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賀銘專欄 / 聲塵】異聲逆滲 -音樂祭的線載進行式
談到音樂祭(music festival),多數人聯想到的會是在開闊的戶外空間裡,看著一組接一組的音樂人連番登場的景象。不過對於向來被視為「小眾」的實驗音樂來說,音樂祭不僅僅是集結群眾、遞傳音韻的場子,更往往是一次交流與推廣的契機。像是舉辦於波蘭舊都克拉科夫(Kraków)的Unsound Festival、以及德國柏林的CTM Festival這兩個全球最富盛名的實驗音樂祭,一開始都是以「聚集小眾」的宗旨,透過現場表演,讓全球對於實驗聲響感興趣的聽者們,前來探索音樂的未來發展以及跨疆域與跨領域性。
這兩個音樂祭並未設置額外的固定表演舞台,而是在整個城市裡尋找特異的場域與建築體,讓各類實驗音樂能藉由分散在城市各地的非典型表演空間,來傳播至不同族群的聽者,並開啟更多實驗音樂與空間本身的對話。而這幾年更形重要的,是此兩個音樂祭已不侷限在現場表演一事,而是透過工作坊、對談、展覽等不同形式的活動,邀請參訪者實際參與實驗音樂的製作、概念生成與執行、以及現狀討論。這也讓許多窩在臥房或工作室裡潛心實驗創作的音樂人,以及毫無製作背景的音樂愛好者,都能透過音樂祭衍生的活動彼此相識、交換心得,激盪出更多具前瞻性、乃至於結合視覺藝術的音樂或聲響作品。
然而在疫情打亂了一切的今年,波蘭的Unsound Festival已確定無法實體舉辦,於是主辦單位索性打造出了一場可免費參與的線上音樂祭,於十月一日揭幕,一方面有現場表演的直播,另一方面像是工作坊、座談以及音像放映也都能線上參加。雖然少了聚會形式與場域實臨,但這樣的變革,無疑讓實驗音樂祭以及其所帶來的啟發性,能進一步以更開放的方式引介給全球各隅,讓我們無需飛行即可跨越洲際,尋得聲響探究的種種可能性,而這或許也正是實驗聲響得以與更多聽者交流的機遇。
謝賀銘
最新文章
-
中美館12月開館!首展《萬物的邀約》集70位藝術家共構藝術對話
2025/07/10 -
2025臺北藝術節「超限動」9月登場!8檔演出橫跨AI、生態神話多維度作品
2025/07/10 -
FOCASA首屆《身體藝術節》7月花蓮登場!集馬戲、跑酷、市集一次體驗
2025/07/08 -
國際編舞鬼才雅絲敏.瓦迪蒙首登台!《愛麗絲書中奇幻冒險》8月衛武營登場
2025/07/08 -
阿里山小火車駛進科博館!阿里山林鐵行動學校7/2台中開展
2025/07/08 -
文化部首屆「百大文化基地」啟航!李遠、陸小芬走訪澎湖,帶影迷重回桂花巷
2025/07/07 -
「2025臺南國際建築三年展」南美館登場!以回家作夥為題重啟城市對話
2025/07/04 -
「鹹鹹的風飛沙」南美館登場!集18位「鹽分地帶」藝術家以創作回應土地
2025/07/03 -
鬼才魏斯安德森的個人大展巴黎登場!法國電影資料館的致敬與回顧
2025/07/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