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新銳藝術家Manuel Stehli亞洲首展!擺渡兩極之間,賦予創作自由度
近兩年在國際十分活躍的瑞士青年藝術家曼努埃爾・斯特里(Manuel Stehli),亞洲首次個展《彼/此》(in its place),自即日起至10月8日在內湖TAO ART展出,在這裡我們將專訪他,看作品裡關於他的故事。
斯特里於2021年陸續舉辦多場個展,包括:法國巴黎Galerie Marguo畫廊的《Moving Inland》、德國法蘭克福Schierke Seinecke畫廊的《jetzt dut》、瑞士蘇黎世Grisebach畫廊的《From a Distance》等,他亦參與了今年4月在蘇黎世Helmhaus美術館舉辦的瑞士年輕藝術家群展《Salon der Gegenwart》,擁有亮眼表現。
訪問中,斯特里散發著沉靜、內斂而自由的氣質,如同他的作品,色調精準優雅,臉孔、關係與時間不具存在,以無以名狀的留白與不確定性,塑造張力吸引觀者向畫作靠攏。
曼努埃爾・斯特里在蘇黎世出生成長,從有記憶以來就在畫布上揮灑,喜歡扛著畫架走入森林,描摹風景,很早就意識到自己對繪畫的熱情。學生時代就讀萊比錫視覺藝術學院,並透過伊拉斯謨計畫(Erasmus Programme)首次造訪倫敦,在坎伯韋爾藝術學院學習繪畫一年。
兩極之間,賦予創作自由度
在繪畫哲學截然不同的兩地轉換,無形間滿足斯特里與生俱來源源不絕的好奇心。他受到柏林圍牆倒塌後發酵的「新萊比錫畫派」勞赫(Neo Rauch)等藝術家吸引而進入萊比錫視覺藝術學院,「在這裡,我學習到如何繪畫。從以前看風景畫畫,到每個禮拜花好幾天在教室人體速寫,直接在畫布上思考構圖,以及著重具象畫等技術面上的呈現。」經年累月沉浸於嚴謹客觀的技術訓練,是斯特里認為萊比錫影響他最大的地方。
來到倫敦,他發現學院風格與哲學完全不同,比起埋頭鑽研技巧層面,大家更常問自己「為什麼」,跳脫萊比錫思考模式的泡泡。斯特里說:「我覺得這樣很好,在創作這上多了一段批判的距離,逼自己思考為何要創作。」與此同時,他也把握時間看遍當地美術館,在裡頭重新找回早期文藝復興,與現在完全不同的繪畫方式,像是喬托、皮耶羅、蒙塔納等藝術家。
然而,無論在萊比錫還是倫敦,都是斯特里非常珍惜的時光。不僅如此,在作品中我們也可以觀察到,擺渡於兩極之間的經驗,不斷賦予他創作的自由度。
讓畫面自己說話
第一印象總予人冷靜理性的曼努埃爾・斯特里,其實擁有感性的靈魂,不過雙子座的他直言自己不信星座就是了。擅長平衡理性與感性的個性,從畫作中抹去人事物彼此關係,卻隱隱折射意念觀察、社會現象的創作風格可見一斑。
斯特里平常喜歡在網路圖庫中收集人物照片,仔細研究身形四肢,乃至於手指在不同姿勢之間,所存在的細微差異與含義。本次個展中就有多幅人物主題,他加以重構拼貼著這些身份、情緒、故事未明的角色,彷彿剝奪了人的個體性,任由觀者詮釋,「讓畫面自己說話」向來是斯特里特別關注的一點。
有趣的是,許多畫作尺寸幾乎與人等身,他說:「我喜歡用大尺幅的畫布,去描述人在不同關係、不同空間之中互動的狀態。畫面本身是完整狀態,不會有過多語言敘事,而是自然呈現出來,觀看的人可以有自己的詮釋,或發展出自己的故事。」那麼,斯特里自己又是如何詮釋的?
畫布反應當代人際的疏離感
他坦言,要描述自己的創作背後的故事,其實不太容易,往往都是畫著畫著,沉浸在如其所是的狀態下就完成了。然而,他明確意識到的一點,就是那份潛在隱約的「疏離感」作祟,也是為什麼要選擇使用大尺幅畫布的原因。
「當你彷彿可以直接進入畫作裡的空間,就會產生張力,因為你可以靠得很近。例如小展間裡兩個人躺著的那幅畫作,其實我們一直都處在窺探的狀態,窺探別人的生活時,同時也被排除在外,可是你又會忍不住要去看。」斯特里認為,你渴望參與,其實又享受身處安全的範圍之外,因為無需真正理解發生了什麼事,「旁觀者」狀態於他而言有一股強烈的張力。
另一方面,在展間裡走動旁觀,就像在社群媒體上點Like或滑掉的過程。一直到了5、6年前才創Instagram帳號的斯特里,是因應在柏林駐村必備才做。散發疏離感的創作,一部分源自於這份觀察:「社群媒體讓每個人擅長自我表演,在表演中為自己貼上許多標籤,好讓他人閱讀。某種程度上,這種溝通非常有效,非常大聲地講出我是誰、我在做什麼。我想拉開一點距離,看看人與人的互動有沒有另一種可能?」
保持自由、童心,是藝術家的責任
受到柏林多元流動的環境吸引,斯特里選擇在此定居,這座大城市就像自成一格的小世界,是眾多藝術家有機會必定造訪、落腳生活與工作的國度,斯特里認為自己在柏林持續吸納各方觀點,是現階段十分重要的養分。
對他而言,繪畫是「保存」當下的方式,如同時間戳記一般,無論人物、風景還是物件,試圖透過繪畫了解自己、了解發生什麼事情,這樣的動力對他來說是一種必需品,且從兒時延續至今。
在創作路上,有沒有一直以來奉行的信念?斯特里認為,自己作為藝術家其實背負著責任,這份責任和一般人所認知的責任並不同,他說:「那就是保持自由、保持童心,因為社會慢慢失去這樣的東西。」
Manuel Stehli亞洲首展《彼/此》(in its place)
時間|即日起至10/8,週二至週六11:00-19:00
地點|TAO ART(台北市內湖區洲子街79-1號8樓)
推薦閱讀
最新文章
-
村上春樹《城與不確定的牆》11/26正式出版!跨越40年完結的奇異故事
2024/11/25 -
現場直擊三日限定!「2024草率季」超過430攤創作者、工作坊一展誤用創意
2024/11/22 -
呈現不知能如何解讀的事物:專訪《空房間裡的女人》導演邱陽
2024/11/22 -
用最少的東西建立世界觀:陳駿霖談《白衣蒼狗》導演曾威量
2024/11/22 -
Go Bananas ! 認證瘋狂!一根香蕉,蘇富比拍620萬美金成交! 由來自中國幣圈藏家Justin Sun得標,他說:「我要親自吃了它」
2024/11/22 -
北美館「2024街事美術館」進駐中山堂!邀大眾重拾中正萬華台北城市記憶
2024/11/21 -
《春之祭》12月起經典再現全台!德國Pina Bausch舞團劇目亞洲首演
2024/11/20 -
屏東市集11/23華山萬福宮1日限定開展!4組音樂演出、20攤品牌描繪新屏東價值
2024/11/20 -
以筆在紙上書寫的記憶溫度 藝術家、造紙人分享你不知道的「紙」秘密
2024/11/20 -
TSUTAYA BOOKSTORE台中老佛爺店試營運!共享空間首度亮相
2024/11/19 -
「掉在半路的小數點」徐瑞謙個展双方藝廊12月登場!挑戰材料與空間界限
2024/11/18 -
在對抗與享受中徘徊!何翔宇個展《凡是過往,皆為序章》關渡美術館展出
2024/11/15 -
教育部「藝秀臺」推動表演藝術數位教育新「視」代 讓全國師生優異展演綻放永續光芒
2024/11/14 -
「2024臺北美術獎」邱子晏奪首獎!精選10組作品一探當代多元創作
2024/11/13 -
JR東日本鐵道冬季旅行5選!乘著列車駛入文學裡的銀白世界
2024/11/13 -
金馬五項入圍《女兒的女兒》11/22上映!攜手合力酒廠推限量版烏龍茶梅酒
2024/11/13 -
高美館《彼岸》開展!陳威廷:人是一直在移動中去面對自己的情感
2024/11/09 -
《找一步 山海圳跨界創作展》讓百年町屋化身步道、邀10組創作者跨界共創
2024/11/08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