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從心所欲,綻開笑容——倪夏蓮

2024/08/16 文/房慧真

她養花蒔草,打打桌球像消遣運動,沒給自己太大壓力。有一天她覺得自己可以了,她在塞納河開幕之夜成了盧森堡掌旗官。

女子單打32強,對決「大魔王」孫穎莎的前一天,61歲的倪夏蓮自願幫忙陪練,將自己的底牌掀開。

7月30日,奧運桌球混雙決賽,這一天她是陪練員,和前世界球后鄧亞萍一起,賽前幫孫穎莎、王楚欽適應對手:北韓球員金琴英的怪異球路。金琴英左手持拍,握拍方式是快被淘汰的直拍長膠。直拍打法需時常轉動球柄,需要靈活手腕,難學難練,快要銷聲匿跡。金琴英正手反膠(速度快)用來發球,反手長膠(速度慢)用來回球。長膠質地的反旋轉性,任何快速的來球一碰上它,像撞進一團棉花裡,軟綿綿輕飄飄,球路變幻莫測,習慣快攻打法的球員如墜雲霧,摸不著頭緒。北韓組合在奧運之前,從未出現在國際賽事,甫出場就打敗世界第二的日本組合,一路殺進決賽。

中國桌球國家隊以情蒐能力著稱,卻無法預料到北韓的秘密武器,只能在決戰前惡補。倪夏蓮的打法和金琴英最類似,多年前她和鄧亞萍一樣,曾是中國國家隊一員,義不容辭來幫小師妹「解題」。中國組合拿下冠軍,隔天7月31日,倪夏蓮披上盧森堡球衣,對面的大魔王已事先「熟習」她的球路,以柔克剛的長膠無用武之地,不太懂球的觀眾,看倪夏蓮像一個體態不復苗條的大嬸,杵在前檯不怎麼跑動(其實是長膠的防守站位),毫無懸念四比零敗於大魔王,可能會以為是家庭主婦誤闖球場,就像土耳其大叔的殺手故事一樣,成為網路迷因的素材。

四年一度的奧運觀眾只把倪夏蓮當成一個勵志素材,她是此屆年齡最大的選手,堅持不懈。比賽中喝可樂,打飛來球她不怎麼氣惱,像個小女孩一樣雙腳蹬跳,有種和年齡不相符的嬌憨感。結束時她綻開笑容,彷彿贏下這場比賽,和場邊的教練丈夫擁吻。倪夏蓮只是到此一遊的素人嗎?不,她不是沒實力,今年3月她在貝魯特剛拿到單打冠軍。

倪夏蓮的第一個國際賽事冠軍是1983年世錦賽混雙冠軍。她生於上海,1979年進入國家隊,裡頭人才濟濟、競爭激烈,坐冷板凳是常有的事,特別她是不受重視的雙打選手,1986年倪夏蓮黯然退役,這年她才23歲。兩年後1988年漢城奧運,首次將桌球納入競賽項目,中國女單派出和倪夏蓮同齡(1963年生)的焦志敏、李惠芬,還有陳靜(1968年生),三位選手不負眾望進入最後四強,卻爆發醜陋的讓球黑幕。四強焦志敏對上李惠芬,中國教練團要求焦志敏讓球,理由是四強另一邊的捷克球員若打進決賽,焦志敏曾輸給捷克人,無法百分百確保金牌。四強戰中陳靜打敗捷克人,在決賽對決李惠芬,中國已是金包銀,教練卻要求陳靜也讓球,理由是李惠芬年紀較長,要讓她「風光退役」。陳靜不聽話拿下金牌被冷凍,才轉來台灣打球,披上中華台北戰袍,在1992年取得居留權。

一將功成萬骨枯,每面中國奧運桌球金牌後都有無數的板凳陪練員,實力足以代表其他國家出征奧運。1988年之後,退役球員掀起一波出國潮,1989年倪夏蓮來到德國打球,1991年定居盧森堡,這個人口不滿七十萬的迷你國家。1998年拿下歐錦賽女單冠軍,開始「出中國記」後的歐洲球后燦爛篇章。2000年倪夏蓮首次代表盧森堡參加雪梨奧運,這年她37歲,是8歲孩子的母親,她打入女單16強,儘管沒拿獎牌,她都要證明自己,留在中國她只能打雙打,過了30歲也無法想像能參加奧運,即使是世界球后如鄧亞萍都要在25歲從國家隊退役,好把奧運名額讓出來。2008年北京、2012年倫敦、2016年里約、2021年東京奧運,倪夏蓮都沒有缺席。

倫敦奧運那年她49歲,她曾想就此退役,後來被說服,因為整個盧森堡能參加奧運的不到十個人,她覺得她必須去。來到2024年,訪談裡她說,到了今年三、四月份她還沒積極練球,還不知道要不要踏上巴黎行程,她養花蒔草,打打桌球像消遣運動,沒給自己太大壓力。有一天她覺得自己可以了,她在塞納河開幕之夜成了盧森堡掌旗官。她不在意為人作嫁陪練,不介意回饋她的母國,從心所欲不踰矩,她來到最好的時光。

本文選自《500輯》Issue113「An Athlete's World」

巴黎奧運落幕了。四年一次的頂尖競技,留下的不只獎牌和勝敗,運動員之所以成為運動員,那些包覆在身體裡的意志,值得我們花時間繼續感受。你會發現,珍貴的一刻並不只是誰的國歌響起、不是誰振臂歡慶,而是當運動員用有限的職業生涯成為自己,從未放棄搏鬥,無論飛躍墜落。一名運動員最好的時光,其實就在每一瞬間。

圖片:新華社

推薦閱讀

脫槓後的一搏——唐嘉鴻

最新文章

圖/noii noii提供

noii noii個展《慢速記憶法》小島裡登場!以陶藝、插畫、裝置回溯旅行記憶

2025/04/18
洪建全基金會HONG×RIJKSAKADEMIE國際駐學計畫首次成果發表,藝術家...

許哲瑜個展「災變論」洪建全基金會登場!以影像探索靈魂、肉身與災難關係

2025/04/17
李昂與詹宏志以李昂新書《彼岸的川婆》為文本,展開靈異體質者vs無神論者、靈異vs...

彼岸的川婆就是小說家 李昂vs詹宏志 靈異體質與無神論者的對談

2025/04/16
當影像成為時間的延續,在文心藝所,走進杉本博司鏡頭下的永恆瞬間。
 圖/文心藝...

杉本博司個展文心藝所登場!4系列作品以鏡頭凝視時間流動的方式

2025/04/16
第六屆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將於5月登場!集結台灣、亞洲及世界各地的藝廊一同共襄盛舉...

2025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5月登場!三大主展區、四大亮點一次看

2025/04/15
陽顏4/15敦南林蔭大道發光!藝術家DAMONXART帶來的一抹數位太陽。圖|前...

陽顏4/15敦南林蔭大道發光!藝術家DAMONXART帶來的一抹數位太陽

2025/04/15
深坑不只有好吃的臭豆腐、老街,對工作室落腳深坑的李承道而言,還有值得一訪的咖啡店...

在新北深坑聞到咖啡香!藝術家李承道:以時間反芻,創作不需要急著做出回應

2025/04/14
跨國合作再現聲音藝術新篇章!國立臺灣美術館與龐畢度中心聯手推出「無序樂章:聲音藝...

國美館×龐畢度中心『無序樂章:聲音藝術之旅』登場!集30組作品共演聲響

2025/04/11
2022臺北獎首獎黃麗音個展「Lili Deli 麗麗食品」堆疊日常飲食消費微景...

黃麗音個展「Lili Deli 麗麗食品」北美館開張!以飲食形塑日常消費風景

2025/04/10
2025怪獸代班4/25屏東看海美術館登場!9件巨型萌獸打造期間限定的氣球樂園。...

2025怪獸代班4/25屏東看海美術館登場!9件巨型萌獸打造期間限定的氣球樂園

2025/04/10
第17屆主題以文房四寶中的「紙」為主角,主辦單位在展場和作品中藏有許多相關元素,...

日常的累積成就獲獎的驚喜!專訪第17屆台積電書篆大賞三位首獎得主

2025/04/09
展覽以基隆的城市地景為展覽靈感,隨著城鎮依山勢起伏,與海洋緊密相連等因素,塑造了...

平子雄一《超越理想的風景》基隆美術館展出!巨型木雕《山》《湖》登場

2025/04/08
遠東大馬戲團在曾經的中山兒童樂園體育館演出。圖/聯合報系資料庫

台灣也有馬戲——超過150年變遷,當代馬戲的文藝復興進行中!

2025/04/04
當代馬戲創作者、女子馬戲平台創辦人梅芷菱。

女子馬戲,探索溫柔的身體力量/梅芷菱

2025/04/04

馬戲可以點亮一座城市/張又文

2025/04/04
馬戲表演者的專注會感染現場觀眾。圖為「時間的風景」演出景象。攝影/吳伽莉

人人都能練馬戲?精準地失誤?認識馬戲魅力的九個關鍵字

2025/04/04
南方珍珠耀眼綻放!高美館《珍珠—南方視野的女性藝術》Part II館藏選粹登場!...

高美館《珍珠—南方視野的女性藝術》Part II館藏選粹4/4登場

2025/04/02
穿越觀景窗,「時代劇場」集結17位國內外攝影名家作品,一探當代影像的複數演繹。
...

北美館展覽「時代劇場」登場!一次看遍杉本博司等17位攝影名家作品

2025/04/02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