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感受海潮本質,重新看見風景:「2021香山濕地藝術季」開展,7組藝術作品特色整理

2021-10-08 15:16 文字整理/沈佩臻

藝術家王煜松《Tide潮汐的網》運用隨潮汐漲退而變動的地貌,感受無形而真實存在的...
藝術家王煜松《Tide潮汐的網》運用隨潮汐漲退而變動的地貌,感受無形而真實存在的自然力量。 圖/2021香山濕地藝術季提供

海岸溼地即展場,2021香山濕地藝術季以「海有來過」為主題,邀請7組藝術家與團隊,沿著台灣海峽西海岸總長15公里的國家級重要濕地進行創作,以潮湧潮退的動態場域作為敘事空間,演繹海岸線自然的歷史軌跡,旅人成為被看見的事物之一,透過不同觀看方式,觀者得以穿行於風景內外,海的痕跡、人的介入,讓本就存在的風景重新被看見。

本次藝術季演繹出一幅海洋文化、濕地保育與環境藝術共生的藍圖,邀請日本藝術家阿部乳坊(Abe Nyubo)、台灣藝術家范承宗王煜松、劉致宏、設計團隊「黑生起司」、地域文化品牌「見域工作室」與擷果創意共7組藝術家與團隊,創作時融入在地生活脈絡、風土姿態與文化信仰,7件作品座落於不斷流動生成的風景,嘗試將參與式藝術拉進社區,回應地方需求。

01. 范承宗|南港賞鳥區|Nesting Plan IV White wagtail築巢計畫IV白鶺鴒

藝術家范承宗向創作基地所棲息的自然動物建築師學習牠們的築巢方式,並以人類的構築材料與技藝詮釋,致敬存在牠們血液中、寫在土地裡、沒有教學天生就會的精采本能。

藝術家范承宗以作品《築巢計畫IV白鶺鴒》引發人們對濕地生態保育的關注與思考。 圖...
藝術家范承宗以作品《築巢計畫IV白鶺鴒》引發人們對濕地生態保育的關注與思考。 圖/2021香山濕地藝術季提供

本次創作根據南港賞鳥區的生態特色,有機自然的生態環境吸引候鳥進駐,一年四季裡有著大量鷺科、燕科、文鳥科等鳥種出沒之外,秋冬交接之際,還有數量可觀的雁鴨科鳥種。於此,他搭建了一座鳥巢裝置,歡迎人們走入其中歇息片刻,透過如鳥在巢的視角與體感,提醒著人們對濕地生態保育的關注。

藝術家范承宗作品《築巢計畫IV白鶺鴒》(Nesting Plan IV Whit...
藝術家范承宗作品《築巢計畫IV白鶺鴒》(Nesting Plan IV White wagtail)。 圖/2021香山濕地藝術季提供

02. 王煜松|海山漁港|Tide潮汐的網

這是一個潮汐捕捉計畫。由月球,地球及太陽相對重力作用引起,地球上水體的規律性高度變化稱之為潮汐,月球離地球較近,因此月球對潮汐漲落的效應大約是太陽的兩倍。台灣西部地區沿海,因地形較於平緩的緣故,造成海水漲退面積更大,潮間帶面積也較廣闊。

香山這塊土地所在之處,潮汐變化使這裡有時是海有時是陸地,從地圖上可以觀察到實際的陸地與圖上的形狀面積不太相同,這裡的地貌從未固定下來,豐富的生態環境就在這樣漲退之間不斷地循環,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作品以定置漁網做為概念,藉由看似無意義的潮汐捕捉計畫,去感受我們在這個宇宙所受的作用力。

隨著潮汐變化,藝術家王煜松的作品《Tide潮汐的網》時而浸於水中、時而位於陸地。...
隨著潮汐變化,藝術家王煜松的作品《Tide潮汐的網》時而浸於水中、時而位於陸地。 圖/2021香山濕地藝術季提供

03. 劉致宏|鹽水公園籃球場|The Waves逐浪

濱海的新竹香山鹽水一帶,北臨海山、南接鹽水港溪,是台灣首項填海造陸的海埔新生地,香山天后宮為鄰近的漁民信仰中心,而鹽水港聚落(鹽水里)在歷史上可回溯至清末以此聚落建立「鹽水港庄」等,證明了此處曾近海咫尺。本次藝術家劉致宏以鹽水公園過去濱海為圖像化發想,將一波波浪潮湧上岸際的漸層彩繪意象,連結球場上、公園裡的孩子們追逐跑跳,營造一處踏浪、逐浪與擁浪的場域,溫柔包覆,同時也更加認識了這塊土地的過去與現在。

劉致宏的作品《The Waves逐浪》位於鹽水公園籃球場。 圖/2021香山濕地...
劉致宏的作品《The Waves逐浪》位於鹽水公園籃球場。 圖/2021香山濕地藝術季提供

04. 阿部乳坊|賞蟹步道|旅人計畫:風與海 A Traveller : Will become the Wind and the Flow

《A Traveller : Will become the Wind and the Flow》是藝術家阿部乳坊「旅人系列」中第四件雕塑作品,在風與海之間,旅人側耳傾聽,聽著空氣中氣流湧動、海浪潮汐及螃蟹橫行的聲音,與此地的風、流與浪合而為一,觀者能夠透過這部作品對香山有更真切並溫柔的感受。

本次日本藝術家阿部乳坊將作品裝置於賞蟹步道上。 圖/2021香山濕地藝術季提供
本次日本藝術家阿部乳坊將作品裝置於賞蟹步道上。 圖/2021香山濕地藝術季提供

阿部乳坊的「旅人系列」作品探訪過充滿生命力的臨海小島、歷史山城、平靜的稻田,每一次旅人都與自然、天空、大樹、居民、野生動物及流動時光靜靜的相處,如今,旅人到了新竹香山。

藝術家阿部乳坊「旅人系列」中第四件雕塑作品《A Traveller : Will...
藝術家阿部乳坊「旅人系列」中第四件雕塑作品《A Traveller : Will become the Wind and the Flow》。 圖/2021香山濕地藝術季提供

05. 見域工作室、王阿福|美山社區|相同與不同

擁有富饒自然資源的香山濕地,在地居民與攝影師以相異的媒材和視角,呈現出相同與不同的「我與香山」。攝影師王阿福所創作的《過去蚵田裡Into The Oyster Farm》系列,記錄下美山社區的養蚵人家,從柏油路、沙灘到潮間帶,利用各式交通工具移動、運送蚵。

見域工作室與攝影師王阿福合作,透過多元視角記錄下美山社區的養蚵人家。 圖/202...
見域工作室與攝影師王阿福合作,透過多元視角記錄下美山社區的養蚵人家。 圖/2021香山濕地藝術季提供

不論柴油車碾壓沙灘無數次產生的胎痕,竹筏驅趕水流逐漸獨立的通道,亦或人的步伐,踩踏在蚵田間形成較厚實,且易於站立土壤,養蚵人用歲月及交通工具,刻畫潮汐和風雨也難無法抹去的紋理。

在地居民與攝影師以相異的媒材和視角展現「我與香山」。 圖/2021香山濕地藝術季...
在地居民與攝影師以相異的媒材和視角展現「我與香山」。 圖/2021香山濕地藝術季提供

06. 黑生起司|朝山舊海堤|The Rising Tide 海浪的痕跡

新竹因香山港繁榮成庄,百年天后宮護民興旺,舊時更有海水漲潮至宮門前,地方回味無窮。黑生起司設計團隊以「海浪痕跡」為設計發想概念,創作現地街道家具裝置藝術《The Rising Tide》,材質以金屬烤漆海浪色系:深藍、淺藍、白色三色,交錯連綿自成景,座腳造型來自觀察退潮後,潮間帶的意象——礁岩,連結紋理情感記憶。作品置於香山天后宮廟埕外圍舊海堤旁,提供當地居民與全國各地香客與遊客使用,在參訪百年莊嚴古剎之餘,可坐憩體驗爾時風情,感受香山濕地之美。

黑生起司設計團隊創作現地街道家具裝置藝術《The Rising Tide》,位於...
黑生起司設計團隊創作現地街道家具裝置藝術《The Rising Tide》,位於香山天后宮廟埕外圍舊海堤旁。 圖/2021香山濕地藝術季提供

07. 擷果創意|香山天后宮|平安符新演繹

香山天后宮為當地出海人祈求平安順利的重要信仰,同時也涵養了香山的土地、人文及生態產業。透過平安符的重新設計與詮釋,期待能從中感受更多故事及祝福。平安符以天后宮建築特色結合環境意象為設計理念,將三川殿屋脊與媽祖頭飾巧妙融合,同時保留其入口特別的螺紋抱鼓石及濕地生態的鮮明元素,搭配背景的浪花圖騰,展現專屬香山的想像與能量。

擷果創意重新設計香山天后宮的平安符。 圖/2021香山濕地藝術季提供
擷果創意重新設計香山天后宮的平安符。 圖/2021香山濕地藝術季提供

2021香山濕地藝術季:海有來過

展覽
日期|10月9日至10月24日

市集日期|10月9日至10月10日 13:00——18:00


展覽地點|新竹市香山區——賞蟹步道、美山社區、朝山舊海堤、香山天后宮、海山漁港、塩水公園籃球場、南港賞鳥區

推薦閱讀

慶典結束之後?藝術總監杜昭賢:漁光島藝術節只是討論的開端

北美館《感性機器》回顧藝術史路徑:從身體藝術到科技創作,形塑沉澱與釋放的場域

最新文章

新美館「穿山而過」戶外園區展登場! 圖/新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新美館「穿山而過」戶外園區展亮相!攜手六位藝術家呈現地景藝術之美

2025/01/17
寺尾哲也|曾任Google工程師八年,待過MTV、台北、東京。曾獲林榮三小說二獎...

寺尾哲也讀《我的天才夢》:我們擁有的,只有時間

2025/01/17
林蔚昀|作家,譯者。多年來致力翻譯推廣波蘭文學,於2013年獲波蘭文化部頒發波蘭...

林蔚昀讀《柯札克猶太隔離區日記》:瑣碎的日常書寫,是「生」的證明

2025/01/17
朱宥勳與盛浩偉近年在不同崗位上參與傳記工作,各有不同觀察。

傳記是一種對人性與事實的論證:作家朱宥勳╳盛浩偉

2025/01/17
台北當代藝術館新年首展「No Language」登場!
 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

突破語言框架!台北當代藝術館《No Language》展覽8大亮點作品搶先看

2025/01/16
《光聚》禹禹藝術工作室(左上)、《像與影的呢喃》周柏慶 × 何昆瀚(右上)、《光...

2025臺南月津港燈節15週年 1月18日開幕攜手國際藝術家綻放「光的年輪」

2025/01/14
臺北最大規模社宅公共藝術,盛大開展!「We Are Home 廣慈社宅公共藝術成...

臺北廣慈社宅藝術盛典!以18件創作 x 1座遷徙博物館揭藝術日常

2025/01/10
全民美術館新北美術館將於4/25正式開館! 攝影/濱田英明、圖/截自新北市美術館

新北市美術館4/25開館!全新亮點展覽「基進城市」、「新店男孩」搶先看

2025/01/10
田中達非常重視今年在台灣的展出,親自出席1/9的開幕記者會,並且在1/10舉辦開...

田中達也三度來台 人氣新作首度亮相台灣 展出逾160組全新藝術微型

2025/01/10

想與不想之間,不斷修行:陳懷恩談優人神鼓紀錄片《非想非非想》

2025/01/09
紙張以巨型尺寸的透視型態貫穿舞台,王榆鈞的筆觸經影像設計李國漢轉換,如河流如時間...

用聲音打開舞台的邊界:王榆鈞談《明 Dawn to Dawn》

2025/01/09
三十年來,鎌田治朗(Jiro Kamata)拆解並重新理解了來自世界各地、不同年...

高雄金馬賓館《天穹之眼》開展!鎌田治朗:人類都有穿戴光的慾望

2025/01/09
來自泰國的YONLAPA、FOLK9、KIKI、H3F等樂團,攜手台灣樂團問題總...

泰國樂團強勢席捲全台 YONLAPA、FOLK9、KIKI、H3F帶來聲音奇幻之旅《Buzzing Tour in Taipei》

2025/01/09
鄒駿昇首次以嘉義地景為靈感創作,構築出超越時空的魔幻小城。 圖/平凡製作 stu...

嘉義《+1+1+1》第三期亮相!鄒駿昇操刀封面以細筆插畫勾勒魔幻小城

2025/01/09
誠品生活全新創作「誠品生活台南」獨棟街邊大店預計今年第一季試營運,全店4層樓6,...

「誠品生活台南」空間3D圖首曝光!全新6000坪有機綠建築獲世界設計大獎

2025/01/08
國家影視聽中心精選5部XR作品,帶來特別企劃「XR 互動式:奇幻大冒險」。

...

「XR互動式:奇幻大冒險」精選5部國內外作品挑戰感官沉浸體驗

2025/01/08
第 17 屆「草草戲劇節」正式啟售!「以上與未滿」的曖昧之境,探索流動的邊界。
...

嘉義「草草戲劇節」3月登場!橫跨兩大展區、百場活動、表演、市集、展覽

2025/01/07
《Animage雜誌和吉卜力展》1/8台北華山開展!開箱上百件手稿、模型,與全球...

開箱《Animage 雜誌和吉卜力展》!上百件雜誌篇幅、手稿、模型一次看

2025/01/07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