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勳「大疫繁花」中央書局畫展:提醒眾生珍惜歲月饋贈
這是蔣勳繼2021年「還至本處」畫展、2022年「龍仔尾-貓」之後,再次於具中台灣人文地標意義的台中中央書局辦展,以繁花為題,抒發大疫期間於自然中獲得的感悟。
● 疫情改變生活 唯24節氣照常推移
蔣勳說,三年大疫改變許多人的生活,唯有二十四節氣仍不急不徐、照常推移: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過了立夏,小滿、芒種,也都延續著春天的喜悅,在人們為疫情惶惶不安的三年中,繁花兀自美麗,沒有錯過節氣、沒有錯過該綻放的時間。
此次展出五件作品,包括水墨的《冰雪盈懷抱》,以及油彩《鳳凰花》、《孤挺花》、《木棉花》、《百合》,各色花兼具桀驁與優雅的姿態。
蔣勳說,他在疫情期間蟄居於池上畫畫,突然發現《鳳凰花》、《孤挺花》、《木棉花》是他少見的色彩濃烈之作,又聽說這幾年因缺水,植物有危機感,因而更努力綻放色彩,這讓他看到植物面對危機的生命力,在焦慮不安的三年裡,因花的綻放方式獲得療癒,「看一季又一季的花開,我不該如此害怕疫情。」
花是自然裡最柔弱也最堅毅力量
蔣勳說,花是自然裡最柔弱也最堅毅的力量,常以高彩度的紅讓自己的姿態被看見,吸引蝶鳥進而達成傳播的使命,在民間的傳統記憶裡,習俗也深受大自然的花紅影響,廟裡的大紅燈籠、過年時滿眼的喜氣紅,紅得理直氣壯。
在疫情之前,蔣勳常畫水墨,這次展出的《冰雪盈懷抱》畫梅,純淨的白色與濃烈的紅是對照,此畫引自書法家臺靜農「為憐冰雪盈懷抱,來寫荒山絕世姿」,也是一種對困境、危機的泰然態度,正如白色是不干擾的美,在空間裡、在自然裡,卓然靜好。
● 春暖花開蔬食料理餐點 呼應畫展
除了畫展,蔣勳也延續第二、三季作家料理「五行九宮蔬食料理」、「蘋婆炊飯蔬食料理」,這一季的「春暖花開蔬食料理」餐點,呼應畫展,首度於作家料理中引花入菜。
以花入菜,靈感源於蔣勳大學時論文口試,那一天結束後,指導老師、永明寺住持曉雲法師邀請所有口試委員用素齋,端出來的竟是一整套以花入菜的素齋。想到這件往事,又因21日是春分,正是春暖花開時,蔣勳給中央書店主廚Max開了這道題。
Max四處尋找有機、無毒、小農食用花與蔬果,晚香玉筍、大里菩薩寺的豆皮等等,最後推出一整套花餐,將季節食用花結合米飯與豆包,搭配綠色汆燙時蔬,堆疊出豐富層次的風味,再以甜點花凍收束味覺。美味之外,也在餐盤上體現蔣勳的美學,如同以料理做畫,可見盛開的繁花。
蔣勳說,這場展覽,是在大疫結束時刻,與此時的眾生,一起珍惜歲月,「借花獻佛,祝願眾生平安。」
「大疫繁花此時眾生」畫展展期為即日起至5月15日,在疫情陰霾漸散後,民眾可以走出戶外,前往台中中央書局賞花的畫、品花的餐,詳情可鎖定中央書局粉專。
● 信誼基金會董事長張杏如:我們營造的是能談書論文的美麗地方
信誼基金會董事長張杏如還記得第一次踏進台中中央書局的感覺,滿眼的滄桑破敗讓她不捨,但只幾年工夫,如今的中央書局有讀書會、有畫展、有音樂演奏、有作家料理,一切走向書,成為台中最美麗的風景。
張杏如說:「很高興來台中有個很舒心的地方,可以看書、喝咖啡,與朋友談文論書。」這是中央書局重生後的現在,與她初見時的破敗不可同日而語,改變的推手是信誼基金會與上善人文基金會為這個有歷史的書店,從硬體到軟體、內容的翻新。
● 中區有自己味道和文化底蘊
在她看來,台中七期的美,是大都市必有的景像,反而是中區有自己的味道和文化底蘊,也因各種機緣的聚合,這裡有歷史故事、人文淵源,還有美麗的建築,才能成為張杏如說的:「台中最美的風景。」
張杏如說,周三讀書會匯集了各種領讀人,又因為開通線上收聽,已跨越台中一個地區,將閱讀擴散出去,連她也大開眼界,跟著許多熟悉或耳聞過的作家深入書的世界,有時全家一起收聽,也是一種閱讀運動。
有讀書會,也有青年音樂家來演奏,蔣勳連著幾年來開畫展,張杏如笑說:「蔣老師的畫與這裡的環境很搭,好像就該掛在這裡。」
「人們來到這裡,為懷舊而來、為文化而來、或者指明吃哪一位作家的料理。」張杏如說:「不管哪一個切入點,最後都會走向書前面。我們很高興營造了這樣一個地方。」這便是中央書局復興的成就。
● 蔣勳 「大疫繁花 此時眾生」畫展資訊
日期:2023.3.15-2023.5.15
地點:中央書局
地址:台中市中區台灣大道一段235號
訊息如有更動以中央書局粉絲團公告為準
最新文章
《勒內.布里:視覺爆炸》北美館展出:循著12個關鍵焦點,一窺瑞士攝影大師多重面貌
2023/03/202023索尼世界攝影大獎公布!從建築到旅行從10件優選攝影打開世界視角
2023/03/19第15屆「台積電青年書法暨篆刻大賞」寫新頁:王宥沺雙冠創紀錄、張品慈創意篆刻奪獎
2023/03/182023寶藏巖光節「天選之人」3/25-5/14展開:12位藝術家協作「英雄旅程」、2日限定音樂市集
2023/03/18專訪HUSH/玩弄最私密的感受,毫無保留娛樂自己
2023/03/16現代舞大師「波赫士夏瑪茲」舞劇北藝中心登場!「一萬種姿態」「半醒」兩種風貌
2023/03/15張碩尹個展《BODO》北美館展出:從 「我」開啟獨有觀展路徑,幽暗劇場內的角色扮演
2023/03/15蔣勳「大疫繁花」中央書局畫展:提醒眾生珍惜歲月饋贈
2023/03/15Van Cleef & Arpels攜手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推廣舞蹈盛事
2023/03/132023第13屆台北雙年展主題公布:「小世界 Small World」輕巧探索、深切詰問當代人類定位
2023/03/132023故宮大型國際借展3/11-7/16!「梵蒂岡宗座圖書館珍藏」暨「明清宮廷藏書」特展
2023/03/132023奧斯卡完整得獎名單公布 「媽的多重宇宙」大獲全勝,楊紫瓊擒下首位華裔女影后
2023/03/132023奧斯卡楊紫瓊以「媽的多重宇宙」封后!淚崩感人向華人喊話:我們做得到
2023/03/13香港藝術家麥影彤二《華麗愛火四射》TAO ART登場:「淘寶」畫家的實境秀暗示當代藝術與人類處境
2023/03/102023奈良美智跟著朦朧潮濕的一天去旅行!內惟藝術中心4/1-8/31啟程
2023/03/09【陳德政專欄|台灣在發燒,我們在長大】1988:我的未來不是夢
2023/03/09南美館「拋爾控固力」2/25-6/11、「跨入風景」2/23-9/10!探索島嶼工業與人文風景
2023/03/09《阮是廖添丁》楊景翔演劇團2023新劇目!每一拍都精彩的女團魔術劫案
2023/03/08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