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影視聽中心「她的新電影」6月登場!開幕片《殺夫》數位修復版亞洲首映

2024/05/22 文字編輯|陳宜慧

在大眾印象中,新電影是由楊德昌、侯孝賢、楊德昌、陳國富、吳念真撐起的一片天,然而女性電影人在當時為何悄然無聲?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以下稱影視聽中心)延續2022年「再新電影出發的時候」專題,於6月6日至7月28日推出「她的新電影」專題,聚焦珍貴少見的女性影人作品,以兩大單元「新電影裡的她」及「新電影外的她」,囊括29部精彩且極具代表性的作品。同時亦藉由「她」的視角,揭示新電影時期的多重敘事,此次開幕片更為《殺夫》數位修復版的亞洲首映。

圖為電影《最愛》劇照,張艾嘉(圖左)因本片入圍第23屆金馬獎最佳導演、最佳女主角雙提名,最後封后。 圖/國家影視聽中心提供
圖為電影《最愛》劇照,張艾嘉(圖左)因本片入圍第23屆金馬獎最佳導演、最佳女主角雙提名,最後封后。 圖/國家影視聽中心提供

「她的新電影」專題,讓過去幕前幕後的女性影人成為今日的主角,揭示新電影時期的多重敘事。 圖/國家影視聽中心提供
「她的新電影」專題,讓過去幕前幕後的女性影人成為今日的主角,揭示新電影時期的多重敘事。 圖/國家影視聽中心提供

從性別角度重看台灣電影史

說起1980年代的台灣新電影時期,大部份的人肯定都聽過侯孝賢、楊德昌、陳國富、吳念真等電影人,但仔細爬梳會發現到在這些耳熟能詳的創作者名字中,竟然完全沒有女性的身影! 然而,事實上台灣新電影時期女性卻是隱性而關鍵的存在。

當時相繼有女性前往國外學習電影,返台後卻多遭挫敗。有的抱負成了未竟的電影夢;有的則推遲了電影創作的實踐;有的即使成功完成作品,卻因作品型態而未被納入新電影正史。少數女電影工作者如張艾嘉、王小棣、黃玉珊雖時常與「新電影」有所連結,但三人的長片創作並非在新電影的脈絡下完成,因此嚴格來說,臺灣新電影的女性導演是缺席的。

專題單元「新電影外的她」展映八〇、九〇年代,在新電影歷史視野之外的女性創作者與作品,圖為裴在美(圖右)執導《異鄉女子》工作照。 圖/國家影視聽中心提供
專題單元「新電影外的她」展映八〇、九〇年代,在新電影歷史視野之外的女性創作者與作品,圖為裴在美(圖右)執導《異鄉女子》工作照。 圖/國家影視聽中心提供

兩大單元爬梳不同視角下的女性影人

為此影視聽中心特別推出「她的新電影」專題,將 29 部影片分為兩大單元「新電影裡的她」和「新電影外的她」,前者探索新電影中不同位置的女性電影工作者的貢獻,比如導演張艾嘉、演員楊麗音、作家/編劇朱天文、副導許淑真,希望能在觀影體驗中創造新焦點;後者則展映八〇、九〇年代在新電影歷史視野之外的女性創作者與作品,例如裴在美的《異鄉女子》(1981)、鄭淑麗的《鮮殺》(1994),展現別樣電影創作的實踐。

「她的新電影」專題同時探索新電影中不同位置的女性電影工作者的貢獻,圖為許淑真在楊德昌導演作品《海灘的一天》出鏡擔任臨演的畫面。 圖/國家影視聽中心提供
「她的新電影」專題同時探索新電影中不同位置的女性電影工作者的貢獻,圖為許淑真在楊德昌導演作品《海灘的一天》出鏡擔任臨演的畫面。 圖/國家影視聽中心提供

其中「她的新電影」專題開幕片也選映由影視聽中心數位修復、曾壯祥導演的《殺夫》(1984)進行亞洲首映。此片改編自李昂原著小說,探討女性受壓迫的處境,也是新電影時期女作家文學改編電影的代表作。此外,藝術家洪瑋伶策劃的延伸展覽「當她們做電影」,亦展示這些電影及影人相關的物件,並提供深入了解新電影背後故事及女性電影工作者貢獻的難得機會。

「她的新電影」專題開幕片特別選映由影視聽中心數位修復、曾壯祥導演的《殺夫》(1984)。 圖/國家影視聽中心提供
「她的新電影」專題開幕片特別選映由影視聽中心數位修復、曾壯祥導演的《殺夫》(1984)。 圖/國家影視聽中心提供

「她的新電影」專題5部必看亮點電影

01 《殺夫》(數位修復版)

本片於 1984 年上映,改編自李昂 1983 年獲《聯合報》中篇小說首獎的同名作品,延續她早期作品對台灣鄉土的關懷,並展現對性、飢餓與權力關係的探討。電影由曾壯祥執導、吳念真編劇,焦雄屏、井迎瑞擔任副導,並由攝影師張照堂掌鏡。當失去父親的年幼林市在深夜見證了母親為食物出賣身體。成長後,她依從叔叔的建議嫁給屠夫江水,卻被當作性慾發洩的工具,生存與尊嚴完全受制於他。殘酷的婚姻生活、村裡的閒言碎語,和童年的創傷導致她精神崩潰,最終在江水沉睡時,拿起了屠夫的刀......。

曾壯祥執導《殺夫》數位修復版海報。 圖/國家影視聽中心提供
曾壯祥執導《殺夫》數位修復版海報。 圖/國家影視聽中心提供

02 《異鄉女子》

當華裔女子來到紐約尋兄,她四處尋人,大學、唐人街、麻將館與洋人派對,前往任何有跡可尋之處。生活與尋找並行,她與舊友相會、成為裁縫女工、結識新朋友。異文化的滋養與欲望投射令人迷惘,這是旅程的歸屬,或心碎的開始?

由裴在美自編、自導、自演的首部劇情長片,低成本與小劇組拍攝,流露 80 年代前後紐約的影像創作自由風氣。影片於 1981 年在金馬獎國際影片觀摩展放映,當時旅美女性導演的身分,借於現實與幻象的作品寓言性質,與非商業電影氣息,皆在台灣影壇難得一見,一時獲得眾多矚目。然而回台發展並不順利,雖曾從事演出、撰寫劇本,但未再執導作品。

裴在美執導《異鄉女子》劇照。 圖/國家影視聽中心提供
裴在美執導《異鄉女子》劇照。 圖/國家影視聽中心提供

03《落山風》

此部為黃玉珊首部執導長片,改編自汪笨湖的同名短篇小說,由甫獲威尼斯影后的韓國演員姜受延主演,將原著男性觀點下受挫的青春悲劇,轉化為女性對慾望和身體意象的探索,同時亦活用日常物件的場面調度,呈現人物在視線往返間不言而喻的情感交流。故事從文祥至山寺靜心唸書,意外結識不孕少婦素碧,屋簷下的近身接觸,撩動彼此洶湧的情慾。某日素碧發覺自己懷孕,種種徵兆彷彿催促她做出決斷。

黃玉珊執導電影《落山風》劇照。 圖/國家影視聽中心提供
黃玉珊執導電影《落山風》劇照。 圖/國家影視聽中心提供

04《結婚》

此部為現代主義作家七等生簡鍊批判的短篇小說,在丁亞民、朱天文及許淑真合力改編下,轉化成文化血肉俱足的劇本,並透過陳坤厚草根甘味的執導及攝影,不只洗脫原著的深沉晦暗,更為本片注入豐富的生命力,與明亮清爽的風格與節奏,同時也呈現了自由戀愛風氣漸興的 1960 年代,遭僵化性別、階級觀念詛殺的一段奇情悲歌。

陳坤厚執導電影《結婚》劇照。 圖/國家影視聽中心提供
陳坤厚執導電影《結婚》劇照。 圖/國家影視聽中心提供

05 《最愛》

此部為張艾嘉首次自編自導自演劇情長片。藉兩位女性一日閒談往返回憶與當下,形似《海灘的一天》敘事框架,卻有別於後者突顯時代環境影響,本片更著重女性對話與內在情緒,顯現對愛情與同性情誼的珍重與灑脫。張艾嘉與繆騫人舉手投足的鮮明對比、細緻幽微的神情變化,生動詮釋女性不同心境,分獲金馬獎最佳女主角與女配角。

相識一世的芸芸與阿明帶著各自女兒敘舊。先生已逝,女兒長大,兩人話題從眼前子女婚嫁,漸漸回溯己身,勾動埋藏多年的心事。當年芸芸參加阿明訂婚派對,初識其未婚夫俊彥,文靜善察的她看見俊彥的柔情,很快陷入兩情相悅,但阿明似也察覺他們心意。如今回首往事,面對感情的難題,她們分別做了自己的抉擇......。

張艾嘉執導電影《最愛》劇照。 圖/國家影視聽中心提供
張艾嘉執導電影《最愛》劇照。 圖/國家影視聽中心提供

「她的新電影」主題影展

日期:6月6日至7月28日

地點: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 詳細片單:

—新電影裡的她

https://www.tfai.org.tw/zh/program/seriesFilmList/2c9580828e7a3690018f6152957101c3

—新電影外的她

https://www.tfai.org.tw/zh/program/seriesFilmList/2c9580828e7a3690018f6154f3c801c5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官網:https://www.tfai.org.tw/zh/

最新文章

莫內《睡蓮》領銜、52件印象派真跡抵台。富邦美術館「印象派—從莫內到美國:光、跨...

富邦美術館「印象派」展覽6/11登場!莫內《睡蓮》領銜、一次飽覽52件真跡

2025/05/19

《從前,有個奇麗馬》葉郎與王師對談電影與電影院的未來!

2025/05/19
好威近月首次發行日本片《青春末世物語》收穫了不少粉絲。圖/好威映象提供

{ 2023⇢2025。電影 }孫宗瀚:電影讓觀眾對於危機有更多想法

2025/05/18

香色主廚邱一中:在市場劇變中,找到自信的料理語言

2025/05/17
一心戲劇團《幻蘊迷宮》劇照。 圖/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提供

一心戲劇團攜手歐洲導演!巴洛克美學歌仔戲《幻蘊迷宮》6月衛武營登場

2025/05/16
藝術家王煜松作為「花蓮地震寫生團」代表,用最簡單的寫生方式,讓人們了解花蓮在地震...

真誠即是力量─第23屆台新藝術獎「滾動的四連夜—藝術家會客室」側記(下)

2025/05/16

鄭宜農:我想問出更好的問題,這讓我很快樂

2025/05/16
落日飛車與韓國 hyukoh 共組 AAA,推出共創專輯並展開巡演。圖片提供/落...

{ 2022⇢2025。巡演 }陳冠亨:沒有誰單戀誰,合作更有影響力

2025/05/16
張孝維希望步道咖啡可以讓客人暫時安頓下來,度量閱讀與自己、城市以及與這個世界的關...

{ 2022⇢2025。城市 }張孝維:空間的引導與安置,科技無法取代

2025/05/16
藝術家倪祥(右)的《大家都來看你了》展覽,將宛如廢棄物般的生活物件,重新堆型塑成...

真誠即是力量─第23屆台新藝術獎「滾動的四連夜—藝術家會客室」側記(上)

2025/05/15
吉卜力工作室最浪漫經典大作《心之谷》,今年適逢上映30週年將於5月29日重返台灣...

上映30週年!吉卜力浪漫經典《心之谷》5/29重返台灣大銀幕

2025/05/14
第36屆金曲獎主視覺。 圖/台視提供

第36屆金曲獎完整入圍名單公布:方大同獲評審團獎,李榮浩、蕭煌奇爭歌王

2025/05/14
small MUJI《Pizza Restaurant》。圖|MUJI

small MUJI紐約展5/16第五大道登場!田中達也19組無印良品的微縮世界

2025/05/13
是枝裕和iPhone短片《Last Scene》!攜手攝影師瀧本幹也分享iPho...

是枝裕和iPhone短片《Last Scene》!攜手攝影師瀧本幹也分享iPhone拍攝心法

2025/05/09
以樸拙筆觸織就幻境花園,邀大眾展開一場與自然萬象共舞的旅程!高美館創作論壇《繁花...

從90年代插畫到巨幅創作!張立曄《繁花夢露》高美館展出近十年藝術旅程

2025/05/09
2025臺北兒童藝術節6/28登場!10檔節目推薦、歡迎光臨台北藝術遊樂場。圖|...

2025臺北兒童藝術節6/28登場!10檔節目推薦、歡迎光臨台北藝術遊樂場

2025/05/09
2025 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正式開幕!串聯臺灣與國際藝術交流。 圖/台北當代藝術...

2025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公眾開放中!現場直擊亮點展區一次看

2025/05/09
「寫生的故事:張捷、陳澄波與其時代風景」特展,於即日起至2026年3月1日展出。...

陳澄波《寫生的故事》特展臺史博登場!以六大單元展出逾500件珍貴文物

2025/05/07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