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重新定義玻璃沙漏,春室The Pool、設計師楊水源攜手合作:「half full half empty」續展至3月中

2022/02/15 沈佩臻

極細款粒徑300微米的玻璃細砂,經細縫自然往下掉落,製造出流沙瀑布般的傾瀉效果。 圖/朋丁Pon Ding提供、@adash_aaa攝影
極細款粒徑300微米的玻璃細砂,經細縫自然往下掉落,製造出流沙瀑布般的傾瀉效果。 圖/朋丁Pon Ding提供、@adash_aaa攝影

台北藝文平台「朋丁Pon Ding」自去年擔任新竹春室The Pool「+P STORE」空間與選物策劃,首度引入外部設計師進行微駐村計畫。設計師楊水源結合春池玻璃品牌概念,量身打造「half full half empty———看待玻璃的雙向方式」展覽,自1月中開展以來持續收到好評,朋丁決定展延至3月中旬,並邀請楊水源於2月26日下午在現場進行導覽,解析如何從拆解玻璃砂粒的循環流程開始,發展出一套擁有春室專屬工法的限量玻璃沙漏作品。

在玻璃回收廠,被碾碎的玻璃碎從高處落下,堆疊成透白綠色的清透砂丘,過程繁雜厚工。不停歇的機械持續運轉,將廢棄玻璃物件分門別類處理成能夠進入循環流程的小粒子單位,等待著重新被燒熔、賦予型態,再一次重新面世。透過這樣的重複循環,建立起關注重生的環境意識。

設計師楊水源與玻璃工藝師發展出一套擁有春室專屬工法的限量玻璃沙漏作品,於二樓「+P STORE」中進行首度店中店展示。 圖/朋丁Pon Ding提供
設計師楊水源與玻璃工藝師發展出一套擁有春室專屬工法的限量玻璃沙漏作品,於二樓「+P STORE」中進行首度店中店展示。 圖/朋丁Pon Ding提供

設計師楊水源自春室The Pool回收廠中擷取靈感,玻璃碎從高空中落下的動態意象,將其與沙漏的型態做結合,產品開發期長達半年,以駐村型式進駐春室一樓的玻璃工坊,與玻璃工藝師一同克服回收玻璃膏較難掌控的特性,開發出全新製程,且水準均質,帶來一系列專屬概念的限量周邊商品,於二樓「+P STORE」中進行首度店中店展示。

沙漏的靈感來自於春室「裝載各種可能性的透明容器」概念,撇除古老的計時功能,此系列作品從容器的角度來重新定義沙漏,完成品有栗子與圓柱兩款造型,分別命名為〈half full〉與〈half empty〉。典型沙漏採管玻璃直火加熱,做出輕薄帶有儀器感的準確外型,這兩款作品則用口吹玻璃為技法,先以口吹成型,再運用鐵鉗緩緩夾出向內的凹痕,過程中需進出窯爐數次,才逐步形成可供玻璃砂通過的細縫。

〈half full〉與〈half empty〉口吹玻璃成型,再以鐵鉗緩緩夾出向內的凹痕。
 圖/楊水源提供
〈half full〉與〈half empty〉口吹玻璃成型,再以鐵鉗緩緩夾出向內的凹痕。 圖/楊水源提供

極細款粒徑300微米的玻璃細砂,經細縫自然往下掉落,製造出流沙瀑布般的傾瀉效果。在不斷上下倒置、把玩的過程當中,封存於沙漏中的玻璃砂反覆地在兩端游走,象徵每一粒砂都能在循環中擔負起無法替代的角色,將春池玻璃致力結合回收與創造的理念,以具象而詩意的視覺表現,實踐在這輕巧的物件當中。

設計師楊水源說,作品取名〈half full〉與〈half empty〉,原意是描述人們看待事物或悲觀、或樂觀的立場。在不長不短的流沙過程中,希望讓人思考自己所見究竟是半空亦或半滿。

此系列作品從容器角度重新定義沙漏,有栗子與圓柱兩款造型,分別命名為〈half full〉與〈half empty〉。 圖/朋丁Pon Ding提供
此系列作品從容器角度重新定義沙漏,有栗子與圓柱兩款造型,分別命名為〈half full〉與〈half empty〉。 圖/朋丁Pon Ding提供

half full half empty———看待玻璃的雙向方式

展期|1/14(五)至 3/13(日)

地點|春室 +P STORE( 新竹市東區東大路一段2號2樓)

朋丁

攜手Bar TCRC、通庵熟成咖喱!實驗咖啡館「IN LAB」新食飲企劃,聚焦咖啡與它們的產地

攜手Bar TCRC、通庵熟成咖喱!實驗咖啡館「IN LAB」新食飲企劃,聚焦咖啡與它們的產地

2021/04/23
面對疫情,創意回擊:「SUPPORT YOUR LOCAL」串連街頭小店與藝術家,鼓勵支持在地店家

面對疫情,創意回擊:「SUPPORT YOUR LOCAL」串連街頭小店與藝術家,鼓勵支持在地店家

2021/07/12
「distractions!」線上展,周邊狂熱研究計畫:300件周邊博覽,聶永真、台通、張藝等10組名人也玩創意

「distractions!」線上展,周邊狂熱研究計畫:300件周邊博覽,聶永真、台通、張藝等10組名人也玩創意

2021/12/06

最新文章

專訪當日Peter Cook穿了件色彩繽紛的襯衫入鏡,他笑說這是太太去年送給他的...

走進MoCA「山/市」!專訪建築大師Peter Cook:我仍保有童心,仍然喜歡玩

2025/07/15
「走進漢聲」展區能透過十多幅經典封面與圖像,看見漢聲從封面設計、圖像精選、報導攝...

「漢聲五十五:本來.未來」展覽 一場獻給台灣老中青三代的文化行動

2025/07/14
今夏嘉義阮劇團首度以全新劇場行動計畫《噪音風暴—LOUDER》於7月18日至8月...

嘉義阮劇團《噪音風暴》7/18-8/24登台北空總!四齣台語劇場翻轉新想像

2025/07/14

連結萬物,是好奇的起點——Olafur Eliasson╳林怡華╳曾志偉 ╳500輯

2025/07/12
《多重影子屋》Multiple shadow house,2010。圖片提供/臺...

不要停止問「為什麼」:跟著Olafur Eliasson找到5個靠近藝術的方式

2025/07/12
〈Echoes of a Fold 摺色⁣〉(右耳) 賀羽薇陶展,於7月11日至...

賀羽薇陶藝展《摺色》朋丁登場!以平面繪畫手法融入全新詩意陶作

2025/07/11
被譽為「沉浸式藝術之父」紐約藝術家安東尼・麥考爾首次在台個展,7月富邦美術館登場...

倫敦泰特爆紅展覽!光之雕塑家安東尼‧麥考爾台灣首展富邦美術館7/26亮相

2025/07/11
綠美圖文化之森實景。臺中市立美術館開館首展《萬物的邀約》參展藝術家亮相!邀
臺灣...

中美館12月開館!首展《萬物的邀約》集70位藝術家共構藝術對話

2025/07/10
2025臺北藝術節將於9月11日至9月28日登場!今年以「超限動」(Reelin...

2025臺北藝術節「超限動」9月登場!8檔演出橫跨AI、生態神話多維度作品

2025/07/10
udn-loadin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