鬆動後填入縫隙,屬於台灣的新當代繪畫:首屆中國信託當代繪畫獎,關渡美術館登場
以當代繪畫為核心出發,不設限作品尺寸,給予藝術家極高自由的首屆中國信託當代繪畫獎,首獎、優選與入選共20件作品於關渡美術館正式展出,反應著新一代藝術家們的世代觀點與時代意義。
當代繪畫,在處境中重建價值
本次擔任評審團主席的前北美館館長林平提到:「當代繪畫到底指涉什麼?歷經過無數台灣藝術獎項,首屆中國信託當代繪畫獎的報名人次就破天荒,代表台灣有大量愛繪畫的創作人口;如何在『繪畫歷史終結』之後,看見繪畫在人類核心穩定向前發展這件事,這個繪畫獎就象徵這件事。每一位藝術家如何求得歷史躍進、與當代接軌,或者在媒材與議題上突破,每一次都累積了當代繪畫的意義。」他認為,繪畫加上當代二字,即在強調針對繪畫本質的反覆論辯,在當下處境中重新建立價值。
關渡美術館策展人王叡栩也針對當代繪畫提出想法。「我一直在思考當代繪畫這件事。繪畫和當代之間有一個邊界,它是不斷在流變、流動的時空與關係,」她說,「倒不是西方的創新再疊加,或把舊的東西直接改過來。這股流動,台灣有屬於自己的定義,像是在既有基礎上鬆動一點,再填入縫隙,是比較屬於台灣在地的新方式,而且不是透過藝評家、學者和策展人來定義,是透過每一位藝術家與創作、時空環境下的感知,慢慢凝聚而成。」
歡樂筆調交織現實無力
獲選首獎的藝術家蔡宜儒,當初因為不受尺寸限制而參與徵件,其作品〈美好時光之無煙硝NO.19戰役〉在病毒瀰漫全球時,讓作品回歸童心,以「昨日角色演述今日故事」為出發點,回應了時代景況,他分享創作過程:「這件作品有著經緯交織的過程,一是創作已經來到不惑之年,大約2019年開始,對於過往回憶多了一份二、三十歲時期不曾出現過的眷戀感,包含小男生喜歡的飛機、童年難以忘懷與切割的卡通人物;二是分分秒秒都在疫情中,在電視和網路上不斷看見生命無常的現象,身體和內心始終無法閃躲,自然成為創作方向。」蔡宜儒藉由童趣歡樂的筆調反喻面對現實的荒謬與無力,繪畫與觀點內外交織。
繪畫作為一種研究歷史的方式
致力於處理繪畫與影像關係的藝術家周代焌,以〈島嶼.今昔.思想起〉拿下優選。長年關注台灣環境與社會面向,作品以台灣歷史記憶與地球生態議題,比擬現代數位圖層,探討繪畫裝置方法學,拼貼出存在或不存在的風景,嘗試記錄下這個時代發生的事物,他說:「我想透過藝術方式將我所認知到的『不一樣的歷史感』轉換出來。」周代焌將繪畫視為一種研究方法,不單純只是畫面上的風貌,而是展開繪畫歷史之外的想像。
意象融於一船,追尋繪畫的新詮釋
同樣名列優選的還有藝術家謝牧岐。向來喜歡「船」所帶來的意象,本次延伸運用於作品〈戎克船上的靜物場景〉,並花了兩年時間進行創作。作品繪畫元素來自閱讀台灣美術史與前輩畫家的生命風景,藉由臨摹擷取參照對象輪廓,以比較及對照方式,將風景與靜物畫題材融為一艘「戎克船」。謝牧岐分享:「船和畫布一樣,可以乘載很多東西,載浮載沉的狀態也像創作者的處境。」
影像與真實,複雜又依存的當代關係
以水墨畫法見長的藝術家蘇煌盛,對光影亦講究,他在2015年展開關於「影子」的系列作品,源自於止不住的好奇心,「我在看東方繪畫時,發現對於影子的著墨較少,但是在《後赤壁賦圖卷》中,蘇東坡立於岸邊時卻有影子。為什麼以前的人多半會避開影子這件事,帶給我想像而想進一步研究。」本次入選優選的作品〈今宵多珍重〉也延伸至影子,透過水墨與絹本媒材的通透感,繪製布幔上的投影,在距離遠近、視角變換營造出虛實交錯的空間感。這件作品也談到另一件事,當代人已經不再相信影像帶來的真實感,因此他將想法轉為視覺經驗。
中國信託當代繪畫獎 展覽展期|2/25(五)至 5/22(日)
地點|台北藝術大學 關渡美術館(台北市北投區學園路1號)
藝術家|蔡宜儒、周代焌、謝牧岐、蘇煌盛、王亮尹、王挺宇、呂巧智、李秉璈、張恩慈、張惠菱、陳依婷、傅寧、彭奕軒、曾琡棻、黃彥勳、黃舜廷、黃海欣、廖震平、歐靜雲、鄭農軒
最新文章
-
看見人和樹木的一萬種可能——專訪日本藝術家平子雄一
2025/04/01 -
童心看世界 第16屆信誼兒童動畫獎台灣兒童創作組揭曉
2025/03/29 -
劉小東「媽祖巡遊」個展誠品畫廊登場!以千里步行經驗畫出信仰之路
2025/03/28 -
蔣勳的《如果我聞:金剛經筆記》 以一朵花的寬度 滋養心靈
2025/03/28 -
一間沒有行銷同事的出版社——專訪啟明出版發行人林聖修
2025/03/27 -
不只以美醜定論——p.n.g.《招牌:》展,探索招牌乘載的時代演變與公眾意志
2025/03/27 -
2025桃源國際藝術獎!11件作品以藝術抵抗被塑造的真相
2025/03/27 -
展覽「陳美玲」登場!以橫跨1974-2025年15件作品剖析台灣母親群像
2025/03/26 -
電影《行者》系列台灣首次全放映募資啟動!限量10場、蔡明亮陪看互動
2025/03/26 -
《我‧我們》第二部曲3/28-30台中登場!布拉瑞揚 x 阿爆 x 磊勒丹再現排灣宇宙
2025/03/25 -
龐克迷沈奕:感受「我們」是一體的,樂團T-shirt牽起跨國緣分
2025/03/24 -
K-pop四大行銷術:透過周邊商品與服務,讓粉絲跟偶像不斷連結
2025/03/24 -
動漫迷羅湘妮:擁有周邊是喜歡的證明,只有自己知道的滿足感
2025/03/24 -
信誼兒童動畫獎頒獎 國內外件數創新高 董事長張杏如 期許養護出兒童動畫的沃土
2025/03/22 -
信誼兒童動畫大獎兩位法國得主分享 站在兒童高度是創作重點
2025/03/22 -
北美館兒藝中心「靜 • 物」以9組藝術家作品開啟對「物」的多重想像
2025/03/21 -
王宇光《人之島》3/22-3/23衛武營登場!以舞蹈串起人與環境下的島嶼詩篇
2025/03/21 -
「誠品行動圖書館」出發了!2025全新書車以1500本圖文書繞行全台鄉鎮
2025/03/20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