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席德進特展《歷史就是我們自己》池上開展:捕捉生命飽滿樣態,歷史有另一種寫法

2021/09/13 翁家德

2021年逢席德進逝世40周年,台灣好基金會邀請策展人谷浩宇於池上穀倉藝術館策畫「席德進特展」,並梳理席德進的年表與相關史料。 圖/廖彥鈞攝影
2021年逢席德進逝世40周年,台灣好基金會邀請策展人谷浩宇於池上穀倉藝術館策畫「席德進特展」,並梳理席德進的年表與相關史料。 圖/廖彥鈞攝影

台灣年輕世代認識席德進,或許是來自作品〈紅衣少年〉或〈黃衣少年〉炯炯眼神下的英俊氣質,飽滿色彩所展現的青春、活力、野性,令人印象深刻。

藝術家席德進一生創作能量豐沛,作品多進入公立美術館典藏系統,另一部分則由民間私人收藏保存。今年逢席德進逝世40周年,台灣好基金會邀請策展人谷浩宇池上穀倉藝術館策畫兩檔「席德進特展」,上檔《歷史就是我們自己》呈現國立臺灣美術館、國立歷史博物館典藏作品,下檔《傳奇》則借重私人收藏。

甫開展的《歷史就是我們自己》共分為三個部分:由國美館典藏的13件油畫作品與10件紙上作品、由史博館典藏的9件紙上素描作品,以及由策展人團隊梳理的年表與日記、報導、投書等史料,讓觀眾能對照展出作品,進一步感受席德進曾寫下的這句:歷史就是我們自己。

屬於台灣這片土地的色彩

席德進有非常高超的繪畫技巧。1948年作品〈翁祖亮像〉是畫他的同學、好友翁祖亮,對比畫作旁的一小張照片,席德進筆下的年輕學生樣貌反而勾勒出人物的精神,畫風傳承中國第一代海歸西畫家的古典油畫筆觸,帶著印象派雷諾瓦的風格。

1952年席德進北上台北,立志成為一名職業藝術家。在〈翁祖亮像〉作品旁的〈站立少年〉是1956年以台灣本土男孩為題的作品,風格明顯轉變、用色鮮豔,紅、橘、藍、綠、紫等色交錯並沒有弄髒畫面,反而將色彩組織得十分出色,呈現熱帶地區陽光曝曬過的小麥膚色。

作品〈站立少年〉少年被太陽曬過的膚色,充滿陽光的熱度,有野獸派風格。
 圖/廖彥鈞攝影
作品〈站立少年〉少年被太陽曬過的膚色,充滿陽光的熱度,有野獸派風格。 圖/廖彥鈞攝影

1966年以台北男孩為題的〈青年像〉開始走入都會題材,寶藍色的夾克與淡紫色的背景,映照臉上自信神情,把屬於都會年輕人生命飽滿的樣態完美詮釋,策展人谷浩宇表示,「這是席德進色彩上了不起的天份。」

席德進筆下的台灣風土,雖然並非池上,但帶著水氣的墨色是台灣土地氣息寫照。〈風景〉、〈廟〉、〈荒原〉等作品呼應池上風光,蔣勳是如此詮釋,「當他畫台灣風景的時候,常常用英國水彩紙、法國的水彩顏料,並不是真正的水墨,我覺得這是席德進非常開創性的東西。」席德進從學院出身,卻沒有被技法綁架,反而開創貼近台灣土地霧氣特有的表現法。

《歷史就是我們自己》展覽現場。 圖/廖彥鈞攝影
《歷史就是我們自己》展覽現場。 圖/廖彥鈞攝影

歷史有另一種寫法

「如果用一個字來形容席德進的作品,就是生生不息的『生』,所有他筆下的山水、動物、植物,以及人物,都是一種生命的召喚。」策展人谷浩宇這樣說道。生於四川、畢業於杭州藝專的席德進,在1948年來到台灣、落腳嘉義任教,開始愛上這片土地,用畫筆觀察這片土地,對台灣這片土地的熱愛與追求,都映照在畫作中。

展名「歷史就是我們自己」出自席德進1970年代筆記的一句話,所謂歷史裡頭的「自己」對席德進來說,不單是年紀的領悟,也是作為一個人面對不同時代的探尋。如今觀眾透過席德進作品認識台灣60、70年代的社會樣貌,不是因為藝術家畫歷史事件,而是筆下描繪的土地、人物、生命,就是歷史。

蔣勳說,席德進畫的人物,有些是上乘社會、有些是市井小民,如果把他的人物畫連接起來,可以看到台灣社會非常有趣的人物剖面。 圖/廖彥鈞攝影  *提醒您抽菸有礙健康
蔣勳說,席德進畫的人物,有些是上乘社會、有些是市井小民,如果把他的人物畫連接起來,可以看到台灣社會非常有趣的人物剖面。 圖/廖彥鈞攝影 *提醒您抽菸有礙健康

柯文昌董事長希望觀眾透過這此展覽,重溫席德進留給台灣的文化啟迪和他對台灣土地的情感。 圖/廖彥鈞攝影
柯文昌董事長希望觀眾透過這此展覽,重溫席德進留給台灣的文化啟迪和他對台灣土地的情感。 圖/廖彥鈞攝影

台灣好基金會柯文昌董事長回憶,為何提議策畫席德進特展?「我始終記得年輕時看到席德進走進台灣的鄉村小鎮畫畫、攝影,他說自己熱愛台灣。這些年,我在鄉鎮裡行走工作,常常會想起席德進說過的話和他作品裡豐富的台灣意向。」

席德進筆下的人物,有上層社會、文人,或是市井小民,像是〈賣鵝者〉或是〈抽煙女子〉,獨樹一格的他,尤其對背離威權時代主流、農村轉型下到都會打工的小人物感到興趣,蔣勳出席開幕記者會時這樣註解,「歷史有另一種寫法,席德進紀錄了台灣當代社會重要一個轉型。」

一幅好的肖像畫能讓觀者延續畫面的想像,不單只是看見那個人,更能透徹到深層的人格特質;當觀眾能走入人物當下生活的時空,就如同「歷史就是我們自己」這般呼喚。

而能真實捕捉自己身處的時代,就是所有當代藝術家最偉大之處。

策展人谷浩宇分享,1965年席德進於巴黎北郊、在梵谷墓前熱淚盈匡地說,「梵谷我可以稱你做兄弟嗎?我可以跟你一樣做為一個為藝術犧牲、燃燒、至死不渝的一類人嗎?」 圖/廖彥鈞攝影
策展人谷浩宇分享,1965年席德進於巴黎北郊、在梵谷墓前熱淚盈匡地說,「梵谷我可以稱你做兄弟嗎?我可以跟你一樣做為一個為藝術犧牲、燃燒、至死不渝的一類人嗎?」 圖/廖彥鈞攝影

池上穀倉藝術館席德進展覽資訊

上檔《歷史就是我們自己》席德進特展

時間:2021.9.10~12.12,週一、二休館

地點:池上穀倉藝術館(台東縣池上鄉中西三路6號)

下檔《傳奇》席德進私藏展(尚未開展)

時間:2021.12.24~2022.4.3

地點:池上穀倉藝術館(台東縣池上鄉中西三路6號)

席德進

重返歷史,再創想像:北美館典藏展《秘密南方》中的冷戰視角與全球南方

重返歷史,再創想像:北美館典藏展《秘密南方》中的冷戰視角與全球南方

2020/08/07
國美館「席德進眼中的歷史場域」線上展!以寫生重現臺灣古建築之美

國美館「席德進眼中的歷史場域」線上展!以寫生重現臺灣古建築之美

2024/12/25

最新文章

專訪當日Peter Cook穿了件色彩繽紛的襯衫入鏡,他笑說這是太太去年送給他的...

走進MoCA「山/市」!專訪建築大師Peter Cook:我仍保有童心,仍然喜歡玩

2025/07/15
「走進漢聲」展區能透過十多幅經典封面與圖像,看見漢聲從封面設計、圖像精選、報導攝...

「漢聲五十五:本來.未來」展覽 一場獻給台灣老中青三代的文化行動

2025/07/14
今夏嘉義阮劇團首度以全新劇場行動計畫《噪音風暴—LOUDER》於7月18日至8月...

嘉義阮劇團《噪音風暴》7/18-8/24登台北空總!四齣台語劇場翻轉新想像

2025/07/14

連結萬物,是好奇的起點——Olafur Eliasson╳林怡華╳曾志偉 ╳500輯

2025/07/12
《多重影子屋》Multiple shadow house,2010。圖片提供/臺...

不要停止問「為什麼」:跟著Olafur Eliasson找到5個靠近藝術的方式

2025/07/12
〈Echoes of a Fold 摺色⁣〉(右耳) 賀羽薇陶展,於7月11日至...

賀羽薇陶藝展《摺色》朋丁登場!以平面繪畫手法融入全新詩意陶作

2025/07/11
被譽為「沉浸式藝術之父」紐約藝術家安東尼・麥考爾首次在台個展,7月富邦美術館登場...

倫敦泰特爆紅展覽!光之雕塑家安東尼‧麥考爾台灣首展富邦美術館7/26亮相

2025/07/11
綠美圖文化之森實景。臺中市立美術館開館首展《萬物的邀約》參展藝術家亮相!邀
臺灣...

中美館12月開館!首展《萬物的邀約》集70位藝術家共構藝術對話

2025/07/10
2025臺北藝術節將於9月11日至9月28日登場!今年以「超限動」(Reelin...

2025臺北藝術節「超限動」9月登場!8檔演出橫跨AI、生態神話多維度作品

2025/07/10
udn-loadin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