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從心所欲,綻開笑容——倪夏蓮

2024/08/16 文/房慧真

她養花蒔草,打打桌球像消遣運動,沒給自己太大壓力。有一天她覺得自己可以了,她在塞納河開幕之夜成了盧森堡掌旗官。

女子單打32強,對決「大魔王」孫穎莎的前一天,61歲的倪夏蓮自願幫忙陪練,將自己的底牌掀開。

7月30日,奧運桌球混雙決賽,這一天她是陪練員,和前世界球后鄧亞萍一起,賽前幫孫穎莎、王楚欽適應對手:北韓球員金琴英的怪異球路。金琴英左手持拍,握拍方式是快被淘汰的直拍長膠。直拍打法需時常轉動球柄,需要靈活手腕,難學難練,快要銷聲匿跡。金琴英正手反膠(速度快)用來發球,反手長膠(速度慢)用來回球。長膠質地的反旋轉性,任何快速的來球一碰上它,像撞進一團棉花裡,軟綿綿輕飄飄,球路變幻莫測,習慣快攻打法的球員如墜雲霧,摸不著頭緒。北韓組合在奧運之前,從未出現在國際賽事,甫出場就打敗世界第二的日本組合,一路殺進決賽。

中國桌球國家隊以情蒐能力著稱,卻無法預料到北韓的秘密武器,只能在決戰前惡補。倪夏蓮的打法和金琴英最類似,多年前她和鄧亞萍一樣,曾是中國國家隊一員,義不容辭來幫小師妹「解題」。中國組合拿下冠軍,隔天7月31日,倪夏蓮披上盧森堡球衣,對面的大魔王已事先「熟習」她的球路,以柔克剛的長膠無用武之地,不太懂球的觀眾,看倪夏蓮像一個體態不復苗條的大嬸,杵在前檯不怎麼跑動(其實是長膠的防守站位),毫無懸念四比零敗於大魔王,可能會以為是家庭主婦誤闖球場,就像土耳其大叔的殺手故事一樣,成為網路迷因的素材。

四年一度的奧運觀眾只把倪夏蓮當成一個勵志素材,她是此屆年齡最大的選手,堅持不懈。比賽中喝可樂,打飛來球她不怎麼氣惱,像個小女孩一樣雙腳蹬跳,有種和年齡不相符的嬌憨感。結束時她綻開笑容,彷彿贏下這場比賽,和場邊的教練丈夫擁吻。倪夏蓮只是到此一遊的素人嗎?不,她不是沒實力,今年3月她在貝魯特剛拿到單打冠軍。

倪夏蓮的第一個國際賽事冠軍是1983年世錦賽混雙冠軍。她生於上海,1979年進入國家隊,裡頭人才濟濟、競爭激烈,坐冷板凳是常有的事,特別她是不受重視的雙打選手,1986年倪夏蓮黯然退役,這年她才23歲。兩年後1988年漢城奧運,首次將桌球納入競賽項目,中國女單派出和倪夏蓮同齡(1963年生)的焦志敏、李惠芬,還有陳靜(1968年生),三位選手不負眾望進入最後四強,卻爆發醜陋的讓球黑幕。四強焦志敏對上李惠芬,中國教練團要求焦志敏讓球,理由是四強另一邊的捷克球員若打進決賽,焦志敏曾輸給捷克人,無法百分百確保金牌。四強戰中陳靜打敗捷克人,在決賽對決李惠芬,中國已是金包銀,教練卻要求陳靜也讓球,理由是李惠芬年紀較長,要讓她「風光退役」。陳靜不聽話拿下金牌被冷凍,才轉來台灣打球,披上中華台北戰袍,在1992年取得居留權。

一將功成萬骨枯,每面中國奧運桌球金牌後都有無數的板凳陪練員,實力足以代表其他國家出征奧運。1988年之後,退役球員掀起一波出國潮,1989年倪夏蓮來到德國打球,1991年定居盧森堡,這個人口不滿七十萬的迷你國家。1998年拿下歐錦賽女單冠軍,開始「出中國記」後的歐洲球后燦爛篇章。2000年倪夏蓮首次代表盧森堡參加雪梨奧運,這年她37歲,是8歲孩子的母親,她打入女單16強,儘管沒拿獎牌,她都要證明自己,留在中國她只能打雙打,過了30歲也無法想像能參加奧運,即使是世界球后如鄧亞萍都要在25歲從國家隊退役,好把奧運名額讓出來。2008年北京、2012年倫敦、2016年里約、2021年東京奧運,倪夏蓮都沒有缺席。

倫敦奧運那年她49歲,她曾想就此退役,後來被說服,因為整個盧森堡能參加奧運的不到十個人,她覺得她必須去。來到2024年,訪談裡她說,到了今年三、四月份她還沒積極練球,還不知道要不要踏上巴黎行程,她養花蒔草,打打桌球像消遣運動,沒給自己太大壓力。有一天她覺得自己可以了,她在塞納河開幕之夜成了盧森堡掌旗官。她不在意為人作嫁陪練,不介意回饋她的母國,從心所欲不踰矩,她來到最好的時光。

本文選自《500輯》Issue113「An Athlete's World」

巴黎奧運落幕了。四年一次的頂尖競技,留下的不只獎牌和勝敗,運動員之所以成為運動員,那些包覆在身體裡的意志,值得我們花時間繼續感受。你會發現,珍貴的一刻並不只是誰的國歌響起、不是誰振臂歡慶,而是當運動員用有限的職業生涯成為自己,從未放棄搏鬥,無論飛躍墜落。一名運動員最好的時光,其實就在每一瞬間。

圖片:新華社

推薦閱讀

脫槓後的一搏——唐嘉鴻

Issue113

峭壁上的芭蕾舞者——Janja Garnbret

峭壁上的芭蕾舞者——Janja Garnbret

2024/08/16
一根竿,飛向月球——Armand Duplantis

一根竿,飛向月球——Armand Duplantis

2024/08/16
網前的大魔術師——戴資穎

網前的大魔術師——戴資穎

2024/08/16

最新文章

2025基隆潮藝術邁入第十年!19組藝術團隊齊聚山、海、城三大展區。
 圖/2...

2025基隆潮藝術9/26登場!19組藝術團隊齊聚山、海、城三大展區

2025/09/09
第一屆台灣國際攝影節「民主的相機」C-LAB盛大開幕!
 圖/Chris Ch...

台灣國際攝影節三大主題展登場!攝影大師羅伯.法蘭克作品首度在台展出

2025/09/08
2025馬祖國際藝術島9/5開展!50+件作品、4大觀展攻略。圖|第三屆馬祖國際...

2025馬祖國際藝術島9/5開展!50+件作品、4大觀展攻略,以藝術體驗四鄉五島魅力

2025/09/08
馮國瑄|1989年在花蓮海邊出生,西螺長大,目前住台北大稻埕。近年獲得打狗鳳邑文...

信仰包含著傳統,但信仰不會限縮於傳統價值觀——馮國瑄

2025/09/07
在舞蹈中人類化為鹿靈,引導祖靈回到人間與送返冥界。

日本鹿舞:人鹿神融為一體,在夜裡和諧地像場夢

2025/09/06
倪瑞宏|1990年生於臺北,領有仙女證書的藝術家,創作橫跨書寫、繪畫、雕塑、裝置...

女神就像溫暖長輩,共鳴與陪伴身為女性的自己——倪瑞宏

2025/09/06
基隆主普壇,開龕門、豎燈篙、主普壇開燈至中元普度等重要儀式皆在此進行。

雞籠中元祭:從對立到和諧,映照人心與時代

2025/09/05
出國時喜歡跑廟看神明,圖中為日本京都的晴明神社。

神性就是相信內在智慧,不向外去尋求——Misc林佳齡

2025/09/05
邁克爾‧穆勒(Michael Müller)個展《關於繪畫的思考》於爍樂畫廊台北...

邁克爾 ‧ 穆勒《關於繪畫的思考》爍樂畫廊展出!一睹沒有邊界的畫布創作

2025/09/05
udn-loadin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