/10/04
永豐小店故事展與小店市集、講座與互動工作坊,截至10月4日已累積萬人進場。記者王...

周日永豐小店市集華山最後一日 講座、工作坊、DJ表演以創意翻轉社會

2025/10/04
「成功海銀行」帶來東海岸潮間帶的味道,主力有4款冷凍新品,現場提供試吃。記者王聰...

好咖啡、醜蔬果、潮間帶的海之味一次到齊!永豐小店傳遞在地好味道

2025/10/04
來自花蓮部落的「金喜檸檬」,帶來在地最純粹的好風味。記者王聰賢/攝影

「金喜檸檬」所得捐花蓮災區 永豐小店聽故事、呷在地「以愛傳愛」

2025/10/04
永豐旗下的生態平台DA BOSS亦在現場出攤,伴隨小店克服創業路上的各種難關。記...

第三屆永豐小店市集華山開展 DA BOSS出攤助小店經營過關、輕鬆圓夢

2025/10/04
udn-loadin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