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國片《同學麥娜絲》:人生海海,浮浮沉沉,踏不上大浪的我們更擔心翻船

2020/11/12 吳思恩

《同學麥娜絲》入圍本屆金馬獎最佳劇情長片、導演、男配角、改編劇本、攝影、美術設計、原創音樂、剪輯等九項大獎,十足風光。 圖/甲上娛樂提供
《同學麥娜絲》入圍本屆金馬獎最佳劇情長片、導演、男配角、改編劇本、攝影、美術設計、原創音樂、剪輯等九項大獎,十足風光。 圖/甲上娛樂提供

曾以《大佛普拉斯》(The Great Buddha+)獲得金馬獎最佳新導演的黃信堯,睽違三年推出第二部作品《同學麥娜絲》(Classmates Minus)。本片入圍本屆金馬獎最佳劇情長片、導演、男配角(兩位)、改編劇本、攝影、美術設計、原創音樂、剪輯等九項大獎,十足風光。《同學麥娜絲》電影創意來自導演2005年的紀錄片《唬爛三小》,敘述四個高中同學,即便已經出社會許久、邁入中壯年,依舊會聚在泡沫紅茶店刁牌講幹話。在一連串的插科打渾中,那不上不下、卡在社會固化夾層中小人物的悲傷涓涓流淌。

四個同學反映一個世代的縮影

《同學麥娜絲》的minus映照了《大佛普拉斯》的plus,人生就在一道道階梯之間上下踩踏,在成長的過程中,開始計算那些應該放入人生的plus,卻總在回首時,才發現「追求」的反面是「失去」,到頭來甚至連minus也被迫塞入那不一定甚好的人生。

片中四個「同學」就是台灣社會中壯年男子的縮影,導演以四個性格分明的角色,展示了屬於這一代男性的喜與悲。他們出生於1970年代,在成年時迎來台灣的工業躍進與民主初芽,明天必然值得期待,心想「明天會更好」。然而就像台灣社會的發展有自己的坎要過,這些人們必經的人生歷練依然在前頭等著。

這四個同學──「電風」在保險公司工作,工作能力強卻總是升不上課長,想著買一間房、有個停車位,人生就完滿;「閉結」講話結巴,生活除了照顧阿嬤、為亡者做紙糊祭品、跟老友打屁再無其它;「罐頭」總是欠錢、月底還沒到就花光積蓄,工作查戶口時遇到高中校花,卻發現她在從事性工作;「銘添」有個遠大電影夢,卻只能拍些廣告餬口,幫市長拍宣傳廣告時意外被找去參加立委選舉──他們是社會中的小人物,是台灣最為多樣,也最為多數人熟悉的面孔。

《同學麥娜絲》雖然講的是中年男子面臨的困頓,卻因為其中的對白、敘事以喜劇為基底,讓看完電影後的哀傷更加濃烈,這些廢話與自嘲正是多數人們的真實人生。 圖/甲上娛樂提供
《同學麥娜絲》雖然講的是中年男子面臨的困頓,卻因為其中的對白、敘事以喜劇為基底,讓看完電影後的哀傷更加濃烈,這些廢話與自嘲正是多數人們的真實人生。 圖/甲上娛樂提供

笑鬧中的關心與幽微人性

導演的口白不只如同說書人般,引領觀眾親近這個極盡私密卻又熟悉的日常故事,也直勾那些對於朋友、對於社會無法顯露的情緒與話語,更是劇中角色對白的重要鋪陳。四個同學就在無盡的刁牌與廢話中消耗人生,甚至不能說是消耗,而是日子就需要這樣的人們一同排解。

人們從小被教導做事要腳踏實地,長大卻發現效率太高是缺點,拖延偷工時多加班才能達到老闆的「期待」。人們不再有改變社會的夢想,養活自己、買車買房、成家立業便足夠艱難,努力十多年仍然無法踏上更上一層樓的大浪。有人一直惦記著學生時期的愛慕對象,多年後再見依舊如此悸動,卻在發現時間帶走了青春、純真,以及朦朧的幻夢之後,再一次地被迫長大。這個愛慕對象也能代表年輕的自己曾有的夢想,而失落的夢想是所有早已和青春告別的人想落下,卻更甘願永遠背負的遺憾和瘡疤。

電風的夢未竟,也已漸漸地被埋在心底;罐頭終於看清自己的夢,承接隨之而來的破碎;銘添的夢還沒完成,卻已迷失在追尋夢想的道路上,成了影子立委參選人,跑攤跑到同學的婚禮、喪禮上。人們以為為了達成夢想的妥協是值得的,到頭來總發現自己已經退讓得一點都不剩。閉結總是為別人著想,照顧阿嬤、接受亡魂委託修改紙糊祭品,終於不再結巴後的第一件事是用流暢、熱烈的聲音在街上為好友的拜票車隊加油,他把所有的一切都奉獻給了別人,但社會上卻總有太多好人沒好報的悲劇。

閉結(劉冠廷 飾)總是為別人著想,照顧阿嬤、接受亡魂委託修改紙糊祭品,終於不再結巴後的第一件事是用流暢、熱烈的聲音在街上為好友的拜票車隊加油。 圖/甲上娛樂提供
閉結(劉冠廷 飾)總是為別人著想,照顧阿嬤、接受亡魂委託修改紙糊祭品,終於不再結巴後的第一件事是用流暢、熱烈的聲音在街上為好友的拜票車隊加油。 圖/甲上娛樂提供

人們懷抱著夢想,而這個夢想在《同學麥娜絲》中以「房子」來呈現,不論是想買房、紙紮屋,還是性交易的房子。「房子」對多數台灣人來說是沉重的負擔、遙不可及的夢想,也同時借喻我們在追求夢想的過程中,是如何被夢想吞噬,如何錯過了自己想成為的模樣。人們從年輕時的憤怒、中年時的哀愁,到老年時的漠然,都正一步步地走向靈魂與肉體的衰亡。

《同學麥娜絲》雖然講的是中年男子面臨的困頓,卻因為其中的對白、敘事以喜劇為基底,讓看完電影後的哀傷更加濃烈,這些廢話與自嘲不正是多數人們的真實人生?光是活著就已多麽辛苦與值得欣喜,所以當遇上這麼多鳥事的時候,還是笑吧,因為人們已經沒有哭的力氣與時間,也為自己至今還努力地生活著微笑。

◎ 責任編輯:翁家德

推薦閱讀

國片《刻在你心底的名字》:當塵埃透著光,你的名字在我心底發燙

專訪《親愛的房客》導演曁編劇鄭有傑:用愛與理解,陪伴狹縫中的靈魂

金馬獎

【優質系】破億電影奇蹟之後 最受期待的類型片導演 程偉豪

【優質系】破億電影奇蹟之後 最受期待的類型片導演 程偉豪

2022/08/14
【優人物】聞天祥 傾盡一生書寫悸動 用文字守護電影殿堂

【優人物】聞天祥 傾盡一生書寫悸動 用文字守護電影殿堂

2022/05/22
金馬獎最佳影片《陽光普照》:刀刃下的殘酷成長

金馬獎最佳影片《陽光普照》:刀刃下的殘酷成長

2020/03/11

最新文章

南美館展覽「鹹鹹的風飛沙.鹽分地帶美術家的歸返」,以臺灣鹽業終章後的美術返鄉記憶...

「鹹鹹的風飛沙」南美館登場!集18位「鹽分地帶」藝術家以創作回應土地

2025/07/03
鬼才魏斯安德森的個人大展巴黎登場!法國電影資料館的致敬與回顧。圖|地下電影

鬼才魏斯安德森的個人大展巴黎登場!法國電影資料館的致敬與回顧

2025/07/03
奈良美智金瓜石6/28瑞芳台電金水基地!歷來最多作品展出。圖|文化總會、台灣電力...

奈良美智金瓜石6/28開展!瑞芳台電金水基地歷來最多作品展出

2025/07/03
雙手製造舞團以細膩的手部動作,穿梭於《從指尖開始》中的各種場景及歷史事件。©Ju...

《從指尖開始》以雙手演繹微型史詩,引領大人小孩深入宏觀世界

2025/07/02
桃園市立美術館與新加坡國家美術館首度攜手跨國合製,推出兒童藝術特展「在藝術中遇見...

「在藝術中遇見大自然」桃兒美館展出!跨國合製邀臺、新5位藝術家現地創作

2025/07/01
勞勃阿特曼的《外科醫生》是他的成名經典之作。圖/國家影視聽中心提供

百年紀念,回顧鬼才導演勞勃阿特曼十部生涯代表作

2025/07/01
臺灣第一代水彩畫家、現代美術推手倪蔣懷紀念展北美館登場!以八大展區細說藝術家礦業...

臺灣現代美術推手「倪蔣懷紀念展」北美館登場!八大展區一窺時代風貌

2025/06/30

以花創造夢境,在朦朧中有序生長——插花週記 江曼郁

2025/06/29
威廉.透納作品,藍色瑞吉山之日出(The Blue Rigi, Sunrise)...

英國最偉大畫家威廉透納特展 謝哲青談「光之先知」的藝術革命與時代意義

2025/06/27
udn-loadin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