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關渡美術館《潮汐時間表 》:瑪莉娜・克魯斯台灣首度大型個展,從家族存物到母系三代的20年創作

2021/07/07 沈佩臻

編按:原訂於7月16日在關渡美術館展出的《瑪莉娜・克魯斯:潮汐時間表》,由於位在台北藝術大學中,因此將配合延至三級警戒解除後的7月27日登場。



《湍流浪潮的映射》Reflections on Turbulent Waves 2021 油彩、畫布 oil on canvas 168 x 365.8 cm。 圖/關渡美術館提供
《湍流浪潮的映射》Reflections on Turbulent Waves 2021 油彩、畫布 oil on canvas 168 x 365.8 cm。 圖/關渡美術館提供

繼日本當代藝術家奈良美智特展之後,關渡美術館攜手安卓藝術,重磅推出菲律賓當代女性藝術家瑪莉娜・克魯斯(Marina Cruz)首度在台灣大型個展《瑪莉娜・克魯斯:潮汐時間表》,由受邀擔任 2022 年「第 59 屆威尼斯國際美術雙年展」台灣館策展人派崔克・佛洛雷斯(Patrick Flores)進行策畫,將呈現藝術家最觸動人心、帶有逼視感的家族歷史衣物微型細節特寫之大型油畫創作,與拼貼、攝影、文字、刺繡等多重融合技法與媒材,完整展示藝術家超過 20 年間創作歷程的諸多面向,預計於 7 月 16 日至 10 月 17 日登場。

「在 60 年代,我祖母手工作了這幾件圍裙,而我母親和阿姨在上面做了刺繡。」從 2002 年開始,克魯斯發現家族存有上百件手工衣物,是外祖母為阿姨、母親而製作的日常光景與歷史回憶,她一一訪談記錄,從書寫、攝影到繪畫,將這些存物記憶的蛛絲馬跡與來龍去脈,化為創作延伸至母系系譜的特殊情感、交織藝術家的三代故事,也引領觀者欣賞作品時所勾起的各種回憶,克魯斯說:「我們以前很容易忽略這些手藝,但現在大家都待在家中,我們可以重新體驗親手創作的生活價值。」

克魯斯以優異成績畢業於菲律賓大學藝術學院後,2008 年便以作品《刺繡的風景》獲得菲律賓艾騰尼奧藝術大獎,此後受到矚目並活躍於國際藝術舞台。本次大型個展命名為《潮汐時間表》,源自克魯斯兒時住家多次經歷洪水:「我幼年時住的村莊常常被水淹,我也慢慢習慣洪水來襲,它就像是不速之客一般洗刷我的家。洪水並沒有徵兆,它常常是在預期的時候發生。我們只要看看潮汐時間表,就會預知它幾點會來、潮水會有多高。」

《栽種心之花的所在II》 Where to Plant the Flowers of the Heart II 2021 刺繡、油彩、畫布 Embroidery and Oil on Canvas 183 x 244 cm。 圖/關渡美術館提供
《栽種心之花的所在II》 Where to Plant the Flowers of the Heart II 2021 刺繡、油彩、畫布 Embroidery and Oil on Canvas 183 x 244 cm。 圖/關渡美術館提供

她將災難發生的日子寫在記錄潮汐的表格裡,也把隨著水災而來污跡留在畫裡,以此獨特方式展示人類在應對自然變化過程中的滄桑經歷,「洪水是時間的象徵,它既奪走而又給予。」克魯斯認為,我們要提醒自己生命是有限的,同時我們也接受世事的無常、生命的起伏。我們要接受那些美好的、不完美和脆弱的,這樣才能讓生命充滿意義。

面對疫情陰霾久未散去,她說:「疫情同時改變了我對空間的感知,讓我理解家屋是如此重要,現在定義的家是建築物,家人是與你同住的人,但其實遠超於此,他們像是社會群體的微縮,如何理解家人與建構家屋,對心理健康有極大影響,它可以偵測我們幸福的程度,小小事件都會影響每天的生活。由衷希望疫情過後,因為共苦使我們成為對彼此與對世界都更好的人。」因為疫情促使我們去重新思考「什麼樣的家族認同在默默影響著自己」,正是克魯斯透過創作想回應的問題之一。

此外,克魯斯擁有領養孩子經驗,因此特別關注兒童領養議題,目前在《潮汐時間表》臉書活動頁(https://fb.me/e/4s5sJKJhr)討論區中,正舉辦「一個物件與一個家的故事」社群慈善計畫, 每週固定向各領域人士邀稿撰文,並將稿酬捐給「善牧台南嬰兒之家」兒童領養計畫。

《瑪莉娜・克魯斯:潮汐時間表 Tide Table》

展覽地點|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關渡美術館(台北市北投區學園路一號)

展覽時間|7/16(三)至10/17(日) (開展時間將配合防疫警戒級數彈性調整)

推薦閱讀

專訪塩田千春:絲線交織生與死,透視自我的當代藝術家

2021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台灣館:自然洋行曾志偉以「台灣郊遊」為題,從自然中尋找庇護之所

最新文章

臺文館第二個臺北據點「臺灣文學糧倉」修復完成、正式啟用。 圖/文化部提供

「臺灣文學糧倉」亮相!歷史建物大跨度木桁架現身、兩大特展同步登場

2025/06/17
《少女》胸像與黃土水專室。圖|太平國小博物館、攝影|黃宏錡

太平國小博物館7/3對外開放!在百年校園閱讀大稻埕的藝術與在地記憶

2025/06/16
奈良美智「跟著朦朧潮濕的一天去金瓜石」主視覺。圖|中華文化總會

奈良美智金瓜石6/28開展!瑞芳台電金水基地歷來最多作品展出

2025/06/16
詩人鄭愁予辭世,他的詩句「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寫下遊子情懷。本報資料照片

詩人鄭愁予91歲辭世 「達達的馬蹄」成絕響

2025/06/16
《歌舞的我們》記錄下屏東三地門部落裡多元性別族群——牧凡與陳薇的故事。

在豔陽高照的南方,看見成長中必經的陣痛——導演盧盈良與《歌舞的我們》

2025/06/15
謝銘祐|來自台南的音樂唱作人,自稱「府城流浪漢」,以音樂創作與實際行動關注社會議...

生活在一座躁動之島——音樂人謝銘祐與《偏南》

2025/06/15
離島 蘭嶼

走訪台灣鄉鎮與離島,用居民的視角拍攝/攝影師 水島貴大

2025/06/14
台北 西門町

是台灣魅力,還是視覺文化偏見呢?/攝影師 鄭弘敬

2025/06/14
《從印象派到現代主義―美國大都會博物館名作展》將於6月14日至10月12日於國立...

81件作品來台!大都會博物館x故宮《從印象派到現代主義─名作展》登場

2025/06/13
盤點2025下半年日本六大藝術展覽活動。
 圖/TARO NASU Tokyo...

走進日本藝術現場!一次盤點2025下半年六大必看展覽活動

2025/06/12
「這是一個不會讓大家失望的藝術團體!」Bluerider ART藍騎士藝術全新展...

Bluerider ART台北敦化新空間亮相!首展聚焦臺灣「悍圖社」50+精彩之作

2025/06/11
莫內展區的巨幅日本橋壁畫,會成為民眾的打卡聖地。記者王聰賢/攝影

印象派6/11富邦美術館開展 莫內真跡在台灣

2025/06/11
全美首藏莫內《睡蓮》美術館珍藏來台 6/11富邦美術館盛大開展。
 圖/富邦美...

富邦美術館「印象派」展覽登場!莫內《睡蓮》領銜、一次飽覽52件真跡

2025/06/11
鄭雙雙一路征戰超級偶像、星光大道等大小比賽舞台,累積十年經歷,今年以首張專輯《T...

靈魂女聲鄭雙雙蟄伏十年首張專輯《Time》闖入金曲獎!成功提名最佳新人

2025/06/10
安卓藝術15年特展「生命樹」邀請畫廊長期代理與合作的台灣、亞洲與歐洲的15位藝術...

安卓藝術15週年特展「生命樹」邀15位國際藝術家一展植物與時間風景

2025/06/06
2025 C-LAB年度大展從語言出發開展多樣的想像與討論。
 圖/藝術家安利...

C-LAB年度大展「如果我們的語言是……」集9國、22組藝術家探索語言想像

2025/06/05
全台最Chill的音樂祭「秋OUT音樂節」10/11-12登場!邀樂迷漫遊台北公...

「秋OUT音樂節」10/11-12台北公館登場!澀谷系音樂教父睽違七年再度來台

2025/06/04
「TFAI 童心電影院」新一季主題為「恐龍大戰機器人」。圖為《歷險小恐龍》劇照。...

恐龍大戰機器人!TFAI童心電影院第二季熱映 經典《歷險小恐龍》重磅回歸

2025/06/04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