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安卓藝術喬遷首展《流光》:聚焦光的流變,大卷伸嗣、楊立、李若玫等21位跨世代藝術家參展

2022/01/12 沈佩臻

《流光》於安卓藝術新空間展出至2月23日止,免費參觀。 圖/安卓藝術提供、朱淇宏攝影
《流光》於安卓藝術新空間展出至2月23日止,免費參觀。 圖/安卓藝術提供、朱淇宏攝影

走過近 12 個年頭,安卓藝術於今年 1 月上旬自和平東路喬遷至內湖區文湖街上,空間從現有約 40 坪擴增至 120 坪,新空間開幕首展《流光》攜手21位藝術家帶來精彩創作。安卓藝術在創辦人李政勇引領下,自我定位始終非常清晰,至今累積出版40本畫冊,多次和美術館合作展覽、參與國際一級藝術博覽會等經歷,除了關注藝術家的學術成就、讓作品進入美術館,亦著力於拍賣市場,為旗下藝術家與藏家創造穩定交易與成長可能。

《流光》展覽除了長期代理合作的藝術家之外,亦呈現多位首次在安卓藝術露臉的新秀與知名角色,他們藉由繪畫、水墨、立體創作、裝置、觀念與行為藝術等形式各異的媒材與手法,展現時間與空間的流動狀態,回應本次的「流光」主題。創辦人李政勇表示,本次策展靈感受年輕時讀過馬奎斯的短篇小說《流光似水》所啟發,書中講述一對兄弟在房間玩耍父親送給他們的「遊艇」,在室內沒有水的狀態下他們打破了客廳一盞燈的燈泡,讓清涼如水的金色光線像水一般地洩流出來,並且開始在這光流之上行船,最終這對兄弟所放出的光竟幾乎淹沒了這座城市。

石晉華作品《走筆#171》。 圖/安卓藝術提供、朱淇宏攝影
石晉華作品《走筆#171》。 圖/安卓藝術提供、朱淇宏攝影

李政勇提及:「這個以流動之光創造出來的時空意象,深深印在我的腦海,那種奇幻、浪漫、詩意和豐富的想像,對我而言即是藝術的核心。」藉由21位參展藝術家作品中的流動與光,向所有觀者發出邀請,共同進行一場遨遊於真實、虛構、記憶、想像中的奇幻之旅。

參展藝術家包括石晉華、李明則、賈藹力、于吉、傅饒、史金淞、鄔一名、謝鴻均、楊世芝、黨若洪、林煒翔、楊立、李若玫、羅伯特彼特班德(Robert BITTENBENDER)、布恩卡路拜恩(Buen CALUBAYAN)、瑪莉娜克魯斯(Marina CRUZ)、派翠西亞伊斯塔柯(Patricia EUSTAQUIO)、儂那凱西亞(Nona GARCIA)、安娜瑪莉亞米庫(Ana Maria MICU)、大卷伸嗣(Shinji OHMAKI)與瑞納斯凡德維爾德(Rinus Van de Velde)等人。

菲律賓當代藝術家瑪莉娜克魯斯(Marina CRUZ)作品《被縫補的我》。 圖/安卓藝術提供、朱淇宏攝影
菲律賓當代藝術家瑪莉娜克魯斯(Marina CRUZ)作品《被縫補的我》。 圖/安卓藝術提供、朱淇宏攝影

安卓藝術總監朱倢瑢指出,展覽中的多件作品聚焦於光的流變,其轉動與流變不僅顯現在時間的面相,也存在於空間的向度,「大卷伸嗣的創作《重力與恩寵》透過轉動的光與影,引領我們進行全新的時空體驗與身體感受,在如同水波蕩漾的光影流洩中,感受生命的恩典與豐饒,以及人類世界的渺小。」

而同樣以光作為載體的,還有謝鴻均的《記憶的皺褶IV》,朱倢瑢說:「如果大卷伸嗣的作品是一道不斷向外擴散的光暈,那謝鴻均的作品則是曖曖內含光的照向內心,用刻畫了日常故事的速寫稿件與過往的安卓歷史圖像,轉換重製再疊構出記憶與歷史交織的層次與紋理。」這兩件作品成為新空間開幕的迎賓之作,於展廳面向外界的透明空間裡持續發光。

大卷伸嗣(Shinji Ohmaki)作品《重力與恩寵》。 圖/安卓藝術提供、朱淇宏攝影
大卷伸嗣(Shinji Ohmaki)作品《重力與恩寵》。 圖/安卓藝術提供、朱淇宏攝影

此外,儂那凱西亞於2019年的繪畫《偶然的地景》,則透過一種當代意識與東方哲思兼具的表現手法,以油畫創造出一面既對應克里斯托(Christo & Jeanne-Claude)捆包風格的地景,又含蓄表達出風景構成中的時間流動,觀念與手法皆有令人折服的新意。同樣長期在當代意識與東方美學裡鑽研的楊世芝和鄔一名,分別透過西方拼貼手法重構東方線性美學,或藉由影像式的構圖與墨色多層渲染烘托,革新了水墨語言與東方美學的傳統。

儂那凱西亞(Nona GARCIA)作品《偶然的地景》(Involuntary Landscape)。 圖/安卓藝術提供、朱淇宏攝影
儂那凱西亞(Nona GARCIA)作品《偶然的地景》(Involuntary Landscape)。 圖/安卓藝術提供、朱淇宏攝影

傅饒混融德國浪漫主義和表現主義風格的油畫《綠洲》(BAR),儘管以西方繪畫媒材為基底,但他自幼在中國積累的書畫養分,以及久居東德長年關注的跨文化議題,都讓傅饒的繪畫從另一個角度回應了當代與東方的混血狀態。于吉融會西方雕刻的殘軀身體(torso)和東方佛像傳統的《石肉》,則以非典型的媒材與技法,翻新了當代語彙和東方精神兼具的新雕塑。台灣年輕女性藝術家李若玫的作品《剩餘的風景—根》,共同串接出展場裡圍繞線性美學發展的多重對話,並將觀者從線條的流轉中進一步地引入空間與光影的迴旋裡。

(圖左)賈藹力(JIA Aili)作品《杜伊諾哀歌》(Duino Elegies)。 圖/安卓藝術提供、朱淇宏攝影
(圖左)賈藹力(JIA Aili)作品《杜伊諾哀歌》(Duino Elegies)。 圖/安卓藝術提供、朱淇宏攝影

《流光》當代藝術聯展


展期|即日起至2/23(三)13:00-18:00 免費參觀,每週日一及1/29-2/7春節休館

地點|安卓藝術(台北市內湖區文湖街20號1樓)

推薦閱讀

從觸、聽、視覺,喚起心中的大理石紋路——TAO ART《潛存說-那些不會時刻為我們所察覺的》群展登場

關渡美術館《潮汐時間表 》:瑪莉娜・克魯斯台灣首度大型個展,從家族存物到母系三代的20年創作

在行為藝術中自我辯證:石晉華個展《石落心田 終歸大地》臺東美術館展出

展覽新訊

嘉義市立博物館再出發:與市民共築城市,開啟對話

嘉義市立博物館再出發:與市民共築城市,開啟對話

2021/01/29
永續峰會新亮相!What's next好事交易所 南港瓶蓋工廠盛大開幕

永續峰會新亮相!What's next好事交易所 南港瓶蓋工廠盛大開幕

2021/10/01
【優人物】專注音樂、流行與IP 觸動觀眾共鳴的策展人 梁浩軒

【優人物】專注音樂、流行與IP 觸動觀眾共鳴的策展人 梁浩軒

2021/09/12

最新文章

被譽為「沉浸式藝術之父」紐約藝術家安東尼・麥考爾首次在台個展,7月富邦美術館登場...

倫敦泰特爆紅展覽!光之雕塑家安東尼‧麥考爾台灣首展富邦美術館7/26亮相

2025/07/11
綠美圖文化之森實景。臺中市立美術館開館首展《萬物的邀約》參展藝術家亮相!邀
臺灣...

中美館12月開館!首展《萬物的邀約》集70位藝術家共構藝術對話

2025/07/10
2025臺北藝術節將於9月11日至9月28日登場!今年以「超限動」(Reelin...

2025臺北藝術節「超限動」9月登場!8檔演出橫跨AI、生態神話多維度作品

2025/07/10
今夏最野感官派對!《身體藝術節》7月19日首度登場,FOCASA馬戲篷降落花蓮,...

FOCASA首屆《身體藝術節》7月花蓮登場!集馬戲、跑酷、市集一次體驗

2025/07/08
雅絲敏・瓦迪蒙舞團《愛麗絲書中奇幻冒險》劇照。 圖/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提供

國際編舞鬼才雅絲敏.瓦迪蒙首登台!《愛麗絲書中奇幻冒險》8月衛武營登場

2025/07/08
阿里山小火車駛進科博館!阿里山林鐵行動學校7/2台中開展。圖|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阿里山小火車駛進科博館!阿里山林鐵行動學校7/2台中開展

2025/07/08
菓葉村因「桂花巷」而知名,陸小芬(前排坐右一)重返菓葉村時,村民奔相走告,開心一...

文化部首屆「百大文化基地」啟航!李遠、陸小芬走訪澎湖,帶影迷重回桂花巷

2025/07/07
臺南國際建築三年展2025重返南美館,再啟城市空間對話、重構家的感知與意義。
...

「2025臺南國際建築三年展」南美館登場!以回家作夥為題重啟城市對話

2025/07/04
南美館展覽「鹹鹹的風飛沙.鹽分地帶美術家的歸返」,以臺灣鹽業終章後的美術返鄉記憶...

「鹹鹹的風飛沙」南美館登場!集18位「鹽分地帶」藝術家以創作回應土地

2025/07/03
udn-loadin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