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謝賀銘專欄 / 聲塵】另一種聲音敘事-廣播劇的變形與延續

2020/07/28 謝賀銘

近日重讀了雷布萊伯利(Ray Bradbury)的科幻巨著《華氏451度》(Fahrenheit 451),發現幾個章節裡對環境聲響的描繪,偶如特為廣播劇所撰寫般鉅細靡遺。當然科幻小說改編為廣播劇最著名的範例,莫過於由電影史頭號教科書經典《大國民》(Citizen Kane) 導演奧森威爾斯(Orson Welles),於1938年所製播的《世界大戰》(War of the Worlds)。這齣廣播劇在當年向全美放送時,聲優「實況轉播」火星人正在襲擊地球的情境,以及夾雜其間的假連線報導與偽鳴笛警報,竟讓聽眾信以為真,引發了大恐慌式的群起逃難。

科幻小說改編為廣播劇最著名的範例,莫過於由電影史頭號教科書經典《大國民》(Citizen Kane) 導演奧森威爾斯(Orson Welles),於1938年所製播的《世界大戰》(War of the Worlds)。 圖/擷取自網路
科幻小說改編為廣播劇最著名的範例,莫過於由電影史頭號教科書經典《大國民》(Citizen Kane) 導演奧森威爾斯(Orson Welles),於1938年所製播的《世界大戰》(War of the Worlds)。 圖/擷取自網路

隨著媒體型態的代代流轉,廣播劇的影響力早已歇落。但今日的廣播劇,部分已改以脫離文學著作為文本的實驗姿態,轉進了藝術的範疇內。其實德語裡的廣播劇「Hörspiel」這詞,是由Hör(聽覺)與Spiel(劇作)兩字所複合,強調的並非其傳遞的媒介,而是其純粹以聽覺元素來進行敘事的獨特性,也因此任何可以構建出場景想像的聲響,便變得與獨白或對白的人聲、以及鋪陳氛圍的音樂同等重要。

德國的國家電台文化台(Deutschlandfunk Kultur),就在每周五午夜以近一個小時的格局,以「聲音藝術 」(Klangkunst)這個節目名,來同步透過網路與收音機,播送世界各地聲音藝術家們所獨立創作的當代廣播劇,穿越了各異其趣的題材、體裁與敘事風格。即使時有語言上的隔閡,仍交相呈現出各種以聲響為主體來敘事的可能性。而其線上的節目資料庫,更讓聽者們可以隨時點聽,一探新型態廣播劇的百變面貌。於是廣播劇代表的不再只是過去,而是現在,乃至未來。

德國的國家電台文化台以「聲音藝術 」為節目名,播送世界各地聲音藝術家們所獨立創作的當代廣播劇。 圖/擷取自德國國家電台文化台網站
德國的國家電台文化台以「聲音藝術 」為節目名,播送世界各地聲音藝術家們所獨立創作的當代廣播劇。 圖/擷取自德國國家電台文化台網站

推薦閱讀

【謝賀銘專欄 / 聲塵】「Re-」新顯學 : 李俞德的歌謠改編與再改編

謝賀銘

【謝賀銘專欄 / 聲塵】指間的沈響:Ellen Fullman的長弦樂器

【謝賀銘專欄 / 聲塵】指間的沈響:Ellen Fullman的長弦樂器

2020/09/16
 【謝賀銘專欄 / 聲塵】晨鳴與共-後疫情中,點聽一首首Bird Song

【謝賀銘專欄 / 聲塵】晨鳴與共-後疫情中,點聽一首首Bird Song

2020/08/31
【謝賀銘專欄 / 聲塵】「Re-」新顯學 : 李俞德的歌謠改編與再改編

【謝賀銘專欄 / 聲塵】「Re-」新顯學 : 李俞德的歌謠改編與再改編

2020/07/14

最新文章

保留不經意的細縫——用直覺欣賞,高田唯5件作品

2025/10/04

李漢強meets高田唯:探索「那一點點」差異

2025/10/04

創造相遇——造訪高田唯工作室與近況

2025/10/03
睽違24年來台個展!國際矚目當代藝術家季大純「五夜山河水」10/4起誠品畫廊登場...

季大純睽違24年來台!誠品畫廊個展「五夜山河水」呈現近20年創作心路

2025/10/03
「建築的恐懼與療癒」展場一隅。 圖/新北市美術館提供、攝影:狐色影像製作

新北市美術館「建築的恐懼與療癒」集16組建築師與藝術家一展跨域對話

2025/10/02
日本導演「是枝裕和」首部劇情長片《幻之光》上映30週年,誠品電影院獨家企劃「光影...

是枝裕和創作30週年!誠品電影院10/4起特別獻映《幻之光》等5部經典之作

2025/10/02
謝德慶作品,Fall 3_One Year Performance 1981-1...

洪建全基金會贊助 謝德慶首次完整回顧展在紐約Dia Beacon登場

2025/10/01
陳澄波最愛的寫生地點之一嘉義公園。公園內設有九處陳澄波畫架,讓觀眾可以從藝術家視...

臺史博「寫生的故事」特展結合主題小旅行,走進陳澄波時代風景

2025/09/26
《Fare》製作台北特輯,從飲食文化、環境地貌、居民生活等角度深入這座城市。圖/...

英國雜誌《Fare Magazine》的台北探索:一座滿足每種飲食需求的城市

2025/09/21
udn-loadin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