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謝賀銘專欄/聲塵】疫情時代,獨立電台再起:集結創作者發聲的Refuge Worldwide

2021/06/22 謝賀銘

獨立電台所串起二戰後歐洲電台賦予節目製播者創作自由度的實驗精神。 圖/擷取自refugeworldwide.com
獨立電台所串起二戰後歐洲電台賦予節目製播者創作自由度的實驗精神。 圖/擷取自refugeworldwide.com

權威性的實驗音樂與聲響月刊《The Wire》,在今年七月號推出了名為「Radio Activity」的特別企劃。藉由這個引用自德國電子音樂先驅Kraftwerk專輯名稱的標題,來探討「電台」於疫情/後疫情時代的再起,並引薦了於全球各地傳遞非典型之聲的百家獨立電台

在我看來,當前這些獨立電台所串連起的,是接近二戰後歐洲電台賦予節目製播者創作自由度的實驗精神:每段節目裡主導的,並非傳統商業電台中的電台DJ或主持人以及製作人,而較像是一位或一組選曲者、策展人或藝術家,在一集節目的時間框架裡,透過音樂及聲響(或人聲)來構建出一回獨特的聽覺體驗。無論這個聽覺體驗是接近於舞場裡兼具律動性與音樂性的、曲曲相連的DJ set,或是以歌曲編排來傳達特定主題的敘事體mixtape,乃至於現場演出的轉播或紀錄、或抽象的聲響拼貼/音景塑造/田野錄音,當下的獨立電台強調「廣播」(Broadcasting)除了提供資訊,也能創造出超越視覺、而專屬於聆聽的多重愉悅。

英國月刊《The Wire》在今年七月號推出了名為「Radio Activity」的特別企劃,探討「電台」於疫情/後疫情時代的再起。 圖/擷取自thewire.co.uk
英國月刊《The Wire》在今年七月號推出了名為「Radio Activity」的特別企劃,探討「電台」於疫情/後疫情時代的再起。 圖/擷取自thewire.co.uk

這類多半透過網路放送、可能每周只有特定播放時段的獨立電台,除了根基於二戰後歐洲電台的聲響藝術性(比方當時西德廣播公司成立了電子音樂錄音室),也可溯源到60年代的美國本土廣播。當時一位常被要求得播放Top 40排行金曲、被惹怒到在滾石雜誌撰文批評主流電台制度的DJ-湯姆多那修(Tom Donahue),移駕到了極為小眾的外語電台KMPX編排節目,但他橫跨爵士、迷幻搖滾、民謠的選曲,以及挑出非主打的專輯曲目來播放的走向,意外地聚集起一票死忠聽眾,名聲傳出了電台所在的舊金山區之外。這不但讓那時的KMPX演變為美國第一個「另類」或「地下」電台,多那修也被推崇為開拓出電台節目「自由形式」的關鍵人物 (他也因此入選了搖滾名人堂)。

時至今日,像是創台剛滿十年的倫敦網路電台NTS Radio,便以融合各種音樂可能性、無關商業利益的自由形式電台(Freeform Radio)為原型,成為樂迷尋得各時代、各文化裡的隱藏版好歌,以及沉浸於聲響實驗的虛擬聖地。而立足柏林的全新線上電台Refuge Worldwide,於節目安排上與NTS Radio極為相像,有多位知名地下舞場DJ與獨立音樂人駐站,且可線上即時收聽也可回聽單集節目。但與NTS Radio同屬非營利社區電台(Community Radio)的Refuge Worldwide,更將社區電台喚起社會意識、聚集群眾力量的目標徹底實踐。

立足柏林的全新線上電台Refuge Worldwide。 圖/擷取自refugeworldwide.com
立足柏林的全新線上電台Refuge Worldwide。 圖/擷取自refugeworldwide.com

Refuge Worldwide本就由非營利組織與弱勢單位募款平台Refuge所創立,節目製播群包含了各種族、文化、性別,並透過多元化的原創節目(亦穿插了訪談型Podcast)來吸引聽者付費訂閱,以讓款項能直接捐贈進當地慈善機構。而在疫情迫使眾人駐留在家的此刻,Refuge Worldwide此些線上獨立電台,便集結了亦處於疫情困境的創作者們,從自家透過網路發聲,同時引導著聽者持續關注世界各角落的社會議題,又或是讓我們自私一點,點開某集節目,獨行於一處人文樂景,又或者獨舞於一場臥房派對。

Refuge Worldwide此些線上獨立電台,集結了亦處於疫情困境的創作者們,從自家透過網路發聲,同時引導著聽者持續關注世界各角落的社會議題。 圖/擷取自refugeworldwide.com
Refuge Worldwide此些線上獨立電台,集結了亦處於疫情困境的創作者們,從自家透過網路發聲,同時引導著聽者持續關注世界各角落的社會議題。 圖/擷取自refugeworldwide.com

逛逛Refuge Worldwide?這邊請

◎責任編輯:胡士恩

聲塵

【謝賀銘專欄 / 聲塵】指間的沈響:Ellen Fullman的長弦樂器

【謝賀銘專欄 / 聲塵】指間的沈響:Ellen Fullman的長弦樂器

2020/09/16
【謝賀銘專欄 / 聲塵】另一種聲音敘事-廣播劇的變形與延續

【謝賀銘專欄 / 聲塵】另一種聲音敘事-廣播劇的變形與延續

2020/07/28
 【謝賀銘專欄 / 聲塵】晨鳴與共-後疫情中,點聽一首首Bird Song

【謝賀銘專欄 / 聲塵】晨鳴與共-後疫情中,點聽一首首Bird Song

2020/08/31

最新文章

南美館展覽「鹹鹹的風飛沙.鹽分地帶美術家的歸返」,以臺灣鹽業終章後的美術返鄉記憶...

「鹹鹹的風飛沙」南美館登場!集18位「鹽分地帶」藝術家以創作回應土地

2025/07/03
鬼才魏斯安德森的個人大展巴黎登場!法國電影資料館的致敬與回顧。圖|地下電影

鬼才魏斯安德森的個人大展巴黎登場!法國電影資料館的致敬與回顧

2025/07/03
奈良美智金瓜石6/28瑞芳台電金水基地!歷來最多作品展出。圖|文化總會、台灣電力...

奈良美智金瓜石6/28開展!瑞芳台電金水基地歷來最多作品展出

2025/07/03
雙手製造舞團以細膩的手部動作,穿梭於《從指尖開始》中的各種場景及歷史事件。©Ju...

《從指尖開始》以雙手演繹微型史詩,引領大人小孩深入宏觀世界

2025/07/02
桃園市立美術館與新加坡國家美術館首度攜手跨國合製,推出兒童藝術特展「在藝術中遇見...

「在藝術中遇見大自然」桃兒美館展出!跨國合製邀臺、新5位藝術家現地創作

2025/07/01
勞勃阿特曼的《外科醫生》是他的成名經典之作。圖/國家影視聽中心提供

百年紀念,回顧鬼才導演勞勃阿特曼十部生涯代表作

2025/07/01
臺灣第一代水彩畫家、現代美術推手倪蔣懷紀念展北美館登場!以八大展區細說藝術家礦業...

臺灣現代美術推手「倪蔣懷紀念展」北美館登場!八大展區一窺時代風貌

2025/06/30

以花創造夢境,在朦朧中有序生長——插花週記 江曼郁

2025/06/29
威廉.透納作品,藍色瑞吉山之日出(The Blue Rigi, Sunrise)...

英國最偉大畫家威廉透納特展 謝哲青談「光之先知」的藝術革命與時代意義

2025/06/27
udn-loadin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