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木世代/嘉義市立美術館館長賴依欣:不被框架拘束,誘發突破性思考
編按:由嘉義市政府主辦、第二屆有事青年節活動主題為「積木世代」,積木的玩法千變萬化,各種形狀隨人發揮想像力搭建,沒有所謂的正確步驟需要遵循。這個世代的有事青年正是如此,願意為了追求更好的自己快速質變,從不規則的模式中找尋人生準則。
2020年10月開館,嘉義市立美術館(以下簡稱嘉美館)在短短不到2年間成為台灣高人氣美術展館,除了具備「畫都」的悠久歷史,嘉美館館長賴依欣,絕對會是幕後的重要舵手之一。
就讀西敏大學視覺文化研究所碩士和博士的賴依欣,在2019年5月接任館長一職。雖出身嘉義,但她長期定居台南,並在台南、台北、奧地利等各地長期策展。2019年回到嘉義時,她花費近一年時間與館內同仁進行開館前的多個計畫,更因為這一年的緩衝,重新認識了這座城市。
「這個美術館座落在一個古蹟中,所以在不同的面向當中,我們一方面是專業的整合者、一方面又像在創造一個培養皿,也像一個縫補者,藉由美術館這樣的空間,相互交織,試圖產生更多的可能性。」
例如2020年5月時,館方曾與馮志銘合作「藝術廣播計畫On Air」開設Podcast,並與多個嘉義在地咖啡館如國王蝴蝶、起風、秘密客、木更合作,將聲音於咖啡館中播放,意外得到的迴響,更讓賴依欣為之動容,「無論是在地年輕人的回饋、在廣場上偶然跟聲音相遇的學生、市民,以及線上收聽的聽眾等,都讓我看到藝術能量在這個城市發酵的狀態。」
事實上,關於嘉美館如何承繼嘉義市畫都歷史、卻又和鄰近城市有所區隔?賴依欣早想得清楚明確。第一年開館時,館方希望美術館能與自身文化有更多連結,所以第一年規畫大多是跟嘉義美術史切片、城市特質有其關聯,藉由不同的藝術創作回應城市空間、森林等嘉義在地理上的特性。
而2022年嘉美館以「想像的擴延與對話」為基調,展開「陳澄波與畫都」、「從美術館出發與想像」以及「藝術的傳承與對話」的三大主軸,同時館方再以典藏、展覽、建築或空間歷史為媒介,推動藝文教育扎根計劃,例如台語繪本的「入畫森山」,便結合文學與視覺藝術為媒介,期待不同族群都能藉由讀本引發探索嘉美館的興趣,拓展與公眾互動的更多可能。
面對青年返鄉議題時,賴依欣認為返鄉可以是一個契機、但不需要是自我投射、情感的綁架,返鄉可以是長期、也可以是短暫的,但多地點的生活經驗其實最為重要。「以我自己來說,在很多地方生活過,重新疊合回來,這樣的投射是更有趣的,可以讓我更明白嘉義這樣大小的城市其有趣之處在哪裡?而生活的多元經驗、自己的觀點視角,如何去多元化,這些都是很重要的。」
她觀察新世代的優點正在於不受價值觀的框架,並具有突破、跳躍性的思考,但同時她也提醒「穩定性跟脈絡性」的重要性,「以工作、發展來說,怎麼樣去讓一件事穩定下來,以至於持續地推進和執行還是很重要的。」
第二屆有事青年節
最新文章
-
金曲歌后羅思容與詩人零雨 合作溫暖專輯《女兒的九十九種藍》
2025/08/15 -
舞台上演馬拉松比賽?《奔跑者》搬跑步機進劇場,顛覆你對馬戲的想像
2025/08/14 -
2025南國漫讀節/一年一度的美好文化體驗,絕對值得你動身啟程
2025/08/14 -
京都teamLab美術館10月開幕!以「Biovortex」為概念、新作日本首亮相
2025/08/11 -
必看「透納」展!策展人伊莉莎白.布魯克:不只呼應當代,更存在永恆性
2025/08/11 -
沙漠地帶的紛雜淡香:摩洛哥的鹹檸檬雞塔吉鍋/溫若涵
2025/08/11 -
高級食材與家常感的撞擊:巴塞隆納的鮪魚韃靼/迪拉
2025/08/11 -
北美館2025 TFAM年度個展「徐瑞謙、李紫彤、彭弘智、柯良志」一次展出
2025/08/08 -
專訪日本藝術家沖賢一OKI KENICHI!以螢光塗鴉疊出熱愛的霓虹
2025/08/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