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在對抗與享受中徘徊!何翔宇個展《凡是過往,皆為序章》關渡美術館展出

2024/11/15 文字編輯/陳宜慧

藝術家亞歷山德羅‧拉博蒂尼(Alessandro Rabottini)寫到:「石頭不會。在展廳內。有平滑石頭組成的金屬裝置,牆上有幾幅照片,有水彩一般薄薄塗抹於牆面之上的橄欖油。在這裡,虛無也適時的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除了我們所製造的聲音外,展廳裡安靜無聲。人會製造噪音,石頭不會。」11月8日至2025年2月16日在關渡美術館展出的「凡是過往,皆為序章 Past is Prologue ——何翔宇個展」,透過裝置及影像作品柔和而富有詩意的方式,體現出日常暴力所施加的重量。

展場一隅。 圖/TAO ART提供
展場一隅。 圖/TAO ART提供

以不同創作媒材洞見躍於宏觀與微觀間的視野

展名「凡是過往,皆為序章」(What's past is prologue)出自莎士比亞筆下《暴風雨》中的一句台詞。以往的種種是引子、開頭,而被凝鍊的生命經驗,也都只是為了接下來的一切揭開序幕,此刻才是故事的起點。

1986年出生的中國藝術家何翔宇,目前於柏林與北京兩地工作,曾於 2019 年獲選為威尼斯雙年展中國國家館代表藝術家。作為親歷中國社會、經濟和國際關係巨變的藝術家群體一員,何翔宇的創作向來以獨特的文化經驗出發。他擅於遊走在繪畫、雕塑、裝置、影像及出版等媒介,並以寬廣的時間跨度和創作規模,省思與呼應地緣政治和歷史格局的宏觀動盪,同時亦呈現其在個體命運中的微觀衝突。

此次由關渡美術館主辦、TAO ART協辦的何翔宇個展「凡是過往,皆為序章 Past is Prologue 」,主要呈現中國當代藝術家何翔宇近年來對媒材可能性的探索,與他對現實一貫獨特的感知與回應。本次展覽中精選的裝置及影像作品,延續了他先前曾於2021年紐約個展中探討的「柔軟的困境 (Soft Dilemma)」這個主題,以柔和而富有詩意的方式呈現了日常中的暴力所施加的重量。

展場一隅。 圖/TAO ART提供
展場一隅。 圖/TAO ART提供

在秩序表象之下,展現無聲的暴力

在展間中,最先注意到的是一系列以打磨過的石頭和金屬材料構成的裝置作品,它們彷彿遵守著一種意義未知,規則不明的冷硬秩序,在乍看整齊相連的形態中暗藏了無法計算與指認的情感張力。

何翔宇表示:「我從小接受的教育強調『整齊劃一』的集體性,學校、家庭和社會都不斷強化著統一的標準。在這種系統性的建構下,經過漫長而嚴苛的規訓過程,我們逐漸被塑造成『懂事』、『聽話』與『文明』的個體。雖然外在呈現出一種和諧而規整的秩序感,但內在的個性卻在這過程中一點點被消磨殆盡。」

因此,這些看似獨立的形狀涉及了一個關於集體性的隱喻,其中的暴力可能來自無形的侵犯,來自個體人格特質被剝除,而逐漸失去主動性和創造、表達、行動的自由。一旦有意識地覺察到這個模式,人有可能再度長出自主與感受能力,不再受困於表面和諧,找回內在聲音。

展場一隅。 圖/TAO ART提供
展場一隅。 圖/TAO ART提供

作品《不透明的圓圈》。 圖/TAO ART提供
作品《不透明的圓圈》。 圖/TAO ART提供

作品《石舌頭》。 圖/TAO ART提供
作品《石舌頭》。 圖/TAO ART提供

展場一隅。 圖/TAO ART提供
展場一隅。 圖/TAO ART提供

展場一隅。 圖/TAO ART提供
展場一隅。 圖/TAO ART提供

以影像敘事!找到存在的意義與認同價值

何翔宇以紀錄片作品《Terminal 3》(2016 - 2019 年)呈現中國河北吳橋雜技藝術學校中,那些年輕非洲雜技演員的生活片段與複雜困境。對這些來自非洲各個國家,有著回教和基督教宗教文化背景的學生而言,學校就如同工廠,引進人才之後,將他們的身體商品化,成批重塑為更有市場利用價值的形式,而他們孤獨的現實與唯一的身份認同,就只能依附於體能訓練與祈禱時間的重複循環。

這部影片揭露出一種深刻的無根感,其中的人,在全球化與資本主義所推動的遷移中流離失所,個人認同及文化歷史似乎也成了某種負擔而可以棄之不用;這也是一種暴力,並更難以掙脫。

作品《 terminal 3》。 圖/TAO ART提供
作品《 terminal 3》。 圖/TAO ART提供

而《朦朧的風景》(Obscure View,2023)系列攝影作品,則是何翔宇在柏林8年生活經歷中,在場目睹並捕捉到的一系列抗議活動後場景,比如被損壞的車輛、砸碎的窗戶和路邊的洞坑等。這些影像散發著模糊的歷史感,但並不具體清楚發生了什麼事件;雖然畫面中沒有人的身影,卻是個人生命的微觀紀錄,同時反映了可能的人類處境。因此,藝術家透過攝影形式,進一步延伸「主體」概念的探討;當觀者在影像與影像之間遊蕩,這種觀看經驗在本質上就已交織了真實與想像,或許,其所對抗的真正對象是單一的觀點和單一的理解、所修補的對象是具身存在的感性。

至於《過去的只是序曲》(Past is Prologue,2014 - 2024)這件現地創作,則以橄欖油及鉛筆直接施於美術館牆面,同時依照藝術家直觀決定的尺寸與標記,以虛構的方式創造出宛如過去曾展出作品所遺留下來的殘存記憶。其中的塗抹、摩擦、勾畫等人為痕跡,都揭示了這道牆面在歷史坐標中所遺留的印記及差異。經過時間推移而滲入牆壁的橄欖油,照亮了空間與時間的質地與潛力,在觀看的當下,生命彷彿緊貼著小心劃下的邊界之內展開。

對何翔宇而言, 「無論是因重力影響而形成了優雅弧線的、被串聯的石頭,還是在《Terminal 3》中經過訓練而彎曲的身體,亦或是試圖修補破裂車窗的場景,以及橄欖油與人所處的錯置的時間線,這些困境都被一層柔軟的質感所包裹,而我們始終在對抗與享受的雙重體驗中徘徊。」

作品《過去的只是序曲》(左)、《無題02》(右)。 圖/TAO ART提供
作品《過去的只是序曲》(左)、《無題02》(右)。 圖/TAO ART提供

何翔宇個展「凡是過往,皆為序章 Past is Prologue」

日期:2024年11月8日— 2025 年2月16日

時間:週二至週日10:00— 17:00

地點: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關渡美術館二樓、三樓展覽廳

官網:https://kdmofa.tnua.edu.tw

關渡美術館

《奈良美智特展》展場曝光——奈良美智談《月光小姐》:作品完成時,我有被幸福包圍的感覺

《奈良美智特展》展場曝光——奈良美智談《月光小姐》:作品完成時,我有被幸福包圍的感覺

2021/03/11
關渡美術館《潮汐時間表 》:瑪莉娜・克魯斯台灣首度大型個展,從家族存物到母系三代的20年創作

關渡美術館《潮汐時間表 》:瑪莉娜・克魯斯台灣首度大型個展,從家族存物到母系三代的20年創作

2021/07/07
鬆動後填入縫隙,屬於台灣的新當代繪畫:首屆中國信託當代繪畫獎,關渡美術館登場

鬆動後填入縫隙,屬於台灣的新當代繪畫:首屆中國信託當代繪畫獎,關渡美術館登場

2022/02/25

最新文章

一嶼ISland 呈獻臺灣攝影家「李雨軒 Viewfinder 攝影展」,以老相...

「李雨軒 Viewfinder 攝影展」一嶼登場!以老相機觀景窗捕捉光影記憶

2025/09/18
國際重量級作家金英夏,首度來到屏東,10月4日11點在恆春文化中心舉辦講座。圖/...

2025南國漫讀節來到恆春 重量級作家金英夏、吳若權歡慶建城150周年

2025/09/18
李元佳個展文心藝所展出!以點的宇宙為核心,一睹藝術家從臺北到坎布里亞四大時期的極...

「李元佳個展」文心藝所登場!以點為宇宙, 一展四大時期極簡抽象旅程

2025/09/17
第三屆《森林夜遊》於9/22至10/6 登場!以「光的藏身處」為題,邀大眾一起尋...

2025《森林夜遊》9/22嘉義登場!9組創作者╳9個場域╳開箱5棟建築

2025/09/17
巴勒斯坦雙人組Basel Abbas與Runa Aburaham,作品由三個多屏...

藝術評論家曾文泉/2025愛知三年展:在灰燼與玫瑰之間的時刻

2025/09/16
「石晉華」展呈現了藝術家在不同時期、多種類型的創作探索。

安卓藝術雙展:呈現行為藝術家石晉華畢生創作,新銳嚴友亨獨特繪畫視角

2025/09/12
《Dust and Gold 塵與金》藤村真、道川省三雙個展於9 / 28 起推...

高雄金馬賓館當代美術館《塵與金》藤村真 × 道川省三台灣首展登場

2025/09/12
第27屆臺北藝術節於9月11日起登場!首週五檔必看節目《演算混亂ㄐㄧㄑㄧˋㄖㄣˊ...

2025臺北藝術節9/11-9/28登場!首週5檔必看跨域大作開啟「超限動」之旅

2025/09/11
襲園美術館展出林良材個展《斷與未竟》 以裂口為起點,展開感知、記憶與未竟的重構。...

林良材個展《斷與未竟》襲園美術館展出!以殘形凝鍊當代、描繪時代印記

2025/09/11
udn-loadin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