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日本百人小鎮吸引移住潮,創意人黑崎輝男再生古民家與農園

2023/07/10 蔡奕屏

一個不到兩百人的偏鄉村落,何以成為東京年輕人的移住選擇?一棟百年古民家與千坪土地,如何成為活絡地方的基地?在日本設計界佔有一席之地的黑崎輝男,透過設計力與編輯力,為曾經衰退的地方開創了新風貌。

黑崎擁有多重身份與跨領域事業,在2005年創立流石創造集團株式會社,策劃出農夫市集始祖「Farmer’s Market @UNU」、共同工作室「MIDORI.so」、地方創意工作者的搖籃「自由大學」、東京表參道的傳奇屋台村「COMMUNE 2nd」等,在這些經歷中也逐漸將眼光轉向地方,進而推動限界聚落(註)的再生。

註|「限界聚落」是日本社會學者大野晃提出的概念,指因人口外流導致地方空洞化、邊緣化、高齡化、經濟衰退、共同體的機能維持已達到極限狀態的村落。

黑崎輝男透過設計力與編輯力,為曾經衰退的地方開創新風貌。 圖/果力文化提供
黑崎輝男透過設計力與編輯力,為曾經衰退的地方開創新風貌。 圖/果力文化提供

古民家再生開啟地方緣分

最初,是由於和北陸古民家再生機構的緣分。黑崎應邀到石川縣小松市日用町參觀古民家,共七幢由吉野杉、北山杉等加賀藩自傲的杉木所建的古民家,再加上自然的青苔庭園,這些風景深深吸引了他,卻都面臨了持續消失的危機,這讓黑崎開始深思,或許像他這樣東京等都市的外來者,甚至是外國人,更能夠以行動來保衛,並且陸續影響在地人的保存意識,以形成新的良善的循環。換言之,他希望不僅只是「保存」,更要將眼光朝向未來,思考日本的庭園文化、杉林之森的將來。

因此,他參與社團法人睿智之杜(一般社団法人叡智の杜),以群眾募資為起點,希望能在政府注力之前,展現民間力量的能動性,並率先著手第一棟古民家Wisdom House的修復改建。

推動限界聚落的再生

黑崎更在爾後以一己之力,在人口只有一百七十人的小松市滝原町,購入有一百四十多年歷史的古民家,以及一千五百坪的土地,希望能推動限界聚落的地方再生。

古民家在修整之後改建為咖啡店、酒吧、旅宿空間、工藝工坊,而一千五百坪的遼闊土地,則是在設立農業生產法人TAKIGAHARA FARM後建立農園,以東京移住年輕人為中心,栽種當地品種的加賀蔬菜。因為這個空間,有越來越多東京與石川兩據點移動的年輕人出現。

儘管從東京走進地方,但黑崎並沒有放棄和都市、和海外的連結,相反的他更是利用東京基地、既有的世界網絡,希望透過善用各方角度與連結的優勢,促進地方的再生。也因此,現在到TAKIGAHARA FARM,就能看到東京的年輕人、甚至是海外的夥伴。

黑崎輝男改造有一百四十年歷史的古民家,成為咖啡店、酒吧、旅宿空間、工藝工坊。 圖/果力文化提供
黑崎輝男改造有一百四十年歷史的古民家,成為咖啡店、酒吧、旅宿空間、工藝工坊。 圖/果力文化提供

一千五百坪的遼闊農園,以東京移住年輕人為中心,栽種當地品種的加賀蔬菜。 圖/果力文化提供
一千五百坪的遼闊農園,以東京移住年輕人為中心,栽種當地品種的加賀蔬菜。 圖/果力文化提供

朝向未來而非回到過往

在經手多起古民家再生、地方產業振興的計畫之後,黑崎發現許多地方都有著共通的瓶頸:不管是地方、農業、工藝,過去可能都有輝煌的成功經驗,而這些成功經驗,或許正不知不覺在當今成了一種阻礙,地方上的大家都絞盡腦汁,試圖要「回到過去那樣輝煌成功」。

這樣的努力並非不好,但黑崎強調,如果目標是要突破當代的現狀、走向下一個時代,那麼就要把羅盤從「回到過去」轉向「面向未來」。具體的做法是,要好好凝視當代的社會,以及洞悉世界接下來的變化。不管是古民家、還是日本青苔文化的行動,保存是必要的,但不是只有保存,更要面向未來思考下一步的發展。

4TAKIGAHARA──
限界聚落再生計畫,思索「為何而做」的本質問題

二〇一六年TAKIGAHARA FARM計畫的啟動、二〇二〇年TAKIGAHARA CRAFT & STAY的開幕,接連宣示了黑崎投入石川縣小松市滝原町的限界聚落再生計畫。

黑崎的想法是:挖掘埋藏在地方的價值並重新改造,以創造新的價值。面對限界聚落這樣棘手的課題,黑崎依舊以個人獨特的視角來思考,「如果只是在想『該如何是好』那麼就完了,要思索的應該是『為何而做』的本質問題」。

TAKIGAHARA計畫的腹地遼闊,共有一幢老房子與一千五百坪的土地,因此衍生了許多不同的計畫與設施,以下逐一介紹。

TAKIGAHARA FARM

在滝原町,里山風景與農村文化仍健在,而種植稻米與蔬果的自給自足生活方式、鄰人們共存共好的生活意識,即自農村文化中分枝的面向,都成了多樣的學習,「Cultivate to Culture」因而成為這裡重要的概念。而以此概念為核心的TAKIGAHARA FARM,過去是一處農人民家,改建之後化身為一個歡迎村內外人們的農舍空間。

TAKIGAHARA FARM過去是一處農人民家,改建之後化身為一個歡迎村內外人們的農舍空間。 圖/果力文化提供
TAKIGAHARA FARM過去是一處農人民家,改建之後化身為一個歡迎村內外人們的農舍空間。 圖/果力文化提供

TAKIGAHARA CRAFT & STAY

前身是有著百年歷史的古民家,之後轉變為融合傳統與現代的設計樂園,空間裡盡是國際知名設計師的傢俱與家飾。區域內有多處工藝工坊,有地方職人在製作木胎,也有漆器職人在飾漆,當地的九谷燒、和紙、漆器等工藝文化都在此進行傳承。

TAKIGAHARA CRAFT & STAY,前身是百年歷史的古民家,空間裡有許多知名設計傢俱家飾,區域內則有多處工藝工坊。 圖/果力文化提供
TAKIGAHARA CRAFT & STAY,前身是百年歷史的古民家,空間裡有許多知名設計傢俱家飾,區域內則有多處工藝工坊。 圖/果力文化提供

TAKIGAHARA CAFÉ

以滝原所產的蕎麥粉、當地採摘的蔬果為素材,搭配隨四季遞嬗以及生產者的建議而變化的料理菜單,企圖透過「食」這個主題,來傳達地方好吃、好玩又有趣的一面。

MOSS BAR

農家倉庫改建的酒吧,一樓藏有數百瓶的自然派紅酒、北陸地區的日本酒、日式威士忌;二樓則是備有黑膠唱盤機,能一邊在吧檯小酌一邊聽唱片。

KYU:URUSHI

在KYU工坊,可以看到職人們把木頭製作成一個個有著美麗器物形狀的木胎,而因為地處山中漆器、越前漆器、輪島漆器產地的交通位置,因此以「漆之管家」之姿,串連多位漆器工藝家,並提供原創漆器製作、修復,以及金繼的各種提案。

本文節錄自《地方編輯:日本頂尖創意團隊公開跨界編輯祕訣,從出版、策展、旅宿到體驗,打造最具魅力的地域品牌!》蔡奕屏著、果力文化出版 圖/果力文化提供
本文節錄自《地方編輯:日本頂尖創意團隊公開跨界編輯祕訣,從出版、策展、旅宿到體驗,打造最具魅力的地域品牌!》蔡奕屏著、果力文化出版 圖/果力文化提供

◎責任編輯:胡士恩、林亞璇

推薦閱讀

雕塑家劉千瑋,將家族土埆厝轉生為持續變化的創作

最新文章

「誠品行動圖書館」滿載逾1,500本圖文書,今日起繞行全台鄉鎮。
 圖/誠品文...

「誠品行動圖書館」出發了!2025全新書車以1500本圖文書繞行全台鄉鎮

2025/03/20
2025第14屆台北雙年展「地平線上的低吟」將於11月1日在臺北市立美術館登場!...

2025台北雙年展「地平線上的低吟」邀全球54位藝術家共探思慕之境

2025/03/20
《祇樹給孤獨園》畫中是佛陀在樹下講金剛經的故事。圖/蔣勳基金會提供

都市叢林裡的靜謐庭院 在樹影鳥鳴間體會蔣勳作品「祇樹給孤獨園」

2025/03/20
超人氣《WITCH WATCH 魔女守護者》動畫前3集搶先大銀幕播映 !滿滿動畫...

YOASOBI獻唱主題曲!《WITCH WATCH 魔女守護者》台北首映從頭笑到尾

2025/03/19
主視覺以「時尚・無盡」為核心概念,共同推動全循環永續時尚。圖/文化部提供

臺北時裝週如何推動永續時尚?文化部次長王時思分享「全循環」讓時尚無限延續!

2025/03/18
新富有樂市《跟神明溝通這件事》於3月22至3月23日在新富町文化市場登場!以市集...

新富有樂市《跟神明溝通這件事》限時開市!占卜、香氛、命理一次滿足

2025/03/18
呂忠翰&陳敏佳攝影展。圖|裏山URAYAMA

呂忠翰&陳敏佳攝影展3/14裏山開展!《巔峰之外》深探影像背後的真相

2025/03/17
戲劇型沉浸式體驗《愛情城市》,邀請你踏入派對,一窺愛的掙扎與抉擇。 圖/驚喜製造...

驚喜製造全新力作!戲劇型沉浸式體驗《愛情城市》Belle’s in Taipei登場

2025/03/17
富邦美術館《路易絲•布爾喬亞》特展,富邦美術館館長翁美慧形容:「這是值得來看三次...

巨型蜘蛛震撼現身 富邦美術館路易絲. 布爾喬亞大展 館長翁美慧:值得來看三次的展覽

2025/03/15
巨型蜘蛛雕塑藝術家路易絲・布爾喬亞台灣首次大型個展,3/15富邦美術館盛大開展。...

開箱富邦美術館「路易絲・布爾喬亞」展覽!三大展區、巨型蜘蛛雕塑一次看

2025/03/14
《梁祝的繼承者們》舞台映画由路嘉欣、趙逸嵐等多位資深舞台劇演員,以充滿戲劇張力的...

《梁祝的繼承者們》舞台映画3/22起誠品電影院獨家放映!導演座談再加碼

2025/03/14
《我想再次當個小孩》特展。圖|Contemporary by U Gallery...

《我想再次當個小孩》特展!從奈良美智、村上隆等7位藝術家視角重探童年記憶

2025/03/13
史上最大規模!英國國寶級藝術大師「威廉.透納」特展首度登台,泰德美術館館藏真跡畫...

史上最大規模!「威廉・透納」特展6月登台 80件泰德美術館館藏真跡亮相

2025/03/13
文心藝所創辦人葉曉甄(左),感受到自己和皮耶雨格(右)的作品之間有化學作用。圖/...

探索真實與虛幻的邊界:皮耶.雨格的當代藝術世界

2025/03/12
2025 新營藝術季《水水三重奏》即將盛大舉辦,一起來和藝術跳一支舞吧!
 圖...

2025新營藝術季《水水三重奏》3/29登場!市集、國內外精彩演出一次看

2025/03/11
羅馬尼亞藝術家安德利亞.梅達爾(Andreea Medar)在台首次個展「從你的...

以發光之窗一窺羅馬尼亞百年記憶!安德利亞.梅達爾個展關渡美術館登場

2025/03/10
陳育維(@yuairy_)|1996年生,diary Magazine 總編輯/...

陳育維:比起斜槓,擁有根本核心的人才有趣

2025/03/10
土星品牌的最初,從奕軒紀錄虹毓的製陶過程、分享到社群開始。

陶作品牌「土星」:打開創作的方向性,成為理解土地的人

2025/03/09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