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代「美國夢」的虛無:看電影大師勞勃阿特曼經典作品《賭途分叉點》
兩個性格全然不同的賭徒,因緣際會相識一場,一起度過了一段荒唐而快樂、驚險又刺激的時光。之後卻逐漸了解彼此的差異,可能由於各種神經緊繃(不論賭桌上的,還是生活中的),形成久之必然的情感疲乏,兩人終究還是分道揚鑣。
已故美國導演勞勃阿特曼(Robert Altman)於1974年拍的《賭途分叉點》(California Split),以驚人的寫實力道及獨特的敘事風格,傳遞70年代已進入後越戰時期的美國,在西岸瀰漫許久的「政治虛無主義」。對比東岸的政治菁英,力圖從越戰的泥淖中脫身,卻又陷入水門案醜聞,整個70年代從共和黨尼克森因水門案下台、繼任的福特也只撐到任期結束,到民主黨的卡特也只做完一任,兩大黨對於國家走向一直都拿不出好方針;在各種社會力勃發的60年代之後,70年代的美國似乎迷失在各種挫敗與茫然之中,越戰的失利不僅造成了一整代美國人的心靈創傷,更在國內引發巨大的通貨膨脹,誇張的是信用卡這項金融消費工具也在此時期誕生 ── 美國人因此學習到如何在貨幣貶值前,先趕緊把商品搶到手!
手上握有現金的人最不智的處理方式便是存入銀行,這也是為什麼有更多的人們願意進入賭場,反正手頭上的錢如果什麼也不做它就是持續貶值,不如到賭場試試手氣;歷經60年代的嬉皮、性解放、搖滾樂以及一波接一波的社會運動之後,在保守主義總統雷根上台(國家重新找到方向)之前,說起「美國夢」其實是相當令人沮喪與低迷的。
《賭途分叉點》源起於演員喬瑟夫華許(Joseph Walsh)以自己的賭場經歷及心得所寫出的劇本,恰能反映這樣一個時代氛圍,而勞勃阿特曼輾轉獲得出資者願意支持他拍攝這個劇本,喬瑟夫華許本人也出演其中一個關鍵角色;兩位表現都非常傑出的男主角威廉(George Segal 飾)及查理(Elliott Gould 飾),一個精明內斂、一個奔放灑脫,兩人因緣結識之後出入各種賭場及博奕賽場:撲克、賽馬、拳擊等等,勞勃阿特曼巧秒運用各種鏡頭運動,如推軌、跟拍、zoom、pan等,有時長鏡頭,有時又切換到特寫,精準抓到賭場裡的賭徒眾生相(可能有觀眾會驚訝於賭徒們是如此平常,就跟他們自己沒兩樣),一般總以為這樣的長短鏡頭剪接無法確立節奏,也會顯得風格紊亂,偏偏此片沒有此感,尤其開場前廿分鐘,除了讓人目不暇給之外,敘事節奏由慢而快,隨著賭場內的衝突升高到結束,一氣呵成,暢快淋漓,最能看出大師手筆。
70年代也是勞勃阿特曼的豐收年代,除此片外,其成名作《外科醫師》(MASH)、改編自雷蒙錢德勒同名經典推理小說的《漫長的告別》(The Long Goodbye)、犀利諷刺的音樂政治電影《納許維爾》(Nashville)以及超迷幻驚悚的《三女性》(3 Women)都在這十年一一產出,或許,正是美國夢的虛無年代成為造就他躋身電影大師的溫床?
「雙重經典─賭片對決」系列現於高雄市電影館熱映中
即日起至 2/28(日),購票連結請見 https://kcgkfa.pse.is/3bs4x2
◎ 責任編輯:翁家德,本文由高雄市電影館授權轉載
最新文章
-
新北市美術館「關係場域」展出!以7位藝術家之作回望90年代藝術現場
2025/08/18 -
金曲歌后羅思容與詩人零雨 合作溫暖專輯《女兒的九十九種藍》
2025/08/15 -
舞台上演馬拉松比賽?《奔跑者》搬跑步機進劇場,顛覆你對馬戲的想像
2025/08/14 -
2025南國漫讀節/一年一度的美好文化體驗,絕對值得你動身啟程
2025/08/14 -
京都teamLab美術館10月開幕!以「Biovortex」為概念、新作日本首亮相
2025/08/11 -
必看「透納」展!策展人伊莉莎白.布魯克:不只呼應當代,更存在永恆性
2025/08/11 -
沙漠地帶的紛雜淡香:摩洛哥的鹹檸檬雞塔吉鍋/溫若涵
2025/08/11 -
高級食材與家常感的撞擊:巴塞隆納的鮪魚韃靼/迪拉
2025/08/11 -
北美館2025 TFAM年度個展「徐瑞謙、李紫彤、彭弘智、柯良志」一次展出
2025/08/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