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意識到茶是主角,創作便有了新的視角——陶藝家李穎儀

2024/04/26 文/林亞璇

本文選自《500輯》Issue105創作是連結彼此的語言」

有茶的生活,總有得聊——討論哪杯手搖茶好喝是永遠熱門的話題;茶桌上一壺茶好幾泡,氣氛永不冷卻;熟悉咖啡與葡萄酒的全世界,一喝台灣茶也知幾分風味絕妙;做茶工藝、茶席設計,都是茶人傳遞信念與態度的創作。茶如語言,連結自然風土、古今生活、國際文化,也連結我們彼此。

李穎儀|2016年與許俊傑RYAN成立香港陶藝品牌「梨木製陶所」,視覺藝術學習背景的兩人,結合工藝與設計精神,打造可長久使用、沈靜卻帶有份量感的日用之器。他們喜歡在露營和旅行時帶上茶具,因此創作了便攜、兩用的蓋碗。 圖/梨木製陶所提供
李穎儀|2016年與許俊傑RYAN成立香港陶藝品牌「梨木製陶所」,視覺藝術學習背景的兩人,結合工藝與設計精神,打造可長久使用、沈靜卻帶有份量感的日用之器。他們喜歡在露營和旅行時帶上茶具,因此創作了便攜、兩用的蓋碗。 圖/梨木製陶所提供

Q. 習茶的契機?它如何成為你們的生活?

在藝術學院唸書的時候,有位日本老師會在蓋柴窯、超級辛苦的時候,刷抹茶給大家喝,那段一起喝茶的時光是非常快樂的回憶。剛開始做茶具時,自然以熟悉的港式飲茶思考使用情境,把茶壺做得很大(笑)。某次接到經營茶空間的香港朋友委託製作茶具,才發現原來喝茶是讓心安靜下來的事情,茶具則扮演傳遞茶人感受與風格的角色,於是想進一步暸解茶,將器具做得更精準細緻。從基礎的認識六大茶款、如何沖茶,接觸到中國潮汕的工夫茶,後來迷上沉香。

我是心緒敏感的人,喝茶讓我感知到自己的體質,對非天然的香氣、燥熱的火氣會抗拒,我開始更專注在覺察自己,對事情的好壞抱持去知道、但不過多煩惱的狀態,整個人變得更平靜。

Q. 有沒有特別滿意的茶具作品?

經驗讓我們更留意茶具的使用細節,像在結構與功能上,無論茶壺或茶海,都必須把茶嘴處理細緻,讓分茶時不會滴漏。在創作心境上,深深知道茶才是主角,便不會把自己身為創作者的角色看得那麼重,然後一些盲點、新視角就會出現。

我們喜歡重複規律性的幾何造型,由此誕生的花型系列茶具,外觀看去就像是從花瓣中長出的壺、杯、水方,一體成型的簡潔裡有很多困難;在拉胚上做出輪廓之後,待陶土風乾變硬後要再拿刀細修,把每個花瓣修出自然圓潤的線條;在處理比較小口徑的壺嘴或瓶身時,得透過經驗累積去拿捏厚薄程度。我們很享受專注跟著手、沈浸其中的狀態。

梨木製陶所極具辨識度的花型茶器,靈感來自兩人都喜歡自然、規律重複的幾何花樣。圖/梨木製陶所提供
梨木製陶所極具辨識度的花型茶器,靈感來自兩人都喜歡自然、規律重複的幾何花樣。圖/梨木製陶所提供

Q. 近期個人偏愛的茶款與喝茶習慣?

我們待在工作室的時間很長,空間裡有個鋪著榻榻米的小茶室,有低矮的茶桌、老茶具櫃、各式茶器茶葉和香材,我們通常在傍晚時喝茶,暫歇一下再繼續工作到半夜。當疲憊、胃不舒服的時候,老白茶經時間沈澱的茶氣讓身心感覺像被修復,非常神奇。另款印象深刻的茶則是來自台北「無事生活」的「韶音」烏龍茶,藉由茶樹的種植環境與製茶手法,喝起來帶有天然、舒服的蜜桃香氣。

我喜歡用蓋碗泡白茶,可以很快沖茶、出水,尤其一些野放白茶的葉片很大,蓋碗較能讓葉片伸展。烏龍茶或紅茶這類比較重發酵的茶,我則喜歡用柴燒茶壺泡。柴燒壺的質地粗糙,會有一層落灰、火路的痕跡,久用有如紫砂壺養成了自己的氣味,泡茶時會散發出好聞的木香。

白瓷茶具能客觀呈現茶葉風味,瓷泥也是梨木持續嘗試的材質。 圖/梨木製陶所提供
白瓷茶具能客觀呈現茶葉風味,瓷泥也是梨木持續嘗試的材質。 圖/梨木製陶所提供

質地較粗糙的柴燒茶壺,會隨著使用養出獨特氣味。 圖/梨木製陶所提供
質地較粗糙的柴燒茶壺,會隨著使用養出獨特氣味。 圖/梨木製陶所提供

責任編輯:林亞璇

Issue105

從蒸橘子獲靈感,野放黃茶有溫暖奶調花香:「發現山茶」耐心等茶

從蒸橘子獲靈感,野放黃茶有溫暖奶調花香:「發現山茶」耐心等茶

2024/04/28
台灣紅茶、煙燻龍眼,蒸餾出威士忌般木燻茶香——「S.C Lab仃杉」的茶酒實驗

台灣紅茶、煙燻龍眼,蒸餾出威士忌般木燻茶香——「S.C Lab仃杉」的茶酒實驗

2024/04/27
Issue105品茶陶藝

最新文章

9月6日於屏東總圖3樓大階梯,由李惠貞(左圖)、葉怡蘭舉辦講座。圖/各講師提供

2025南國漫讀節9月場次開放報名 跟著講師到鄉鎮去旅行吧!

2025/08/21
誠品生活南西推出《台灣老屋。新浪潮》中英雙語觀光地圖。
 圖/誠品生活提供

走訪中山大稻埕百年建築!誠品生活南西推出「風格老屋地圖」

2025/08/19
《臺灣米其林指南 2025》完整名單揭曉!8家餐廳首獲一星肯定,3家晉升二星餐廳...

2025《臺灣米其林指南》完整名單公布!新上榜8間ㄧ星餐廳一次看

2025/08/19
2025《米其林指南》得獎餐廳大合照。記者陳睿中/攝影

2025《米其林指南》星級餐廳完整名單!「頤宮」8度蟬聯三星、台北「這3間」升二星 台南及新評選3城市遺憾掛零

2025/08/19
《臺灣米其林指南2025》二星餐廳有7家。記者陳睿中/攝影

2025米其林/星級餐廳公布!A餐廳、盈科、彧割烹晉升二星

2025/08/19
今年在首屆《500甜》中一舉摘下5甜佳績的台中「MINIMAL」主廚萬士傑特別跟...

台中MINIMAL為何放棄套餐專注外帶單杯?萬士傑:做自己喜歡的風味就好

2025/08/18
潮流插旗芭達雅!The Standard 全新海濱度假酒店2025 秋季登場。
...

The Standard 芭達雅10月開幕!建築團隊Onion以純白曲度掀起美感波瀾

2025/08/14
9月27日恆春走讀與工作坊接連舉辦,邀請作家林楷倫(左圖)與創作者潘甄華帶路。圖...

2025南國漫讀節 橫跨屏北到屏南的走讀&工作坊展開屏東新視野

2025/08/13
研發主廚Thomas Frebel,是這次台灣快閃餐會的廚房核心人物。圖/YMS...

世界第一餐廳「Noma」快閃台灣4夜 CEO親揭來台關鍵

2025/08/12
udn-loadin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