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重返歷史,再創想像:北美館典藏展《秘密南方》中的冷戰視角與全球南方

2020/08/07 翁家德

《秘密南方》企圖以藝術從台灣出發望向南方,透過北美館典藏作品串起台灣、東南亞與全球南方的關係。 圖/台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秘密南方》企圖以藝術從台灣出發望向南方,透過北美館典藏作品串起台灣、東南亞與全球南方的關係。 圖/台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近期討論南方的展覽不在少數,「南方」已成當代顯學?又或是一迎合當今潮流的政治正確用詞?北美館今年與其他公立典藏機構合作,推出典藏研究展《秘密南方:典藏作品中的冷戰視角及全球南方》,由北美館館長林平作為總策展人,邀請客座策展人高森信男,以其長期視覺文化研究的視角重新觀看鮮少曝光的典藏作品。

《秘密南方》一展以北美館為主軸,結合其他公立典藏機構的藝術收藏、歷史物證或藝術人類學檔案,以典藏作品重新詮釋冷戰時期迄今的歷史,北美館館長林平特別提及,「典藏實驗展」的另一個目的即是希望透過展覽策劃,讓入庫的作品能與當代重新對話,再創作品與社會的關聯。透過收藏系統書寫、交織、建構出臺灣與全球南方互動的結構,藉此討論臺灣與東南亞、拉丁美洲及非洲等地的關係,重新定義臺灣於東亞國際政經社會的角色。

郭雪湖作品〈大城遺跡(泰國
)〉現由郭雪湖家族收藏,為郭雪湖1955年因公出國前往曼谷中華民國大使館舉辦展覽期間所繪。 圖/翁家德拍攝
郭雪湖作品〈大城遺跡(泰國 )〉現由郭雪湖家族收藏,為郭雪湖1955年因公出國前往曼谷中華民國大使館舉辦展覽期間所繪。 圖/翁家德拍攝

臺灣自日治時期已融入「全球南方」的體系,作為日本的南侵基地,曾為其東南亞及南太平洋各類學科的研究重鎮;二次世界大戰後,隨著政權轉移進入國共冷戰體制的抗衡,為強化與東南亞反共國家之間的聯繫,密切與東南亞華裔進行文化交流;1960年代起國際局勢變化,因應邦交國減少帶來的困境,許多交流開始聚焦於拉丁美洲、非洲及大洋洲。時至今日,和臺灣維持正式外交關係的國家幾乎來自「全球南方」。

作為總策展人的林平館長表示:「臺灣所在的地理位置雖位於文明發展重心的北半球,卻始終被視為邊陲的南方,而臺灣此種曖昧不明的處境,亦是暗藏在本展所欲處理的議題之內。『南方』影射了某一種特定卻持續變化的想像;它不再單指地理方向或空間向度,它暗喻某種價值魅力,是主流之外的異域、等待探索與開發的地方。但這辭彙從美術館的館長視角出發,它殺出理性重圍、落點成為典藏庫房『暗處』的隱喻。它是一個策展計畫,但也同時意圖指涉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博物館日常的『秘密南方』。」

石原紫山,日本,〈達魯拉克的難民(比島
作戰從軍紀念)〉,1943,膠彩、紙,178 ×
75.7公分(×2),臺北市立美術館典藏。 圖/台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石原紫山,日本,〈達魯拉克的難民(比島 作戰從軍紀念)〉,1943,膠彩、紙,178 × 75.7公分(×2),臺北市立美術館典藏。 圖/台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此次展出包括北美館典藏日治時期的戰爭畫:由石原紫山(Ishihara Shisan)於1943年所繪之〈達魯拉克的難民(比島作戰從軍紀念)〉,藝術家以可可樹、扶桑花等熱帶常見植物為背景描繪難民休憩的場景,畫面中表現的異國風情與戰地主題形成對比;以及台灣重要藝術家如郭雪湖、馬白水、劉其偉、席德進等人於冷戰時期爭前往東南亞的寫生作品。

席德進,臺灣,〈菲律賓漁夫〉,1975,油彩
、畫布,101.5 ×76.0公分,國立臺灣美術館典
藏,財團法人席德進基金會授權。 圖/台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席德進,臺灣,〈菲律賓漁夫〉,1975,油彩 、畫布,101.5 ×76.0公分,國立臺灣美術館典 藏,財團法人席德進基金會授權。 圖/台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劉其偉,臺灣,〈停泊在湄公河上的醫務船
(越戰)〉,1967,水彩、紙,24 ×31公分,
臺北市立美術典藏。 圖/台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劉其偉,臺灣,〈停泊在湄公河上的醫務船 (越戰)〉,1967,水彩、紙,24 ×31公分, 臺北市立美術典藏。 圖/台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北美館於1985至2008年期間曾密切與拉丁美洲的邦交國進行藝術交流、1998年後透過舉辦臺北雙年展及對當代藝術的關注,或是早期偶然的接受外交捐贈等各種機緣,典藏許多足以反映當代藝術視角的「南方收藏」。此外,國立歷史博物館因長期推動國際華裔藝術家的交流,收藏東南亞國寶級藝術家的重要作品,包括菲律賓藝術家洪救國(Ang Kiukok)、新加坡藝術家鐘泗濱(Cheong Soo Pieng)、劉抗(Liu Kang)及陳文希(Chen Wen Hsi)之作,將首次於北美館呈現。

梅丁衍,臺灣,〈哀敦砥悌〉(部分),
1996、2020更新版本,綜合媒材,尺寸因
場地而定,臺北市立美術館典藏、臺北
市立美術館委託製作更新版本。 圖/台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梅丁衍,臺灣,〈哀敦砥悌〉(部分), 1996、2020更新版本,綜合媒材,尺寸因 場地而定,臺北市立美術館典藏、臺北 市立美術館委託製作更新版本。 圖/台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藝術家姚瑞中、鄭鴻展作品〈中國寶塔(金夏沙恩色拉總統農工業園區)〉以中華民國與剛果民主共和國仍有邦交時的農耕團歷史為文本。「中國寶塔」為當時以美援經費建造的中國式宮廷建築。 圖/台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藝術家姚瑞中、鄭鴻展作品〈中國寶塔(金夏沙恩色拉總統農工業園區)〉以中華民國與剛果民主共和國仍有邦交時的農耕團歷史為文本。「中國寶塔」為當時以美援經費建造的中國式宮廷建築。 圖/台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另一方面,《秘密南方》一展也委託台灣藝術家進行作品創作,為全球南方的藝術史敘事重新建構臺灣這塊版圖,例如:梅丁衍〈哀敦砥悌〉(1996、2020),藝術家為所有與我國建交、斷交的國家製作鍍金盤或錦旗,並隨著時事持續演繹新的作品內容;許家維錄像作品〈廢墟情報局〉(2015),以泰國情報局老兵演述當地神猴哈努曼的寓言,探討國民黨遺留於泰北的情報網絡;藝術家姚瑞中及馬來西亞藝術家區秀詒(Au Sow Yee),分別從歷史事件延伸出獨特的廢墟意象或虛構時空故事,為本展發展出全新的創作計畫。此外,歷史文獻的規劃及展出亦形成閱讀本展的重要過程,藉由新加坡研究者許元豪(Koh Nguang How)、獨立策展人陳湘汶、獨立研究者黃義雄及「數位荒原」駐站暨群島資料庫計劃主持者鄭文琦,各自以檔案計畫呈現臺灣與南方交流的織度,用一種介於藝術創作及文獻探討之間的形式建構討論的空間。

區秀詒,馬來西亞,〈克里斯計畫番外篇:北
辰南星黑蝙蝠〉,2020,錄像、聲音裝置,尺
寸依展場而定。臺北市立美術館委託製作。 圖/台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區秀詒,馬來西亞,〈克里斯計畫番外篇:北 辰南星黑蝙蝠〉,2020,錄像、聲音裝置,尺 寸依展場而定。臺北市立美術館委託製作。 圖/台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本展最後以「在地南方」命題,企圖與當下的臺灣社會做緊密連結。透過馬來西亞的黃海昌(Wong Hoy Cheong)、蘇育賢及張恩滿等藝術家的作品,觀眾可一窺因文化交流、移民或移工等因素,建構出的當代臺灣與東南亞交流史,並藉此對照當代藝術空間及組織於近年來與南方國家的互動,意識到所身處的當代臺灣,如何一方面繼承了冷戰遺緒,卻又同時暗示著不一樣的未來。

秘密南方:典藏作品中的冷戰視角及全球南方

展期|2020/07/25-2020/10/25

地點|臺北市立美術館 2A、2B展覽室

推薦閱讀

見證1949年以降中國動盪社會的報導攝影:北美館「布列松在中國」亞洲首展

古蹟活化,創造城市新風景:嘉義市立美術館2020年9月開幕!

最新文章

好威近月首次發行日本片《青春末世物語》收穫了不少粉絲。圖/好威映象提供

{ 2023⇢2025。電影 }孫宗瀚:電影讓觀眾對於危機有更多想法

2025/05/18

香色主廚邱一中:在市場劇變中,找到自信的料理語言

2025/05/17
一心戲劇團《幻蘊迷宮》劇照。 圖/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提供

一心戲劇團攜手歐洲導演!巴洛克美學歌仔戲《幻蘊迷宮》6月衛武營登場

2025/05/16
藝術家王煜松作為「花蓮地震寫生團」代表,用最簡單的寫生方式,讓人們了解花蓮在地震...

真誠即是力量─第23屆台新藝術獎「滾動的四連夜—藝術家會客室」側記(下)

2025/05/16

鄭宜農:我想問出更好的問題,這讓我很快樂

2025/05/16
落日飛車與韓國 hyukoh 共組 AAA,推出共創專輯並展開巡演。圖片提供/落...

{ 2022⇢2025。巡演 }陳冠亨:沒有誰單戀誰,合作更有影響力

2025/05/16
張孝維希望步道咖啡可以讓客人暫時安頓下來,度量閱讀與自己、城市以及與這個世界的關...

{ 2022⇢2025。城市 }張孝維:空間的引導與安置,科技無法取代

2025/05/16
藝術家倪祥(右)的《大家都來看你了》展覽,將宛如廢棄物般的生活物件,重新堆型塑成...

真誠即是力量─第23屆台新藝術獎「滾動的四連夜—藝術家會客室」側記(上)

2025/05/15
吉卜力工作室最浪漫經典大作《心之谷》,今年適逢上映30週年將於5月29日重返台灣...

上映30週年!吉卜力浪漫經典《心之谷》5/29重返台灣大銀幕

2025/05/14
第36屆金曲獎主視覺。 圖/台視提供

第36屆金曲獎完整入圍名單公布:方大同獲評審團獎,李榮浩、蕭煌奇爭歌王

2025/05/14
small MUJI《Pizza Restaurant》。圖|MUJI

small MUJI紐約展5/16第五大道登場!田中達也19組無印良品的微縮世界

2025/05/13
是枝裕和iPhone短片《Last Scene》!攜手攝影師瀧本幹也分享iPho...

是枝裕和iPhone短片《Last Scene》!攜手攝影師瀧本幹也分享iPhone拍攝心法

2025/05/09
以樸拙筆觸織就幻境花園,邀大眾展開一場與自然萬象共舞的旅程!高美館創作論壇《繁花...

從90年代插畫到巨幅創作!張立曄《繁花夢露》高美館展出近十年藝術旅程

2025/05/09
2025臺北兒童藝術節6/28登場!10檔節目推薦、歡迎光臨台北藝術遊樂場。圖|...

2025臺北兒童藝術節6/28登場!10檔節目推薦、歡迎光臨台北藝術遊樂場

2025/05/09
2025 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正式開幕!串聯臺灣與國際藝術交流。 圖/台北當代藝術...

2025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公眾開放中!現場直擊亮點展區一次看

2025/05/09
「寫生的故事:張捷、陳澄波與其時代風景」特展,於即日起至2026年3月1日展出。...

陳澄波《寫生的故事》特展臺史博登場!以六大單元展出逾500件珍貴文物

2025/05/07
國語作業簿主理人賴皮 MR. SKIN,首席查水表專員,全台跑透透到家你放歌。 ...

《國語作業簿》首推全台巡演計劃!5/16起走訪8大城市再掀華語金曲熱潮

2025/05/07
紀錄片《宮﨑駿的奇幻世界》。圖|甲上娛樂

《宮﨑駿的奇幻世界》紀錄片!深掘宮﨑駿動畫宇宙對世界的關懷

2025/05/07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