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蒸橘子獲靈感,野放黃茶有溫暖奶調花香:「發現山茶」耐心等茶
本文選自《500輯》Issue105「茶創作是連結彼此的語言」有茶的生活,總有得聊——
討論哪杯手搖茶好喝是永遠熱門的話題;茶桌上一壺茶好幾泡,氣氛永不冷卻;熟悉咖啡與葡萄酒的全世界,一喝台灣茶也知幾分風味絕妙;做茶工藝、茶席設計,都是茶人傳遞信念與態度的創作。茶如語言,連結自然風土、古今生活、國際文化,也連結我們彼此。
2015年回到高雄六龜前,李勇德與何佳薇因工作而聚少離多,直到父親提議回鄉,兩人接下父輩經營了三十多年的茶園,從零開始認識台灣原生山茶。
兩人認同想喝天然的,就得讓茶樹自然而然地生長,最初施行與父輩有所不同的有機農法,再進入不矮化、零用藥且零施肥的野放種植,慢慢調整成每年只在春季採茶。學會製茶後在2018年創立品牌「發現山茶」,持續磨合身體與自然的共生關係,一路的「發現」在茶湯裡清晰呈現。
與獨立野性共存
野放山茶靠天地養,今年因少雨長得慢,直到四月下旬都還在等候最佳採茶時機。六龜新發里的茶樹屬喬木樹種,種植在中央山脈尾端的頁岩地表上,自民國70年初栽種至今,四十多年的茶樹在兩人接手後採留高野放,每棵有兩百多公分高,有別於常見低矮灌木的採茶風景,李勇德必須一手拉低樹枝,以身體環抱固定,僅能空出一隻手來採茶。
隨著野放茶樹越長越高,明年可能需出動梯子採茶,加上「陡峭茶區」傾斜的頁岩地表容易濕滑,照顧野放茶樹十分考驗體力,以及邊做邊學的彈性應對。
白茶自帶風土故事
發現山茶的「喬木白茶」喝到第三泡,有緩緩降溫、靜心的體感。製作過程不炒、不揉,靠環境溫濕度使其萎凋,最後人工輔助收乾茶葉。為感受其簡單中的不簡單,李勇德使用在地山泉水泡茶,保留微量礦物質的水,能幫助香氣韻味平衡地融合,舌尖能嚐到白茶有奶茶香。
從第一泡到尾泡,白茶的清新淡雅,皆能釋放地很平均,其關鍵源於野放不施肥、生長緩慢自然能累積出野性底蘊,坦誠聚納林相、土壤的氣味及養份,讓茶不苦不澀,而茶葉活性隨存放時間轉換,更有「一年茶、三年藥、七年寶」越陳越香的說法。
順應身體啟發製出黃茶
兩人長時間大量品茶,忽略茶性也有寒涼燥熱之分,直到各自身體起了變化。李勇德鑽研使茶性轉溫的製茶細節,從感冒吃到的蒸橘子獲得靈感,在2022年做出「喬木黃茶」;比白茶多了手揉、用布「悶黃」等工藝步驟,散發帶奶調的山桂花、金銀花香感。兩人會在睡前喝上幾杯黃茶,感受溫熱茶性之於體寒的益處。
李勇德認為,「喝白茶,它會介紹自己來自哪裡。喝黃茶,則能喝到茶樹轉化的生命力表現。」當尊重茶樹生長的自然條件,不去破壞平衡,大地給身體的回饋滿是撫慰的力量。
每個人感受到撫慰的身體雷達不盡相同,何佳薇常鼓勵客人帶著覺知喝茶,不要被香氣與回甘的追求所侷限;當發現肩膀放鬆下來,或大腿感到酥麻、雙臂起了雞皮疙瘩等茶氣的流動,各種因茶入口獲得的舒服「體感」,李勇德將其描述為喝野放茶的最高境界,同時是他精進製茶的探索。
責任編輯:林亞璇
最新文章
-
走進日本山口縣長門!一探山海秘境神社、絕景溫泉旅宿、大啖在地美食
2025/07/18 -
Matiere Premiere濃香精!最有個性的小眾中性香水
2025/07/18 -
【本期發刊】臺灣自信,蔓延紐約——Taiwan, Bold in New York
2025/07/18 -
「寶元紀台北」首間外帶藏茶亮相!元茶師親自沏茶、平塚牧人推快閃甜點
2025/07/17 -
〈幾億光年〉日本人氣樂團 Omoinotake 二度來台!11月Zepp台北開唱
2025/07/17 -
橘色集團第二代 袁悅苓:始終保持味道與溫暖
2025/07/16 -
經典威士忌新喝法!格蘭花格攜手小尾巴,創作期間限定咖啡調酒
2025/07/16 -
郭元益x森永牛奶糖推秋節限定口味!攜手插畫家子仙打造清新台式糕餅禮盒
2025/07/15 -
黑眼豆豆睽違20年來台!2025亞洲巡迴台北站11月引爆超狂音樂盛宴
2025/07/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