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重返歷史,再創想像:北美館典藏展《秘密南方》中的冷戰視角與全球南方

2020/08/07 翁家德

《秘密南方》企圖以藝術從台灣出發望向南方,透過北美館典藏作品串起台灣、東南亞與全球南方的關係。 圖/台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秘密南方》企圖以藝術從台灣出發望向南方,透過北美館典藏作品串起台灣、東南亞與全球南方的關係。 圖/台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近期討論南方的展覽不在少數,「南方」已成當代顯學?又或是一迎合當今潮流的政治正確用詞?北美館今年與其他公立典藏機構合作,推出典藏研究展《秘密南方:典藏作品中的冷戰視角及全球南方》,由北美館館長林平作為總策展人,邀請客座策展人高森信男,以其長期視覺文化研究的視角重新觀看鮮少曝光的典藏作品。

《秘密南方》一展以北美館為主軸,結合其他公立典藏機構的藝術收藏、歷史物證或藝術人類學檔案,以典藏作品重新詮釋冷戰時期迄今的歷史,北美館館長林平特別提及,「典藏實驗展」的另一個目的即是希望透過展覽策劃,讓入庫的作品能與當代重新對話,再創作品與社會的關聯。透過收藏系統書寫、交織、建構出臺灣與全球南方互動的結構,藉此討論臺灣與東南亞、拉丁美洲及非洲等地的關係,重新定義臺灣於東亞國際政經社會的角色。

郭雪湖作品〈大城遺跡(泰國
)〉現由郭雪湖家族收藏,為郭雪湖1955年因公出國前往曼谷中華民國大使館舉辦展覽期間所繪。 圖/翁家德拍攝
郭雪湖作品〈大城遺跡(泰國 )〉現由郭雪湖家族收藏,為郭雪湖1955年因公出國前往曼谷中華民國大使館舉辦展覽期間所繪。 圖/翁家德拍攝

臺灣自日治時期已融入「全球南方」的體系,作為日本的南侵基地,曾為其東南亞及南太平洋各類學科的研究重鎮;二次世界大戰後,隨著政權轉移進入國共冷戰體制的抗衡,為強化與東南亞反共國家之間的聯繫,密切與東南亞華裔進行文化交流;1960年代起國際局勢變化,因應邦交國減少帶來的困境,許多交流開始聚焦於拉丁美洲、非洲及大洋洲。時至今日,和臺灣維持正式外交關係的國家幾乎來自「全球南方」。

作為總策展人的林平館長表示:「臺灣所在的地理位置雖位於文明發展重心的北半球,卻始終被視為邊陲的南方,而臺灣此種曖昧不明的處境,亦是暗藏在本展所欲處理的議題之內。『南方』影射了某一種特定卻持續變化的想像;它不再單指地理方向或空間向度,它暗喻某種價值魅力,是主流之外的異域、等待探索與開發的地方。但這辭彙從美術館的館長視角出發,它殺出理性重圍、落點成為典藏庫房『暗處』的隱喻。它是一個策展計畫,但也同時意圖指涉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博物館日常的『秘密南方』。」

石原紫山,日本,〈達魯拉克的難民(比島
作戰從軍紀念)〉,1943,膠彩、紙,178 ×
75.7公分(×2),臺北市立美術館典藏。 圖/台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石原紫山,日本,〈達魯拉克的難民(比島 作戰從軍紀念)〉,1943,膠彩、紙,178 × 75.7公分(×2),臺北市立美術館典藏。 圖/台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此次展出包括北美館典藏日治時期的戰爭畫:由石原紫山(Ishihara Shisan)於1943年所繪之〈達魯拉克的難民(比島作戰從軍紀念)〉,藝術家以可可樹、扶桑花等熱帶常見植物為背景描繪難民休憩的場景,畫面中表現的異國風情與戰地主題形成對比;以及台灣重要藝術家如郭雪湖、馬白水、劉其偉、席德進等人於冷戰時期爭前往東南亞的寫生作品。

席德進,臺灣,〈菲律賓漁夫〉,1975,油彩
、畫布,101.5 ×76.0公分,國立臺灣美術館典
藏,財團法人席德進基金會授權。 圖/台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席德進,臺灣,〈菲律賓漁夫〉,1975,油彩 、畫布,101.5 ×76.0公分,國立臺灣美術館典 藏,財團法人席德進基金會授權。 圖/台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劉其偉,臺灣,〈停泊在湄公河上的醫務船
(越戰)〉,1967,水彩、紙,24 ×31公分,
臺北市立美術典藏。 圖/台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劉其偉,臺灣,〈停泊在湄公河上的醫務船 (越戰)〉,1967,水彩、紙,24 ×31公分, 臺北市立美術典藏。 圖/台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北美館於1985至2008年期間曾密切與拉丁美洲的邦交國進行藝術交流、1998年後透過舉辦臺北雙年展及對當代藝術的關注,或是早期偶然的接受外交捐贈等各種機緣,典藏許多足以反映當代藝術視角的「南方收藏」。此外,國立歷史博物館因長期推動國際華裔藝術家的交流,收藏東南亞國寶級藝術家的重要作品,包括菲律賓藝術家洪救國(Ang Kiukok)、新加坡藝術家鐘泗濱(Cheong Soo Pieng)、劉抗(Liu Kang)及陳文希(Chen Wen Hsi)之作,將首次於北美館呈現。

梅丁衍,臺灣,〈哀敦砥悌〉(部分),
1996、2020更新版本,綜合媒材,尺寸因
場地而定,臺北市立美術館典藏、臺北
市立美術館委託製作更新版本。 圖/台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梅丁衍,臺灣,〈哀敦砥悌〉(部分), 1996、2020更新版本,綜合媒材,尺寸因 場地而定,臺北市立美術館典藏、臺北 市立美術館委託製作更新版本。 圖/台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藝術家姚瑞中、鄭鴻展作品〈中國寶塔(金夏沙恩色拉總統農工業園區)〉以中華民國與剛果民主共和國仍有邦交時的農耕團歷史為文本。「中國寶塔」為當時以美援經費建造的中國式宮廷建築。 圖/台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藝術家姚瑞中、鄭鴻展作品〈中國寶塔(金夏沙恩色拉總統農工業園區)〉以中華民國與剛果民主共和國仍有邦交時的農耕團歷史為文本。「中國寶塔」為當時以美援經費建造的中國式宮廷建築。 圖/台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另一方面,《秘密南方》一展也委託台灣藝術家進行作品創作,為全球南方的藝術史敘事重新建構臺灣這塊版圖,例如:梅丁衍〈哀敦砥悌〉(1996、2020),藝術家為所有與我國建交、斷交的國家製作鍍金盤或錦旗,並隨著時事持續演繹新的作品內容;許家維錄像作品〈廢墟情報局〉(2015),以泰國情報局老兵演述當地神猴哈努曼的寓言,探討國民黨遺留於泰北的情報網絡;藝術家姚瑞中及馬來西亞藝術家區秀詒(Au Sow Yee),分別從歷史事件延伸出獨特的廢墟意象或虛構時空故事,為本展發展出全新的創作計畫。此外,歷史文獻的規劃及展出亦形成閱讀本展的重要過程,藉由新加坡研究者許元豪(Koh Nguang How)、獨立策展人陳湘汶、獨立研究者黃義雄及「數位荒原」駐站暨群島資料庫計劃主持者鄭文琦,各自以檔案計畫呈現臺灣與南方交流的織度,用一種介於藝術創作及文獻探討之間的形式建構討論的空間。

區秀詒,馬來西亞,〈克里斯計畫番外篇:北
辰南星黑蝙蝠〉,2020,錄像、聲音裝置,尺
寸依展場而定。臺北市立美術館委託製作。 圖/台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區秀詒,馬來西亞,〈克里斯計畫番外篇:北 辰南星黑蝙蝠〉,2020,錄像、聲音裝置,尺 寸依展場而定。臺北市立美術館委託製作。 圖/台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本展最後以「在地南方」命題,企圖與當下的臺灣社會做緊密連結。透過馬來西亞的黃海昌(Wong Hoy Cheong)、蘇育賢及張恩滿等藝術家的作品,觀眾可一窺因文化交流、移民或移工等因素,建構出的當代臺灣與東南亞交流史,並藉此對照當代藝術空間及組織於近年來與南方國家的互動,意識到所身處的當代臺灣,如何一方面繼承了冷戰遺緒,卻又同時暗示著不一樣的未來。

秘密南方:典藏作品中的冷戰視角及全球南方

展期|2020/07/25-2020/10/25

地點|臺北市立美術館 2A、2B展覽室

推薦閱讀

見證1949年以降中國動盪社會的報導攝影:北美館「布列松在中國」亞洲首展

古蹟活化,創造城市新風景:嘉義市立美術館2020年9月開幕!

最新文章

穿越觀景窗,「時代劇場」集結17位國內外攝影名家作品,一探當代影像的複數演繹。
...

北美館展覽「時代劇場」登場!一次看遍杉本博司等17位攝影名家作品

2025/04/02
誠品電影院獨家特企「台灣青年導演劇情短片輯」即日起登場!耿軍導演金馬贏家《漂亮朋...

誠品電影院特企放映聚焦青年導演創作!耿軍導演《漂亮朋友》4/8放映

2025/04/01
2025清明連假全台15檔展覽推薦!在藝術盛宴中尋找繁忙片刻的療癒之力。圖|富邦...

2025清明連假全台15檔展覽推薦!從藝術家視角啟動觀察世界的新濾鏡

2025/04/01
平子雄一竭力捕捉人與自然複雜關係的絲線,設計出一個鮮明角色──頭戴樹木的「樹人」...

專訪日本藝術家平子雄一!看見人和樹木的一萬種可能

2025/04/01
獲得特優的《金洋村的兩天一夜》創作團隊與指導老師以及信誼基金會董事長張杏如(右二...

童心看世界 第16屆信誼兒童動畫獎台灣兒童創作組揭曉

2025/03/29
隨媽祖同行,畫出信仰之路——劉小東「媽祖巡遊」震撼亮相。
 圖/誠品畫廊提供

劉小東「媽祖巡遊」個展誠品畫廊登場!以千里步行經驗畫出信仰之路

2025/03/28
作家蔣勳(右)在文庫本《如是我聞:金剛經筆記》書中題字:「和心裏最深的自己對話」...

蔣勳的《如果我聞:金剛經筆記》 以一朵花的寬度 滋養心靈

2025/03/28
啟明出版發行人林聖修。

 攝影/Dingdong Lee

一間沒有行銷同事的出版社——專訪啟明出版發行人林聖修

2025/03/27
「招牌聚落」,各種時代、樣式的招牌,暗示百年來人類活動和思考的痕跡。
 圖/p...

不只以美醜定論——p.n.g.《招牌:》展,探索招牌乘載的時代演變與公眾意志

2025/03/27
2025桃源國際藝術獎!11件作品以藝術抵抗被塑造的真相。圖|桃園市立美術館

2025桃源國際藝術獎!11件作品以藝術抵抗被塑造的真相

2025/03/27
以小說文本為骨,九位藝術家為肉,拼貼成虛實交織的「陳美玲」展覽於3月22日至5月...

展覽「陳美玲」登場!以橫跨1974-2025年15件作品剖析台灣母親群像

2025/03/26
蔡明亮電影馬拉松計畫「行者十步」募資啟動!10小時、放映10部《行者》系列,全台...

電影《行者》系列台灣首次全放映募資啟動!限量10場、蔡明亮陪看互動

2025/03/26
布拉瑞揚舞團《我・我們》第二部曲劇照。 圖/臺中國家歌劇院提供、攝影:李佳曄

《我‧我們》第二部曲3/28-30台中登場!布拉瑞揚 x 阿爆 x 磊勒丹再現排灣宇宙

2025/03/25
2023火球祭周邊T-shirt|袖子上由日本插畫家TM Paint創造的角色是...

龐克迷沈奕:感受「我們」是一體的,樂團T-shirt牽起跨國緣分

2025/03/24
aespa 2024年的《Armageddon》推出了CD隨身聽版本。圖片來源/...

K-pop四大行銷術:透過周邊商品與服務,讓粉絲跟偶像不斷連結

2025/03/24
寶可夢烏波&沼王外套|在台灣不易找到烏波的周邊,於日本網拍購入。簡約運動感設計,...

動漫迷羅湘妮:擁有周邊是喜歡的證明,只有自己知道的滿足感

2025/03/24
第16屆信誼兒童動畫獎昨日舉行頒獎典禮,信誼基金會董事長張杏如(前排右三)期許信...

信誼兒童動畫獎頒獎 國內外件數創新高 董事長張杏如 期許養護出兒童動畫的沃土

2025/03/22
法國動畫 《吉他漂流記》是信誼兒童動畫獎首次兒童觀眾票選的第一名作品。圖/信誼基...

信誼兒童動畫大獎兩位法國得主分享 站在兒童高度是創作重點

2025/03/22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