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毓繡美術館小笠原美環、梁兆熙雙個展:模糊場景物件輪廓,自由探索人性答案

2023-01-03 21:00 文字整理/沈佩臻

毓繡美術館2022-2023壓軸雙個展,自即日起至4月23日橫跨3層樓展出,採預約參觀制。兩位藝術家分別為日本藝術家小笠原美環(Miwa Ogasawara)在台灣首度個展《自己的房間—小笠原美環個展》,以及華裔藝術家梁兆熙《抒情的軌跡─梁兆熙的鬱與癒》,兩位藝術家皆在東西方文化間汲取生活和創作養份,最終做回自己,走著屬於自己的路徑;在創作上皆描繪寫實題材,卻又將實體的特徵抹去,用以談論抽象的人性及生命本質。

《自己的房間—小笠原美環個展》2樓展場一隅。 圖/毓繡美術館提供
《自己的房間—小笠原美環個展》2樓展場一隅。 圖/毓繡美術館提供

01|小笠原美環:模糊的灰色地帶,真實的人性矛盾

小笠原美環1973年生於日本京都,年輕時就前往異地求學闖蕩,最後落定德國,作品大多於歐洲及日本展出,此次「自己的房間」是她首次在台灣的個展。小笠原美環選擇平易近人的場景及物件為題材,作品充滿光線與影子,輪廓卻顯得模糊,沒有明確界線,藝術家透過大面積的灰呈現界於黑白、對錯的矛盾生命本質。踏進一樓展場,遊走在海洋、浮雲、花影這些邊界會隨著時間挪移的場景,彷彿闖入一個個夢境之中。

日本藝術家小笠原美環(Miwa Ogasawara)首度舉辦在台灣個展。 圖/毓...
日本藝術家小笠原美環(Miwa Ogasawara)首度舉辦在台灣個展。 圖/毓繡美術館提供、©Andreas Sibler

小笠原美環〈人性形成〉。 圖/毓繡美術館提供
小笠原美環〈人性形成〉。 圖/毓繡美術館提供

《自己的房間—小笠原美環個展》2樓展場。 圖/毓繡美術館提供
《自己的房間—小笠原美環個展》2樓展場。 圖/毓繡美術館提供

「我邀請觀者根據他們自己的記憶和經驗,去探索關於人性的答案。」小笠原美環說道, 她以窗戶來隱喻一個人的世界觀,在二樓展場,多件窗戶、空間作品與建築本身的廊道、窗框並置,虛實的光影相互投射,營造了既私密又穿透的房間,在此可以盡情感知時間與光的變化,同時也直探內心關於人性的命題。

左|小笠原美環〈窗簾2〉,油彩、畫布,40 x 40 cm,2019。
右|小...
左|小笠原美環〈窗簾2〉,油彩、畫布,40 x 40 cm,2019。
右|小笠原美環〈玻璃球13〉,油彩、畫布,120 x 80 cm,2016。 圖/毓繡美術館提供

日本藝術家小笠原美環與《自己的房間—小笠原美環個展》作品。 圖/毓繡美術館提供
日本藝術家小笠原美環與《自己的房間—小笠原美環個展》作品。 圖/毓繡美術館提供

圖/毓繡美術館提供
圖/毓繡美術館提供

02|梁兆熙:自濃郁鬱悶轉為輕盈療癒

梁兆熙1953年生於英屬所羅門群島保護地,12歲時移往香港生活,自1976年起定居於巴黎。他喜愛以炭筆和紙本創作,畫面幾乎是強烈的黑白對比,只用少量色彩裝飾點綴,沉鬱幽黯的氣息在他早期的作品中擴散開來,他所臨摹的風景、植物、靜物像是黑白底片放大顯影的粗粒子層層疊疊,沉積了厚重的歲月塵埃。

《抒情的軌跡─梁兆熙的鬱與癒》3樓展場。 圖/毓繡美術館提供
《抒情的軌跡─梁兆熙的鬱與癒》3樓展場。 圖/毓繡美術館提供

《抒情的軌跡─梁兆熙的鬱與癒》展間。 圖/毓繡美術館提供
《抒情的軌跡─梁兆熙的鬱與癒》展間。 圖/毓繡美術館提供

2009年後,梁兆熙的風格開始有所轉變,更多光和空氣進到畫面,題材也更貼近生活本身,花卉、動物、人的形體線條輕盈俐落而充滿生機,從濃郁鬱悶轉為輕盈療癒。如同藝術家低調淡泊的性格,從不賦予作品中的生命萬物太多意涵,讓觀者可以自由解讀,面對畢生創作和漫漫歲月,他皆能雲淡風輕、了然於心。

梁兆熙,〈LC-67〉,炭筆、粉彩、水彩、紙本,116 x 162 cm,199...
梁兆熙,〈LC-67〉,炭筆、粉彩、水彩、紙本,116 x 162 cm,1997。 圖/毓繡美術館提供

《抒情的軌跡─梁兆熙的鬱與癒》3樓展場。 圖/毓繡美術館提供
《抒情的軌跡─梁兆熙的鬱與癒》3樓展場。 圖/毓繡美術館提供

《抒情的軌跡─梁兆熙的鬱與癒》展間。 圖/毓繡美術館提供
《抒情的軌跡─梁兆熙的鬱與癒》展間。 圖/毓繡美術館提供

展覽資訊

自己的房間—小笠原美環個展

展期|2022/12/17(六)至 2023/4/23(日)

地點|毓繡美術館 展覽館1-2樓


抒情的軌跡─梁兆熙的鬱與癒

展期|2022/12/17(六)至 2023/4/23(日)

地點|毓繡美術館 展覽館3樓


毓繡美術館(預約參觀制)

開放時間|週二至週日 10:00-17 : 00、週四 10:00-15:00(國定假日及週一休館)

地址|南投縣草屯鎮健行路150巷26號

電話|04-9257-2999

毓繡美術館官方網站|https://yu-hsiu.org/

推薦閱讀

狂八〇:跨領域靈光出現的時代!北美館以5大子題、逾700件珍貴紀錄,一窺狂飆年代的文化現場

Crystal Lupa個展《人間勿語》:沉潛人生歷程之作,Hiro Hiro Art Space展出

最新文章

國漫館東側園區夜間點亮示意圖。 圖/國家漫畫博物館籌備處提供

國家漫畫博物館落腳臺中刑務所!東側園區率先迎12月金漫獎大展

2023/11/29
2023寶藏巖國際藝術村第四季駐村計畫聯展「我們與自然之間」邀集來自世界各地六位...

「我們與自然之間」2023寶藏巖駐村聯展12/2登場!六位國外藝術家以創作貼近土地

2023/11/28
麥可.基根-多藍✕舞蹈之家 《界》。 圖/國家兩廳院提供、攝影:Ros Kava...

「2024台灣國際藝術節TIFA」集14國團隊、藝術家之作呈現劇場多重宇宙

2023/11/28
勸世三姊妹把「牽亡」橋段搬到火球祭舞台。 圖/躍演提供、攝影:林育全

《勸世三姊妹》登火球祭!原聲帶募資計劃倒數中、2024北中南巡演搶先預告

2023/11/27
位於中央草溝區與棚架,在彩霞映天時的草溝區帶來戲劇性張力,其向斜的棚架型態,則與...

2023桃園文博「超有種」五大亮點搶先看!新地標中原文創園區首開放

2023/11/24
2023 Camping Asia開幕式學員合影。圖/臺北藝術表演中心提供

2023 Camping Asia 11/20展開下個世代的未來藝術學院

2023/11/24
袁廣鳴,《日常戰爭》,同展名新作。 圖/ 袁廣鳴提供

2024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日常戰爭」展名公佈!袁廣鳴以藝術揭開超現實預言

2023/11/23
第二期《+1+1+1》封面及部分內頁由知名日本攝影師濱田英明操刀。 圖/平凡製作...

嘉義《+1+1+1》第二期亮相!攝影師濱田英明操刀封面、匯集「博覽小城的日常百科」

2023/11/22
展覽以沉浸式影像、生態箱裝置和多重敘事的手法,呈現藝術家們對生態發展史及未來樣貌...

「串流群落:溫室中的溫室」國美館展出!陳普:可被描述的事才有機會成為一個生態系

2023/11/22
《我是紅》Portraits in red。photo by Stephane ...

《我是紅》2023 Camping Asia開幕秀!肯亞萬吉魯卡穆尤挑戰主流審美

2023/11/22
唐納天,《漫遊微觀宇宙》,2023,複合媒材裝 置:工事用砂、鍍鋅鋼板、顏料染色...

2023台北雙年展「小世界」北美館展出!集58位國內外藝術家探討我們與外部世界的關係

2023/11/19
島作市集。圖|島知讀提供

台中島知讀市集11/18登場!40+獨立書店、工藝攤位帶大家走進書的多元宇宙

2023/11/17
書法藝術家李默父作品。圖片提供/李默父

廣告招牌書法字型!跟著藝術家李默父、張家榮、曾國榕台灣老城街區散步

2023/11/16
「弱書道」作品展場照。 圖/桃園市立美術館提供

橫山書法藝術館「時空題辭」、「弱書道」雙展11/16登場!從古典底蘊探索當代新可能

2023/11/15
新加坡藝博會(ART SG)強勢回歸!將於2024 年 1 月 19 至 21 ...

2024新加坡藝博會1月登場!三大主展區亮點搶先看

2023/11/14
「光跡」展演的起承轉合中,透過黑白光影的交織和擾動、交疊、碰撞的燈光手法,象徵以...

2023南村有光11/13光跡開展!黑川互動以光與能量點亮四四南村

2023/11/14
左為泰國藝術家Gongkan作品《Freedom》,右為比利時藝術家Lauren...

一睹富藝斯香港「New Now及設計」拍賣亮點之作探索藝術新星

2023/11/13
美食家及美學家陳泰銘之顯赫窖藏即將於蘇富比上拍。圖/蘇富比提供

陳泰銘珍藏本月將登蘇富比 史上價值最高葡萄酒窖藏

2023/11/13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