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向動物學謙卑,台文館《成為人以外的》特展登場:六大展區收斂80位文學作家,高5公尺織品藝術邀眾人共創

2022/07/05 沈佩臻

《成為人以外的——台灣動物文學特展》即日起至2023年1月下旬於台灣文學館登場。 圖/沈佩臻攝影
《成為人以外的——台灣動物文學特展》即日起至2023年1月下旬於台灣文學館登場。 圖/沈佩臻攝影

如果可以選擇成為人以外的,你想成為哪一種動物?位於台南,擁有106年歷史的國立台灣文學館,耗費多時策劃《成為人以外的——台灣動物文學特展》,策展團隊依循「書寫靈光的眼睛」、「古典田園交響曲」、「變調的工業邏輯」、「獵奇消費修羅場」、「多元價值眾生相」、「動物園裡的凝視」展區埋入時代脈絡,消化精挑逾80位作家筆下與動物相關的文學摘句,加入台文館典藏庫房的珍貴原始手稿,挑高拱門的百年建築設計亦成為展場重要環節,並邀請藝術家打造高5公尺大型織品藝術,將10種以上台灣原生動植物織入作品中。

館長蘇碩斌說:「百年來,人們看待動物的觀念已有天翻地覆的改變。現在人類已準備從萬物之靈退位,我們以動物為師,邀請人們思考成為人以外的,才能好好看待這個世界,讓一直被書寫成大寫的『人類』回到只是世界萬物之一的存在,平等生活。」蘇碩斌接著說,文學作為展覽對象非常困難,但卻是非常重要的對象,台文館策展的任務就是串聯意象、精準傳遞人類挺身代寫的文學內涵。這一次透過80幾個作家的作品文句,以及館方庫房的豐富典藏等,讓文字與典藏品有了完美的銜接點。

館長蘇碩斌說,展區內有5個維多利亞式挑高拱門,每一個拱門代表一個時代裡人與動物的關係。 圖/沈佩臻攝影
館長蘇碩斌說,展區內有5個維多利亞式挑高拱門,每一個拱門代表一個時代裡人與動物的關係。 圖/沈佩臻攝影

此展透過神話、詩歌、小說、散文、童話等動物文學,以大型情境藝術裝置、動態捕捉互動技術,期待成為人類向動物學習謙卑的起點,成為更好的自己。台文館本次同時與文化部國家漫畫博物館、高雄市立美術館、水晶搖滾客同學會、豐年社、朱約信、林良哲、呂志宏、明立國等不同單位借展,除了濃縮大量字句精華之外,亦透過視覺、聽覺、觸覺帶來多元體驗。

台灣動植物織品藝術

走入館內大廳,今日正式展出織品藝術作品〈動物織景——走近。幻境〉,由插畫家Hannah Shieh、織品藝術家廖翊丞攜手創作,以台灣黑熊、雲豹、梅花鹿、石虎等十多種原生動植物花紋,編織出這片都市中的山林幻境。設計師特地留有網格與走道,觀眾除了可以走入其中,亦可向館方索取一小段毛線,親手與作品中的線段交織穿入。廖翊丞說,本次作品是以勞動回應閱讀展覽文字的情感碰撞,期待織品的觸覺性與空間感,能啟發觀眾對於議題的思考。

織品藝術家廖翊丞攜手插畫家Hannah Shieh創作織品藝術作品〈動物織景——走近。幻境〉。 圖/沈佩臻攝影
織品藝術家廖翊丞攜手插畫家Hannah Shieh創作織品藝術作品〈動物織景——走近。幻境〉。 圖/沈佩臻攝影

〈動物織景——走近。幻境〉部分近景,織入台灣藍鵲、石虎等台灣原生動植物。 圖/沈佩臻攝影
〈動物織景——走近。幻境〉部分近景,織入台灣藍鵲、石虎等台灣原生動植物。 圖/沈佩臻攝影

展區介紹

01 書寫靈光的眼睛

進入「書寫靈光的眼睛」展區中,觀看螢幕上方的文學作品時,觀者在螢幕中會變成與該字句內容相關的動物模樣,從青蛙、柴犬到兔子隨機變換。萬物皆有靈,共同構成完整的宇宙,在此將描繪台灣原住民族與動物的初相遇,口傳文化的禱詞和傳說,蘊含著尊重生命的豁達思維,例如早期赴任台灣的地方官員寫下的「宦遊」文學,即可見原住民狩獵過程的文字記載,於〈番犬〉中生動寫下番犬的形象與獵捕的能力。

木櫺窗框玻璃等展場小細節,悄悄設計各種動植物們出現。 圖/沈佩臻攝影
木櫺窗框玻璃等展場小細節,悄悄設計各種動植物們出現。 圖/沈佩臻攝影

此區呈現那個年代,動物之於人類既是牲口,也是工作夥伴的關係。 圖/沈佩臻攝影
此區呈現那個年代,動物之於人類既是牲口,也是工作夥伴的關係。 圖/沈佩臻攝影

02 古典田園交響曲

館方發現,台灣古典漢文學裡很早就有動物,1684年台灣劃入清帝國版圖,官員撰述台灣時就滿是原住民捕獵、漢人墾牧的事蹟。300多年前,動物與人類的相處方式,進入動物是一種人類可利用、可役使的工具生物的階段,例如現場展出了1697年《裨海紀遊》中,郁永河因開採硫磺業務來台,他注意到島上缺乏中國北方常見的馬匹,因此交通、耕作上普遍依賴荷蘭人統治時期輸入的牛隻。

古典田園交響曲區域。 圖/沈佩臻攝影
古典田園交響曲區域。 圖/沈佩臻攝影

〈動物織景——走近。幻境〉部分近景,織入台灣藍鵲、石虎等台灣原生動植物。 圖/沈佩臻攝影
〈動物織景——走近。幻境〉部分近景,織入台灣藍鵲、石虎等台灣原生動植物。 圖/沈佩臻攝影

03 變調的工業邏輯

時間來到戰後的台灣,在冷戰架構加入美國陣營,因為美援而經濟起飛,此時動物的意義被覆蓋在巨量工廠與工人之下。動物比不過機器的效率,卸下了農耕地的拖拉機,卻依序排隊站上養殖場的輸送帶,成為沒有臉的食材,是大量生產、標準規格、講求成本效益的商品。無論是1972年洪醒夫的〈跛腳天助和他的牛〉,還是1977年吳晟的〈獸魂碑〉,都可以見到台灣農村與各地屠宰場所陸續建立的景況,文學記下動物的往事,也記下動物提醒人類的未來。

變調的工業邏輯展區,動物成為沒有臉的食材,是大量生產、標準規格、講求成本效益的商品。 圖/沈佩臻攝影
變調的工業邏輯展區,動物成為沒有臉的食材,是大量生產、標準規格、講求成本效益的商品。 圖/沈佩臻攝影

各式瓶罐上的外包裝說明,是文學摘句,也是工業時代悲歌。 圖/沈佩臻攝影
各式瓶罐上的外包裝說明,是文學摘句,也是工業時代悲歌。 圖/沈佩臻攝影

04 獵奇消費修羅場

後來台灣都市化極快,都市人際關係必然的疏離,迫使心靈空虛必須填補。人類使用動物也出現新模式,獵奇的動物消費、炫富的動物飼育應運而生,亦衍生棄養問題,成群游走街邊的流浪者出現。相關的文學作品包含1987年李潼〈獨臂猴王〉裡描述的故事:「⋯⋯可是吃久了,那些客人連山羌肉、雉雞肉和野豬肉也覺得不新奇了。他們要求喬奇的爸爸去抓些猴子來,說是想嚐嚐「生吃猴腦」的滋味⋯⋯」

獵奇消費修羅場展區,呈現出人類獵奇的動物消費、炫富的動物飼育,以及隨之而來衍生棄養問題。 圖/沈佩臻攝影
獵奇消費修羅場展區,呈現出人類獵奇的動物消費、炫富的動物飼育,以及隨之而來衍生棄養問題。 圖/沈佩臻攝影

在展場中透過放大鏡觀看,除了看見摘句文字,也有機會看見呼應字句的細毫插圖。 圖/沈佩臻攝影
在展場中透過放大鏡觀看,除了看見摘句文字,也有機會看見呼應字句的細毫插圖。 圖/沈佩臻攝影

05 多元價值眾生相

關注動物的文學人,捫著不安的心,開始將目光投向都市以外、甚至人類以外,例如荒野、生態系、非人類。人永遠是世界主宰嗎?因為動物,人類開始思考自己只是自然的一部分,並且想要窺探人類之後與之外的可能性。館方展出台灣布農族作家霍斯陸曼伐伐與長者、狗的合照藏品,以及1985年拓拔斯塔瑪匹瑪〈最後的獵人〉中深刻地描繪出「最後的獵人」比雅日進退失據的生活處境。人類與動物的關係開始走進生命多元流變的眾生相。

人永遠是世界主宰嗎?多元價值眾生相展區,引導窺探人類之後與之外的可能性。 圖/沈佩臻攝影
人永遠是世界主宰嗎?多元價值眾生相展區,引導窺探人類之後與之外的可能性。 圖/沈佩臻攝影

多元價值眾生相展區一角。 圖/沈佩臻攝影
多元價值眾生相展區一角。 圖/沈佩臻攝影

展場濃縮動物文學作品摘句,回應時代,亦提醒著人類的未來。 圖/沈佩臻攝影
展場濃縮動物文學作品摘句,回應時代,亦提醒著人類的未來。 圖/沈佩臻攝影

06 動物園裡的凝視

最後走進「人類對動物的凝視」展區,而動物園是長年以來的經典場域。從明清仕紳的私人園林開始,台灣人早已習於圈養珍奇動物,但是開始公開展示、營利教育則是日治時期。動物園裡的動物反映著人類不同時代裡的倫理學、經濟觀與美學。現場展出台灣客家詩人杜潘芳格的作品〈動物園〉詩手稿,描繪在動物園看見的動物,以孩童真摯的想像與口吻,呈現動物園給予一般大眾快樂天堂的美好憧憬。

「動物園裡的凝視展區」除了透過腳踩互動讓動物光影呈現於相對應的畫框,亦可參與投票:如果可以成為人以外的,要成為什麼動物? 圖/沈佩臻攝影
「動物園裡的凝視展區」除了透過腳踩互動讓動物光影呈現於相對應的畫框,亦可參與投票:如果可以成為人以外的,要成為什麼動物? 圖/沈佩臻攝影

成為人以外的——台灣動物文學特展

展期|2022/06/08(三)至 2023/01/29(日)

地點|國立台灣文學館 一樓展覽室D(國立台灣文學館)

*更多資訊請見國立台灣文學館官方網站

推薦閱讀

在光裡回望消失與重生,「Re:小花盛開的回音」高雄登場:20組創作者聯手11件作品,AR音花綻放金馬賓館

紙、玻璃與尤加利樹,以創作滋長循環意識:古巴觀念藝術家雙個展,新竹春室the POOL登場

最新文章

遠東大馬戲團在曾經的中山兒童樂園體育館演出。圖/聯合報系資料庫

台灣也有馬戲——超過150年變遷,當代馬戲的文藝復興進行中!

2025/04/04
當代馬戲創作者、女子馬戲平台創辦人梅芷菱。

女子馬戲,探索溫柔的身體力量/梅芷菱

2025/04/04

馬戲可以點亮一座城市/張又文

2025/04/04
馬戲表演者的專注會感染現場觀眾。圖為「時間的風景」演出景象。攝影/吳伽莉

人人都能練馬戲?精準地失誤?認識馬戲魅力的九個關鍵字

2025/04/04
南方珍珠耀眼綻放!高美館《珍珠—南方視野的女性藝術》Part II館藏選粹登場!...

高美館《珍珠—南方視野的女性藝術》Part II館藏選粹4/4登場

2025/04/02
穿越觀景窗,「時代劇場」集結17位國內外攝影名家作品,一探當代影像的複數演繹。
...

北美館展覽「時代劇場」登場!一次看遍杉本博司等17位攝影名家作品

2025/04/02
誠品電影院獨家特企「台灣青年導演劇情短片輯」即日起登場!耿軍導演金馬贏家《漂亮朋...

誠品電影院特企放映聚焦青年導演創作!耿軍導演《漂亮朋友》4/8放映

2025/04/01
2025清明連假全台15檔展覽推薦!在藝術盛宴中尋找繁忙片刻的療癒之力。圖|富邦...

2025清明連假全台16檔展覽推薦!從藝術家視角啟動觀察世界的新濾鏡

2025/04/01
平子雄一竭力捕捉人與自然複雜關係的絲線,設計出一個鮮明角色──頭戴樹木的「樹人」...

專訪日本藝術家平子雄一!看見人和樹木的一萬種可能

2025/04/01
獲得特優的《金洋村的兩天一夜》創作團隊與指導老師以及信誼基金會董事長張杏如(右二...

童心看世界 第16屆信誼兒童動畫獎台灣兒童創作組揭曉

2025/03/29
隨媽祖同行,畫出信仰之路——劉小東「媽祖巡遊」震撼亮相。
 圖/誠品畫廊提供

劉小東「媽祖巡遊」個展誠品畫廊登場!以千里步行經驗畫出信仰之路

2025/03/28
作家蔣勳(右)在文庫本《如是我聞:金剛經筆記》書中題字:「和心裏最深的自己對話」...

蔣勳的《如果我聞:金剛經筆記》 以一朵花的寬度 滋養心靈

2025/03/28
啟明出版發行人林聖修。

 攝影/Dingdong Lee

一間沒有行銷同事的出版社——專訪啟明出版發行人林聖修

2025/03/27
「招牌聚落」,各種時代、樣式的招牌,暗示百年來人類活動和思考的痕跡。
 圖/p...

不只以美醜定論——p.n.g.《招牌:》展,探索招牌乘載的時代演變與公眾意志

2025/03/27
2025桃源國際藝術獎!11件作品以藝術抵抗被塑造的真相。圖|桃園市立美術館

2025桃源國際藝術獎!11件作品以藝術抵抗被塑造的真相

2025/03/27
以小說文本為骨,九位藝術家為肉,拼貼成虛實交織的「陳美玲」展覽於3月22日至5月...

展覽「陳美玲」登場!以橫跨1974-2025年15件作品剖析台灣母親群像

2025/03/26
蔡明亮電影馬拉松計畫「行者十步」募資啟動!10小時、放映10部《行者》系列,全台...

電影《行者》系列台灣首次全放映募資啟動!限量10場、蔡明亮陪看互動

2025/03/26
布拉瑞揚舞團《我・我們》第二部曲劇照。 圖/臺中國家歌劇院提供、攝影:李佳曄

《我‧我們》第二部曲3/28-30台中登場!布拉瑞揚 x 阿爆 x 磊勒丹再現排灣宇宙

2025/03/25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