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森³全新展覽登場!「群山之島與神在的地方」引領觀眾走進更廣闊的島嶼故事

2022/05/27 文字整理/楊偉成

近期森³於咖啡空間裡策劃了最新展覽:「群山之島與神在的地方|From Island to K2」,透過台灣年輕登山家的個人故事,勾勒群山輪廓,引領著觀眾走進更廣闊的島嶼故事。 圖/森³ sunsunmuseum提供
近期森³於咖啡空間裡策劃了最新展覽:「群山之島與神在的地方|From Island to K2」,透過台灣年輕登山家的個人故事,勾勒群山輪廓,引領著觀眾走進更廣闊的島嶼故事。 圖/森³ sunsunmuseum提供

今年4月中以大幅改裝後的全新姿態重新問世的「森³ sunsunmuseum」,短時間內就累積出高人氣,無論是過往習慣造訪看展的民眾、抑或首次接觸這個空間的新朋友,都折服於他們營造出的充滿氣氛的語境。無論輕鬆的啜飲一杯咖啡,咬下一口幸福感的紅豆奶油麵包,或是在台北難得的爵士喫茶吧台前聆聽一張黑膠,都是城市裡的放鬆享受。

今年4月中以大幅改裝後的全新姿態重新問世的「森³ sunsunmuseum」,短時間內就累積出高人氣,無論是過往習慣造訪看展的民眾、抑或首次接觸這個空間的新朋友,都折服於他們營造出的充滿氣氛的語境。 圖/森³ sunsunmuseum提供
今年4月中以大幅改裝後的全新姿態重新問世的「森³ sunsunmuseum」,短時間內就累積出高人氣,無論是過往習慣造訪看展的民眾、抑或首次接觸這個空間的新朋友,都折服於他們營造出的充滿氣氛的語境。 圖/森³ sunsunmuseum提供

近期森³於咖啡空間裡策劃了最新展覽:「群山之島神在的地方|From Island to K2」,結合獨特山屋空間氛圍、山系餐飲與精彩敘事,在一杯咖啡的時光中,從台灣島嶼出發直上海外8,000公尺海拔以上進行冒險攀登,透過台灣年輕登山家的個人故事,勾勒群山輪廓,引領著觀眾走進更廣闊的島嶼故事。

森³透過實體展演延續一部紀實作品與一場攀登計畫的核心命題。 圖/森³ sunsunmuseum提供
森³透過實體展演延續一部紀實作品與一場攀登計畫的核心命題。 圖/森³ sunsunmuseum提供

從一座城市的窗口,遠眺山的故事

「想追逐天使還是逃離魔鬼,往山裡去吧。」──美國作家 傑佛瑞・雷斯利(Jeffrey Rasley)

台灣海拔3,000公尺以上的高山,有明文記載的超過268座,是全世界高山密度最高的島嶼,擁有充沛的生態資源與人文地理研究的潛力。在時代與社會的演進中,登上高峰從過往「超越巔峰極限」的力量拚搏證明,轉而向內成為「尋找自我」的心靈歷程。從「群山之島」到「神在的地方」,將台灣四位青年對於島嶼群山的探尋紀實,與台灣第一次海外遠征世界最難以攀越的「K2」(喬戈里峰)故事呈現予大眾,透過在森³的實體展演延續一部紀實作品與一場攀登計畫的核心命題,自「人與山的相遇」到「迎向未知與自我內心的探索」之中,感受登山者與山的關係及對話,一段屬於台灣自身的島嶼故事。

展覽結合獨特山屋空間氛圍、山系餐飲與精彩敘事。 圖/森³ sunsunmuseum提供
展覽結合獨特山屋空間氛圍、山系餐飲與精彩敘事。 圖/森³ sunsunmuseum提供

參展人(按字首筆劃排列)

三條魚(詹喬瑜)、呂忠翰、陳德政、郭熊(郭彥仁)、張元植、程紀皓、普魯圖(王晧瑜)

《群山之島與神在的地方》展覽限定

▍NO.S 群山之島展覽限定咖啡

於此次展覽中推出的NO.S群山之島限定咖啡,使用經典的單品肯亞AA豆,以淺、中、深焙1:1:1的均勻比例,創造出豐富的層次口感。 圖/森³ sunsunmuseum提供
於此次展覽中推出的NO.S群山之島限定咖啡,使用經典的單品肯亞AA豆,以淺、中、深焙1:1:1的均勻比例,創造出豐富的層次口感。 圖/森³ sunsunmuseum提供

於此次展覽中推出的NO.S群山之島限定咖啡,延伸展覽概念,用味覺主導一場關於味蕾的登山之旅。使用經典的單品肯亞AA豆,以淺、中、深焙1:1:1的均勻比例,創造出豐富的層次口感。入口扎實的醇厚帶出深焙特質,最後由淺焙的水果香氣在舌尖上收尾,彷彿遊走在低、中、高海拔的山林之中,搭配加上獲世界麵包大賽冠軍陳耀訓贏得特別獎的魯邦酸麵包山系Tapas,將富有戶外野趣的山林飲食做了最完美詮釋。

▍群山之島與神在的地方|From Island to K2 主視覺海報

《群山之島與神在的地方》由設計師葉忠宜操刀展覽檔期限定海報,由多種綠色稜線堆砌成山的意象,至層層堆疊的漸白天藍色塊,覆蓋上山脈黑白的影像切割,傳遞既優美神往的山林恢弘光景,展覽限量同步販售中。 圖/森³ sunsunmuseum提供
《群山之島與神在的地方》由設計師葉忠宜操刀展覽檔期限定海報,由多種綠色稜線堆砌成山的意象,至層層堆疊的漸白天藍色塊,覆蓋上山脈黑白的影像切割,傳遞既優美神往的山林恢弘光景,展覽限量同步販售中。 圖/森³ sunsunmuseum提供

由設計師葉忠宜操刀展覽檔期限定海報,台灣有268座超過3,000公尺的高山,把高山與小山、丘陵全部加起來,占了國土面積約七成,身處於群山之島的登山家們,仍秉持冒險的精神從台灣出發到K2,視覺畫面以線條、色塊、影像拼貼組合而成,由多種綠色稜線堆砌成山的意象,至層層堆疊的漸白天藍色塊,覆蓋上山脈黑白的影像切割,綠與藍成為畫面構成的色彩重點,以及精準的畫面留白,傳遞既優美神往的山林恢弘光景,展覽限量同步販售中。

關於《群山之島與不去會死的他們》

《群山之島與不去會死的他們》為2021年播映之新型態登山紀實節目,有別以往紀實節目用客觀角度敘事,群山之島核心在於探討主觀的人與山關係。 圖/公視提供
《群山之島與不去會死的他們》為2021年播映之新型態登山紀實節目,有別以往紀實節目用客觀角度敘事,群山之島核心在於探討主觀的人與山關係。 圖/公視提供

為2021年播映之新型態登山紀實節目,有別以往紀實節目用客觀角度敘事,《群山之島》核心在於探討主觀的人與山關係,歷時兩年的策劃與拍攝,跟隨台灣四位青年登山家的視角,走訪他們登山生涯中別具意義的四座台灣山岳,用新世代眼光感受山的觸動,呈現新生代想像的台灣,進而以一種新的感性與知性代表台灣島嶼、建立新世代的台灣論述。

關於《神在的地方:一個與雪同行的夏天》

為作家陳德政與呂忠翰、張元植兩位台灣青年登山家前往世界第二高峰K2後,於2021年出版的報導、山岳文學,近距離觀察兩位登山家從探索荒野到征服高峰的過程。此書源起於2019年台灣第一個海外登山群眾募資計畫「K2 Project」,由文化評論家詹偉雄發起,將「K2」這個字詞帶入台灣人的視野,藉著這段行動寫下台灣冒險史的新紀元。

《群山之島與神在的地方》即日起展出至6月26日,入場低消為一杯飲品。 圖/森³ sunsunmuseum提供
《群山之島與神在的地方》即日起展出至6月26日,入場低消為一杯飲品。 圖/森³ sunsunmuseum提供

森³特展/群山之島與神在的地方|From Island to K2

日期|即日起至 2022/06/26(日)

時間|11:00-19:00 (週一休館)

地點|森³ sunsun-museum(台北市中山區龍江路45巷18號1樓)

入場|低消一杯飲品

推薦閱讀

【當代冒險】登山家呂忠翰、張元植:沒有後顧之憂的冒險,是最理想的人生

登山家詹喬愉:愈年輕就愈要空出時間給自己,去充實還不足的地方

從山巔照見生命——《群山之島》製作人詹偉雄:山無比巨大,最能代表台灣

登山是寂靜的瘋狂與臣服——《神在的地方》台登山家K2冒險歷程

森3

遼寧夜市裡的小森時光!冠軍麵包師陳耀訓聯手米力雜貨鋪打造五感體驗

遼寧夜市裡的小森時光!冠軍麵包師陳耀訓聯手米力雜貨鋪打造五感體驗

2020/03/16
不能去日本來這裡!插畫家Noritake領軍,「森365 NIPPON」推出京都攝影展、抹茶山型吐司、微醺風格書店

不能去日本來這裡!插畫家Noritake領軍,「森365 NIPPON」推出京都攝影展、抹茶山型吐司、微醺風格書店

2020/06/10
森3「日日森」展覽登場:集結日系植栽、古物、市集與咖啡,化為城市綠洲的美好相遇

森3「日日森」展覽登場:集結日系植栽、古物、市集與咖啡,化為城市綠洲的美好相遇

2021/04/14

最新文章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北藝中心)、法國國家舞蹈中心(Centre national ...

2025 Camping Asia正式展開!5檔精選表演節目登場

2025/11/07
台北藝術書展「草率季」即將在11月底於華山展開!邀請所有喜愛創作的人碰逛靈感。
...

2025草率季11月底華山登場!以「無限柔軟」包容躁動下的藝術創作

2025/11/06
2025屏東曬書祭11/8登場!書店帶頭啟動接地氣的閱讀體驗。圖|屏東曬書祭

2025屏東曬書祭11/8登場!書店帶頭啟動接地氣的閱讀體驗

2025/11/06
挪威小鎮尤坎利用反光鏡捕捉陽光,讓居民享受到日光。圖/Bjarte Fredhe...

回應生命——在歐洲發現光的意義/陳穎思

2025/11/05
陳詠華|在她的鏡頭中,刻畫著濃烈而曖昧的色彩,她巧妙地捕捉了詩意且細膩的影像。陳...

光線就是畫面的中軸——攝影師陳詠華

2025/11/05
蘇揚庭於金音獎的創作《聲 v.s. 光》,以遊戲搖桿和Finger Drummi...

讓燈靜止,有時需要勇氣——演唱會導演May Su蘇揚庭

2025/11/05
台北當代藝術館推動臺灣影像藝術躍上國際舞台!蘇匯宇個展「三廳電影—總體敘事」於波...

蘇匯宇「三廳電影—總體敘事」波哥大現代美術館展出!12月重返臺北放映

2025/11/05
李亦凡,《鬱卒的平面》(影像示意圖),同展名新作。 圖/© 李亦凡提供

2026年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馮希卡x李亦凡以錄像、人體雕塑直面數位焦慮

2025/11/04
睽違十年!比利時怪才編舞家楊.馬騰斯經典之作《再見狗日子》重啟,首度登台,集結8...

比利時編舞怪才名作《再見狗日子》11/7登場!以70分鐘跳躍挑戰舞蹈極限

2025/11/04
udn-loadin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