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擊敗200部、36國VR作品,逢甲畢製《彼岸》入圍高雄電影節——專訪新銳創作者謝文毅

2021-10-23 03:46 沈佩臻

有別於以往,2021高雄電影節於線上、線下同步開跑,其中「VR競賽」邁入第4年,今年總計徵得225件來自36個國家的VR作品,最終決選出21部入圍作品,包含探討精神疾病的互動VR作品《分裂世界:我的秘密基地》,由英國女演員蒂妲史雲頓獻聲、一窺思覺失調症患者精神狀態的《哥利亞的思覺遊戲》,以及由凱特溫斯蕾配音的VR互動動畫作品《芭芭雅嘎:森林女巫》等細緻佳作。

不僅如此,仔細一看亦包含兩部台灣新銳創作,一是新媒體藝術家周東彥的《霧中》,藉由詩意鏡頭語言描繪同志三溫暖生態。另一部則是逢甲大學建築學院的畢製作品《彼岸》,由謝文毅、鄭鈞聯共同創作,他們除了運用建築設計專業,謝文毅更透過自學VR技術,在短時間內架構出龐大複雜的世界地圖,以虛擬實境作為敘事媒材,透過往生者的視角,踏上一場充滿未知的旅程,隨著景觀推進,探索虛實交錯、日夜難辨的神秘彼岸,成為入圍本屆「VR競賽」的亮點之一。

逢甲大學建築學院畢製作品《彼岸》,由導演謝文毅與共同創作者鄭鈞聯協同製作,並入圍...
逢甲大學建築學院畢製作品《彼岸》,由導演謝文毅與共同創作者鄭鈞聯協同製作,並入圍2021高雄電影節VR競賽。 圖/吳致碩攝影

500輯:請與我們聊聊自己,從建築設計背景如何進入VR領域?

謝文毅:一個建築設計背景的學生來做VR,這件事對大家來說可能有點奇怪,可是如果從影像方面來看,對我來說是滿順暢的過程。其實就讀建築設計之前,我比較著迷在影像上,我過去會花很多時間去畫「逐格動畫」,有時候甚至買一本字典來創作,一畫可能就花上一、兩個月。學生時代擁有滿多巨大的空閒讓我盡情創作,久而久之也培養了我對動態影像的敏感度。

大學階段其實是我很迷惘的時期,不管是家庭或其他因素影響下,讓我對影像工作這條路,產生無法養活自己的想像,因此先擱置在一旁,因緣際會下進入逢甲大學唸建築設計。大二時,我依舊對於藝術領域感到很好奇,那時候下定決心繼續打磨自己的影像能力,便開始把動態影像的創作從紙本轉向電子,自行摸索可能的媒材、技術和相關軟體,讓創作幅度寬廣許多。

在建築設計背景裡,這方面的資源相對來說沒有這麼充裕,從一開始很粗淺的影像創作,一直到攝影與VR,很多創作過程都是透過自學而來。在建築設計世界中,基本上以圖和模型兩種方法呈現,我漸漸意識到它們沒有辦法描述出想要拼湊出來的世界,所以開始在原有思維中,嘗試把喜歡的影像元素一點一點放進去。

謝文毅於去年參與台中國家歌劇院的「LAB X 青年創作工作室」,首次接觸VR,並...
謝文毅於去年參與台中國家歌劇院的「LAB X 青年創作工作室」,首次接觸VR,並開始製作階段作品《EMPTY》。 圖/吳致碩攝影

到了畢業製作那一年時,我開始想把這個世界觀架設出來,那時候我第一次有這個想法時,邀請了實踐大學服裝設計學系、東南科技大學表演藝術學系,還有我們逢甲大學的建築專業學院創新設計、電子工程等學系一起創作,挑戰做出一個實驗環境劇場作品《LOST 在熟悉處迷路》,也是首次將跨領域概念加進來。

踏出種種嘗試之後,漸漸意識到天外有天,對當時的我來說,藝術圈是存在於體系框架之外非常廣大的世界,所以產生了打破這道牆、找到出口後抵達外面的想法,2020年才會選擇參加台中國家歌劇院的「LAB X 青年創作工作室」,因此接觸到VR。

工作室的導師是新媒體劇場導演周東彥,一部分受他影響開始注意到VR這個創作媒材,另一部分是因為過往做影像與建築空間設計,所以相當習慣建構出一個又一個虛擬空間,想像把自己放入其中遊走的人體尺度,這些訓練成為接下來建構VR作品的重要起點,參加工作室之後,便完成了第一個VR階段作品《EMPTY》。此外,我向來喜歡透過攝影捕捉與詮釋更為平靜的內心狀態,或許反映了當下的心理狀態吧,我在創作中很常反映出這個面向。

500輯:《彼岸》在25分鐘裡,想談的是什麼樣的故事?

謝文毅:製作《彼岸》的過程中,具有非常複雜的思辨過程。一開始鈞聯建構了比較大方向的想法,他希望透過VR形式帶大家進入人們視線以外的建築空間,而那個世界反映出來的是我們現實社會中隱藏的黑暗面,若使用傳統建築媒材,比較難以帶領大家進入我們的假想世界和思考脈絡,所以我們透過VR來詮釋。鈞聯把建築空間建構出來後,我們開始去想像:「這個世界完整時的輪廓應該長什麼樣子?畫出地圖後,人們走進去又該如何體驗?」我們的工作就這麼開始了。

《彼岸》在談論藏在我們視線底下不同維度的世界,只有背負巨大精神壓力的人們,才會接受來自那裡的信號,並且跟隨這些信號穿過一個個難以辨別的邊界,而穿過邊界後才能到達「彼岸」這個地方,也才會知道這個地方的存在。觀眾戴上VR頭顯之後,就像得到一雙眼睛,這雙眼睛的角色是一名往生者,體驗過程中像是以旅客身份進行旅行與探索。

在《彼岸》裡,我們希望描述不同邊界之間停留與移動的經驗,片中討論了許多關於邊界的主題,包含「生」和「死」,透過建築型態都能清楚看見這件事;其他還有「夢境」與「現實」、「日」與「夜」等邊界,我們在作品中都做了大量實驗,而製作過程中也不斷拋出問號、隨時調整,像是「是否全程都必須採用第一人稱視角?有沒有可能換成第三人稱,感受會有何差異?」等,真的很好奇大家實際欣賞作品時,對於現實和夢境的判斷會如何思考。

戴上VR頭顯進入《彼岸》的黑白世界後,藉由往生者的視角,以旅客身份探索多重邊界間...
戴上VR頭顯進入《彼岸》的黑白世界後,藉由往生者的視角,以旅客身份探索多重邊界間的停留與移動,包含生與死、現實與夢境、日與夜等主題。 圖/2021高雄電影節提供

500輯:相較於其他敘事方式,《彼岸》以VR展現故事,在創作與製作過程中最大的挑戰與最新鮮的事分別為何?是否達成心中想要傳遞的意象?

謝文毅:其實我們今年3月才開始進入概念發想,6月就完成作品,《彼岸》其實只呈現出三分之二的世界,真正的地圖與世界觀比大家想像中複雜得多,其中一個挑戰是透過建築思維建構超現實故事,另一個挑戰是透過三人精簡團隊製作出這樣的作品,都是難度相對較高的環節。

一直以來創作與工作型態讓生活開始日夜顛倒,因為到了晚上會比較不受打擾,往往會有更高的效率,所以漸漸導致對生活的體驗大部分是夜晚冰冷的感受,無形間也植入在作品之中。而最讓我感到新鮮的是和鈞聯之間的創作火花,才有辦法在沒有限制的情況下,終於有機會讓完整而瘋狂的世界被架設出來。

最後呈現出來的成果大約達到心目中的90%,基本上算是很接近理想狀態。剩下的10%,一來是還有未呈現出來的世界地圖,另一個是過程中幾乎是我們慢慢吸收、自學,試著在有限資源下把最多的故事講出來。

《彼岸》背後擁有龐大完整的地圖與世界觀,謝文毅與鄭鈞聯透過建築思維建構出超現實故...
《彼岸》背後擁有龐大完整的地圖與世界觀,謝文毅與鄭鈞聯透過建築思維建構出超現實故事。 圖/吳致碩攝影

500輯:《彼岸》在黑白世界的一趟旅程中,流暢帶出人造物如建築、電車,也有自然畫面如海洋、植物,在平靜而流暢的轉場之間,極具詩意,引發哲思。創作時,影響或啟蒙你的人事物為何?

謝文毅:在製作《EMPTY》時,我以窗戶概念作為故事開端,其實它同樣也在《彼岸》出現,兩部作品之間有一個共通點,是以「旅行」貫穿觀影體驗,為什麼會這樣設計、執意要去做執著要做?完成作品後,我不斷回想自己為什麼有這麼強烈的意圖,不論是帶給大家,還是帶給自己,我後來認為那是對於旅行的渴望。

或許和相對傳統的家庭生活背景、九年一貫的教育制度有關,有很長一段時間裡,生活場景就是上學、回家、上學、回家,持續了好幾年,出門旅行這件事在童年生活中非常稀少,因此非常憧憬外面的世界,這樣的渴望對於一個孩子來說,後來選擇轉嫁到玩賽車遊戲,不為了升級,只因為能夠一直開著車像在旅行一樣,讓我覺得很美好。

《彼岸》中也有談到生死,一來不僅是死後的世界太神秘了,讓我非常好奇,我有時候會思考「為什麼我會在這個地方?」、「我是怎麼進到這個身體裡的?」、「出生之前都發生了什麼事情?」平常會做滿多諸如此類的胡思亂想。

《彼岸》將許多現實建物放進假想中的場景,建構出平靜冰冷的潛意識空間。 圖/謝文毅...
《彼岸》將許多現實建物放進假想中的場景,建構出平靜冰冷的潛意識空間。 圖/謝文毅提供

500輯:在本屆高雄電影節各項VR作品中,對哪些作品特別感興趣?

謝文毅:我很好奇《哥利亞的思覺遊戲》《輪迴》的完整體驗,這兩件作品概念上都和自己創作時的思考路徑很像。《哥利亞的思覺遊戲》在談一名長年受到思覺失調症困擾的男子,我們自己在做《彼岸》時也希望觀眾的視角能夠來自我們,或是能夠感受到精神壓力非常龐大的人們所經驗的世界是什麼。關於《輪迴》,我印象很深刻的是穿過隧道可以抵達某處的體驗,其實在《彼岸》也有描繪類似的過渡場景,像是透過一雙眼睛窺看到另一個世界的面貌。


2021高雄電影節XR無限幻境

2021.10.15 — 10.31

購票、租借資訊請點此,其他活動詳情請上雄影官網查詢


◎ 特別感謝:鬧咖啡 NOW coffee

推薦閱讀

2021高雄電影節開展:從台灣歷史到實驗藝術,6部新銳VR片單整理

動態自造實驗室創辦人李柏廷:真正有價值的,不在於機器,而在於想法的流動

VR創作者全明遠:去除鏡頭概念,用雙眼看世界

最新文章

紐約雕塑家羅娜・龐迪克 (Rona Pondick) 橫跨15年創作品個展「羅娜...

受卡夫卡《變形記》啟蒙!紐約雕塑家羅娜 · 龐迪克展覽5/11路由藝術登場

2024/04/25
富邦美術館開幕國際大展《真實本質:羅丹與印象派時代》洛杉磯郡立美術館典藏首度大規...

富邦美術館5/4開幕!倫佐.皮亞諾在台首作亮相,首展羅丹、印象派同步登場

2024/04/24
《在車上》、《邪惡根本不存在》音樂大師登台即興配樂!影展現場專屬限定體驗只在20...

2024台北電影節獨獻「濱口竜介導演 X 石橋英子配樂」創作計畫《GIFT》

2024/04/24
威廉.肯特里奇 William Kentridge首個展5月北美館登場。
 圖...

「威廉.肯特里奇」5月北美館亮相!聚焦「素描創作」以90+作品探索南非

2024/04/22
「極度日常」花房櫻作品《終於見面了》14呎巨型貓成為看海美術館新地標。圖|原物創...

極度日常屏東展8大亮點!看海美術館78件作品帶來貓狗溫暖日常

2024/04/22
出道超過 15 年的黃玠,一直擁有大批忠實粉絲支持,是台灣流行民謠音樂的代表性人...

民謠才子黃玠新專輯《一切平常》:令我焦慮的不是改變,而是如何保持不變

2024/04/22
七層樓高的藝術牆由GUCCI藝術家創作文字、並將由台南在地藝術家手繪完成。圖/G...

GUCCI ANCORA特展登陸南美館 聯手國寶級繪師顏振發打造7樓高藝術牆

2024/04/19
紅球臺南展出10天,最後一天4月7日在大南門。 圖片來源/紅球臺南 RedBal...

紅球臺南:10天10場限地藝術體驗,人們帶走了什麼?

2024/04/19
2022島作「陶作集」台北現場。 圖/島作提供

市集的重量——孫明華談島作:創造出「橫向的互看」,支持創作環境而不只是每一次買賣

2024/04/19
在台中中央書局舉行的週三讀書會已進入第五屆。邀請講書人根據不同單元,深度討論經典...

第五屆中央書局週三讀書會啟動 詹宏志:希望年輕人不要錯過讀書的好

2024/04/15
16屆以生活日常、大街小巷上隨處可見的「台灣街頭招牌」為主題,仔細觀察可發現展場...

讓書法成為一種生活風格!專訪第16屆台積電書篆大賞三位首獎得主

2024/04/15
©BIRD STUDIO/SHUEISHA

鳥山明的元氣彈——整個地球的讀者都投注了一小部分的生命

2024/04/12
為響應4月23日聯合國世界閱讀日,國立臺灣文學館臺北據點——臺灣文學基地,自4月...

臺灣文學基地「春日文學提案」母語舞作演出、手作市集4/20接力登場

2024/04/12
「2024粉樂町臺北當代藝術展」重新回歸!邀集15組國內外藝術家以「AWAKE ...

「2024粉樂町當代藝術展」登場!集15件作品創造城市「AWAKE一道光」

2024/04/12
北美館開放網絡計畫(TFAM Net.Open)挑戰虛擬載體的創作能量,開啟實體...

全新「北美館開放網絡計畫」首展「卷積」以3件新作挑戰虛擬創作能量

2024/04/11
現正上映的《莎莉Salli》不只邀來李英宏操刀電影配樂,更找他來擔任電影第二男主...

愛情喜劇電影《莎莉Salli》李英宏操刀配樂挑戰全新曲風!主題曲MV上線

2024/04/10
《給我愛過的前任們》比利時電影4月19日上映。圖|好威映象

《給我愛過的前任們》比利時電影!以88分鐘梳理現代愛情的矛盾關係

2024/04/10
日本新生代平面設計師、插畫家Yunosuke首度海外個展「FAR COAST」 ...

日本新生代插畫家Yunosuke海外首個展「FAR COAST」 4/3-4/21 台北boven登場

2024/04/03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