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陳若齡專欄】盛夏的巴黎,去博物館看植物

2022-08-16 00:21 陳若齡

再次投入盛夏的巴黎,是熟悉但因久違而帶點陌生的新鮮,讓人有種活起來的感覺,被整個城市活絡的不僅是心情,還有觀看事物的方式,透過巴黎視角,小至一塊巧克力的陳列、大至展示珠寶的百年建築,似乎總能從平凡生活的石縫中碰出些詩意,但沒想到居然連植物也可以。

看植物,但不是去公園、逛植物園或花市,是到離羅浮宮不遠的國立巴黎高等美術學院,那裡最近正舉辦「植藝萬千」藝術展(Botanical-Observing Beauty),雖然是由法國高級珠寶品牌CHAUMET贊助,但策展人Marc Jeanson是位植物學家,現任摩洛哥馬若雷勒花園園長,還曾負責巴黎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植物標本館,因此能以融合藝術與科學領域的獨特視野帶我們去重新看待植物。

「千花」展區,朱佩塞阿爾欽博托的兩幅畫作傳達人與植物和自然的緊密關係。 圖/陳若...
「千花」展區,朱佩塞阿爾欽博托的兩幅畫作傳達人與植物和自然的緊密關係。 圖/陳若齡攝影

展覽呈現方式十分有趣,或許可以想像成巨大的植物標本集,裡面收有30種植物物種,展區按其生長的自然環境分類,從森林開始,接著是海濱、蘆葦地、麥田、花園,最後到千花共生,從「野性」到「馴化」的自然,體現植物與人類生活的關係,而每一物種都以跨時空地域的攝影、繪畫、雕塑、珠寶和裝飾藝術等不同形式集中呈現。

這種展示方式會讓人驚訝它們的相似和相通性,然後想想藝術家有時其實很像科學家,如印象派大師莫內晚期身體力行從事園藝,鑽研花卉和植物學;有些科學家則根本是被耽誤的藝術家,如新藝術時期的玻璃藝術大師埃米爾加勒原本學得是礦物和動植物學,還好後來轉行,成為第一個將植物學與玻璃結合的藝術家,而建築大師科比意在自然繪畫的成就也不亞於植物學家。

展區不是按年代順序而是按植物所生長的環境分類。 圖/陳若齡攝影
展區不是按年代順序而是按植物所生長的環境分類。 圖/陳若齡攝影

雖然是不同專業,但透過如植物學家的視角,不是僅將植物當作景觀、資源或裝飾,而是用謙遜、細膩的態度親近並理解自然,便會看見生命之美,也因如此,我們得以豐富視野、情感與理解。

另一有趣之處,是現場結合聽覺和嗅覺的沉浸式體驗,每個展區都有呼應的背景樂,如宗教的歡呼歌(Sanctus)呼應萬物共生的和諧,在海濱展區每隔一段時間則會聽到如大雨或瀑布落下的水聲,後來在上二樓的梯間,透過大玻璃窗才答案揭曉,那是瑞士藝術家Zimoun利用直流電和硬紙箱震動創造的「聲音雕塑」,簡單環保的設計就能創造如自然的聲音。

用簡單電流原理和紙箱做成的「聲音雕塑」。 圖/陳若齡攝影
用簡單電流原理和紙箱做成的「聲音雕塑」。 圖/陳若齡攝影

樓梯間懸掛著超大的麥穗攝影也值得一提,那是德國紀實攝影師Ursula Schulz-Dornburg的作品。故事得從蘇聯時期的植物遺傳學家Nikolai Vavilov說起,他以致力於小麥、玉米等糧食栽種研究著稱,二戰時德軍攻擊聖彼得堡,他於當地設立的農業學院飽受摧殘,極力保護物種的科學家甚至被殺害,最後只能將少數珍貴物種偷運出國,直到近代,有感於這些植物傳承的脆弱和重要性,Ursula Schulz-Dornburg用攝影記錄下這些不同種的小麥,看來藝術性的照片實則隱含是跨越戰爭、國族,保存物種多樣性的用心。

德國紀實攝影師Ursula Schulz-Dornburg的作品,紀錄差點被銷毀...
德國紀實攝影師Ursula Schulz-Dornburg的作品,紀錄差點被銷毀的各種小麥穗。 圖/陳若齡攝影

走出展場,想起一件小事,這趟來巴黎本來是為看高訂周珠寶,疫情後高級珠寶首度全部回歸實體展出,不少品牌主題與自然有關,其中比較特別的是寶詩龍(BOUCHERON),將藤條、木頭、石頭、貝殼結合科技融入設計,挑戰傳統珠寶因稀有寶石而被重視的價值和珍貴性,當時不禁問設計師,如何定義珍貴,得到的回覆是:「能呈現自然之美,向自然致意最是珍貴。」

一開始理解的是對工藝技術的推崇,栩栩如生地捕捉自然,因巧奪天工而珍貴,直到後來去了這場植物展,我才明白早先設計師回答的真正意思,設計作品中最珍貴的,是以謙遜的姿態對待自然,仔細的觀察並珍之愛之。看來這場展覽也多少改變了我的視野,不負策展用心。

展場的寶詩龍蕨葉胸針,尺寸和線條細膩如真實。 圖/陳若齡攝影
展場的寶詩龍蕨葉胸針,尺寸和線條細膩如真實。 圖/陳若齡攝影

Chaumet為拿破崙的皇后約瑟芬製作的麥穗皇冠,每一根都可以取下作為胸針。 圖...
Chaumet為拿破崙的皇后約瑟芬製作的麥穗皇冠,每一根都可以取下作為胸針。 圖/陳若齡攝影

下半年如有機會來巴黎,這是不應錯過的展覽,就算對植物、珠寶毫無興趣,能一次看到來自義大利皮斯托亞博物館,幾經修復、需梵諦岡授權才首度出國的千花掛毯、文藝復興時期的義大利肖像畫家朱塞佩・阿爾欽博托(Giuseppe Arcimboldo)、莫內(Claude Monet)、柯比意(Le Corbusier)、攝影大師布拉賽 (Brassaï) 、荒木經惟,關注人與自然的當代藝術家佩諾內吉塞普佩農(Giuseppe Penone)和伊娃・若斯潘(Eva Jospin),還有時尚掛的Christian Dior、Yves Saint Laurent等等古今各領域大師之作同台,也是非常過癮。

義大利皮斯托亞博物館的千花掛毯,象徵萬物和諧共生。 圖/陳若齡攝影
義大利皮斯托亞博物館的千花掛毯,象徵萬物和諧共生。 圖/陳若齡攝影

法國沉浸式藝術家伊娃・若斯潘(Eva Jospin)以紙箱做出一整面牆的森林。 ...
法國沉浸式藝術家伊娃・若斯潘(Eva Jospin)以紙箱做出一整面牆的森林。 圖/陳若齡攝影

近看才會發現全是紙箱做的,以紙造林很是震撼。 圖/陳若齡攝影
近看才會發現全是紙箱做的,以紙造林很是震撼。 圖/陳若齡攝影

時尚咖來這也有看頭,這是迪奧先生於1950年代親自設計的鈴蘭圖案禮服和絲巾。 圖...
時尚咖來這也有看頭,這是迪奧先生於1950年代親自設計的鈴蘭圖案禮服和絲巾。 圖/陳若齡攝影

◎責任編輯:胡士恩

推薦閱讀

【陳若齡專欄】愛上有溫度的歐洲網購,應該不用急著剁手

【陳若齡專欄】漫步鹿特丹橘色屋頂,看城市永續的可能

最新文章

圖/RAISE提供、沈佩臻攝影

2間東京放鬆新空間:SOLO SAUNA tune 體驗單人芬蘭桑拿 ,在銀座最潮夜店 RAISE 狂歡

2023/03/29
〈直立並呼應的生命森林 ── 桉樹〉(Forest of Autonomous ...

teamLab 2023京阪選點推薦:大阪長居植物園、京都素食拉麵Vegan UZU,超現實光影藝術融入自然與飲食

2023/03/29
2023台北電影節主視覺,由白輻射影像以「破蛹展翅」為主題進行設計。 圖/台北電...

2023台北電影節主視覺公布!白輻射影像設計,柔和藍紫羽片、曲線變化勾勒蛻變意象

2023/03/27
無所畏懼的獨到視角 Daria Troitskaia 《THE WAY UP H...

徠卡之家Daria Troitskaia致高之途攝影展!以女性視角探索自我,即日起至6/12

2023/03/24
2023奈良美智跟著朦朧潮濕的一天去旅行,內惟藝術中心4/1-8/31啟程

2023奈良美智跟著朦朧潮濕的一天去旅行!內惟藝術中心4/1-8/31啟程

2023/03/24
富藝斯總部二樓目前展出本季春拍的日拍拍品。記者孫曼/攝影

讓當代藝術走進日常生活:富藝斯進駐香港西九

2023/03/23
2023桃源國際藝術獎於3月21日起至4月30日在桃園展演中心正式展出。 圖/桃...

2023桃源國際藝術獎3/21-4/20展出,法國藝術家Delphine Pouillé〈引體向上〉獲首獎

2023/03/23
Art Basel Hong Kong 2023,Courtesy Art Ba...

2023香港Art Basel 3/23-3/25:後疫情時代的亞洲藝術中心

2023/03/22
《勒內.布里:視覺爆炸》自3月18日至6月18日於臺北市立美術館展出。 © Re...

《勒內.布里:視覺爆炸》北美館展出:循著12個關鍵焦點,一窺瑞士攝影大師多重面貌

2023/03/20
2023索尼世界攝影大獎公布

2023索尼世界攝影大獎公布!從建築到旅行從10件優選攝影打開世界視角

2023/03/19
(左起)台積電文教基金會執行長許峻郎、篆刻組首獎永平高中美術教師張品慈、篆隸楷組...

第15屆「台積電青年書法暨篆刻大賞」寫新頁:王宥沺雙冠創紀錄、張品慈創意篆刻奪獎

2023/03/18
2023寶藏巖光節「天選之人」即將於3月25日至5月14日登場。 圖/寶藏巖國際...

2023寶藏巖光節「天選之人」3/25-5/14展開:12位藝術家協作「英雄旅程」、2日限定音樂市集

2023/03/18
HUSH在《娛樂自己》這張本位演出的作品中,把「我」這個核心擺在最前面,因此寫歌...

專訪HUSH/玩弄最私密的感受,毫無保留娛樂自己

2023/03/16

現代舞大師「波赫士夏瑪茲」舞劇北藝中心登場!「一萬種姿態」「半醒」兩種風貌

2023/03/15
《BODO》採大型現地製作,結合多重敘事、互動科技和多頻道聲音裝置,將展場轉換為...

張碩尹個展《BODO》北美館展出:從 「我」開啟獨有觀展路徑,幽暗劇場內的角色扮演

2023/03/15
作家暨畫家蔣勳繪人間繁花,在台中中央書局舉行「大疫繁花此時眾生」畫展。圖/中央書...

蔣勳「大疫繁花」中央書局畫展:提醒眾生珍惜歲月饋贈

2023/03/15

Van Cleef & Arpels攜手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推廣舞蹈盛事

2023/03/13
2023台北雙年展主視覺,設計Wkshps(紐約)。 圖/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2023第13屆台北雙年展主題公布:「小世界 Small World」輕巧探索、深切詰問當代人類定位

2023/03/13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