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從蒸橘子獲靈感,野放黃茶有溫暖奶調花香:「發現山茶」耐心等茶

2024/04/28 文/黃怜穎

本文選自《500輯》Issue105創作是連結彼此的語言」

有茶的生活,總有得聊——

討論哪杯手搖茶好喝是永遠熱門的話題;茶桌上一壺茶好幾泡,氣氛永不冷卻;熟悉咖啡與葡萄酒的全世界,一喝台灣茶也知幾分風味絕妙;做茶工藝、茶席設計,都是茶人傳遞信念與態度的創作。茶如語言,連結自然風土、古今生活、國際文化,也連結我們彼此。

2015年回到高雄六龜前,李勇德與何佳薇因工作而聚少離多,直到父親提議回鄉,兩人接下父輩經營了三十多年的茶園,從零開始認識台灣原生山茶。

兩人認同想喝天然的,就得讓茶樹自然而然地生長,最初施行與父輩有所不同的有機農法,再進入不矮化、零用藥且零施肥的野放種植,慢慢調整成每年只在春季採茶。學會製茶後在2018年創立品牌「發現山茶」,持續磨合身體與自然的共生關係,一路的「發現」在茶湯裡清晰呈現。

夫妻倆喜歡帶上茶具,在工作空檔或休假踏青時隨地擺茶席,慢慢等茶、做茶、喝茶是他們的生活哲學。 圖/發現山茶提供
夫妻倆喜歡帶上茶具,在工作空檔或休假踏青時隨地擺茶席,慢慢等茶、做茶、喝茶是他們的生活哲學。 圖/發現山茶提供

與獨立野性共存

野放山茶靠天地養,今年因少雨長得慢,直到四月下旬都還在等候最佳採茶時機。六龜新發里的茶樹屬喬木樹種,種植在中央山脈尾端的頁岩地表上,自民國70年初栽種至今,四十多年的茶樹在兩人接手後採留高野放,每棵有兩百多公分高,有別於常見低矮灌木的採茶風景,李勇德必須一手拉低樹枝,以身體環抱固定,僅能空出一隻手來採茶。

隨著野放茶樹越長越高,明年可能需出動梯子採茶,加上「陡峭茶區」傾斜的頁岩地表容易濕滑,照顧野放茶樹十分考驗體力,以及邊做邊學的彈性應對。

野放茶樹可長到兩百多公分,必須一手拉低樹枝、以身體環抱固定,用單手採茶,十分費時耗力。圖/發現山茶提供
野放茶樹可長到兩百多公分,必須一手拉低樹枝、以身體環抱固定,用單手採茶,十分費時耗力。圖/發現山茶提供

頁岩土地富含礦物質,提供野放山茶良好生長條件。圖/發現山茶提供
頁岩土地富含礦物質,提供野放山茶良好生長條件。圖/發現山茶提供

自然生長的茶葉油亮厚實。 圖/發現山茶提供
自然生長的茶葉油亮厚實。 圖/發現山茶提供

白茶自帶風土故事

發現山茶的「喬木白茶」喝到第三泡,有緩緩降溫、靜心的體感。製作過程不炒、不揉,靠環境溫濕度使其萎凋,最後人工輔助收乾茶葉。為感受其簡單中的不簡單,李勇德使用在地山泉水泡茶,保留微量礦物質的水,能幫助香氣韻味平衡地融合,舌尖能嚐到白茶有奶茶香。

從第一泡到尾泡,白茶的清新淡雅,皆能釋放地很平均,其關鍵源於野放不施肥、生長緩慢自然能累積出野性底蘊,坦誠聚納林相、土壤的氣味及養份,讓茶不苦不澀,而茶葉活性隨存放時間轉換,更有「一年茶、三年藥、七年寶」越陳越香的說法。

順應身體啟發製出黃茶

兩人長時間大量品茶,忽略茶性也有寒涼燥熱之分,直到各自身體起了變化。李勇德鑽研使茶性轉溫的製茶細節,從感冒吃到的蒸橘子獲得靈感,在2022年做出「喬木黃茶」;比白茶多了手揉、用布「悶黃」等工藝步驟,散發帶奶調的山桂花、金銀花香感。兩人會在睡前喝上幾杯黃茶,感受溫熱茶性之於體寒的益處。

喬木黃茶性格溫潤,適合睡前飲用。圖/發現山茶提供
喬木黃茶性格溫潤,適合睡前飲用。圖/發現山茶提供

白茶製作過程不炒、不揉,能喝到環境孕育的野性底蘊。 圖/黃怜穎攝影
白茶製作過程不炒、不揉,能喝到環境孕育的野性底蘊。 圖/黃怜穎攝影

李勇德認為,「喝白茶,它會介紹自己來自哪裡。喝黃茶,則能喝到茶樹轉化的生命力表現。」當尊重茶樹生長的自然條件,不去破壞平衡,大地給身體的回饋滿是撫慰的力量。

每個人感受到撫慰的身體雷達不盡相同,何佳薇常鼓勵客人帶著覺知喝茶,不要被香氣與回甘的追求所侷限;當發現肩膀放鬆下來,或大腿感到酥麻、雙臂起了雞皮疙瘩等茶氣的流動,各種因茶入口獲得的舒服「體感」,李勇德將其描述為喝野放茶的最高境界,同時是他精進製茶的探索。

責任編輯:林亞璇

Issue105

台灣紅茶、煙燻龍眼,蒸餾出威士忌般木燻茶香——「S.C Lab仃杉」的茶酒實驗

台灣紅茶、煙燻龍眼,蒸餾出威士忌般木燻茶香——「S.C Lab仃杉」的茶酒實驗

2024/04/27
意識到茶是主角,創作便有了新的視角——陶藝家李穎儀

意識到茶是主角,創作便有了新的視角——陶藝家李穎儀

2024/04/26
Issue105品茶

最新文章

BRUN不然板橋早午餐新開幕!板橋車站一處75坪的城市綠洲。圖|BRUN不然

BRUN不然板橋早午餐新開幕!板橋車站一處75坪的城市綠洲

2025/09/16
Branch Coffee Roasters不只是一間咖啡廳,也是從咖啡生豆挑選...

台北大安Branch Coffee Roasters開幕!以自家烘豆打造手沖、奶咖理想風味

2025/09/16
大武女兒潘美緣與丈夫將老家空間化為更多在地創生的可能,新成員店狗「雪球」則是稱職...

小店永豐計畫/大武女兒的溫柔鄉 那些家家酒書房裡的「大武小時光」

2025/09/15
透過合作社的運作,溫源田與馮修雙串連起部落裡的小農資源,再藉由美學設計與創意行銷...

小店永豐計畫/山谷間的Bulaku!布拉谷合作社種下的部落永續故事

2025/09/15
店主人芃諭與書店門口的海龜主視覺。圖/Kris Kang

小店永豐計畫/打開新的對話想像—小島停琉

2025/09/15
返鄉後的林德盛承接了父親的土地,培育友善無毒的檸檬園。圖/Kris Kang

小店永豐計畫/「金喜檸檬」守護土地,也守護部落的永續未來

2025/09/15
像簡天才師傅學習的法式魚排料理方式。攝影/Kris Kang

小店永豐計畫/從魚塭游上餐桌的鱻—三魚直賣所

2025/09/15
回到妻子的家鄉都蘭,阿詮以「出力釀」開啟一段追尋傳統製麴文化的旅程。圖/Kris...

小店永豐計畫/從酒麴復育到出力釀酒杯 啜飲部落糯米酒的風土與記憶

2025/09/15
藉由海女研習所、圖鑑、資料庫等建制,成功海銀行攜手海女們,一起努力將這擁有歷史的...

小店永豐計畫/翻開潮間帶的文化採集帳本 在成功海銀行提領與海共生的海洋智慧

2025/09/15
udn-loadin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