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積木世代/嘉義市立美術館館長賴依欣:不被框架拘束,誘發突破性思考

2022/02/17 釋俊哲

編按:由嘉義市政府主辦、第二屆有事青年節活動主題為「積木世代」,積木的玩法千變萬化,各種形狀隨人發揮想像力搭建,沒有所謂的正確步驟需要遵循。這個世代的有事青年正是如此,願意為了追求更好的自己快速質變,從不規則的模式中找尋人生準則。

2020年10月開館,嘉義市立美術館(以下簡稱嘉美館)在短短不到2年間成為台灣高人氣美術展館,除了具備「畫都」的悠久歷史,嘉美館館長賴依欣,絕對會是幕後的重要舵手之一。

嘉義市立美術館館長賴依欣,除了擁有長時間的各地策展經驗,並點出青年返鄉扣除時間之外的重點提示。圖/嘉義市立美術館提供
嘉義市立美術館館長賴依欣,除了擁有長時間的各地策展經驗,並點出青年返鄉扣除時間之外的重點提示。圖/嘉義市立美術館提供

就讀西敏大學視覺文化研究所碩士和博士的賴依欣,在2019年5月接任館長一職。雖出身嘉義,但她長期定居台南,並在台南、台北、奧地利等各地長期策展。2019年回到嘉義時,她花費近一年時間與館內同仁進行開館前的多個計畫,更因為這一年的緩衝,重新認識了這座城市。

「這個美術館座落在一個古蹟中,所以在不同的面向當中,我們一方面是專業的整合者、一方面又像在創造一個培養皿,也像一個縫補者,藉由美術館這樣的空間,相互交織,試圖產生更多的可能性。」

例如2020年5月時,館方曾與馮志銘合作「藝術廣播計畫On Air」開設Podcast,並與多個嘉義在地咖啡館如國王蝴蝶、起風、秘密客、木更合作,將聲音於咖啡館中播放,意外得到的迴響,更讓賴依欣為之動容,「無論是在地年輕人的回饋、在廣場上偶然跟聲音相遇的學生、市民,以及線上收聽的聽眾等,都讓我看到藝術能量在這個城市發酵的狀態。」

事實上,關於嘉美館如何承繼嘉義市畫都歷史、卻又和鄰近城市有所區隔?賴依欣早想得清楚明確。第一年開館時,館方希望美術館能與自身文化有更多連結,所以第一年規畫大多是跟嘉義美術史切片、城市特質有其關聯,藉由不同的藝術創作回應城市空間、森林等嘉義在地理上的特性。

而2022年嘉美館以「想像的擴延與對話」為基調,展開「陳澄波與畫都」、「從美術館出發與想像」以及「藝術的傳承與對話」的三大主軸,同時館方再以典藏、展覽、建築或空間歷史為媒介,推動藝文教育扎根計劃,例如台語繪本的「入畫森山」,便結合文學與視覺藝術為媒介,期待不同族群都能藉由讀本引發探索嘉美館的興趣,拓展與公眾互動的更多可能。

面對青年返鄉議題時,賴依欣認為返鄉可以是一個契機、但不需要是自我投射、情感的綁架,返鄉可以是長期、也可以是短暫的,但多地點的生活經驗其實最為重要。「以我自己來說,在很多地方生活過,重新疊合回來,這樣的投射是更有趣的,可以讓我更明白嘉義這樣大小的城市其有趣之處在哪裡?而生活的多元經驗、自己的觀點視角,如何去多元化,這些都是很重要的。」

她觀察新世代的優點正在於不受價值觀的框架,並具有突破、跳躍性的思考,但同時她也提醒「穩定性跟脈絡性」的重要性,「以工作、發展來說,怎麼樣去讓一件事穩定下來,以至於持續地推進和執行還是很重要的。」

雖然開館不到兩年,嘉義市立美術館已經搖身一變成為全台高人氣美術館,更成為嘉義市旅遊必訪景點之一。圖/嘉義市立美術館提供
雖然開館不到兩年,嘉義市立美術館已經搖身一變成為全台高人氣美術館,更成為嘉義市旅遊必訪景點之一。圖/嘉義市立美術館提供
美術館1樓展區入口可見的「嘉美神社」,是由日本藝術家大塚麻子所創作。圖/嘉義市立美術館提供
美術館1樓展區入口可見的「嘉美神社」,是由日本藝術家大塚麻子所創作。圖/嘉義市立美術館提供
現正展出的「民間製造開源所」計畫,透過在嘉義市的現地影像採集與物件分析,帶來穿梭於生活與藝術之間的非日常思考。圖/嘉義市立美術館提供
現正展出的「民間製造開源所」計畫,透過在嘉義市的現地影像採集與物件分析,帶來穿梭於生活與藝術之間的非日常思考。圖/嘉義市立美術館提供
嘉美館與臺文館合作的「更名者遊途」戶外展,其中展品《普羅電波》的造型借鏡自嘉義崇文國小內的一座「播音塔」,藉裝置與想像力,引人穿越時空。圖/嘉義市立美術館提供
嘉美館與臺文館合作的「更名者遊途」戶外展,其中展品《普羅電波》的造型借鏡自嘉義崇文國小內的一座「播音塔」,藉裝置與想像力,引人穿越時空。圖/嘉義市立美術館提供

推薦閱讀

第二屆有事青年節 | 【積木世代】 堆疊你的無限

第二屆有事青年節

積木世代/木更主理人Rainie:慢下來欣賞,趣味十足的城市

積木世代/木更主理人Rainie:慢下來欣賞,趣味十足的城市

2022/02/17
積木世代/起風主理人劉芷瑄:綻放個人魅力,夢想各自芬芳

積木世代/起風主理人劉芷瑄:綻放個人魅力,夢想各自芬芳

2022/02/17
積木世代/桃城豆花光華店二代Sam:與生俱來的任性,自我步調體現青年生活

積木世代/桃城豆花光華店二代Sam:與生俱來的任性,自我步調體現青年生活

2022/02/17

最新文章

馮國瑄|1989年在花蓮海邊出生,西螺長大,目前住台北大稻埕。近年獲得打狗鳳邑文...

信仰包含著傳統,但信仰不會限縮於傳統價值觀——馮國瑄

2025/09/07
在舞蹈中人類化為鹿靈,引導祖靈回到人間與送返冥界。

日本鹿舞:人鹿神融為一體,在夜裡和諧地像場夢

2025/09/06
倪瑞宏|1990年生於臺北,領有仙女證書的藝術家,創作橫跨書寫、繪畫、雕塑、裝置...

女神就像溫暖長輩,共鳴與陪伴身為女性的自己——倪瑞宏

2025/09/06
基隆主普壇,開龕門、豎燈篙、主普壇開燈至中元普度等重要儀式皆在此進行。

雞籠中元祭:從對立到和諧,映照人心與時代

2025/09/05
出國時喜歡跑廟看神明,圖中為日本京都的晴明神社。

神性就是相信內在智慧,不向外去尋求——Misc林佳齡

2025/09/05
邁克爾‧穆勒(Michael Müller)個展《關於繪畫的思考》於爍樂畫廊台北...

邁克爾 ‧ 穆勒《關於繪畫的思考》爍樂畫廊展出!一睹沒有邊界的畫布創作

2025/09/05
《Natural Blue藍色企劃》一場當代創作者的藍色收藏提案,於9/2 - ...

「Natural Blue藍色企劃」NOKE忠泰樂生活展出!一睹當代創作者藍色收藏

2025/09/04
「自由自在:臺灣當代女性書藝展」臺灣首次大型女性書藝研究展橫山書法藝術館登場。
...

臺灣首次大型女性書藝研究展「自由自在」橫山書法藝術館登場

2025/09/04
「2025 Camping Asia」重磅啟動!
 圖/各單位

2025 Camping Asia 11月登場!以舞蹈為語言、5檔精選表演節目一次看

2025/09/03
udn-loadin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