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親愛的房客》導演曁編劇鄭有傑:用愛與理解,陪伴狹縫中的靈魂
「沒有你比較輕鬆,但有你我會比較快樂。」這是2020年,我感受最深的電影台詞。
在國片《親愛的房客》中,林健一(莫子儀 飾)是一個特別的房客,照料房東阿嬤(陳淑芳 飾)及她的孫子王悠宇(白潤音 飾),他們互動頻繁,但情緒的交流卻始終隔著一層紗。隨著鏡頭與故事向前推移,觀眾才明白林健一與王悠宇的爸爸王立維(姚淳耀 飾)曾經在一起。王立維走了,林建一擔起這個家的責任,卻背負指責、誤解,以及「只是外人」的控訴。他無聲流淚,卻從未把情緒波及任何人,儘管再累,可他從未離開,僅僅只是因為愛。
愛,不等同於獲得;更多的時候,愛反而是一種能好好說再見的方式。《親愛的房客》傳達一個訊息:我們深愛一個人,卻同時害怕分離,但分離又是生命不可迴避的一個過程,因此,我們才學會了珍惜。《500輯》邀請《親愛的房客》的重要推手,身兼導演與編劇的鄭有傑,來聊聊他眼中的電影。
鄭有傑的電影之路:找出自己喜歡什麼、需要什麼、必須完成什麼
鄭有傑其實並非影視相關科系出身,你很難想像,好長一段時間,他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要做什麼。在求學路上,鄭有傑順應眾人期待,就讀建國中學、台大經濟。當他擠過萬人相爭的聯考後,漫步在台大椰林校園,他卻對自己好陌生,站在第一志願的峰頂,大風呼嘯、四面寂寥,他反問自己:我喜歡什麼?我能去愛誰?
20來歲的寂寞少年,心裡眾聲雜沓,但有一個聲音相當明確:我喜歡電影。
跟隨心之所向,鄭有傑內在能量開始爆發。2000年,他自編自導自演短片《私顏》,橫掃東京、匹茲堡、溫哥華國內外知名影展;2006年,首部長片《一年之初》接連拿下台北電影節首獎、觀眾票選最佳影片;往後更有《陽陽》、《太陽的孩子》等作品問世。除了電影作品,也有不少觀眾從音樂MV、電視劇認識鄭有傑,例如曾引起一陣熱烈討論的公視劇集《他們在畢業的前一天爆炸》。
除了導戲、拍MV,熱愛表演的鄭有傑,在2017年林涵導演的一部電影短片《繁花盛開》裡,飾演一個變裝皇后。《繁花盛開》的演出經驗,帶給鄭有傑很強的共感與覺醒,也對日後拍攝《親愛的房客》帶來重要的助益。
鄭有傑回憶:「林涵導演叫我們穿著女裝,去超市買東西、逛一圈。我當下非常排斥和焦慮。當時走在路上,身旁的路人指指點點、嗤之以鼻,甚至開始議論。」頂著假髮、踩著高跟鞋在路上遇見的一切,比起羞赧,更多的卻是訝異與衝擊。「原來你只是想選擇一個跟社會期待不同的作為,就會遭受如此龐大的睥睨。」鄭有傑以自己一天的經驗反思,這個社會還有多少人一生要與這樣的歧視對抗。
《親愛的房客》沒有太多標籤,只談愛與理解
有些人會說《親愛的房客》是一部同志片,也有人說像懸疑片、推理片。鄭有傑理解觀眾的表達,但這部作品想要談論的只是愛與理解。一個口出惡言的房東,可能是愛子心切的母親;辦案苛刻的員警,換個角度想,也只是為了守護治安、克盡厥職;人性是一個多面體,呈現的價值與愛都是多元的。「家」與「家人」也是一樣,組成的樣態也可以很多元。
「家人真的是很親近,卻又很遙遠的存在。」這句話出自是枝裕和《橫山家之味》,其原著小說的譯者,正是鄭有傑。拿來與《親愛的房客》作為比照,也能產生一些深刻的省思。什麼是真正的家人?維繫彼此的是血緣,還是情感?鄭有傑看著生活中認識的收養家庭,他們對於小孩的照護從沒少過,甚至為了這得來不易的緣分,更加付出愛與關懷。
《親愛的房客》的劇情安排,都不是為了抵達一個好結局或壞結局。在街道奔跑、在山海之間擁抱、哀怨責罵、最後破涕為笑,這些細膩的情緒與理解的過程,才是這部作品最想要帶給觀眾的贈禮。
後記:點一首歌送給鄭有傑導演
在採訪結束後閒話之際,我問有傑導演,如果要點一首歌送給觀眾,你會選擇什麼?有傑導演若有所思,緩緩地說:「嗯…我想點首張國榮,什麼歌都可以。」
我抬起頭看著有傑導演的臉龐,竟想起《阿飛正傳》旭仔的叛逆、《霸王別姬》程蝶衣對於自我的困頓。求學時代的有傑,著實就是滿腹詩書卻在黑夜裡失去方向的甯采臣;而這一路走來,他會不會在某些愛與迷惘的時刻,像《春光乍泄》何寶榮一樣說出:「不如我們從頭來過。」
我終究沒有問有傑導演,為什麼選擇張國榮。但我想自私地為他點一首哥哥的《我》。在繁忙的電影宣傳期,可能會有焦躁於票房的時候,可能會有跑了一整天宣傳只吃了一個三明治的時候,但希望有傑導演能告訴自己:「 I am what I am,我永遠都愛這樣的我。」希望你能永遠純粹地喜歡電影、喜歡自己。
希望有傑導演也能知道《親愛的房客》這部電影,讓許多人與自己的生命和解,讓人們重新定義愛情裡的犧牲與成全。《親愛的房客》折射一道幽微的光芒,傳遞給那些還困在狹縫裡的靈魂,輕輕地告訴他們:你可能會碰到很多很討厭、很莫名其妙的事情,但你一定要記得,這些事情都不是你的錯。
◎ 責任編輯:翁家德
最新文章
-
noii noii個展《慢速記憶法》小島裡登場!以陶藝、插畫、裝置回溯旅行記憶
2025/04/18 -
許哲瑜個展「災變論」洪建全基金會登場!以影像探索靈魂、肉身與災難關係
2025/04/17 -
彼岸的川婆就是小說家 李昂vs詹宏志 靈異體質與無神論者的對談
2025/04/16 -
杉本博司個展文心藝所登場!4系列作品以鏡頭凝視時間流動的方式
2025/04/16 -
2025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5月登場!三大主展區、四大亮點一次看
2025/04/15 -
陽顏4/15敦南林蔭大道發光!藝術家DAMONXART帶來的一抹數位太陽
2025/04/15 -
在新北深坑聞到咖啡香!藝術家李承道:以時間反芻,創作不需要急著做出回應
2025/04/14 -
國美館×龐畢度中心『無序樂章:聲音藝術之旅』登場!集30組作品共演聲響
2025/04/11 -
黃麗音個展「Lili Deli 麗麗食品」北美館開張!以飲食形塑日常消費風景
2025/04/10 -
2025怪獸代班4/25屏東看海美術館登場!9件巨型萌獸打造期間限定的氣球樂園
2025/04/10 -
日常的累積成就獲獎的驚喜!專訪第17屆台積電書篆大賞三位首獎得主
2025/04/09 -
平子雄一《超越理想的風景》基隆美術館展出!巨型木雕《山》《湖》登場
2025/04/08 -
台灣也有馬戲——超過150年變遷,當代馬戲的文藝復興進行中!
2025/04/04 -
女子馬戲,探索溫柔的身體力量/梅芷菱
2025/04/04 -
馬戲可以點亮一座城市/張又文
2025/04/04 -
人人都能練馬戲?精準地失誤?認識馬戲魅力的九個關鍵字
2025/04/04 -
高美館《珍珠—南方視野的女性藝術》Part II館藏選粹4/4登場
2025/04/02 -
北美館展覽「時代劇場」登場!一次看遍杉本博司等17位攝影名家作品
2025/04/02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