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量「常玉」餐酒tasting menu登場:史博館攜手unDer Lab劉欣蓓操刀,細膩演繹傳奇人生與畫作
常玉畫作自90年代至今熱潮不輟,風格獨一無二、畫作數量稀缺,其在國際拍賣現場屢創天價紀錄,目前擁有最多常玉作品的公共收藏就在國立歷史博物館,而史博館亦積極推廣常玉的圖像授權,在2018年與服裝設計師周裕穎(Justin)合作中,常玉畫作化為走秀模特兒身上的新裝,在紐約時裝周一砲而紅。
今年史博館再次跨界嘗試新玩法,攜手衣櫥餐酒館Bar Manager劉欣蓓(Pei)及其個人品牌unDer Lab團隊擔任食物設計,於台北酒吧「無向 Bar Without」展演餐酒tasting menu,Pei爬梳考究常玉的傳奇人生與畫作,從視、聽、觸、嗅、味五感,加上情感建構完整體驗,在史博館精選商城滿額即可報名參加,目前僅限量開設4月17日、18日兩個場次。
2017年常玉作品屆滿50年著作財產權保護期,史博館將其作品數位化後成為資料庫、推廣圖像授權,讓更多人得以接觸到常玉。史博館文創行銷組組張錦莉表示:「可惜的是,除了學術研究之外,很少人會去使用,其實像故宮、國外博物館的圖像授權行之有年,因此我們一直在思考如何將作品推行到各個生活品項上。」史博館近年最著名的圖像授權合作案例,就是與服裝設計師周裕穎(Justin)在2018春夏紐約時裝周的合作,將14張常玉畫作設計成37套新裝。張錦莉指出,史博館近年陸續與30至50家品牌合作1,000件圖像授權商品,在史博精選商城上面可以看見300多件商品。
Pei在餐酒領域擁有豐富經驗,她坦言將藝術情感扣接食物設計反而是最具挑戰性的地方,因此花時間深入調研常玉的人生、喜好與作品,「常玉是個相當特別的藝術家,不像其他中國畫家在異鄉學成歸國後,畫戰爭、大山大海,希望將畢生才華貢獻給國家,常玉反而關注生活景物與浪漫情感,尤其畫作深具中西合璧的個人美學,在作品中感受到他並不愛說大道理,反而只是單純喜歡畫畫、很chill的人,景物看得見中國影子,技法卻相當西方,這種矛盾感、反差萌很吸引我。」
#富足年少:四川富貴人家與日本旅居經驗
Pei將常玉的一生化為三個階段,設計出三套餐酒tasting menu。當體驗者一入座,會先奉上白玉蘭花茶,甦醒味蕾,才上第一套「富足年少」。Pei分享,常玉出生富貴人家,青年時期短暫旅居日本,我們結合兩者表達少年時期意氣風發、輕快自由的感覺。調酒上,團隊選用清酒作為基底,帶出輕柔米香,酒體吸附柴魚萃取與番茄元素,並放入四川人日常飲用的茉莉花茶,杯緣擺上一朵韭菜花,木質調結合蔬菜鮮甜,喝起來輕盈爽快,是一款開胃香檳氣泡酒。
餐點部分,擺盤帶有懷石風,建議從右而左一一入口。右邊,選用新鮮竹莢魚,炙燒後釋放油脂鮮甜,以柚子鹽與紫蘇妝點;中間,晶瑩剔透的鮭魚卵堆疊於豆腐上,淋上帶有果醋、果乾香氣的日式傳統醬油,透過中庸滋味鋪陳下一道;左邊,豐厚清爽的滷牛腱以小黃瓜包裹,呼應調酒杯上那一朵韭菜花,這一道同樣加入韭菜花,並淋上些許胡麻醬調味。
#粉色巴黎:巴黎人生與女體迷戀
第二套「粉色巴黎」,Pei擷取常玉在巴黎的輝煌巔峰時期,與其對於女體的迷戀、經典裸女畫作,並選用作品《人體》轉寫盤盛裝。第二套餐點選用紅酒果凍襯底,鋪疊上西洋梨,以及橄欖油、希臘優格等食材製作而成的冰沙,上面刨上烏魚子粉,帶出鮮甜甘味,象徵巴黎那段豐沛時光。有趣的是,體驗者還可以拿起裝入經典調酒「柯夢波丹」與「蜂之膝」風味果膠的紅、黃油畫管,在「擠顏料」加入調味的過程,就像參與繪畫常玉《人體》般,可以自由揮灑。
調酒呼應餐點,著重果香,選用法國蘋果白蘭地、東方美人茶,並結合乳清與蜜桃新鮮果泥,透過調酒技法Rolling(滾動、翻動),類似拉茶的翻打動作中,產生大量泡沫、注入空氣感,在口腔中轉譯出女體柔滑蓬鬆的觸感、香甜飽滿的酒體,最後擺上帶有神秘香料風味的番紅花絲點綴,和餐點中的烏魚子香氣相輔相成。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苦澀孤寂:窮困潦倒的晚年
第三道與甜點品牌TwoMONTHSperYEAR合作。上桌前,吧台人員以熱水注入預先放好乾冰的花瓶,瞬間煙霧傾瀉而出,甜點與調飲在香氣中上桌。
此套餐酒考究常玉曾在鏡子作畫的事蹟,因此透過白可可刷白於鏡面作為甜點盤器,像石頭也如雪白冰山的甜點本體,改編自法式檸檬塔,上面站著以果泥摺出的細緻黑馬,傳遞晚期風景畫中的動物姿態,鏡面留白、反射效果增添遼闊孤單之感。法式檸檬塔與調飲中的廣藿香基調,苦中帶甜,餐飲風味上皆融合了一點木質調的元素,象徵常玉曾被稱作是「一株栽在巴黎的中國盆栽」的意境。
綜觀三套餐飲搭配,Pei分享:「第一套以常玉背景為設計主軸,第二套、第三套開始融入常玉作品至食飲設計中,在活動現場亦掛上常玉的《斑馬》、《裸女》、《荷花》與《靜物》數位微噴畫作;佐餐音樂上也有巧思,譬如第一套搭配日式鋼琴,播放日本近代音樂大師久石讓、坂本龍一的作品,第二道則是法式香頌樂曲,第三道則播放帶有寬闊寂寥意象的音樂。」
了解更多內容及參與方式請查詢史博館精選商城線上策展。
最新文章
北美館《大遷徙:盧明德》半世紀創作回顧:Media is Everything,穿越方舟邁向媒體解放
2021/04/21專訪一日茶道創辦人黃禹銘╳藝術家范承宗:竹藝新作《Bamboo Forest》文博會亮相,走入竹林,讓五感再發現
2021/04/21草間彌生特展於紐約植物園登場!「跳舞南瓜」、「我想飛向宇宙」首度亮相,帶來希望與幸福感
2021/04/20【表演藝術入門課】給劇場新手關於「小劇場」的3個關鍵字
2021/04/20花的美麗,她只是吿訴你——《植物情人》,台灣第一本水彩古典植物畫
2021/04/19《印象・莫內—光影體驗展》6月松菸登場:一腳踏入18位印象派大師巨作,5公尺巨幕沉浸式藝術體驗
2021/04/16華語歌詞症候群/捕捉情感裡每一次忽明忽滅火光的李焯雄
2021/04/14專訪《當男人戀愛時》邱澤:想角色所想的,然後走路,你會走到他的姿態,你跟他之間的甜蜜點
2021/04/13揮下正義大旗之前,我們能理解多少──台灣紀錄片《我的兒子是死刑犯》的人間絮語
2021/04/08專訪劉若英/從為愛痴狂走到各自安好的孤單代言人
2021/04/07我與熱衷買房的父親──台灣紀錄片《買房子賣房子》鏡頭下的世代對話與衝突
2021/04/07台灣的高山,帶我進入異世界——日本攝影師小林賢伍的深情凝望
2021/04/02限量「常玉」餐酒tasting menu登場:史博館攜手unDer Lab劉欣蓓操刀,細膩演繹傳奇人生與畫作
2021/04/01跟著紀錄片《男人與他的海》重新注視海洋:不只是男人的海,更是台灣人的海
2021/04/01鄒駿昇策劃《Home Town Taiwan》線上插畫展:集結湯士賢、洪添賢、米力共33位台灣插畫家,疫情下溫暖問候全世界
2021/03/30「國家攝影文化中心臺北館」試營運:3檔展覽登場,600幅珍稀臺灣影像曝光、「塵與時」世界巡迴終站
2021/03/30政治正確的打開方式:Netflix自製劇《柏捷頓家族:名門韻事》
2021/03/29國片《複身犯》的人性思辨,失去社會連結的當代孤獨
2021/03/29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