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館長的超級任務】忠泰美術館總監黃姍姍:善用數位工具、精進線上體驗,已是策展必備工作

2021/07/07 劉祥蝶 Show.D

疫情休館不休息!美術館長的超級任務:《500輯》邀請多位美術館館長/總監,談談疫情下美術館的全面進化,這段期間他們如何應變?做了哪些新嘗試?並且提供最新展覽消息與未來計畫。


今年是忠泰美術館成立5週年,這間座落企業總部一、二樓的私人美術館,空間由日本設計大師青木淳操刀,識別系統則由菊地敦己設計,一直以來深耕台灣建築與國際接軌與對話。總監黃姍姍分享,過往無論是被伊東豊雄譽為「日本最有能量的新銳建築師」平田晃久,或美術館戶外公共藝術「大力助手」的芬蘭建築師Marco Casagrande,策展團隊會專程前去其工作室拜訪,同時建築師們也會來到美術館現場討論,展覽前緊密的交流與互通有無,「因為疫情,全部都轉為線上了,這點非常可惜。」

黃姍姍|忠泰美術館總監,日本國立東京大學文化資源學研究所博士課程修了,策展方向關注文化認同、歸屬等社會議題。
 圖/忠泰美術館提供
黃姍姍|忠泰美術館總監,日本國立東京大學文化資源學研究所博士課程修了,策展方向關注文化認同、歸屬等社會議題。 圖/忠泰美術館提供

「忠泰美術館專注於建築空間的推廣,『親身體驗』是非常重要的。」黃姍姍抱持正面思考,為了整個社會的相互保護,即便最近的討論聲浪欲將美術館提前微解封,仍該以給所有人安全享受藝術的環境為優先考量。

或許這與忠泰美術館真正的超前部署有關。5月8日《聚變:AA倫敦建築聯盟的前銳時代》甫開幕一週,立刻遇上三級警戒,「起初我們還滿樂觀地期待像去年一樣好轉,」黃姍姍回憶,直到五月底發現疫情情況比想像中還要嚴重,閉館情況可能會持續,團隊立刻分頭與借展單位溝通,6月3日就推出線上3D展間,除了展區與作品的介紹文字,搭配語音導覽,彷彿身歷展場的其境。

忠泰美術館空間由日本設計大師青木淳操刀,識別系統則由菊地敦己設計。 圖/忠泰美術館提供
忠泰美術館空間由日本設計大師青木淳操刀,識別系統則由菊地敦己設計。 圖/忠泰美術館提供

其實去年疫情比較緊張之際,忠泰美術館也曾暫時休館,將《SOS 拯救混凝土之獸!粗獷主義建築展》順延至夏季檔。「當時做了很多研究,觀察國內外美術館怎麼做。因此從去年開始,我們的每一檔展覽都會同步線上化。」爾後隨疫情舒緩而開放實體參觀,已完成的線上展覽就轉為內部使用。不過,即便沒有對外公開,團隊仍不懈建置每個展的線上展間,並不斷透過各種數位工具精進線上觀展的體驗,已是策展的必備工作。

「團隊已經操練一段時間,才能快速、有效率地完成。」黃姍姍不諱言,去年忠泰美術館就先行模擬了各種情境,包含假設開館期間觀眾確診,緊急關閉消毒的SOP作業流程、如何一一通知同時段同場觀眾等應對,甚至是新聞稿都已擬定完成,「我們做了很多準備,因為誰也無法預測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

《聚變:AA倫敦建築聯盟的前銳時代》展覽現場。 圖/忠泰美術館提供
《聚變:AA倫敦建築聯盟的前銳時代》展覽現場。 圖/忠泰美術館提供

《聚變:AA倫敦建築聯盟的前銳時代》線上3D展間。 圖/截圖自忠泰美術館
《聚變:AA倫敦建築聯盟的前銳時代》線上3D展間。 圖/截圖自忠泰美術館

疫情之後的全球美術館會如何改變,或許無法給出答案。黃姍姍說,好的一面可以從她任教的大學看見,各大館舍無法開館,反倒讓年輕學生更珍惜實體展館的經驗;而銀髮族群則可能透過疫情認識數位資源,原來google可以參觀全世界的美術館,進而發現新大陸。

黃姍姍認為,美術館在數位時代絕對無法被取代的本質,是因為「此時、此刻、此地」的獨特性,美術館所提供全面的體驗與感知,專屬於個人,無法透過他人分享或傳播。「就像第一次看到藝術品,經歷一個全新的空間,那種新鮮的臨場感,以及彌足珍貴的第一次震撼。」姍姍進一步補充:「回過頭來想,如同日常中看到各種梵谷畫作的複製品、二創,但是真正站到真跡的面前,還是一樣非常感動。」希望疫情結束之後,觀眾還是願意走入美術館。

目前已開展的《聚變:AA倫敦建築聯盟的前銳時代》,與預計於解除警戒後開展的《奧夫塞計畫:隈研吾個展》,忠泰美術館正在積極協調延長展出的可能性,尚需一點時間才能公布,在此之前還請多加利用3D展間的線上展覽吧!

◎責任編輯:胡士恩

推薦閱讀

【館長的超級任務】嘉美館館長賴依欣:製作Podcast,像個「發射台」創造對話

忠泰美術館《聚變:AA》建築展:庫哈斯、札哈哈蒂等大師手稿亞洲首展

好想去美術館

兩間心神嚮往的美術館,作家吳東龍:喜歡「HOKI MUSEUM」的細節,好想再去「十和田市現代美術館」

兩間心神嚮往的美術館,作家吳東龍:喜歡「HOKI MUSEUM」的細節,好想再去「十和田市現代美術館」

2021/07/07
【館長的超級任務】高美館館長李玉玲:重整空間,用40公頃園區重新定位

【館長的超級任務】高美館館長李玉玲:重整空間,用40公頃園區重新定位

2021/07/07
無需導覽也能感受,設計師方序中:五年一次的「卡塞爾文件展」,震撼了我

無需導覽也能感受,設計師方序中:五年一次的「卡塞爾文件展」,震撼了我

2021/07/07

最新文章

南美館展覽「鹹鹹的風飛沙.鹽分地帶美術家的歸返」,以臺灣鹽業終章後的美術返鄉記憶...

「鹹鹹的風飛沙」南美館登場!集18位「鹽分地帶」藝術家以創作回應土地

2025/07/03
鬼才魏斯安德森的個人大展巴黎登場!法國電影資料館的致敬與回顧。圖|地下電影

鬼才魏斯安德森的個人大展巴黎登場!法國電影資料館的致敬與回顧

2025/07/03
奈良美智金瓜石6/28瑞芳台電金水基地!歷來最多作品展出。圖|文化總會、台灣電力...

奈良美智金瓜石6/28開展!瑞芳台電金水基地歷來最多作品展出

2025/07/03
雙手製造舞團以細膩的手部動作,穿梭於《從指尖開始》中的各種場景及歷史事件。©Ju...

《從指尖開始》以雙手演繹微型史詩,引領大人小孩深入宏觀世界

2025/07/02
桃園市立美術館與新加坡國家美術館首度攜手跨國合製,推出兒童藝術特展「在藝術中遇見...

「在藝術中遇見大自然」桃兒美館展出!跨國合製邀臺、新5位藝術家現地創作

2025/07/01
勞勃阿特曼的《外科醫生》是他的成名經典之作。圖/國家影視聽中心提供

百年紀念,回顧鬼才導演勞勃阿特曼十部生涯代表作

2025/07/01
臺灣第一代水彩畫家、現代美術推手倪蔣懷紀念展北美館登場!以八大展區細說藝術家礦業...

臺灣現代美術推手「倪蔣懷紀念展」北美館登場!八大展區一窺時代風貌

2025/06/30

以花創造夢境,在朦朧中有序生長——插花週記 江曼郁

2025/06/29
威廉.透納作品,藍色瑞吉山之日出(The Blue Rigi, Sunrise)...

英國最偉大畫家威廉透納特展 謝哲青談「光之先知」的藝術革命與時代意義

2025/06/27
udn-loadin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