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只要是人,總有些怪怪的地方吧:日劇《我家女兒交不到男朋友!!》

2021/02/18 家安老師

日劇《我家女兒交不到男朋友!!》成功交織人前的光鮮亮麗,以及私我的小秘密,讓人不禁莞爾。 圖/摘自網路 ntv.co.jp
日劇《我家女兒交不到男朋友!!》成功交織人前的光鮮亮麗,以及私我的小秘密,讓人不禁莞爾。 圖/摘自網路 ntv.co.jp

◎ 本文涉及部分劇情討論

「你女兒我去買了色情漫畫,一大箱喔!」每個人多少都有自己的專長、喜好,同時也有些只有自己才知道的小秘密或煩惱。為了尋找同好與其討論、交流,當代社會形成如PTT、Dcard等獨有的匿名社群文化,這些同好社群區隔了日常與私生活,常是秘而不宣,也鮮少在公眾主流媒體中被看見。相較之下,日劇我家女兒交不到男朋友!!》成功交織人前的光鮮亮麗,以及私我的小秘密,讓人不禁莞爾。

故事以水無瀨家為舞台,名校出身的「愛情小說女王」水無瀨碧住在豪宅,卻是一個「婚姻失敗者」,獨自撫養一女。成績欠佳的女兒水無瀨空則是個硬派、BL、百合到血腥等漫畫類型都喜歡的重度宅女,在學校格格不入;然而隨劇情發展,竟然也有了兩位「男友候選」,包含相差近10歲的渉醫師、還有「不欲人之的宅男同學」入野光。

愛情小說女王水無瀨碧唯有在與自己相處的時刻才能誠實面對已屆熟齡的事實。 圖/摘自網路 ntv.co.jp
愛情小說女王水無瀨碧唯有在與自己相處的時刻才能誠實面對已屆熟齡的事實。 圖/摘自網路 ntv.co.jp

日劇《女兒男友》有著流利敘事與輕快節奏,水無瀨家的人際關係雖然龐雜、卻又能在短短兩、三集的篇幅裡塑造鮮明的角色形象,有賴其角色設定與觀眾群的深深共鳴。在資本社會裡,我們往往因他人的專長而相識,卻忽略其背後的人格特質,一如劇場理論(Goffman,1959)所示:表演的過程就像社會互動,一個人的自我觀具有多元、展演特性,在人際面對面的舞台(前台)展露專業,一如水無瀨碧展現身為愛情小說女王的自己「善於愛情」;而唯有在與自己相處的時刻(後台)才能誠實面對已屆熟齡的事實。

「我已經過氣了。我想要錢、也想要舞台。」我們不可能時時站在人前,夜靜人深的時候總得面對自己的脆弱。你是否也有些難以言說的癖好、或特質呢?來追《女兒男友》吧,與水無瀨家一起展現脆弱,重修舊好。

來追《女兒男友》吧,與水無瀨家一起展現脆弱,重修舊好。 圖/摘自網路 ntv.co.jp
來追《女兒男友》吧,與水無瀨家一起展現脆弱,重修舊好。 圖/摘自網路 ntv.co.jp

◎ 責任編輯:翁家德

推薦閱讀

因《今際之國的闖關者》再度蔚為話題的「澀谷站前交叉口」

我不想努力只想平凡,日劇《Oh My Boss!戀愛放別冊》致沒有夢想的社畜

日劇

彷彿日劇場景的手作麵包店:彰化「明明Bakery」

彷彿日劇場景的手作麵包店:彰化「明明Bakery」

2020/07/06
飲食觀察者陳元慈/關於款待的老派優雅:從日劇《The・接待秘書的款待》看安排飯局的職場學問

飲食觀察者陳元慈/關於款待的老派優雅:從日劇《The・接待秘書的款待》看安排飯局的職場學問

2021/06/10
【青宅愛看劇】日劇《無法成為野獸的我們》:正因無法成為野獸,所以無法想愛就愛

【青宅愛看劇】日劇《無法成為野獸的我們》:正因無法成為野獸,所以無法想愛就愛

2020/04/21

最新文章

保留不經意的細縫——用直覺欣賞,高田唯5件作品

2025/10/04

李漢強meets高田唯:探索「那一點點」差異

2025/10/04

創造相遇——造訪高田唯工作室與近況

2025/10/03
睽違24年來台個展!國際矚目當代藝術家季大純「五夜山河水」10/4起誠品畫廊登場...

季大純睽違24年來台!誠品畫廊個展「五夜山河水」呈現近20年創作心路

2025/10/03
「建築的恐懼與療癒」展場一隅。 圖/新北市美術館提供、攝影:狐色影像製作

新北市美術館「建築的恐懼與療癒」集16組建築師與藝術家一展跨域對話

2025/10/02
日本導演「是枝裕和」首部劇情長片《幻之光》上映30週年,誠品電影院獨家企劃「光影...

是枝裕和創作30週年!誠品電影院10/4起特別獻映《幻之光》等5部經典之作

2025/10/02
謝德慶作品,Fall 3_One Year Performance 1981-1...

洪建全基金會贊助 謝德慶首次完整回顧展在紐約Dia Beacon登場

2025/10/01
陳澄波最愛的寫生地點之一嘉義公園。公園內設有九處陳澄波畫架,讓觀眾可以從藝術家視...

臺史博「寫生的故事」特展結合主題小旅行,走進陳澄波時代風景

2025/09/26
《Fare》製作台北特輯,從飲食文化、環境地貌、居民生活等角度深入這座城市。圖/...

英國雜誌《Fare Magazine》的台北探索:一座滿足每種飲食需求的城市

2025/09/21
udn-loadin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