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齊柏林年度特展《韌島》偶然設計操刀、董陽孜題字!以沉浸互動感受島嶼

2024/05/07 文字編輯|陳宜慧

位於淡水的「齊柏林空間」,於即日起至11月,展出成立以來第5檔年度特展《韌島》。展覽以齊柏林導演空拍鏡頭所捕捉的台東烏石鼻海岸為主視覺,結合董陽孜書法創作,並邀來偶然設計與黑川互動媒體藝術打造精彩有趣的科技空間,讓展覽透過4大展區的精彩作品與沉浸式互動,展現出不同視野下的島嶼日常風景。

《韌島》年度特展不只延續齊柏林導演關懷台灣的視野,亦聚焦環境教育,不只集結巨型鳥瞰台灣島嶼的攝影作品,更加入變動、無常、索取、擾動等元素,輔以數位科技創造人與環境之間的連結。(此為「擾動大地的我們」展區一隅。)
 
 圖/看見.齊柏林基金會提供、攝影:黑鳥音像
《韌島》年度特展不只延續齊柏林導演關懷台灣的視野,亦聚焦環境教育,不只集結巨型鳥瞰台灣島嶼的攝影作品,更加入變動、無常、索取、擾動等元素,輔以數位科技創造人與環境之間的連結。(此為「擾動大地的我們」展區一隅。) 圖/看見.齊柏林基金會提供、攝影:黑鳥音像

日常與無常!島嶼的每一日與發生的那一日

展覽分為「島嶼的每一日」、「發生的那一日」、「擾動大地的我們」與「韌島上的明日」四區,從巨幅照片,到大大小小日常與無常的影像,以及高科技4K融接的互動畫面與AI修復畫面,與4位導讀人的現身說法。此展延續齊柏林導演「繼續看見台灣」的遺願,讓大眾透過觀展感受環境與人之間的關係,也感受到這座島嶼的韌性。

特展《韌島》主視覺。 圖/看見.齊柏林基金會提供、攝影:黑鳥音像
特展《韌島》主視覺。 圖/看見.齊柏林基金會提供、攝影:黑鳥音像

展區1: 「島嶼的每一日

首先第一個主展間,左右分別為「島嶼的每一日」與「發生的那一日」,透過兩大主題,共27張攝影作品,在長形的展場空間中,相互對照,讓觀者可依順序閱讀,也可左右穿插閱讀,對照觀看著島嶼發生的大小事。

第一展間以「島嶼的每一日」與「發生的那一日」,帶領觀展者看見島嶼上的日常與無常。
 圖/看見.齊柏林基金會提供、攝影:黑鳥音像
第一展間以「島嶼的每一日」與「發生的那一日」,帶領觀展者看見島嶼上的日常與無常。 圖/看見.齊柏林基金會提供、攝影:黑鳥音像

「島嶼的每一日」記錄人類在自然環境中的生存與生活,從順應氣候、地形而生的聚落形式到大地上阡陌縱橫的交通設施;從親近、敬畏自然的遊憩與宗教活動,到向自然索取的高密度耕作與礦產開採。島嶼的每一日,都是我們為了生活,在與環境的索求與抗衡中,找出適應環境的生存之道,並逐漸了解到:「更好的生活」不是獨好,而是取得收穫與付出的動態平衡,方能生生不息,永續發展。

「島嶼的每一日」展場一隅。 圖/看見.齊柏林基金會提供、攝影:黑鳥音像
「島嶼的每一日」展場一隅。 圖/看見.齊柏林基金會提供、攝影:黑鳥音像

「島嶼的每一日」細部。 圖/看見.齊柏林基金會提供、攝影:黑鳥音像
「島嶼的每一日」細部。 圖/看見.齊柏林基金會提供、攝影:黑鳥音像

展區2: 「發生的那一日」

「發生的那一日」則以9張崩塌、洪水等天災後的攝影為主;本區圖像中,很多都是我們記憶中難以抹滅的苦難、傷痛與損失,而大地在鏡頭下也顯得傷痕累累、滿目瘡痍,例如南橫上關山啞口的大崩塌、莫拉克颱風後宛如孤島的六龜,也有極端氣候下乾涸幾近見底的南化水庫,以及泡在海水裡的墓群——這些令人啞口的紀錄,張張令人震撼,但經過細細閱讀,有些本是大自然中尋常的動變,卻因為與人類生活的軌跡交疊,讓自然的日常,破壞人類的日常,成為我們的無常。

「發生的那一日」展場一隅。 圖/看見.齊柏林基金會提供、攝影:黑鳥音像
「發生的那一日」展場一隅。 圖/看見.齊柏林基金會提供、攝影:黑鳥音像

展區3:「擾動大地的我們」

此展區為展覽中首個互動亮點,由偶然設計與黑川互動媒體藝術在此打造的4K融接巨幅L型投影的科技互動空間,加上整面黑鏡的反射,讓視覺更加延伸且具包覆感,也讓觀眾彷彿身臨空中、鳥瞰島嶼的震撼美景之中。同時,透過觀者伸手觸碰的瞬間,畫面也開始有了漣漪與迴盪的變化,藉此讓大眾理解到人們的一切作為都將產生影響。

《韌島》年度特展不只延續齊柏林導演關懷台灣的視野,亦聚焦環境教育,不只集結巨型鳥瞰台灣島嶼的攝影作品,更加入變動、無常、索取、擾動等元素,輔以數位科技創造人與環境之間的連結。(此為「擾動大地的我們」展區一隅。)
 
 圖/看見.齊柏林基金會提供、攝影:黑鳥音像
《韌島》年度特展不只延續齊柏林導演關懷台灣的視野,亦聚焦環境教育,不只集結巨型鳥瞰台灣島嶼的攝影作品,更加入變動、無常、索取、擾動等元素,輔以數位科技創造人與環境之間的連結。(此為「擾動大地的我們」展區一隅。) 圖/看見.齊柏林基金會提供、攝影:黑鳥音像

「擾動大地的我們」展區一隅。 圖/看見.齊柏林基金會提供、攝影:黑鳥音像
「擾動大地的我們」展區一隅。 圖/看見.齊柏林基金會提供、攝影:黑鳥音像

「擾動大地的我們」展區鏡面。 圖/看見.齊柏林基金會提供、攝影:黑鳥音像
「擾動大地的我們」展區鏡面。 圖/看見.齊柏林基金會提供、攝影:黑鳥音像

「擾動大地的我們」展區互動局部。 圖/看見.齊柏林基金會提供、攝影:黑鳥音像
「擾動大地的我們」展區互動局部。 圖/看見.齊柏林基金會提供、攝影:黑鳥音像

展區4:「韌島上的明日」

此展區共有三種參與方式,第一種是8組前後對照的空拍照片,邀請觀展者以「翻翻看」的方式,理解環境中人為或天災所致的變化,與自然的修復力、及人們的因應之道。其中像是因921大地震而一夜「光頭」的南投九九峰,在經歷13年後才長回嫩綠的植被,也讓

我們感受大自然有其修復力,唯一需要的是足夠的時間。

「韌島上的明日」以三種互動方式看見土地的變動與恢復力,引導觀展者在變動中學習謙卑與調適。
 圖/看見.齊柏林基金會提供、攝影:黑鳥音像
「韌島上的明日」以三種互動方式看見土地的變動與恢復力,引導觀展者在變動中學習謙卑與調適。 圖/看見.齊柏林基金會提供、攝影:黑鳥音像

第二種互動為「島嶼修復術」,透過展間內2座拔地而起的裝置,歡迎觀展者靠近,選擇關心的主題,先細細閱讀圖像中的背景故事,再以手指觸控的方式,遵照指示,慢慢用AI工具模擬修復,讓光禿的山頭重新翠綠、讓堰塞的河道疏通細流、讓崩塌受阻的交通恢復往來、讓阻斷的橋津再度連接。透過這些參與式的修復,讓觀者更瞭解環境需要休養生息的重要性。

「韌島上的明日」展區可以手指觸控方式,遵照指示,慢慢用AI工具模擬修復環境。 圖/看見.齊柏林基金會提供、攝影:黑鳥音像
「韌島上的明日」展區可以手指觸控方式,遵照指示,慢慢用AI工具模擬修復環境。 圖/看見.齊柏林基金會提供、攝影:黑鳥音像

除此之外,此區最後也邀請到四位來自不同專業背景的導讀人,包括記錄南迴鐵路文化地景的蕭菊貞導演;在莫拉克風災後透過音樂修復創傷,找回在地生命力的陳俊志醫師;倡議培養城市承洪韌性的廖桂賢教授;以及專注地方創生的台灣好基金會柯文昌董事長。同時也透過4位導讀人的生命故事及各自從事的研究、紀錄與展覽主題對話,也讓大眾感受到台灣島嶼之美。

「韌島上的明日」展區可聆聽導讀人的故事。 圖/看見.齊柏林基金會提供、攝影:黑鳥音像
「韌島上的明日」展區可聆聽導讀人的故事。 圖/看見.齊柏林基金會提供、攝影:黑鳥音像

齊柏林空間年度特展《韌島》

日期:即日起—2024年11月

(每週二休館,逢國定假日正常開館,翌日休館);除夕、初一休館)

地址:新北市淡水區中正路316-1號(淡水分局正對面,得忌利士洋行後棟)

最新文章

遠東大馬戲團在曾經的中山兒童樂園體育館演出。圖/聯合報系資料庫

台灣也有馬戲——超過150年變遷,當代馬戲的文藝復興進行中!

2025/04/04
當代馬戲創作者、女子馬戲平台創辦人梅芷菱。

女子馬戲,探索溫柔的身體力量/梅芷菱

2025/04/04

馬戲可以點亮一座城市/張又文

2025/04/04
馬戲表演者的專注會感染現場觀眾。圖為「時間的風景」演出景象。攝影/吳伽莉

人人都能練馬戲?精準地失誤?認識馬戲魅力的九個關鍵字

2025/04/04
南方珍珠耀眼綻放!高美館《珍珠—南方視野的女性藝術》Part II館藏選粹登場!...

高美館《珍珠—南方視野的女性藝術》Part II館藏選粹4/4登場

2025/04/02
穿越觀景窗,「時代劇場」集結17位國內外攝影名家作品,一探當代影像的複數演繹。
...

北美館展覽「時代劇場」登場!一次看遍杉本博司等17位攝影名家作品

2025/04/02
誠品電影院獨家特企「台灣青年導演劇情短片輯」即日起登場!耿軍導演金馬贏家《漂亮朋...

誠品電影院特企放映聚焦青年導演創作!耿軍導演《漂亮朋友》4/8放映

2025/04/01
2025清明連假全台15檔展覽推薦!在藝術盛宴中尋找繁忙片刻的療癒之力。圖|富邦...

2025清明連假全台16檔展覽推薦!從藝術家視角啟動觀察世界的新濾鏡

2025/04/01
平子雄一竭力捕捉人與自然複雜關係的絲線,設計出一個鮮明角色──頭戴樹木的「樹人」...

專訪日本藝術家平子雄一!看見人和樹木的一萬種可能

2025/04/01
獲得特優的《金洋村的兩天一夜》創作團隊與指導老師以及信誼基金會董事長張杏如(右二...

童心看世界 第16屆信誼兒童動畫獎台灣兒童創作組揭曉

2025/03/29
隨媽祖同行,畫出信仰之路——劉小東「媽祖巡遊」震撼亮相。
 圖/誠品畫廊提供

劉小東「媽祖巡遊」個展誠品畫廊登場!以千里步行經驗畫出信仰之路

2025/03/28
作家蔣勳(右)在文庫本《如是我聞:金剛經筆記》書中題字:「和心裏最深的自己對話」...

蔣勳的《如果我聞:金剛經筆記》 以一朵花的寬度 滋養心靈

2025/03/28
啟明出版發行人林聖修。

 攝影/Dingdong Lee

一間沒有行銷同事的出版社——專訪啟明出版發行人林聖修

2025/03/27
「招牌聚落」,各種時代、樣式的招牌,暗示百年來人類活動和思考的痕跡。
 圖/p...

不只以美醜定論——p.n.g.《招牌:》展,探索招牌乘載的時代演變與公眾意志

2025/03/27
2025桃源國際藝術獎!11件作品以藝術抵抗被塑造的真相。圖|桃園市立美術館

2025桃源國際藝術獎!11件作品以藝術抵抗被塑造的真相

2025/03/27
以小說文本為骨,九位藝術家為肉,拼貼成虛實交織的「陳美玲」展覽於3月22日至5月...

展覽「陳美玲」登場!以橫跨1974-2025年15件作品剖析台灣母親群像

2025/03/26
蔡明亮電影馬拉松計畫「行者十步」募資啟動!10小時、放映10部《行者》系列,全台...

電影《行者》系列台灣首次全放映募資啟動!限量10場、蔡明亮陪看互動

2025/03/26
布拉瑞揚舞團《我・我們》第二部曲劇照。 圖/臺中國家歌劇院提供、攝影:李佳曄

《我‧我們》第二部曲3/28-30台中登場!布拉瑞揚 x 阿爆 x 磊勒丹再現排灣宇宙

2025/03/25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