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山修司長篇小說改編電影《啊,荒野》:人活在世上,為什麼要奮鬥?
日本電影《啊,荒野》改編自寺山修司的同名長篇小說,將時代背景從1960年代二戰後的虛空,轉移到2021年東京奧運舉辦後的平行時空,即便電影問世於肺炎疫情爆發前的2017年,本片作為遙想4年後的「預言」,仍然精準且犀利無比。
男人的荒野:男性自尊的挫敗與一逞痛快的復仇
電影血淋淋描繪崩世代青年,面對天災人禍、社會壓迫、核災創傷,若不是走向虛無的崩解頹喪,唯一能做的即是化身為菅田將暉、梁益準所扮演的「新宿新次」、「推子建二」,走上人生競技的擂台,一拳一拳抵抗「世界」的拔山倒樹。揮著血與汗,在肉體的撞擊下,內心彷若才能費盡地叩問:「人活在世上,為什麼要奮鬥而活著?」
電影裡的主角新次靠電話詐騙老人度日,一次遭詐騙集團的手下裕二背叛而在街頭發生鬥毆,同夥好友劉輝半身不遂,自己也因此入獄服刑,出獄伺機找尋機會向裕二復仇;另一位主角建二為日韓混血,因童年創傷導致嚴重口吃,白天在理髮店賣命,晚上伺候日日酒醉、暴力相向的父親,卻在父親大鬧對他喊著:「你真不像個男人!」憤而離家出走。
兩位青年自尊的挫敗,內心受壓抑的火氣正熊熊灼燒,加入拳擊館成為職業選手,正是令他們重振被生活打擊的男性氣概(Masculinity)之最好所在。既然無法好好在社會立足,那就以拳頭鑿出一個立足點吧,即使明知可能失敗,但必須挑戰宿命、痛快復仇,才有可能重振悲苦小男人的自尊,如同新次練拳的信念:「擁抱最多憎恨的人,就能成為拳王。」
世代的荒野:時代變遷下喪失「希望」的集體傷痛
對比在拳擊擂台上爭死拚活的激情競技,《啊,荒野》也映照日本社會負能量滿載的頹喪氛圍──青年失業的苦悶困頓、核災破損的心靈缺口、自殺率居高與長照人手短缺──著實是一個時代的荒野,讓生活其中的人因無出路而茫然,如片中「自殺防治小組」的大學生所言:「希望,也只是現代人所瘓上的絕症。」這世代終將被生存的黑洞徹底吞噬。
電影同時呈現世代的隔閡與疏離,描繪上一代人如何導致青年無以消解的傷痛,如:建二之父在作為自衛隊軍官時,體罰欲逃離軍隊的新次之父,導致後者最終上吊自殺,也令雙方家庭破裂;新次的女友芳子因不諒解母親從事性工作,在核災發生後刻意與母親走散,長大後卻也輪迴似地運用自己的身體,在社會上苟活生存。
劇情中,當建二離家後再度與父親相遇,父親已經病入膏肓流落街頭,要求建二回到身邊照顧他,並嘲弄建二的拳擊事業「只是鬧劇」,令建二在片中首度反擊父親。建二抓著父親衣領質問:「為什麼把我帶這裡?」此一吶喊似乎不是質疑為何父親要把自己找回身邊,而是父親為什麼要將自己帶來這個世界、這個荒野之地。
愛的荒野:血汗淋漓尋回骯髒但美麗的羈絆
活在《啊,荒野》的青年為生存搏命,內心因著傷痛而匱乏,宛若行屍走肉。這時,拳擊已不僅是青年發洩憤恨的出口,而是一張能接住破碎心靈的大網,當崛口教練對著初接觸拳擊的建二說:「我會用手套,好好接住你的拳。」建二聽聞後放生而哭,那恐是他身處父親的淫威下,從未體驗過的溫柔。
電影裡,新次終究憑著復仇之恨,攀上「拳王」地位,卻在勝利的擂台上茫然、困惑,而後隨著夥伴與愛人相繼離去,自己也頹萎成平凡上班族,再度落入無盡荒野之中;同時,想和新次一樣強大的建二,則跳槽進其他的拳擊館,成為所向披靡的強者,在結局再度找回新次,兩人首度以敵手之姿對決。
新次擁抱「仇恨」成為強者,最終才發覺擁抱的僅是「荒野」的虛無,而建二卻像是明白新次的渴望並非復仇,而是破碎的心企求被理解,因此最終才站在擂台的對角,一拳又一拳接下新次的拳頭,並在內心自白道:「我還是無法恨你,但至少能好好和你對決一場,所以請給我愛吧。」這場血汗淋漓的比賽,兩人在台上用盡氣力的角力、進退攻守的過招,何嘗不是最具象的羈絆?
最終的對決,所有主要角色都到場觀賽,當他們全心投入之時,其他觀眾都在鏡頭前消失,每個人在面對時代予以的「荒野」之際,都是一場孤獨的奮鬥,或許有時落入骯髒仇恨,但美麗的「愛」未必不能從奮鬥的血汗之中迸發。
建二在擂台上被擊倒前,對著觀眾與新次的告白:「請大家不要離開這裡,我就在這裡。」應是對仍在奮鬥的崩世代青年,最溫柔而悲涼的請求。
◎ 責任編輯:翁家德
最新文章
-
台南奇美博物館《跳出格子吧!》登場!用打字機作畫、把縫紉機變樂器、看瓦斯桶如何飛在天空
2023/06/03 -
「肯園25新走神 」展覽 x 芬蘭藝術家古斯塔・薩克希!自然洋行操刀三峽「無礦」首次曝光
2023/06/02 -
澳洲攝影藝術家喬治.伯恩《無垠的城邦》紅野畫廊登場!一睹半虛構洛杉磯城市即景
2023/06/02 -
2023誕隍祭6/16-7/9台北霞海城隍廟為城隍爺慶生
2023/05/31 -
黃博志個展「七個在海上的人」立方計劃空間展出:瑪德蓮時刻系列首展,呈現60-80年代成衣工人的生命經驗
2023/05/30 -
2023浪漫台三線藝術季6/24登場!「藝術策展」、「設計導入」、「飲食實驗」三大計劃亮點搶先看
2023/05/30 -
鳳甲美術館「一百坪的散步練習」以何彥諺、鄭先喻、楊季涓、鄺鎮禧、魏柏任之作,邀大眾用行走打開感知
2023/05/30 -
桃園市兒童美術館《如果我是一面鏡子》:許喬彥、葉偉立等5位藝術家,重新探討觀看世界的方式
2023/05/29 -
橫山書法藝術館《榜書》展開:攜手史博館共同策劃,四大展區呈現歷代拓本書跡、當代書藝魅力
2023/05/26 -
竹宮惠子「愛馬仕之道」中文上線!加入官方LINE看漫畫
2023/05/26 -
2023vis™-wild藝術與潮流文化祭!限期三天,酉5PM TWCAUDE攜10組設計品牌、藝術家亮相
2023/05/26 -
坂本龍一:愛,或者說戀愛,是救贖——耗時十年、256則近身訪談《skmt:坂本龍一是誰》
2023/05/26 -
2023 WHATZ國際當代藝術博覽會5/26-5/28登場!12國、上百件作品,還能近距離觀賞周書毅表演
2023/05/26 -
《百年孤寂》第六講:焦元溥解析名作中的音樂符碼
2023/05/26 -
「時光之味:小津安二郎120年」影展以全新4K修復版致敬日本大師,《風中的母雞》、《東京暮色》全台首映
2023/05/25 -
2023 ONE ART Taipei新賞獎得主,Yufi Yamamoto台灣個展:以抽象線條勾勒理想女性之美
2023/05/23 -
東京國立近代美術館「館藏作品展」登場!三大亮點爬梳19世紀末至今近200件精彩展品
2023/05/23 -
「海律─王怡婷個展」台北當代藝術館實驗展場開展:探查海岸風景,跨媒材形構無垠蔚藍
2023/05/22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