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2022金門海洋藝術季「城色故事」:走訪金城,遊走6件地景裝置、8件微型創作,看見不一樣的金門

2022/10/03 江佩君

2022金門海洋藝術季以「城色故事」為題,自2022年10月1日至2023年10月1日展出,邀請藝術家團隊、選定金門金城鎮6個歷史場域,在金城鎮推出地景裝置,並與8個金門在地特色店家進行微型創作,讓藝術創作走進金門金城鎮古城的巷弄街道,「後浦城事」文化生活節也於10月同步展開。

圖/原物創意OIC ART提供
圖/原物創意OIC ART提供

當金門在地文化遇上故宮文物的火花

2022金門海洋藝術季城色故事,金門海洋藝術季自2020年起舉辦,腳步從前兩年烈嶼鄉(小金門)、金寧鄉,今年來到金城縣,「城」指的是金城鎮,「故」指的是國立故宮博物院,城色,也有金城古城建築色澤的意象。金門縣由金門本島、烈嶼、大膽、二膽等島嶼組成,有3鎮3鄉,主要旅行區域為大金門(金門本島)、小金門(烈嶼鄉),大金門分別有金城鎮、金湖鎮、金沙鎮、金寧鄉。金城鎮是金門最早開發的區域,也是金門的政經中心與人口密集處,保存不同時代的古蹟、洋樓,浯島城隍廟為當地信仰中心,金城鎮可說是金門文化色彩濃厚又熱鬧的地方。

2022金門海洋藝術季首度與故宮合作,藝術家團隊在每件作品創作背後,都參考一件故宮收藏展品,因此,今年的金門海洋藝術季特別不一樣,在創作與敘事的層次上層層交扣,揉和古蹟與地景樣貌,透過藝術設計與歷史、古城古街互文對話。

2022金門海洋藝術季城色故事開幕。圖/江佩君攝影
2022金門海洋藝術季城色故事開幕。圖/江佩君攝影

「後浦城事」文化生活節10月同步展開

除了金門海洋藝術季,今年整個10月同步展開「後浦城事」文化生活節,以五感體驗的方式遊歷浯江書院主展區與位於後浦街區內的12個子展區,藝術季期間更將以多語言導覽遊程、自行車環遊、文化市集、藝文演出等活動相互串連,讓拜訪金門的旅客,除了認識金門悠久的歷史軌跡外,還可以發掘體驗並看見金門截然不同的風光。

「後浦城事」文化生活節10月同步展開。圖/原物創意OIC ART提供
「後浦城事」文化生活節10月同步展開。圖/原物創意OIC ART提供

金門海洋藝術季6件藝術裝置

1|舟核 Boat in the form of an olive pit

范承宗 Cheng-Tsung Feng

作品位置|莒光樓

以故宮文物「雕橄欖核舟」為創作發想,「雕橄欖核舟」由清代著名牙匠陳祖章於乾隆二年(1737)以橄欖核雕製一艘蓬船,除了有可開闔的推窗,船上還細膩的雕出船夫、僮僕與船客共八人,船底以行書刻出蘇軾的後赤壁賦全文。

圖/原物創意OIC ART提供
圖/原物創意OIC ART提供

藝術家范承宗將陳祖章「以核造舟」的概念顛覆,透過「以舟造核」向相隔285年前的陳祖章致敬,應用傳統木船結構技術,打造一座上下對稱形似橄欖的空間裝置作品,也可開放民眾入內體驗,透過作品傳達著從古至今、自赤壁到金門,從掌中細賞到身在其中,透過作品讓人們入內歇息片刻,想像神往著核舟與舟核間的同遊快意。

圖/江佩君攝影
圖/江佩君攝影

2|光舟 Illuminant Ship

禹禹藝術工作室 YUYU Art Studio

作品位置|同安渡頭

作品「光舟」運用故宮文物《一號同安梭船圖》為發想背景,依據史料紀「同安梭船」曾經駐防金門,保衛金門避免受海盜入侵。 創作團隊以「護祐」為題,透過當代藝術裝置融合故宮文物精神呈現大船佇立意象。夜晚,光影投射在光舟上,觀者遊走在被光包覆的作品中,在沿著船體中移動的同時,也與歷史進行一場相遇。

圖/原物創意OIC ART提供
圖/原物創意OIC ART提供

同安渡頭則是個觀海、看夕陽的美麗景點,除了可遠眺即將開通的金門大橋,天氣好時的夜晚,也可隔岸看見廈門的群樓燈火。

天氣好時的夜晚,在同安渡頭可隔岸看見廈門的群樓燈火。圖/江佩君攝影
天氣好時的夜晚,在同安渡頭可隔岸看見廈門的群樓燈火。圖/江佩君攝影

3|守護神 Guardian Deity

吳騏 57Art Studio

作品位置|城鎮之星

金門在地藝術家57(吳騏),以金門風獅爺的形象,結合故宮文物「清 掐絲琺瑯鼎」的三足鼎的器型,創造一隻高聳的「守護神」,也意喻著乘載著無數的祈福,默默地守護這塊土地,盼成為出外打拚的人們,回到家鄉的一座燈塔。

圖/原物創意OIC ART提供
圖/原物創意OIC ART提供

4|嵐天畫境 Hazy Skyscape Painting

峇岦嵐偲.旮札涅蘫 Paqeriras Kazangiljan

作品位置|延平郡王祠

藝術家峇岦嵐偲.旮札涅蘫作品「嵐天畫境」,以故宮文物「海天霞照圖」為創作來源。以竹片作為畫紙,藤及染竹為筆墨呈現,使用染色竹篾與原色竹篾以及藤編技法編織出的祥雲紋,呈現海天霞照圖,在錯視堆疊成半立體投影形式畫面,人們走入畫中,人與畫作自然合一,成為畫中的一抹景色。

圖/江佩君攝影
圖/江佩君攝影

5|竹波 Bamboo Waves

游文富 Wen-Fu Yu

作品位置|古岡樓

藝術家游文富作品「竹波」,創作來源自故宮文物「山水蒔繪小方盒」,作品由湖面繁複地往陸地延伸,從線性到面性的波浪述說著古崗湖水因風而動的指向性與水生植物的關係,呈現層層堆疊的水波紋感覺,也借景古崗樓,不管是由古樓上觀望或是由步道穿越作品,橫縱交織出迷人的古今對話。

圖/江佩君攝影
圖/江佩君攝影
圖/原物創意OIC ART提供
圖/原物創意OIC ART提供

6|風獅爺復育計畫 Wind Lion God Restoration Plan

賴彥勳 Yen-Hsun Lai、宮城有加 MIYAGI Yuka

作品位置|歐厝風獅爺

風獅主要盛行於中國沿海、台灣與日本琉球群島斗地。風獅爺有鎮風、祭煞、防蟲、護風水、解沖等功能,金門風獅爺主要設在村落外圍的迎風路口處、寺廟周圍或常見於屋脊、牆垣或鑲於壁上,是金門特色的人文景觀。據統計,金門現存風獅爺共68匹,其中金城鎮僅存6匹,數量瀕危。

風獅爺復育計畫為藝術家賴彥勳、宮城有加,以故宮文物「清 銅胎掐絲琺瑯獅子」等各式獅型珍寶為創作來源,透過藝術家轉化,在清道光年間即供奉至今的歐厝風獅爺身下,打造一群姿態表情活潑靈動的小風獅爺,透過故宮獅與在地風獅爺一同生根金門,壯大金門的風獅生態系。

圖/原物創意OIC ART提供
圖/原物創意OIC ART提供

走進古城街巷的微型設計

7|窗景詩太武山

村復號商店X吳芊頤

作品位置|村復號商店(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43號)

用來自金門在地太武山的花崗岩山圖騰,以共創形式結合店家玻璃門面呈現拼貼風景,以透光介面結合店內特色,透過環境光變化,帶出觀賞的多樣性。

圖/原物創意OIC ART提供
圖/原物創意OIC ART提供

8|川流不息

川根食堂 X 峇岦嵐偲.旮札涅蘫

作品位置|川根食堂(金門縣金城鎮莒光路124巷6號)

創作以店名「川根食堂」中的「川」字為發想,將原住民傳統生活中於河川捕魚使用器具「魚筌」作為主軸。將「魚筌」吊燈以重複排列多層次的呈現,也象徵「收穫滿滿」。

圖/原物創意OIC ART提供
圖/原物創意OIC ART提供

9|光舟定風旗

三坵民宿 X 禹禹藝術工作室

作品位置|三坵民宿(金門縣金城鎮環島北路一段57號)

這件作品是與三坵民宿以及在地小朋友一起合作共創,將定風旗形塑為帶來方向、守護、傳遞之意,透過小朋友們的童趣畫筆展現金門在地文化。

圖/原物創意OIC ART提供
圖/原物創意OIC ART提供

10|小嶼

島嶼藝術工作室 X 吳騏

作品位置|島嶼藝術工作室(金門縣金城鎮莒光路124巷6號)

將乾燥木與電纜木軸以鳥人與鯨魚的意象塑形,匯聚成為一座島嶼,讓人可以暫時棲息這座小嶼上,感受不一樣的風景。

圖/原物創意OIC ART提供
圖/原物創意OIC ART提供

11|石竹成椅

浯島文製 X 游文富

作品位置|浯島文製(金門縣金城鎮民生路27巷1號)

利用書店室外畸零空間所創造的文創連結,以書店門外的石椅與藝術家慣用的竹材為發想,複合創作出「石竹成椅」,諧音「十足誠意」。表達一個短暫停留與一種誠懇的待客之道。

圖/江佩君攝影
圖/江佩君攝影

12|舟核間:形一

水頭古洋樓花磚民宿 X 范承宗

作品位置|水頭古洋樓花磚民宿(金門縣金城鎮4號)

微型創作計畫以舟核作品為延伸,創作出一艘結合核舟輪廓、古典飛行船與有機海洋生物印象的雕塑,悄悄造訪金門古洋樓中的花磚民宿,等待被尋找看見。

圖/江佩君攝影
圖/江佩君攝影

13|舟核間:形二

斜坡客棧 X 考工記工作室

作品位置|斜坡客棧(金門縣金城鎮72號)

同樣是微型創作計畫以舟核作品延伸,創作出一艘結合核舟輪廓、人造衛星、太空船與有機海洋生物印象的雕塑,降落在金門老宅中的斜坡客棧。

圖/原物創意OIC ART提供
圖/原物創意OIC ART提供

14|宮廷帽杯杯

金門高粱酒史館 X 孫語婕 & 陳佳妮

作品位置|金門高粱酒史館(金門縣金城鎮金門城68號)

將國立故宮博物院院藏品「宋高宗坐像軸 」、「宋高宗后坐像軸 」,擷取皇帝與皇后配戴帽子的特色,以及服裝設計將其延伸為玻璃杯蓋與刺繡杯套設計,搭配春池玻璃材質特性與質感,創作出有別於以往的故宮文物周邊產品風格。

圖/原物創意OIC ART提供
圖/原物創意OIC ART提供

金門海洋藝術季

「城色故事」裝置藝術展 2022.10.1~作品設置一年

地點|金門金城鎮

「後浦城事」文化生活節 2022.10.1-2022.10.31

主展場|浯江書院

主辦單位|金門縣政府、國立故宮博物院

承辦單位|金門縣政府觀光處、金門縣文化局

策展執行|原物創意OIC ART

最新文章

威廉.透納作品,藍色瑞吉山之日出(The Blue Rigi, Sunrise)...

英國最偉大畫家威廉透納特展 謝哲青談「光之先知」的藝術革命與時代意義

2025/06/27
史上最大規模!英國國寶級藝術大師「威廉.透納」特展首度登台,泰德美術館館藏真跡畫...

史上最大規模「威廉・透納」特展來台!以80件真跡、28件當代作品織構對話

2025/06/27
LANDHILLS|台中——由植物藝術家廖浩哲創立,為一關注自然、人與環境互動的...

傳達言語無法觸及的問候——LANDHILLS 廖浩哲

2025/06/27
花閣樓是郭安妮(左一)一家人個性與情感的體現。圖/黃怜穎攝影

30年社區花店,參與他人的一生——花閣樓 郭安妮

2025/06/27

陪伴最後一次感受花香的機會——拾米豐瓶 寶妮

2025/06/27
美國導演勞勃.阿特曼(Robert Altman,1925—2006)百年冥誕,...

反類型好萊塢鬼才「勞勃阿特曼:眾生喧嘩」7月放映!10部必看大師經典

2025/06/26
展覽《萬象入身》(Aura Within)於7月10日至8月30日在豪瑟沃斯香港...

展覽《萬象入身》豪瑟沃斯香港7月登場!集9位藝術家之作探索存在與記憶

2025/06/25
「山/市—彼得.庫克個展」為英國建築團體「建築電訊」(Archigram)創辦人...

以臺灣城市自然地景為靈感!建築大師彼得.庫克「山/市」個展MoCA登場

2025/06/23
「包裹」世界的地景藝術家克里斯多與珍妮-克勞德伉儷作品亮相富藝斯倫敦現當代藝術6...

「包裹藝術」傳奇伉儷誕辰90周年!逾30件作品富藝斯倫敦現當代拍賣亮相

2025/06/23
「奧拉弗.埃利亞松:你的好奇旅程」臺北登場!回顧30年藝術生涯,展開一場關於光影...

北美館年度必看大展「奧拉弗‧埃利亞松:你的好奇旅程」17件經典之作登場

2025/06/20
奧地利維也納Numen / For Use首次登台,於勤美術館展演出兩件極具全球...

Numen / For Use首登台!勤美術館《Net & String Taichung》體感迷宮亮相

2025/06/18
蔣勳以《祇樹給孤獨園》最新畫作祝禱眾生平安,為讀者開啟一段和自己對話的心靈旅程。...

來場與自己內心的對話!美學大師蔣勳最新書畫展《祇樹給孤獨園》即日起中央書局登場

2025/06/18
2025台東光祭6/13開展!3大亮點、12件藝術裝置打造知本溫泉區的夏夜幻境。...

2025台東光祭6/13開展!3大亮點、12件藝術裝置打造知本溫泉區的夏夜幻境

2025/06/18
臺文館第二個臺北據點「臺灣文學糧倉」修復完成、正式啟用。 圖/文化部提供

「臺灣文學糧倉」亮相!歷史建物大跨度木桁架現身、兩大特展同步登場

2025/06/17
《少女》胸像與黃土水專室。圖|太平國小博物館、攝影|黃宏錡

太平國小博物館7/3對外開放!在百年校園閱讀大稻埕的藝術與在地記憶

2025/06/16
奈良美智「跟著朦朧潮濕的一天去金瓜石」主視覺。圖|中華文化總會

奈良美智金瓜石6/28開展!瑞芳台電金水基地歷來最多作品展出

2025/06/16
詩人鄭愁予辭世,他的詩句「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寫下遊子情懷。本報資料照片

詩人鄭愁予91歲辭世 「達達的馬蹄」成絕響

2025/06/16
《歌舞的我們》記錄下屏東三地門部落裡多元性別族群——牧凡與陳薇的故事。

在豔陽高照的南方,看見成長中必經的陣痛——導演盧盈良與《歌舞的我們》

2025/06/15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