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陳若齡專欄】盛夏的巴黎,去博物館看植物

2022-08-16 00:21 陳若齡

再次投入盛夏的巴黎,是熟悉但因久違而帶點陌生的新鮮,讓人有種活起來的感覺,被整個城市活絡的不僅是心情,還有觀看事物的方式,透過巴黎視角,小至一塊巧克力的陳列、大至展示珠寶的百年建築,似乎總能從平凡生活的石縫中碰出些詩意,但沒想到居然連植物也可以。

看植物,但不是去公園、逛植物園或花市,是到離羅浮宮不遠的國立巴黎高等美術學院,那裡最近正舉辦「植藝萬千」藝術展(Botanical-Observing Beauty),雖然是由法國高級珠寶品牌CHAUMET贊助,但策展人Marc Jeanson是位植物學家,現任摩洛哥馬若雷勒花園園長,還曾負責巴黎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植物標本館,因此能以融合藝術與科學領域的獨特視野帶我們去重新看待植物。

「千花」展區,朱佩塞阿爾欽博托的兩幅畫作傳達人與植物和自然的緊密關係。 圖/陳若...
「千花」展區,朱佩塞阿爾欽博托的兩幅畫作傳達人與植物和自然的緊密關係。 圖/陳若齡攝影

展覽呈現方式十分有趣,或許可以想像成巨大的植物標本集,裡面收有30種植物物種,展區按其生長的自然環境分類,從森林開始,接著是海濱、蘆葦地、麥田、花園,最後到千花共生,從「野性」到「馴化」的自然,體現植物與人類生活的關係,而每一物種都以跨時空地域的攝影、繪畫、雕塑、珠寶和裝飾藝術等不同形式集中呈現。

這種展示方式會讓人驚訝它們的相似和相通性,然後想想藝術家有時其實很像科學家,如印象派大師莫內晚期身體力行從事園藝,鑽研花卉和植物學;有些科學家則根本是被耽誤的藝術家,如新藝術時期的玻璃藝術大師埃米爾加勒原本學得是礦物和動植物學,還好後來轉行,成為第一個將植物學與玻璃結合的藝術家,而建築大師科比意在自然繪畫的成就也不亞於植物學家。

展區不是按年代順序而是按植物所生長的環境分類。 圖/陳若齡攝影
展區不是按年代順序而是按植物所生長的環境分類。 圖/陳若齡攝影

雖然是不同專業,但透過如植物學家的視角,不是僅將植物當作景觀、資源或裝飾,而是用謙遜、細膩的態度親近並理解自然,便會看見生命之美,也因如此,我們得以豐富視野、情感與理解。

另一有趣之處,是現場結合聽覺和嗅覺的沉浸式體驗,每個展區都有呼應的背景樂,如宗教的歡呼歌(Sanctus)呼應萬物共生的和諧,在海濱展區每隔一段時間則會聽到如大雨或瀑布落下的水聲,後來在上二樓的梯間,透過大玻璃窗才答案揭曉,那是瑞士藝術家Zimoun利用直流電和硬紙箱震動創造的「聲音雕塑」,簡單環保的設計就能創造如自然的聲音。

用簡單電流原理和紙箱做成的「聲音雕塑」。 圖/陳若齡攝影
用簡單電流原理和紙箱做成的「聲音雕塑」。 圖/陳若齡攝影

樓梯間懸掛著超大的麥穗攝影也值得一提,那是德國紀實攝影師Ursula Schulz-Dornburg的作品。故事得從蘇聯時期的植物遺傳學家Nikolai Vavilov說起,他以致力於小麥、玉米等糧食栽種研究著稱,二戰時德軍攻擊聖彼得堡,他於當地設立的農業學院飽受摧殘,極力保護物種的科學家甚至被殺害,最後只能將少數珍貴物種偷運出國,直到近代,有感於這些植物傳承的脆弱和重要性,Ursula Schulz-Dornburg用攝影記錄下這些不同種的小麥,看來藝術性的照片實則隱含是跨越戰爭、國族,保存物種多樣性的用心。

德國紀實攝影師Ursula Schulz-Dornburg的作品,紀錄差點被銷毀...
德國紀實攝影師Ursula Schulz-Dornburg的作品,紀錄差點被銷毀的各種小麥穗。 圖/陳若齡攝影

走出展場,想起一件小事,這趟來巴黎本來是為看高訂周珠寶,疫情後高級珠寶首度全部回歸實體展出,不少品牌主題與自然有關,其中比較特別的是寶詩龍(BOUCHERON),將藤條、木頭、石頭、貝殼結合科技融入設計,挑戰傳統珠寶因稀有寶石而被重視的價值和珍貴性,當時不禁問設計師,如何定義珍貴,得到的回覆是:「能呈現自然之美,向自然致意最是珍貴。」

一開始理解的是對工藝技術的推崇,栩栩如生地捕捉自然,因巧奪天工而珍貴,直到後來去了這場植物展,我才明白早先設計師回答的真正意思,設計作品中最珍貴的,是以謙遜的姿態對待自然,仔細的觀察並珍之愛之。看來這場展覽也多少改變了我的視野,不負策展用心。

展場的寶詩龍蕨葉胸針,尺寸和線條細膩如真實。 圖/陳若齡攝影
展場的寶詩龍蕨葉胸針,尺寸和線條細膩如真實。 圖/陳若齡攝影

Chaumet為拿破崙的皇后約瑟芬製作的麥穗皇冠,每一根都可以取下作為胸針。 圖...
Chaumet為拿破崙的皇后約瑟芬製作的麥穗皇冠,每一根都可以取下作為胸針。 圖/陳若齡攝影

下半年如有機會來巴黎,這是不應錯過的展覽,就算對植物、珠寶毫無興趣,能一次看到來自義大利皮斯托亞博物館,幾經修復、需梵諦岡授權才首度出國的千花掛毯、文藝復興時期的義大利肖像畫家朱塞佩・阿爾欽博托(Giuseppe Arcimboldo)、莫內(Claude Monet)、柯比意(Le Corbusier)、攝影大師布拉賽 (Brassaï) 、荒木經惟,關注人與自然的當代藝術家佩諾內吉塞普佩農(Giuseppe Penone)和伊娃・若斯潘(Eva Jospin),還有時尚掛的Christian Dior、Yves Saint Laurent等等古今各領域大師之作同台,也是非常過癮。

義大利皮斯托亞博物館的千花掛毯,象徵萬物和諧共生。 圖/陳若齡攝影
義大利皮斯托亞博物館的千花掛毯,象徵萬物和諧共生。 圖/陳若齡攝影

法國沉浸式藝術家伊娃・若斯潘(Eva Jospin)以紙箱做出一整面牆的森林。 ...
法國沉浸式藝術家伊娃・若斯潘(Eva Jospin)以紙箱做出一整面牆的森林。 圖/陳若齡攝影

近看才會發現全是紙箱做的,以紙造林很是震撼。 圖/陳若齡攝影
近看才會發現全是紙箱做的,以紙造林很是震撼。 圖/陳若齡攝影

時尚咖來這也有看頭,這是迪奧先生於1950年代親自設計的鈴蘭圖案禮服和絲巾。 圖...
時尚咖來這也有看頭,這是迪奧先生於1950年代親自設計的鈴蘭圖案禮服和絲巾。 圖/陳若齡攝影

◎責任編輯:胡士恩

推薦閱讀

【陳若齡專欄】愛上有溫度的歐洲網購,應該不用急著剁手

【陳若齡專欄】漫步鹿特丹橘色屋頂,看城市永續的可能

最新文章

2023臺灣文博會空總展區「戶外工藝展館」,展亭由林聖峰建築師與徐暋盛工藝師共同...

2023臺灣文博會9/22-10/1展出!「空總展區」攻略一次看

2023/09/25
Hiro Hiro Art Space《士兵》。圖|Hiro Hiro Art ...

9月九檔新展覽!台北、台中、嘉義藝術空間總整理

2023/09/23
2023基隆潮藝術9/28正濱漁港開展!10組作品從海光介面探索海港城市。圖|2...

2023基隆潮藝術9/28正濱漁港開展!10組作品從海光介面探索海港城市

2023/09/23
早在1990年出道的任賢齊,許多人稱其為「平民天王」,一方面是來自他的全才,影視...

專訪任賢齊/永保年輕的赤子之心,人生一直「在路上」

2023/09/23
似人非人performance。 圖/台北國際藝術村提供

賴俊廷個展台北國際藝術村展出!以「似人非人系列」打開電幻知覺的藝術探索

2023/09/22
徐書涵的微型個展「山中精靈 A Spirit in the Mountains」...

裏山x平藝術空間最新展覽「山中精靈 A Spirit in the Mountains 」:藝術家徐書涵的奇幻世界

2023/09/22
2023原創基地節SONGYANLAND FESTIVAL《松菸LAND:共享變...

2023原創基地節10/6-10/15松菸展出!響應白晝之夜推夜間文史走讀、偽考古藝術等星光體驗

2023/09/19
南竿【島嶼風景】計畫2023馬祖國際藝術島以國際視角帶來深沉的提問。圖|中華文化...

南竿【島嶼風景】計畫!2023馬祖國際藝術島以國際視角帶來深沉的提問

2023/09/17
富藝斯秋季拍賣台北預展9/16-9/17台北BELLAVITA「藝文空間」亮相!...

富藝斯秋拍台北預展:奈良美智《不就是不》首登拍場!一睹當代藝術大師與新銳之作

2023/09/15
FOCASA助陣2023臺灣文博會掀高潮!雙馬戲篷、匯聚30組團隊、連續10天、...

FOCASA馬戲藝術節現身台北!集結30組團隊百場演出、全白馬戲篷首度亮相

2023/09/15
東引【迴島嶼吧】2023馬祖國際藝術島,由蔡沛原接棒召喚大家回島。photo b...

東引【迴島嶼吧】計畫!2023馬祖國際藝術島由蔡沛原接棒召喚大家回島

2023/09/14
秋天藝術節有知名編舞家楊・馬騰斯舞作《任何搞分裂的企圖都將以粉身碎骨告終》,以及...

編舞家楊・馬騰斯×獨立樂團農村武裝青年——以不同藝術形式不同語言,卻都堅持抗爭那些「記憶中的黑夜」

2023/09/14
音樂劇演出片段。 圖/C MUSICAL提供

《拉赫曼尼諾夫》韓原創音樂劇首度來台!回顧天才作曲家拉赫曼尼諾夫的人生故事

2023/09/13
《布魯斯瑪莉 Bruce Marie》以獨創泡沫橡膠(海綿)戲偶,杜達.派耶瓦在...

荷蘭偶戲《布魯斯瑪莉 Bruce Marie》台灣首演

2023/09/12

2023 Camping Asia/站在當代潮流最前沿! 北藝中心攜手香奈兒 2023 Camping Asia 共創下個世代的未來藝術學苑

2023/09/12
《我是紅》是萬吉魯.卡穆尤以她 2005 年的獨舞作品《Spiral》為基礎,與...

2023Camping Asia【策展人林人中】為台灣表演藝術打開一扇國際之窗

2023/09/12
編舞家瓦旦・督喜。圖片提供/TAI身體劇場

2023Camping Asia【藝術家瓦旦.督喜】帶著前人的思想,活出自己的生活與藝術

2023/09/12
編舞家林文中在今年度camping asia帶來鑽研多年的「流體技巧」課程。攝影...

2023Camping Asia【藝術家林文中】沒有標準,才能衝 撞出藝術的火花

2023/09/12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