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從心所欲,綻開笑容——倪夏蓮

2024/08/16 文/房慧真

她養花蒔草,打打桌球像消遣運動,沒給自己太大壓力。有一天她覺得自己可以了,她在塞納河開幕之夜成了盧森堡掌旗官。

女子單打32強,對決「大魔王」孫穎莎的前一天,61歲的倪夏蓮自願幫忙陪練,將自己的底牌掀開。

7月30日,奧運桌球混雙決賽,這一天她是陪練員,和前世界球后鄧亞萍一起,賽前幫孫穎莎、王楚欽適應對手:北韓球員金琴英的怪異球路。金琴英左手持拍,握拍方式是快被淘汰的直拍長膠。直拍打法需時常轉動球柄,需要靈活手腕,難學難練,快要銷聲匿跡。金琴英正手反膠(速度快)用來發球,反手長膠(速度慢)用來回球。長膠質地的反旋轉性,任何快速的來球一碰上它,像撞進一團棉花裡,軟綿綿輕飄飄,球路變幻莫測,習慣快攻打法的球員如墜雲霧,摸不著頭緒。北韓組合在奧運之前,從未出現在國際賽事,甫出場就打敗世界第二的日本組合,一路殺進決賽。

中國桌球國家隊以情蒐能力著稱,卻無法預料到北韓的秘密武器,只能在決戰前惡補。倪夏蓮的打法和金琴英最類似,多年前她和鄧亞萍一樣,曾是中國國家隊一員,義不容辭來幫小師妹「解題」。中國組合拿下冠軍,隔天7月31日,倪夏蓮披上盧森堡球衣,對面的大魔王已事先「熟習」她的球路,以柔克剛的長膠無用武之地,不太懂球的觀眾,看倪夏蓮像一個體態不復苗條的大嬸,杵在前檯不怎麼跑動(其實是長膠的防守站位),毫無懸念四比零敗於大魔王,可能會以為是家庭主婦誤闖球場,就像土耳其大叔的殺手故事一樣,成為網路迷因的素材。

四年一度的奧運觀眾只把倪夏蓮當成一個勵志素材,她是此屆年齡最大的選手,堅持不懈。比賽中喝可樂,打飛來球她不怎麼氣惱,像個小女孩一樣雙腳蹬跳,有種和年齡不相符的嬌憨感。結束時她綻開笑容,彷彿贏下這場比賽,和場邊的教練丈夫擁吻。倪夏蓮只是到此一遊的素人嗎?不,她不是沒實力,今年3月她在貝魯特剛拿到單打冠軍。

倪夏蓮的第一個國際賽事冠軍是1983年世錦賽混雙冠軍。她生於上海,1979年進入國家隊,裡頭人才濟濟、競爭激烈,坐冷板凳是常有的事,特別她是不受重視的雙打選手,1986年倪夏蓮黯然退役,這年她才23歲。兩年後1988年漢城奧運,首次將桌球納入競賽項目,中國女單派出和倪夏蓮同齡(1963年生)的焦志敏、李惠芬,還有陳靜(1968年生),三位選手不負眾望進入最後四強,卻爆發醜陋的讓球黑幕。四強焦志敏對上李惠芬,中國教練團要求焦志敏讓球,理由是四強另一邊的捷克球員若打進決賽,焦志敏曾輸給捷克人,無法百分百確保金牌。四強戰中陳靜打敗捷克人,在決賽對決李惠芬,中國已是金包銀,教練卻要求陳靜也讓球,理由是李惠芬年紀較長,要讓她「風光退役」。陳靜不聽話拿下金牌被冷凍,才轉來台灣打球,披上中華台北戰袍,在1992年取得居留權。

一將功成萬骨枯,每面中國奧運桌球金牌後都有無數的板凳陪練員,實力足以代表其他國家出征奧運。1988年之後,退役球員掀起一波出國潮,1989年倪夏蓮來到德國打球,1991年定居盧森堡,這個人口不滿七十萬的迷你國家。1998年拿下歐錦賽女單冠軍,開始「出中國記」後的歐洲球后燦爛篇章。2000年倪夏蓮首次代表盧森堡參加雪梨奧運,這年她37歲,是8歲孩子的母親,她打入女單16強,儘管沒拿獎牌,她都要證明自己,留在中國她只能打雙打,過了30歲也無法想像能參加奧運,即使是世界球后如鄧亞萍都要在25歲從國家隊退役,好把奧運名額讓出來。2008年北京、2012年倫敦、2016年里約、2021年東京奧運,倪夏蓮都沒有缺席。

倫敦奧運那年她49歲,她曾想就此退役,後來被說服,因為整個盧森堡能參加奧運的不到十個人,她覺得她必須去。來到2024年,訪談裡她說,到了今年三、四月份她還沒積極練球,還不知道要不要踏上巴黎行程,她養花蒔草,打打桌球像消遣運動,沒給自己太大壓力。有一天她覺得自己可以了,她在塞納河開幕之夜成了盧森堡掌旗官。她不在意為人作嫁陪練,不介意回饋她的母國,從心所欲不踰矩,她來到最好的時光。

本文選自《500輯》Issue113「An Athlete's World」

巴黎奧運落幕了。四年一次的頂尖競技,留下的不只獎牌和勝敗,運動員之所以成為運動員,那些包覆在身體裡的意志,值得我們花時間繼續感受。你會發現,珍貴的一刻並不只是誰的國歌響起、不是誰振臂歡慶,而是當運動員用有限的職業生涯成為自己,從未放棄搏鬥,無論飛躍墜落。一名運動員最好的時光,其實就在每一瞬間。

圖片:新華社

推薦閱讀

脫槓後的一搏——唐嘉鴻

最新文章

是枝裕和iPhone短片《Last Scene》!攜手攝影師瀧本幹也分享iPho...

是枝裕和iPhone短片《Last Scene》!攜手攝影師瀧本幹也分享iPhone拍攝心法

2025/05/09
以樸拙筆觸織就幻境花園,邀大眾展開一場與自然萬象共舞的旅程!高美館創作論壇《繁花...

從90年代插畫到巨幅創作!張立曄《繁花夢露》高美館展出近十年藝術旅程

2025/05/09
2025臺北兒童藝術節6/28登場!10檔節目推薦、歡迎光臨台北藝術遊樂場。圖|...

2025臺北兒童藝術節6/28登場!10檔節目推薦、歡迎光臨台北藝術遊樂場

2025/05/09
2025 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正式開幕!串聯臺灣與國際藝術交流。 圖/台北當代藝術...

2025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公眾開放中!現場直擊亮點展區一次看

2025/05/09
「寫生的故事:張捷、陳澄波與其時代風景」特展,於即日起至2026年3月1日展出。...

陳澄波《寫生的故事》特展臺史博登場!以六大單元展出逾500件珍貴文物

2025/05/07
國語作業簿主理人賴皮 MR. SKIN,首席查水表專員,全台跑透透到家你放歌。 ...

《國語作業簿》首推全台巡演計劃!5/16起走訪8大城市再掀華語金曲熱潮

2025/05/07
紀錄片《宮﨑駿的奇幻世界》。圖|甲上娛樂

《宮﨑駿的奇幻世界》紀錄片!深掘宮﨑駿動畫宇宙對世界的關懷

2025/05/07
2025 NTT Arts NOVA—史蒂芬妮.雷克舞團《舞動狂響》,舞者們以各...

鼓聲與身體的狂歡!澳洲蒂芬妮.雷克《舞動狂響》5/10、5/11 臺中登場

2025/05/06
來場博物館裏的體驗派對!大溪木博館10週年館慶 5/17登場。
 圖/桃園市立...

大溪木博館十週年!集四大特展、市集、工作坊,來場博物館裏的體驗派對

2025/05/05
ARTbook《廣場》書封。

恆成紙業內容品牌「野点」:藝文產業裡的Cool Kids,重新想像藝術與資本的互動

2025/05/02
日本飲用水品牌Aqua Clara與設計公司HONOKA打造「Trace of ...

2025米蘭家具展,三個品牌觀察:在習以為常中重新發現的設計力

2025/05/02
nafl|₁₀nE a fabric laboratory,由陳小爵、許芝瑞、劉...

專訪織品實驗室nafl:看見製造的限制,然後破解它

2025/05/02

專訪創作品牌noii noii:用誠實的創作,重新介紹自己

2025/05/02
林怡芬|畢業於京都藝術大學陶藝系、東京設計師學院視覺傳達系,從平面插畫、立體雕塑...

Born in Harmony——藝術家林怡芬:我的內心,擁有了穿越的力量

2025/05/02
富藝斯現代及當代藝術香港春季拍賣,薈萃東西方藝術大師傑作!精選亮點拍品於5月3及...

富藝斯香港春拍台北預展登場!集喬治·康多等近百件現當代藝術亮相

2025/04/30
法裔美籍藝術安娜・卡卡台灣首展《Pipe Dream》將於5月7日在TAO AR...

安娜・卡卡台灣首展《Pipe Dream》5月TAO ART登場!以畫作穿越感官幻境

2025/04/29
紀錄片《潛進韓國:宋智孝的海女冒險》。圖|BBC Studios

《潛進韓國:宋智孝的海女冒險》5/11上線!感受韓國文化遺產的獨特魅力

2025/04/28
第37屆信誼幼兒文學獎揭曉,本土創作者持續為孩子寫故事。記者王聰賢/攝影

第37屆信誼幼兒文學獎揭曉 董事長張杏如:讓孩子看到從這塊土地長出來的作品

2025/04/26

回應

Top