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北美館《大遷徙:盧明德》半世紀創作回顧:Media is Everything,穿越方舟邁向媒體解放

2021-04-21 18:47 翁家德

藝術家盧明德引用「大遷徙」及「媒體解放」的精神貫穿8個展間,作為他個人創作歷程、...
藝術家盧明德引用「大遷徙」及「媒體解放」的精神貫穿8個展間,作為他個人創作歷程、觀察藝術時代脈動及人與自然關係三個面向的展現。 圖/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走進北美館展場,映入眼簾是一個巨大的貨櫃,藝術家盧明德緩緩地說著,這是從家鄉工業港都高雄來的貨櫃。這個入口意象就像大遷徙下,乘載生命萬物起源的方舟。盧明德是80年代台灣當代藝術的重要先鋒之一,引進跨領域、跨媒材的前衛思想。適逢台灣當代藝術的崛起、美術館與替代空間的萌芽,以及藝術家大量留學返台的高峰,盧明德預測藝術的進程將會是以媒體、環境、行為及記號為主體的方向發展。

藝術家盧明德1950年出生高雄,就讀師大美術系時期,受教於台灣前輩藝術家廖繼春、李石樵、廖修平等人,擅長以抽象表現主義技法結合強烈的「符號」特徵進行創作。而後,盧明德赴日研習綜合造型,接觸更多當代藝術複合媒材的表現形式,受到麥克・魯漢(Marshall Mcluhan)提出的「媒體就是訊息(The medium is the message)」、山口勝弘的媒體轉換分期,以及波依斯(Joseph Beuys)社會雕塑等概念啟發,這些衝擊都帶給盧明德的創作觀點極大影響。

藝術家盧明德擅長運用拼貼挪取的手法,以及現成物件的揀選,作為傳達意念的訊息載體。...
藝術家盧明德擅長運用拼貼挪取的手法,以及現成物件的揀選,作為傳達意念的訊息載體。 圖/翁家德攝影

留學日本也是盧明德創作生涯最重要的一次大遷徙,它讓盧明德的創作思維從早期「純粹性符號繪畫」轉化到「材質語言」的表現,進而發展出「複合媒體藝術論」的理論架構,開啟「一切是媒體」的自由向度與時代意涵。此次北美館個展《大遷徙:盧明德》展出作品多達100餘件、1970年代至今的精彩創作,包含平面繪畫、錄影裝置、立體雕塑、空間裝置、現成物件的使用和文獻手稿等,為50餘年來創作的大規模回顧。

盧明德分享,包浩斯的跨域概念對他影響甚大,打破領域之間的界線,並解放媒材的約束。本次展出一件由霓虹燈書寫的經典作品《Media is Everything》宣告媒體時代的來臨,成為一個藝術創作典範的轉移,從平面性構成轉向了媒體解放的藝術年代。此外,本次展覽亦邀請河床劇團藝術總監郭文泰擔任展場設計統籌,並首次嘗試《花間迷走》球幕影像裝置,打造被盧明德稱為「動畫的大遷徙」的作品,其以劇場視角進行空間轉譯,將多年來的符碼記憶以迷走神經連結的概念,表現植物昆蟲鳥獸的共生與和諧,並展現其創作軌跡的縮影,透過視覺、光線、聲音等元素營造出沉浸式的五感體驗。

經典作品《Media is Everything 媒體是一切》(1986)宣告媒...
經典作品《Media is Everything 媒體是一切》(1986)宣告媒體時代的來臨。 圖/翁家德攝影

《花間迷走》球幕影像裝置,被盧明德稱為「動畫的大遷徙」。 圖/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花間迷走》球幕影像裝置,被盧明德稱為「動畫的大遷徙」。 圖/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藝術家盧明德最後分享,近期的作品轉向以手繪動、植物符號為主的創作方向,表現回歸人的本質、回歸自然的「大遷徙」。他描繪各種植物作為符碼,並以圖鑑式的線條,隱喻著當今社群活動與網絡運用的面貌。同時以《如果生態不再是符碼?》系列中全新作品的提問,開啟創作上媒材遷徙的自問與反思。盧明德企圖消弭藝術跟生活的界線,在此藝術「大遷徙」最終回歸的是人的溫度,人生的「大遷徙」最終回歸的是自然。

盧明德《生態符碼大壁畫》,2021,限地製作。 圖/翁家德攝影
盧明德《生態符碼大壁畫》,2021,限地製作。 圖/翁家德攝影

台北市立美術館《大遷徙:盧明德》

2021.04.17-2021.07.18 台北市立美術館二樓2A、2B展覽室

推薦閱讀

高雄市立美術館重新開館:美國錄像藝術先鋒 Tony Oursler 首度亞洲大型回顧展《黑盒-幻魅於形》

最新文章

2023臺灣文博會空總展區「戶外工藝展館」,展亭由林聖峰建築師與徐暋盛工藝師共同...

2023臺灣文博會9/22-10/1展出!「空總展區」攻略一次看

2023/09/25
Hiro Hiro Art Space《士兵》。圖|Hiro Hiro Art ...

9月九檔新展覽!台北、台中、嘉義藝術空間總整理

2023/09/23
2023基隆潮藝術9/28正濱漁港開展!10組作品從海光介面探索海港城市。圖|2...

2023基隆潮藝術9/28正濱漁港開展!10組作品從海光介面探索海港城市

2023/09/23
早在1990年出道的任賢齊,許多人稱其為「平民天王」,一方面是來自他的全才,影視...

專訪任賢齊/永保年輕的赤子之心,人生一直「在路上」

2023/09/23
似人非人performance。 圖/台北國際藝術村提供

賴俊廷個展台北國際藝術村展出!以「似人非人系列」打開電幻知覺的藝術探索

2023/09/22
徐書涵的微型個展「山中精靈 A Spirit in the Mountains」...

裏山x平藝術空間最新展覽「山中精靈 A Spirit in the Mountains 」:藝術家徐書涵的奇幻世界

2023/09/22
2023原創基地節SONGYANLAND FESTIVAL《松菸LAND:共享變...

2023原創基地節10/6-10/15松菸展出!響應白晝之夜推夜間文史走讀、偽考古藝術等星光體驗

2023/09/19
南竿【島嶼風景】計畫2023馬祖國際藝術島以國際視角帶來深沉的提問。圖|中華文化...

南竿【島嶼風景】計畫!2023馬祖國際藝術島以國際視角帶來深沉的提問

2023/09/17
富藝斯秋季拍賣台北預展9/16-9/17台北BELLAVITA「藝文空間」亮相!...

富藝斯秋拍台北預展:奈良美智《不就是不》首登拍場!一睹當代藝術大師與新銳之作

2023/09/15
FOCASA助陣2023臺灣文博會掀高潮!雙馬戲篷、匯聚30組團隊、連續10天、...

FOCASA馬戲藝術節現身台北!集結30組團隊百場演出、全白馬戲篷首度亮相

2023/09/15
東引【迴島嶼吧】2023馬祖國際藝術島,由蔡沛原接棒召喚大家回島。photo b...

東引【迴島嶼吧】計畫!2023馬祖國際藝術島由蔡沛原接棒召喚大家回島

2023/09/14
秋天藝術節有知名編舞家楊・馬騰斯舞作《任何搞分裂的企圖都將以粉身碎骨告終》,以及...

編舞家楊・馬騰斯×獨立樂團農村武裝青年——以不同藝術形式不同語言,卻都堅持抗爭那些「記憶中的黑夜」

2023/09/14
音樂劇演出片段。 圖/C MUSICAL提供

《拉赫曼尼諾夫》韓原創音樂劇首度來台!回顧天才作曲家拉赫曼尼諾夫的人生故事

2023/09/13
《布魯斯瑪莉 Bruce Marie》以獨創泡沫橡膠(海綿)戲偶,杜達.派耶瓦在...

荷蘭偶戲《布魯斯瑪莉 Bruce Marie》台灣首演

2023/09/12

2023 Camping Asia/站在當代潮流最前沿! 北藝中心攜手香奈兒 2023 Camping Asia 共創下個世代的未來藝術學苑

2023/09/12
《我是紅》是萬吉魯.卡穆尤以她 2005 年的獨舞作品《Spiral》為基礎,與...

2023Camping Asia【策展人林人中】為台灣表演藝術打開一扇國際之窗

2023/09/12
編舞家瓦旦・督喜。圖片提供/TAI身體劇場

2023Camping Asia【藝術家瓦旦.督喜】帶著前人的思想,活出自己的生活與藝術

2023/09/12
編舞家林文中在今年度camping asia帶來鑽研多年的「流體技巧」課程。攝影...

2023Camping Asia【藝術家林文中】沒有標準,才能衝 撞出藝術的火花

2023/09/12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