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藝術家Fulin首次個展《Steam and hairball》登場!將世俗「可愛」再解讀

2025/08/22 編輯|陳宜慧

千禧年初啟蒙的可愛與叛逆曾深刻襲捲了當代藝術,呆萌、幼稚或者無害的純真是一種表現形式,然而,所謂的「可愛い」(Kawaii)從不只有特定解讀。向來擅以「可愛」文化為核心,結合獨特反向處理手法的台灣藝術家 Fulin,集結新作與重新修改調整過的舊作,於8月22日至9月14日在奇想會Whimsy Works呈獻其首場個展《Steam and hairball》。此展不只聚焦「盲從、自滅、信仰、重生」四個關鍵字,亦呈現出藝術家在不同階段對「可愛」的再解讀,同時也梳理了他持續探索情緒與文化間的關係脈絡。

藝術家Fulin首場個人展覽《Steam and hairball》以庸俗與獵奇給出另一種關於可愛的答案。 圖/奇想會提供
藝術家Fulin首場個人展覽《Steam and hairball》以庸俗與獵奇給出另一種關於可愛的答案。 圖/奇想會提供

不是世俗眼中的那種可愛

針對這次個展,藝術家Fulin直言「如果世俗的可愛看膩了,可以看看我消化出來的可愛。」而D.A.M.N AI 共同創辦人Iveet Shiau也在threads上分享,「那不是我認識的Fulin。正確地說,畫布上所呈現的一切,和我腦中既有的、關於FULIN的數據庫完全無法匹配。那是一種極度個人的、深不見底的東西,帶著某種執拗與純粹。感覺就像你一直以為鄰居家養的是隻溫馴的拉布拉多,有一天卻發現他其實在地下室裡馴養一頭黑豹。那份震撼,與其說是驚訝,不如說是一種近乎暈眩的失重感。直到今天,那感覺依然沒有消失。」

此外,曾就讀日本京都藝術大學的Fulin,也是設計師葉忠宜長達15年的朋友,葉忠宜同樣也在臉書上分享到,「我只依稀記得他畫畫不錯。2015年某次偶遇問他近況,他說沒在畫畫了、在遊戲公司當翻譯。理由是一位學長說他沒才華。」當時葉忠宜聽聞此狀況便決定空出他的地下室,勸說Fulin辭職後全心全意投入畫畫。自此他不知不覺也資助了快10年時光。

從藝術家最初的隨筆,到如今揉合蒸氣龐克、宗教意象與偶像崇拜等文化符碼,所構築的獨特視覺敘事。究竟Fulin會將「可愛」帶往什麼樣的途徑?其作品中經常可見惡搞式的構圖,與個人化趣味,又會讓「可愛」在創作中產生什麼樣的新變化?

藝術家Fulin。 圖/奇想會提供
藝術家Fulin。 圖/奇想會提供

展場一隅。 圖/奇想會提供
展場一隅。 圖/奇想會提供

作品〈Flash baby - double peace〉。 圖/奇想會提供
作品〈Flash baby - double peace〉。 圖/奇想會提供

作品〈soap land ※ Before〉。 圖/奇想會提供
作品〈soap land ※ Before〉。 圖/奇想會提供

從過去到現在!一場回顧、對照、重新爬梳的自我映照

此次展覽中,不只展出Fulin 的新作與早期作品,部分早期作品在經過重新處理與修改後,將帶來不同於原作的面貌。因為對 Fulin 而言,創作不只是作品的累積,也包含持續修改與再解讀的過程。

此外,藉由展名《Steam and hairball》既展露「Steam(蒸氣)」所象徵壓抑後的能量釋放,也體現出「Hairball(毛球)」背後長期盤踞心底的糾結情緒。同時藝術家也希望讓觀者看見他是如何將庸俗趣味、邊緣文化與情感積累轉化為圖像。因為對 Fulin 來說,這些文化關注不只影響作品內容,也形塑了他平日的觀察與靈感來源。

展場一隅。 圖/奇想會提供
展場一隅。 圖/奇想會提供

展場一隅。 圖/奇想會提供
展場一隅。 圖/奇想會提供

在媒材選擇上,Fulin 曾嘗試油畫與壓克力顏料,但最終確立以傳統日本畫為主要方向。他使用金屬箔、礦物顏料、水乾顏料等材料,透過層層工序,建立畫面所需的光澤與質感。這些耗時而講究的過程,使作品逐漸形成鮮明的個人特色,這次展覽也可見他如何利用這些媒材,在不同階段創作中延續與調整主題。

這是一場回顧自我的藝術展覽,不只整合 Fulin 過去至今的創作,也展現他如何透過日本畫媒材,將「可愛」文化與個人情緒進行再處理與轉化,並呈現不同階段的創作關聯與變化。

展場一隅。 圖/奇想會提供
展場一隅。 圖/奇想會提供

展場一隅。 圖/奇想會提供
展場一隅。 圖/奇想會提供

Fulin 個人展覽《Steam and hairball》

展覽日期|8 月 22 日—9 月 14 日

開放時間|13:00 — 19:00(每週二、三公休)

展覽地點:奇想會 Whimsy Works(台北市大安區安和路一段21巷7號)

藝術家fulin

奇想會 Whimsy Work

2025展覽

不要停止問「為什麼」:跟著Olafur Eliasson找到5個靠近藝術的方式

不要停止問「為什麼」:跟著Olafur Eliasson找到5個靠近藝術的方式

2025/07/12
連結萬物,是好奇的起點——Olafur Eliasson╳林怡華╳曾志偉 ╳500輯

連結萬物,是好奇的起點——Olafur Eliasson╳林怡華╳曾志偉 ╳500輯

2025/07/12
2025馬祖國際藝術島9/5開展!50+件作品、4大觀展攻略,以藝術體驗四鄉五島魅力

2025馬祖國際藝術島9/5開展!50+件作品、4大觀展攻略,以藝術體驗四鄉五島魅力

2025/09/08

最新文章

《Fare》製作台北特輯,從飲食文化、環境地貌、居民生活等角度深入這座城市。圖/...

英國雜誌《Fare Magazine》的台北探索:一座滿足每種飲食需求的城市

2025/09/21

重新理解家,是成為自己的依據——《我家的事》導演潘客印╳演員曾敬驊

2025/09/19
圖/索卡藝術提供

《尚未命名的抵達》梁凱棋×溫晉豪雙個展台南索卡藝術9/20登場

2025/09/19
羅大佑以EP致敬鄧雨賢,兩代音樂巨匠跨時空對話。記者王聰賢/攝影

音樂傳承的使命 羅大佑致敬鄧雨賢 兩代音樂教父跨時空對話

2025/09/19
「聲子蟲」主創吉他手柯明,擅以空間感營造氣場,傳達悠遠長流的演奏風格。

以音樂衡量家的基準,超越言語的表達——聲子蟲柯明

2025/09/19
從小就被鼓勵透過各種創作方式玩耍,畫畫是鄭敬儒隨性私密的個人筆記。

拿著畫筆互看,帶著家的安心感創作——deca joins 鄭敬儒

2025/09/19
一嶼ISland 呈獻臺灣攝影家「李雨軒 Viewfinder 攝影展」,以老相...

「李雨軒 Viewfinder 攝影展」一嶼登場!以老相機觀景窗捕捉光影記憶

2025/09/18
國際重量級作家金英夏,首度來到屏東,10月4日11點在恆春文化中心舉辦講座。圖/...

2025南國漫讀節來到恆春 重量級作家金英夏、吳若權歡慶建城150周年

2025/09/18
李元佳個展文心藝所展出!以點的宇宙為核心,一睹藝術家從臺北到坎布里亞四大時期的極...

「李元佳個展」文心藝所登場!以點為宇宙, 一展四大時期極簡抽象旅程

2025/09/17
udn-loadin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