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規定以外的東西——亞歷三小:在自己的作品中跌倒,反轉
本文選自《500輯》Issue101「MV,創造聲像的未來」MV是一首歌的延伸,為觀眾帶來感官刺激,也為影像工作者打開實現想像力的可能。作為現今正流行的短影音形式之一,MV夾帶著跨界合作、藝術創作與商業策略的力量,被嵌入在各式社群平台與App中,無所不在地影響我們的生活。我們找來不同世代、類型的創作者,探究MV創造的聲像視野——MV既不是Music,也不是Video,它究竟是什麼?
亞歷三小(下稱亞歷)的第一支影片是用有鏡頭的iPod拍的,拍高中同學從山坡上溜滑板下來,跌倒,反轉,再跌倒,再反轉,就這樣。他開始拍片的想法很單純,成長於資訊爆炸的年代,起初只是看了一些國外的YouTube影片,想著如果自己也能拍不就滿酷的?又回頭看看社群上各式各樣的影片教學,發現拍片好像沒有那麼難?然後就一路拍到這裡了。
輸入關鍵字搜尋「亞歷三小」,google給出的線索是:Pro級影像玩家、年輕網紅、YouTuber,一時或許難從文字中理解這人究竟是在幹嘛的?但這確實是亞歷發跡的路徑,他的創作慾來自「想做規定以外的東西」,我們或許能從他身上看見——目前網路上廣大的數位原生世代,他們起初怎麼接觸影像,又是如何運用獨有資源,以非典型方式更靠近創作者身份。
完全自學影像創作的亞歷,笑稱自己很emo,多數拍攝的創意來自負面情緒,近期釋出鄭宜農的〈咱〉,就是來自他與家人之間壓抑的關係,從私我出發的他,遇上學院派的自動鮪魚,除了技術上的支撐,也讓作品多了一個客觀凝視的視角。一拍即合的兩人,聽同一首歌的時候,腦海裡常出現相似的畫面,且一樣喜歡包括賽博龐克、人機界線等科幻與架空的世界觀,於是在SmashRegz〈這樣合法嗎?〉〈誰幹的?〉中有了魔幻繽紛、虛實難分的畫面。
他的影像品牌「慣性頭痛」只接認為自己有發揮空間的合作,累積不少彼此信任的夥伴,甚至翻轉過往音樂產業中先有歌再拍MV的做法,以視覺角度在一開始就參與歌曲創作與專輯企劃,例如怕胖團《V》、ØZI《ADICA》都是例子。他們自嘲不是一生懸命的拉麵匠人,更像包山包海的永和豆漿,玩笑的背後其實是當代「MV導演」已能突破這個詞的原有侷限,廣納進A&R、行銷的思維。
亞歷的Instagram個人檔案上寫著傲慢、自私、貪婪、好勝。但見到他本人時,這些詞不像自我介紹,更像一種許願或壯膽。「每個作品拍完之後,我常會覺得好像就這樣,也沒有特別好。」除了慣性頭痛,他也慣性反省與反芻,在自己的作品中跌倒,反轉,想著是不是可以做得更好。即便如此,對於未來他仍努力保持清醒,「這個時代資訊太多了,大家每天像乒乓球一樣被打來打去、噴來噴去。」他的終極目標是到國外拍作品,把台灣的美學與文化帶出去。他說,如果實現了這個夢想,他也許就不拍了,因為文字、設計、音樂、時尚,他的興趣實在太多,都想體驗。年僅24歲,亞歷迸發的才華卻已讓人感到人生苦短。
責任編輯:胡士恩
圖片提供:慣性頭痛影像
推薦閱讀
Issue101
最新文章
-
「鹹鹹的風飛沙」南美館登場!集18位「鹽分地帶」藝術家以創作回應土地
2025/07/03 -
鬼才魏斯安德森的個人大展巴黎登場!法國電影資料館的致敬與回顧
2025/07/03 -
奈良美智金瓜石6/28開展!瑞芳台電金水基地歷來最多作品展出
2025/07/03 -
《從指尖開始》以雙手演繹微型史詩,引領大人小孩深入宏觀世界
2025/07/02 -
「在藝術中遇見大自然」桃兒美館展出!跨國合製邀臺、新5位藝術家現地創作
2025/07/01 -
百年紀念,回顧鬼才導演勞勃阿特曼十部生涯代表作
2025/07/01 -
臺灣現代美術推手「倪蔣懷紀念展」北美館登場!八大展區一窺時代風貌
2025/06/30 -
以花創造夢境,在朦朧中有序生長——插花週記 江曼郁
2025/06/29 -
英國最偉大畫家威廉透納特展 謝哲青談「光之先知」的藝術革命與時代意義
2025/06/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