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賀銘專欄 / 聲塵】異聲逆滲 -音樂祭的線載進行式
談到音樂祭(music festival),多數人聯想到的會是在開闊的戶外空間裡,看著一組接一組的音樂人連番登場的景象。不過對於向來被視為「小眾」的實驗音樂來說,音樂祭不僅僅是集結群眾、遞傳音韻的場子,更往往是一次交流與推廣的契機。像是舉辦於波蘭舊都克拉科夫(Kraków)的Unsound Festival、以及德國柏林的CTM Festival這兩個全球最富盛名的實驗音樂祭,一開始都是以「聚集小眾」的宗旨,透過現場表演,讓全球對於實驗聲響感興趣的聽者們,前來探索音樂的未來發展以及跨疆域與跨領域性。
這兩個音樂祭並未設置額外的固定表演舞台,而是在整個城市裡尋找特異的場域與建築體,讓各類實驗音樂能藉由分散在城市各地的非典型表演空間,來傳播至不同族群的聽者,並開啟更多實驗音樂與空間本身的對話。而這幾年更形重要的,是此兩個音樂祭已不侷限在現場表演一事,而是透過工作坊、對談、展覽等不同形式的活動,邀請參訪者實際參與實驗音樂的製作、概念生成與執行、以及現狀討論。這也讓許多窩在臥房或工作室裡潛心實驗創作的音樂人,以及毫無製作背景的音樂愛好者,都能透過音樂祭衍生的活動彼此相識、交換心得,激盪出更多具前瞻性、乃至於結合視覺藝術的音樂或聲響作品。
然而在疫情打亂了一切的今年,波蘭的Unsound Festival已確定無法實體舉辦,於是主辦單位索性打造出了一場可免費參與的線上音樂祭,於十月一日揭幕,一方面有現場表演的直播,另一方面像是工作坊、座談以及音像放映也都能線上參加。雖然少了聚會形式與場域實臨,但這樣的變革,無疑讓實驗音樂祭以及其所帶來的啟發性,能進一步以更開放的方式引介給全球各隅,讓我們無需飛行即可跨越洲際,尋得聲響探究的種種可能性,而這或許也正是實驗聲響得以與更多聽者交流的機遇。
謝賀銘
最新文章
-
新北市美術館「關係場域」展出!以7位藝術家之作回望90年代藝術現場
2025/08/18 -
金曲歌后羅思容與詩人零雨 合作溫暖專輯《女兒的九十九種藍》
2025/08/15 -
舞台上演馬拉松比賽?《奔跑者》搬跑步機進劇場,顛覆你對馬戲的想像
2025/08/14 -
2025南國漫讀節/一年一度的美好文化體驗,絕對值得你動身啟程
2025/08/14 -
京都teamLab美術館10月開幕!以「Biovortex」為概念、新作日本首亮相
2025/08/11 -
必看「透納」展!策展人伊莉莎白.布魯克:不只呼應當代,更存在永恆性
2025/08/11 -
沙漠地帶的紛雜淡香:摩洛哥的鹹檸檬雞塔吉鍋/溫若涵
2025/08/11 -
高級食材與家常感的撞擊:巴塞隆納的鮪魚韃靼/迪拉
2025/08/11 -
北美館2025 TFAM年度個展「徐瑞謙、李紫彤、彭弘智、柯良志」一次展出
2025/08/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