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羅馬尼亞藝術家柏格丹‧弗拉杜塔個展「環繞自畫像的鄉愁」以壯遊追尋自我

2024/06/13 文字編輯|陳宜慧

壯遊是迷惘的解答,抑或追本溯源的必經之路?藉由身歷其境的探訪,是否就能找到自己的創作模樣?全新登場的羅馬尼亞藝術家柏格丹‧弗拉杜塔(Bogdan Vlăduță)在台首個展「環繞自畫像的鄉愁」,於6月28日至8月2日在安卓藝術展出。此展將呈現藝術家最具代表的20餘幅油畫,並展現其經歷傳統繪畫訓練與遊歷羅馬後,對藝術、輪迴、自身等主題的深入思考。

「環繞自畫像的鄉愁」柏格丹・弗拉杜塔個展6/28登場,以藝術書寫一則關於梵谷、羅馬與你周遭痕跡的散文。
 圖/安卓藝術提供
「環繞自畫像的鄉愁」柏格丹・弗拉杜塔個展6/28登場,以藝術書寫一則關於梵谷、羅馬與你周遭痕跡的散文。 圖/安卓藝術提供

有點陌生,但值得深入認識的當代藝術家

1971年出生於羅馬尼亞的柏格丹‧弗拉杜塔,本科系畢業後,曾前往義大利深造,在壯遊羅馬的兩年間,他深刻體悟到文藝復興藝術與宗教對當代藝術的影響,開始投身挖掘「死亡、消逝」的過往,並以神秘、莊重、逝去的筆觸,將其重現。

有趣的是,因弗拉杜塔在大學接受傳統油畫訓練時的90年代初期,正是羅馬尼亞從共產主義過渡到資本主義經濟的轉型階段。彼時社會、文化、價值觀等各個領域的巨變都讓藝術家陷入了「究竟畫什麼才真實」的思考。因此,為了找到答案,弗拉杜塔開啟了一段屬於自己的「壯遊」,他前往義大利去尋找宗教與文藝復興繪畫的根源,並在羅馬遊歷、繪畫的兩年中,深深意識到了自己的創作與基督教的深刻聯結,包括對歷史的敬畏和對生命輪迴的思考,並決定在創作中用提香(Titian)所提倡的黑、赭、黃三色去呈現一個神秘、莊重、逝去而又復生的過往。

《以西結 01》 。 圖/安卓藝術提供
《以西結 01》 。 圖/安卓藝術提供

《佛洛伊德的床》。 圖/安卓藝術提供
《佛洛伊德的床》。 圖/安卓藝術提供

《寓言》。 圖/安卓藝術提供
《寓言》。 圖/安卓藝術提供

展覽亮點作品搶先看

弗拉杜塔對過往的追溯與重現在「博物館房間與舉著二十面體的自畫像」這幅作品中體現的淋漓盡致。藝術家借用了安德烈‧馬勒侯「想像的博物館」的概念,在畫布上展現了他腦中的博物館裡保存的珍貴的文化符號和聖物,包括源於古老文明的伊特拉斯坎之手,起始於文藝復興時期的被二十邊形環繞的「完美的人」的形象,古典主義的人體雕塑以及遠方的羅馬建築等。藝術家用壞畫(bad painting)筆觸構建美術館墻壁,讓場景中如超現實般組構而成。

《博物館房間與舉著二十面體的自畫像 01》 。 圖/安卓藝術提供
《博物館房間與舉著二十面體的自畫像 01》 。 圖/安卓藝術提供

而在「梵谷的房間與自畫像」中,藝術家透過細膩的筆觸投注了對偶像的緬懷和對死亡的敬畏;這名已經逝去的荷蘭大師靜靜地躺在棺材中,地上的煙斗與靴子回應著他生前創作的重要時刻,而掛滿了墻壁的自畫像則回望著觀眾,無聲地訴說著他生前經歷的貧窮、困苦、掙扎與堅守。然而,無論是少年時的母親,橫渡冥河的梵谷,還是承載亡靈的聖髑之手;在弗拉杜塔筆下的創作,最終都呈現出一個個回首過往,且追尋精神原鄉的凝視的瞬間。

《梵谷的房間與自畫像》 。 圖/安卓藝術提供
《梵谷的房間與自畫像》 。 圖/安卓藝術提供

「環繞自畫像的鄉愁」柏格丹・弗拉杜塔個展

日期:2024年6月28-8月2日

時間:週二至週六13:00–18:00

地點:安卓藝術(台北市內湖區文湖街20號1樓)

安卓藝術

安卓藝術喬遷首展《流光》:聚焦光的流變,大卷伸嗣、楊立、李若玫等21位跨世代藝術家參展

安卓藝術喬遷首展《流光》:聚焦光的流變,大卷伸嗣、楊立、李若玫等21位跨世代藝術家參展

2022/01/12
七千件手感陶塊,直視輕盈的神聖感:印尼當代藝術家瑟提亞萬《靈語》首次台灣個展

七千件手感陶塊,直視輕盈的神聖感:印尼當代藝術家瑟提亞萬《靈語》首次台灣個展

2022/06/08
黨若洪《高枕無憂的你》全新個展:轉瞬之間災厄是慶典,以溫柔幽默諷刺荒謬現況

黨若洪《高枕無憂的你》全新個展:轉瞬之間災厄是慶典,以溫柔幽默諷刺荒謬現況

2022/12/03

最新文章

2025基隆潮藝術邁入第十年!19組藝術團隊齊聚山、海、城三大展區。
 圖/2...

2025基隆潮藝術9/26登場!19組藝術團隊齊聚山、海、城三大展區

2025/09/09
第一屆台灣國際攝影節「民主的相機」C-LAB盛大開幕!
 圖/Chris Ch...

台灣國際攝影節三大主題展登場!攝影大師羅伯.法蘭克作品首度在台展出

2025/09/08
2025馬祖國際藝術島9/5開展!50+件作品、4大觀展攻略。圖|第三屆馬祖國際...

2025馬祖國際藝術島9/5開展!50+件作品、4大觀展攻略,以藝術體驗四鄉五島魅力

2025/09/08
馮國瑄|1989年在花蓮海邊出生,西螺長大,目前住台北大稻埕。近年獲得打狗鳳邑文...

信仰包含著傳統,但信仰不會限縮於傳統價值觀——馮國瑄

2025/09/07
在舞蹈中人類化為鹿靈,引導祖靈回到人間與送返冥界。

日本鹿舞:人鹿神融為一體,在夜裡和諧地像場夢

2025/09/06
倪瑞宏|1990年生於臺北,領有仙女證書的藝術家,創作橫跨書寫、繪畫、雕塑、裝置...

女神就像溫暖長輩,共鳴與陪伴身為女性的自己——倪瑞宏

2025/09/06
基隆主普壇,開龕門、豎燈篙、主普壇開燈至中元普度等重要儀式皆在此進行。

雞籠中元祭:從對立到和諧,映照人心與時代

2025/09/05
出國時喜歡跑廟看神明,圖中為日本京都的晴明神社。

神性就是相信內在智慧,不向外去尋求——Misc林佳齡

2025/09/05
邁克爾‧穆勒(Michael Müller)個展《關於繪畫的思考》於爍樂畫廊台北...

邁克爾 ‧ 穆勒《關於繪畫的思考》爍樂畫廊展出!一睹沒有邊界的畫布創作

2025/09/05
udn-loadin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