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A5:「未來巡航」預約海上展館:登上旗福2號「未來號」,以古董航海工具、3D全息投影探索高雄港

2022/10/06 沈佩臻

2022台灣設計展「設計中島」展區唯一海上展館「未來巡航」,將於10月7日至10月23日在6號碼頭正式登場,採全預約制。由日目視覺藝術、彡苗空間實驗、文化銀行聯手操刀設計,因應船體空間,展覽從航運關鍵字詞切入,從航海古董工具到現代科技,立體化高雄港的文化歷史,邀請觀者互動體驗過去與未來之間的巡航可能,預約方式亦正式公布。

完整報導 >> 2022台灣設計展在高雄

2022台灣設計展懶人包:主視覺、3大展區、展出日期等重點整理

圖/台灣設計研究院提供
圖/台灣設計研究院提供

策展團隊將高雄市地圖轉化為銀灰色圖紋印上船身。 圖/台灣設計研究院提供
策展團隊將高雄市地圖轉化為銀灰色圖紋印上船身。 圖/台灣設計研究院提供

預約方式

2022 台灣設計展「設計中島」A5 展區「未來巡航」採全預約制。

預約方式:加入未來巡航的Line官方帳號(@672refka),點擊登船預約並選擇要報名的日期、時段,並填寫email資料,報名成功後將發送票證到信箱,並獲取專屬客製化的電子動態船票。於報名預約的時段持電子船票到展覽現場,由工作人員掃描QRcode檢核身分,確認無誤後可登上未來號觀展。

2樓船艙裡,策展團隊運用互動光桌、3D全息投影風扇、 智慧透明螢幕等工具呈現。 圖/台灣設計研究院提供
2樓船艙裡,策展團隊運用互動光桌、3D全息投影風扇、 智慧透明螢幕等工具呈現。 圖/台灣設計研究院提供

旗福2號轉型未來船艙

亞洲新灣區旗鼓航線交通運具「旗福2號」轉型為具科技體驗的觀光渡輪,藉由導入設計,將情境體驗融入未來科技、公共環境、船艙家具再設計及空間視覺整合,打造出一艘述說高雄港灣、產業與文化發展故事的觀光渡輪。

設計團隊由日目視覺藝術負責統籌設計規劃並執行智慧導覽的數位內容設計,彡苗空間實驗則改善公共環境,並與工研院電光所合作,以透明顯示技術實際操作的使用者經驗出發,規劃科技體驗艙區,而文化銀行則爬梳並書寫歷史,預計年底正式啟航亮相。

圖/台灣設計研究院提供
圖/台灣設計研究院提供

展覽介紹

適逢2022台灣設計展舉辦中,「旗福2號」化為唯一海上展館,在設計中島6號碼頭登場,以「未來巡航」為題,設定「引水」、「入港」、「啟航」3個與航運有關的字詞切入,從科技體驗出發,聚焦亞洲新灣區產業發展脈絡與港灣建設發展,在多元科技應用與深入淺出的策展思維,拉近科技與觀眾互動的距離,輕鬆穿梭於高雄港的過去與未來之間。船身設計方面,策展團隊將高雄市地圖轉化為銀灰色圖紋印上船身,成為內外兼具豐富看點的海上載體。

踏上1樓船艙,可體驗多角面組成的立體螢幕裝置,大型LED牆面呈現高雄海事資源與關係人物訪談,看見大港文化前進的歷史動力。特別的是,在高雄港歷史脈絡中別有意義的10艘船隻,包括台灣船(戎克船)、吉野號防護巡航艦、漢陽軍艦、喜馬拉雅號等,於現場依循實際比例縮放,化作三維立體模型重現。現場同步展示珍貴古董航海工具、海事零件,例如供船隻上各單位聯繫使用的「聲力電話」、過去廣泛運用於航海測繪與天體觀測的「六分儀」等。

圖/台灣設計研究院提供
圖/台灣設計研究院提供

圖/台灣設計研究院提供
圖/台灣設計研究院提供

圖/台灣設計研究院提供
圖/台灣設計研究院提供

步上2樓船艙,策展團隊運用互動光桌、3D全息投影風扇、 智慧透明螢幕等工具呈現,例如在互動光桌將高雄港以3D列印方式,將清朝、日治、現代、未來四個時期地景投影呈現,參觀者透過轉動舵輪與影像產生互動;而透明螢幕體驗區,則不斷跳出AIS船隻資訊導覽、環境因子顯示、10大地標物導覽等資訊之外,還有機會看到可愛「未來生物」和體驗者互動,營造出奇幻虛擬氛圍,白天與黑夜觀展各有風貌。

圖/台灣設計研究院提供
圖/台灣設計研究院提供

圖/台灣設計研究院提供
圖/台灣設計研究院提供

圖/台灣設計研究院提供
圖/台灣設計研究院提供

A5未來巡航

官網|https://future-safari.com.tw/

2022台灣設計展在高雄

日期|10/07(五)至 10/23(日)

展覽地點|

➊ 設計中島:高雄蓬萊商港區,展期9/30(五)至10/23(日)

➋ 城市展區:7個歷史場域

➌ 設計響應:38區城市空間

更多資訊請查詢2022台灣設計展官網

2022台灣設計展

《美力年代》高雄原愛國婦人會館開展:11位創作者齊聚,跨域回應女性角色

《美力年代》高雄原愛國婦人會館開展:11位創作者齊聚,跨域回應女性角色

2022/08/08
2022台灣設計展主視覺!新銳設計團隊Local Remote操刀,以科技編碼創作、藍色浪紋呼應臨港意象

2022台灣設計展主視覺!新銳設計團隊Local Remote操刀,以科技編碼創作、藍色浪紋呼應臨港意象

2022/09/16
「Re:小花盛開的回音」高雄金馬賓館:20組創作者聯手11件作品,AR音花綻放

「Re:小花盛開的回音」高雄金馬賓館:20組創作者聯手11件作品,AR音花綻放

2022/06/25

最新文章

2025基隆潮藝術邁入第十年!19組藝術團隊齊聚山、海、城三大展區。
 圖/2...

2025基隆潮藝術9/26登場!19組藝術團隊齊聚山、海、城三大展區

2025/09/09
第一屆台灣國際攝影節「民主的相機」C-LAB盛大開幕!
 圖/Chris Ch...

台灣國際攝影節三大主題展登場!攝影大師羅伯.法蘭克作品首度在台展出

2025/09/08
2025馬祖國際藝術島9/5開展!50+件作品、4大觀展攻略。圖|第三屆馬祖國際...

2025馬祖國際藝術島9/5開展!50+件作品、4大觀展攻略,以藝術體驗四鄉五島魅力

2025/09/08
馮國瑄|1989年在花蓮海邊出生,西螺長大,目前住台北大稻埕。近年獲得打狗鳳邑文...

信仰包含著傳統,但信仰不會限縮於傳統價值觀——馮國瑄

2025/09/07
在舞蹈中人類化為鹿靈,引導祖靈回到人間與送返冥界。

日本鹿舞:人鹿神融為一體,在夜裡和諧地像場夢

2025/09/06
倪瑞宏|1990年生於臺北,領有仙女證書的藝術家,創作橫跨書寫、繪畫、雕塑、裝置...

女神就像溫暖長輩,共鳴與陪伴身為女性的自己——倪瑞宏

2025/09/06
基隆主普壇,開龕門、豎燈篙、主普壇開燈至中元普度等重要儀式皆在此進行。

雞籠中元祭:從對立到和諧,映照人心與時代

2025/09/05
出國時喜歡跑廟看神明,圖中為日本京都的晴明神社。

神性就是相信內在智慧,不向外去尋求——Misc林佳齡

2025/09/05
邁克爾‧穆勒(Michael Müller)個展《關於繪畫的思考》於爍樂畫廊台北...

邁克爾 ‧ 穆勒《關於繪畫的思考》爍樂畫廊展出!一睹沒有邊界的畫布創作

2025/09/05
udn-loadin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